㈠ 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術研究
2009年,學校申報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立項課題6項,優秀成果5項。
平職學院2010年科研成果明細 成果名稱 獎勵類型 獲獎等級 授獎單位 主要完成人 鋼絲繩芯皮帶在線檢測實時監控技術應用研究 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二等獎
一等獎
二等獎
二等獎 河南省人民政府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平頂山市人民政府
河南省工信廳
河南煤礦安全監督局 栗成傑,吉增權,惠功領等 感悟與踐行 第四屆全國煤炭教育優秀研究成果專著類 一等獎 中國煤炭教育協會 仵自連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研究 第四屆全國煤炭教育優秀研究成果研究課題類 二等獎 中國煤炭教育協會 仵自連 易燃厚煤層高冒區惰化擬爆防滅火技術及材料研究 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平頂山市人民政府 王志甫,徐從清等 機載式液壓臨時護頂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平頂山市人民政府 楊秋鴿,劉先玉等 綜采工作面工程設計優化和快速安裝技術研究 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杜波,陳林清,李樹偉,李永傑,萬軍,王培強等 平職學院節能減排技術應用研究 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李樹偉,栗成傑,孫慧峰,馮柏群,吉增權等 高職院校「招培就」一體化培養機制的研究與實踐 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蔡志剛,沈占彬,裴朝陽,馮如鶴等 低濃度瓦斯過焓燃燒利用技術與裝置研究 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三等獎 平頂山市人民政府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杜衛新,李宏慧,吉增權,栗成傑,王永輝,房耀洲等 全息光存儲用信息源光敏膠的研究 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楊麗娜,張麗榮,李興光,孫亞洲,楊明,張稅麗等 國家示範性高職建設與平職學院創建實踐 社科成果獎 一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蔡志剛,裴朝陽,張立新,魏宏偉等 突出高職特色培養實用性人才問題研究 社科成果獎 三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鄭運廷,李淑華,張立新,裴朝陽,岳彤,魏宏偉等 高職采礦AutoCAD項目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一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 王永輝,王培強等 工學結合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二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 沈占彬,王爾湘等 「233」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應用 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二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 楊麗娜,劉愛針等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研究 河南省優秀調研成果 二等獎 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李國英,等 思想政治課「案例教學法」的研究 平頂山市優秀社科調研課題 一等獎 平頂山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付正大,等 平頂山市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研究 平頂山市優秀社科調研課題 一等獎 平頂山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李淑華,等 高職英語「任務型」教學法調查與研究 平頂山市優秀社科調研課題 二等獎 平頂山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李翠香,等 高職畢業設計教學環節創新模式研究 平頂山市優秀社科調研課題 二等獎 平頂山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劉栓榜,等 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平頂山市優秀社科調研課題 二等獎 平頂山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張朝陽,等 現代女性服裝消費行為研究 平頂山市優秀社科調研課題 二等獎 平頂山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竇俊霞,等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開發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平頂山市優秀社科調研課題 二等獎 平頂山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王衛東,等 平頂山地區旅遊景點英文導游詞撰寫研究 平頂山市優秀社科調研課題 三等獎 平頂山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李長亭,等 經濟利益多元化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學研究 平頂山市優秀社科調研課題 三等獎 平頂山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劉凱,等 高職院校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研究 平頂山市優秀社科調研課題 三等獎 平頂山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高同輝,等 聲樂教學中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研究 平頂山市優秀社科調研課題 三等獎 平頂山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李振華,等 高等職業教育音樂專業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平頂山市優秀社科調研課題 三等獎 平頂山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石慧香,等 平職學院網路課程教學系統 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一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韓娜,等 平職學院招生信息網的開發及應用 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沈志勇,王鴻銘,等 平職學院博雅人文素質講壇 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馬瑩瑩,杜暖男,等 《採掘機械使用與維護》精品課程 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王永祥,查丁傑,等 《計算機網路應用技術》教材 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王德永,張少龍,等 網路環境下的計算機教學方法改革初探 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門飛 現代信息技術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 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劉廷娥 計算機網路安全概述 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劉建霜 《C語言程序設計》精品課程 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王聰,張佰慧,等 《多層交換路由技術》精品課程 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周昕,張會喜,等 《嵌入式應用與開發》精品課程 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吳延昌,張麥玲,等 大學語文網路課程 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邱燕,許峰,等 《環境監測》多媒體教學課件 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呂霜,孫龍仁,等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 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李永英 《計算機網路基礎與實訓教程》教材 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何焱 教材《嵌入式應用與開發》 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河南省教育廳信息處 吳延昌,楊立峰,等 電動機負載調節裝置 知識產權成果獎 實用新型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吉增權,龐元俊等 氣壓式洗針裝置 知識產權成果獎 實用新型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唐寶坤,杜衛新,馮啟路等 羚羊自行車 知識產權成果獎 外觀設計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黃澤強,張麗榮 氣壓式洗針裝置 青工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獎 一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唐寶坤 XM800A型電動保潔車 青工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秦浩 鋼板不同曲率半徑的折彎凸凹模具設計 青工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王爾湘 無線電波坑透技術及其優化措施 青工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房耀州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青工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魯佳 淺析高校社團發展的動力引擎 青工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許培 高職采礦Auto CAD項目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青工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王永輝,王培強 簡單GPS定位顯示器設計 青工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高同輝 論高職IT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 青工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周剛偉 礦井主扇風機欠壓保護的分析及改造 青工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張會娜 加碘凹凸棒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 青工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信熙卿 高職服裝專業《結構設計》課程行動導向教學的改革與實施 結題報告 一等獎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機制研究分會 彭藝娟,劉廷娥等 科技廳鑒定成果 成果水平 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員 國際領先 低濃度瓦斯過焓燃燒技術與裝置研究 蔡志剛 杜衛新 宋正昶 吳建亭 翟 成 吉增權 李宏慧 李軍鴻 吳濟民 任國璽 吳志鍾 李 璐 房耀洲 王永輝 辛 輝 國內領先 全息光存儲用信息源光敏膠研究 楊麗娜 楊秋鴿 張麗榮 李興光 孫亞洲 楊 明 張稅麗 楊志明 蘇 濤 慕永利 楊笑聲 牛偉山 宋洋洋 張靜 院宗雷 國內領先 提升機關鍵部件維修模擬VR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魏 勇 段子曄 李 超 鄔向偉 楊世科 彭 濤 馬亞琦 馬桂榮 劉建華 潘昊亮 何亞楠 李燚琳 王天勝 李俊凱 國內領先 校企合作實訓管理平台開發與應用 王德永 楊立峰 樊 繼 張佰慧 王喜勝 王崗嶺 楊慧敏 林彥君 喬 崇 楊韶華 王曉光 張洋 張少龍 樊建文 吳延昌 國內領先 基於射頻識別技術汽車防盜裝置的研究與應用 沈占彬 黃潁輝 彭秋紅 王崗嶺 李 冰 高立亭 丁劍飛 任 偉 梁曉紅 何衛東 孫惠峰 馮柏群 朱艷艷 楊慧敏 崔新躍 教學硬體
學校建有院士實驗樓、中央支持的煤礦安全實訓基地、河南省政府支持建設的瓦斯防治實驗室、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國家級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二級安全培訓基地。擁有與設置專業配套的、具有真實場景或模擬的實驗、實訓室(車間)98個,校外實習基地106個,設有省內最大的職業技能鑒定站。建有多媒體教室51個, 4個標准化學生食堂和26幢標准化學生公寓。體育運動設施完善,擁有現代化運動場、體育館、網球場等體育教學設施,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
教學措施
學校探索實施了,校礦一體、產學融合辦學模式,著力推行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培養機制和2+1、233人才培養模式,三個文明齊抓共管,走出了一條切實可行、企業社會認可的高職教育辦學之路。
教學成果
至2013年,學校已向企業和社會輸送各類畢業生3.1萬人,為企業培訓在職人員5.6萬餘人,行業主體專業畢業生實現100%就業,行業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2006年,計算機系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3D虛擬場景設計大賽第五名,機電工程系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數控大賽河南賽區第三名。
第六屆全國礦山救援技術比武和第五屆國際礦山救援技術比武2006年在該院舉行,該院畢業生組成的平煤集團代表隊獲得團體冠軍。
精品課程
2011年度精品課程: 省級精品課程: 礦井提升設備應用技術· 2010年度精品課程: 國家級:採掘機械使用與維護 礦山機械設備電氣控制系統運行維護與檢修教指委: 煤礦安全技術電子工藝綜合技能實訓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採掘機械使用與維護食品營養學大學語文礦山機械設備電氣控制系統運行維護與檢修省級:稅務實務礦用電氣設備2008年精品課程: 國家級:煤礦供電 煤礦開采方法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教指委: 礦井提升設備應用技術應用軟體開發技術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省 級: 煤礦供電 辦公軟體應用2007年精品課程: 國家級: 礦井瓦斯防治技術微機維修技術省 級: 礦井瓦斯防治技術微機維修技術2006精品課程: 煤礦開采方法(省級) 煤礦供電(教指委)
㈡ 那一次,我深深的感到了成功的喜悅400作文
瀟灑地滑著滑板,飛快地穿梭在朋友們之間,一個個羨慕的眼光向我投來。這次成功是我努力練習的結果。
暑假裡,媽媽給我買回了夢寐以求的滑板。我高興地湊上前去,仔細打量著它,它穿著一件綠色的漂亮外衣,還有幾道黑色條紋點綴其中。我愛不釋手的抱著這個滑板,腦海里浮現出我信心百倍地踏著它瀟灑地滑來滑去的情景,我都迫不及待了。
飛快地寫完了作業,我抱起滑板沖到樓下,這時「滑板高手」魏天宇已經在那裡等著我了。於是,一番「魔鬼訓練」正式開始……
魏天宇告訴我:「滑板的第一步叫上板,一隻腳踩在滑板上,往前滑幾步,有了速度,另一隻腳猛地也上來;第二部是滑行,兩條腿前後擺動,幅度越大越好。」看著他的示範,我心想:不難嘛,肯定一學就會。
我把右腳踩在滑板的前端,左腳在地上蹬了幾下,勉強地踩在滑板的後面,可是還沒站穩,便摔了個四腳朝天,摔得我半天沒爬起來,我咬著牙忍著疼痛,心想:還真是不能輕敵啊!我開始全神貫注的學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一會兒,我居然能上板了,並且也開始一扭一扭的控制著滑板,可是才滑了一會就滑不動了,在原地打轉。「大幅度擺腿,保持平衡!」魏天宇一邊手忙腳亂地扶我,一邊不停地指揮著。我定了定心神,兩腿努力地前後擺動,別說,還真靈,比剛才好多了。就這樣,我們一圈一圈地練習著…… 漸漸地,我松開了手,自己搖搖晃晃地滑了起來。嘿!我成功了!我能自己滑了!
現在,我瀟灑地滑著滑板,飛快地穿梭在朋友們中間,一個個羨慕的眼光向我投來。滑滑板的經歷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次困難和挫折之中,不斷總結經驗,成功就在眼前。
我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每一個人都希望成功,但是成功是來之不易的,成功給我們帶來的喜悅,更是無限的
每一個人都希望成功,但是成功是來之不易的,成功給我們帶來的喜悅,更是無限的。
那天,老師布置了幾道數學題,讓我們回家做。我回到家立即拿出作業本來做。前幾道提都比較簡單,猶如我在一條寬闊平坦的大道上悠閑地走著,突然,我被一塊絆腳石絆倒了,重重地摔在地上。我又仔細地看了一遍這道題。發現這種題型很少見。我向來都喜歡研究難題,一下子來了精神,埋著頭「沙沙」地算了起來。誰知這道題故意搗亂似的,硬是不讓我算出來。我越是算不出來,心裡越煩,一煩,所有的頭緒都亂了。於是,我想請教爸爸,讓他把這塊絆腳石替我搬開。我又轉念一想:我都十二歲了,哪能一見到難題就臨陣退縮呢?我又想起:老師平時教育我們要有迎難而上的精神。
我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了,我又重新拿起筆,接著算。我看著這道題給的條件,順藤摸瓜,找出了這道題的答案。「哈哈哈……」我終於把這道題做出來了。頓時,我有一種剛剛完成了一項艱巨任務的感覺,我彷彿看到那道題向我舉手投降了。我覺得成功並不是很難,只要你沉著應對,「成功」就會向你走來。 我真希望以後多遇上幾道這樣的難題,讓我多嘗幾次成功帶給我的喜悅。哈!我又感到「成功」向我走來了。
我做過很多成功的事,比如贏得了市校園藝術節的優秀獎、學會了
自行車、學會了游泳、是我們學校的小記者等等,但我覺得最成功的是 選擇了學小提琴。
早在一年級時,老師就鼓勵我們學習小提琴,但是我只對繪畫感興趣。有一次,我聽到表哥在練琴,表哥拉出曲子是那麼的美妙、旋律那麼的優美,我不禁陶醉在音樂中。
我第一次親身接觸小提琴是因為哥哥送了我兩把小提琴。當時,我覺得小提琴很有趣,於是媽媽幫我請了老師開始學小提琴。原來我以為學小提琴很容易,但真的學起來就太難了,既要看好譜,又要注意姿勢,還要拉准音,真是太難了。後來我開始學一些枯燥的練習曲,慢慢就開始厭煩了,我不想學琴了,不想花這么多時間去看那些密密麻麻的譜,而且我還要學習課本知識,我想放棄了。
可每次我用心拉琴時,爸爸媽媽看著我拉得好,臉上那高興的表情,我真不敢告訴他們我想放棄,我害怕他們會傷心,我害怕他們會生我的氣,在老師的一番教導和我的努力下,我學琴有了進步,在父母的表揚中我找到了一種成就感。
過了一段時間,因為學習越來越忙,再加上原來的老師出差,我就放鬆了自己,就像弓上放鬆的馬尾——懶懶散散的,媽媽卻要我繼續學,我心裡很煩,可是回頭想想,媽媽為我學琴花了多少錢,我自己又為學琴付出了這么多努力,現在半途而廢太可惜了。不能這樣放棄,於是我又跟了另一位老師學習。
也許以後我不會成為一個音樂大師,但我比別人多會一樣技術,最重要的是我用自己的努力譜寫了一支成功的舞曲
我學會了疊衣服,我真高興。
午睡醒來後,我蒙朧地睜下眼。看見媽媽正在疊洗干凈的衣服,我走上前去。對媽媽說:「媽媽,您教我疊衣服吧!我想為您做點家務。」於是,媽媽耐心地教我疊衣服。
我坐在媽媽身旁,媽媽做了一次示範給我看。我看了後,覺得很簡單,叫媽媽讓我試疊一下。我拿起一件衣服開始疊了,可我怎麼疊也疊不好。哎,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啊!最後,衣服被我疊得亂七八糟。
可是,我不灰心,叫媽媽再示範一次,媽媽又細心地疊了一次給我看。這次,我可認真觀察。記下媽媽疊衣服的幾個要領。我又依照媽媽教的步驟,又在幾個要領上狠下功夫,反復疊了好幾次,終於成功了。「我成功了!」我高興地大聲喊著。
看著疊好的衣服,我高興極了。媽媽也為我而高興,我把這件事告訴爸爸和哥哥,他們都為我高興,我哥哥還說要向我學疊衣服呢
「我成功了。」在鬱江里,我心中暗暗自喜。這是為什麼呢?我做什麼事成功了呢?你肯定很想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去年夏天的某一天,我、榜元和他的爸爸去游泳。到了碼頭,我和榜元脫了衣服後就迫不及待地下水去了。榜元像一隻鴨子似的在水中歡快地游
來游去,而我只會抱著救生圈在淺水的地方玩。榜元好幾次叫我出去,但我又不會游,只好眼睜睜的看著榜元游來游去。他爸爸看見了,就親自下來教我游。他爸爸一下來就把我的救生圈給扔到岸上去。然後叫我試游兩下給他看,我扒了幾下就在深水的地方了,我剛想停下來休息休息,身體就一個勁的往下沉,我伸手求救,榜元和他爸爸就說:「自己游上來。」那時我又扒了幾下,腳剛碰到地,我就想不遊了,可是看見榜元游得這么好,又覺得不甘心。我就想起了一句古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結果我心裡一橫:「今天我不游得個三、四米我就不回家。」
我又重新學起來。我拚命的扒水,來來回回地游。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會遊了。我馬上游到榜元身邊,對他說:「榜元我們來比賽。」他爸爸一聲令下,我和他就拚命地往回遊,離岸邊只有半米了,我加快速度。「我贏啦!」我大聲叫到。
這次游泳讓我明白:做任何事都好,都不要輕言放棄,總會成功的
成功可以給人帶來喜悅和快樂,也可以增強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我的生活中,我成功過無數次,但給我帶來最多自豪感的還是那次我成功的學會了滑旱冰。
那是一個星期六,媽媽給姐姐買了一雙滑冰鞋,我羨慕極了,便嚷嚷著媽媽也給我買一雙(注;這里不知道咋寫,我直接寫學習滑冰的過程,一會別忘了把這里告訴我怎麼寫)
拿到旱冰鞋,我高興的跳起來圍著媽媽轉圈,然後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廣場。我激動極了,迫不及待地穿上旱冰鞋,沖進旱冰場。我還不知道如何滑,所以重心不穩,剛邁出一步,就聽見「撲通」一聲,我摔了個四腳朝天。媽媽心疼的走過來,旁邊的大哥哥姐姐們忍俊不禁,說我像一個「土人」,其他的休息著的大人也面含笑意看著我。我看見這樣一副情景後,氣得想叫又叫不出來。 媽媽扶起我,說:「你這個傢伙,跑的那麼快,我還沒有說完,你就不見了。剛學旱冰的時候一定不能著急,首先要掌握平衡,一步一步走『八』字。這樣,慢慢練習,才能學會。哪裡有像你這樣的?剛穿上鞋就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我聽了之後,按照媽媽說的話一步步去做,果然能夠站穩了。我很高興,慢慢向前滑去,漸漸的能滑出一段距離了。雖然我心裡像開了花,可是我還是不敢快。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天天都在練習。我的旱滑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當我很多天後來到廣場上,我已經能和其他的小朋友們一起飛速滑行了。
我在付出辛勤勞動後,終於獲得了豐收的果實,我感到心裡甜滋滋的。同時我也總結出了一個經驗:做什麼事,不可能一下子就成功,所以你不要怕失敗,有些事它需要你試了又試。在試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提高,這樣做事,才能成功!
「堅韌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會把人喚醒的。」是的,那天,我在經過多次的「失敗」和「磨練」以後,也得到了成功的體驗……
那天,我讓媽媽帶我去學溜冰。來到溜冰場,只見冰場上十分熱鬧,好多小朋友就像一隻只小鳥在歡快地飛翔。看著他們,我真是羨慕極了。於是,我讓媽媽陪我進入溜冰場,趕緊穿上了溜冰鞋。誰知我穿好鞋剛一站起來,就「咚」的一下,摔倒在了地上,我連忙用手撐著爬起來,可腳剛一著地,就滑了出去,就又一次摔了下去。又爬,腳又滑了出去……這時的腳底下,就像是塗了一層油,怎麼也用不上勁。我那窘樣,惹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媽媽見狀,趕緊上前把我抱著扶起來,讓我坐在場外邊的凳子上,我摸著摔痛的手臂,小心地不敢再隨便站起來……
媽媽見我那樣,笑著說:「怎樣?怕了?還學不學?……」我看看媽媽,再看看場上小朋友自由自在的身影,一種不服油然而生,我就不信我學不會。於是,我摔開媽媽的手,倔強地再次走進場地,緊緊地抓住場邊的扶欄,小心地控制著自己的腳,努力不讓它滑出去……就這樣,慢慢地,我終於找到一點感覺,漸漸地學會了站立,雖然還不穩,但也總算可以站住了。接下來開始學滑行,我讓媽媽抓住我的手,慢慢地向前移,誰知腳剛一移動,竟又控制不住,重重地摔了下去,但我不放棄,爬起來再學……就這樣,邊學邊摔,屢敗屢戰,別人的笑聲、摔跟頭的痛楚,都沒有阻擋我學習溜冰的決心……經過不斷地練習,我終於可以一個人慢慢地向前滑動了……
歷經風雨,終能見太陽!
從學溜冰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只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挑戰自我、頑強拼搏,成功就一定會和你握手!
㈢ 員工述職報告怎麼寫 一、考核期內主要業績、工作創新、工作質量及成效 二、自我評價(包括本人需要向上
寫作思路:按照自身的工作實際情況,主要寫下工作內容、業績和不足,最後提出合理意見和努力的方向。
範文:
每次述職就標志著一年即將結束,是一年的終點,也是下一年的起點,在這承前啟後的日子,為了使來年的工作更上一個台階,就要對一年的工作進行總結和梳理。
下面我藉此述職機會,從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三個方面予以總結,請領導和同事們批評、指正。
一、工作態度
我始終認為:能否成為一名優秀的會計人,態度很重要,正可謂態度大於能力、成功是一種態度。從20xx年進台,晃然間已度過了10年,10年以來,我始終秉承著用心做事、踏實工作、誠實做人的態度。
正是有了這種態度,對待工作我兢兢業業,對待賬務處理我仔細認真,對待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我立即執行,唯恐因為我的不慎給單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也力爭把賬務處理的出錯率降到最低。
二、工作能力
每天早上上班時的第一件事情,我會把當天所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輕、急緩一一寫在工作日誌上,然後逐一落實。
要想提高自身的能力,唯有加強自身的學習。20xx年上半年我報名參加了注冊稅務師考試,通過學習全面、系統地掌握了稅務方面的相關知識,理論水平有了較大幅度地提高。
三、工作業績
20xx年我主要的工作是:審核每筆原始報賬單據,審核每天的記賬憑證,登記總分類賬,編制會計報表,裝訂會計憑證;每月按時撰寫財務分析,審核各欄目收支情況和成本核算分析;每月按時寫出用款申請,到市財政局請款,以確保我台正常運轉所需的資金能夠及時到位。
審核原始報賬單據等會計憑證,責任重大,如果沒有豐富的財務知識必定會給我台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隱患。我也清醒地認識到承擔責任的同時,更多的是領導的信任。因此,每每下筆之前,我都會細之又細地看上幾遍,嚴格按照財務制度和流程辦事。
㈣ 古泗州城的考古成果
2004年以來,在江蘇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南京大學歷史系、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和盱眙縣文化局開展了古泗州城遺址的調查勘探工作。至今,考古人員在調查區內做了近7000個探孔,並利用當地農田水溝、魚塘等斷面做探溝解剖工作,相繼發現了埋藏於地下的古泗州城內、外城垣,內城垣的5座城門、1座馬面,城內的東西幹道和3條南北大路、流經城區的古汴河河道等,同時在汴河以西和東西向主要街道以北的范圍內發現3片大型建築區。
此次勘探發現的古泗州城內城垣平面布局大致呈橢圓形,呈東北—西南走向,其中東北一端稍寬大。另外,各城門位置突出於城牆牆體,尤以北門處突出更為明顯,同時在西垣的南部發現有一轉折彎點,香華門處有一「S」形彎。城址平面東西長約1900米,南北寬約1000米。牆體寬約10米至15米(城門處除外),現殘存高約4米(1680年洪水淹沒前的地面之上高度)。牆體橫斷面形狀呈底寬頂窄的梯形。牆體採用內、外砌磚石包牆並中部填土的建築方式。部分地段的城垣打破或利用了宋時期的夯土城牆。磚、石之間採用石灰與糯米汁摻拌作為黏接材料。城牆中部的填土一部分是由較遠地方運來的灰黃土夯築而成,一部分則為取之於附近的淤泥土。夯土中夾築多層碎磚石。
外城垣的平面布局形狀近似內城垣形狀。從目前已探明的結果分析,內外城垣之間距離約40米至330米,外城垣牆體寬約2米至4米。外城牆體是用較大的條石砌築而成,牆體黏接劑仍是用石灰、糯米汁,非常堅固。
鑽探發現的東門位於東城垣的中部,距現地表深約3.5米,平面由主城和瓮城組成,主城在此處較寬,瓮城平面呈月牙形,南北徑約50米,東西最大徑約22米,牆體寬度約4米。牆體同樣為內外兩側砌築磚石包牆、中部填土的結構。磚石包牆採用石灰、糯米汁混合黏接砌築。南門遺跡距地表深約3.2米,從鑽探結果看,該處地下埋藏著大片磚石建築遺跡,在東西寬約75米,南北長約93米的范圍內均有分布。西門位於馬面與城牆轉折點的中部,距地表深約2米至2.5米。北門距現地表深約3米,平面由瓮城和主城組成,主城在此處較寬,達22米,而且呈外凸現象,瓮城平面呈扇形,東西最大徑約60米,南北最大徑約33米。牆體寬約3米,同為塊石所築。香華門(該名稱據歷史文獻記載)位於南門的右側,地處古汴河旁,距現地表深約1.2米。該門的平面結構仍由瓮城和主城垣組成,瓮城平面呈扇形,東西最大徑約40米,南北約28米,瓮城牆體寬1.6米,仍是採用塊石砌築。據勘探資料可知,它們的建築關系為先築主城,後築瓮城。此段主城垣較為彎曲,城門設在較為凸出的部位。鑽探結果和文獻記載相吻合。
目前能夠確認的泗州城馬面遺跡僅有一處,分布於西城垣的中部偏北處,平面約呈長方形,與主城垣組合成一個「凸」字形平面結構。馬面凸出部分南北長約26米,東西寬約20米,其南、西、北面砌築石條包牆,中部填築灰黃色夯土,與主城垣連為一體。
古汴河遺跡位於北城門西側和香華門西側之間,呈南北走向。河道平面呈長條形,南北分別穿越南、北城垣,河面開口東西寬約50米,開口距地表深5.5米,河內堆積之上部3.5米主要為晚期沙土沉積,鑽探最深深度在11.5米以上,其中3.5米以下堆積有黑色泥炭層,含大量腐殖物;或為灰色淤積層,質地細軟,內含少許貝殼、腐殖物以及少量破碎的青花瓷和宋代青白瓷等殘片。
街道共探出4條,其中東西向1條,南北向3條。東西向街道為連接東、西城門的主要街道。此路東部以石塊鋪築為主,西部以碎磚石鋪築為主。
2條南北向街道分別位於汴河的東西兩岸,距地表深約5.5米。其中汴河東岸的道路(L3)為穿越香華門與北門的主要幹道,路面寬約8米,為土路,質地緊硬,土色變化較頻繁,有百葉狀層次感,上部路土內含砂粒較多,鑽探至8米深處因土層過於堅硬而無法下鑽。
南北街道(L4)位於古汴河西岸,路面距地表深約8米。道路寬約8米,由於該路為石塊鋪築,故厚度無法探出。另外,在此道路的上部、距現地表深約5米處遺有一條晚期道路,寬約5米。
在古汴河以西、靠近東西向主要街道北側范圍內鑽探發現3片大型建築區。這些建築區分別分布於現沿河村4組村莊東、西兩端及中部,編號由東向西分為1號、2號和3號。1號建築區位於沿河村4組村莊的東端,平面東西長約171米,南北寬約134米,總面積約23000平方米,地下發現有建築遺存。2號建築區位於沿河村4組村莊的中部,距1號建築區西約195米。建築區平面南北長約110米,東西寬約56米,面積約6100平方米,此范圍的四周遺有石砌牆體,牆體保存最高2米,寬約1米,距現地表深約2米。該區地下發現有建築遺存。其中在中部偏北的范圍內深約2米處有一大片磚石遺跡。3號建築區位於沿河村4組的村莊西端,距2號建築區西約55米。建築區平面東西長87米,南北寬約83米,面積約7100平方米,地下發現有建築遺存。鑽探發現的這些建築區與明萬曆年間《帝鄉紀略》所附「古泗州城圖」中的建築分布比較吻合。據有關跡象推測,2號建築區有可能是「大聖寺」所在位置。
在泗州城遺址的鑽探和探溝試掘過程中,出土了一批陶瓷片和磚石標本。陶瓷標本的年代最早為唐代,最晚為明末清初,與泗州城的建造及使用年代大體吻合。陶瓷片類型包括青花瓷、青白瓷、白釉瓷、青釉瓷、醬釉硬陶和紅陶片等。
依據鑽孔及探溝試掘資料分析,與城垣相關的遺跡主要分宋代和明代。從探溝中的夯土堆積被後期磚、石包牆打破的跡象及夯土中出土遺物的時代最晚到宋代的現象看,被磚、石包築的夯土城垣大部分應為宋代時期所築。而磚、石合砌的包牆既打破宋代時期的夯土城垣,其用磚的規格又與南京明代城垣用磚規格基本一致,兩者使用的黏接劑和黏接方法也大體相同。根據出土遺物最晚為清代早期分析,該城廢棄的准確時間應為清康熙年間泗州城被洪水淹沒之後。
盱眙古泗州城遺址是我國罕見的保存完整城市形態和結構的中古時代的城市遺存,其考古工作對研究我國古代城市建築、城市生活、淮河文化和運河文化等都具有重要價值。本階段調查勘探的最大收獲是:一、通過考古學方法,較為准確地肯定了古泗州城的結構布局,為將來進一步開展泗州城考古及泗州城遺址的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礎。二、古汴河河道的發現及城垣勘探中發現的早於明代的遺存,為研究古泗州城的歷史變遷及唐宋時期南北大運河史提供了重要線索,對今後進一步探明古泗州城的結構和古汴河與淮河結合區的歷史演變具有重要意義。三、城址范圍內發現的街道遺跡、3片大型建築區等,為今後進一步尋找泗州城內的重要建築空間提供了工作基礎。
㈤ 求教:生產大直徑耐壓殼體的技術難點在哪裡
現在卷大直徑船體 不是TG的短板 短板還是潛艇的艇體曲面應力 耐壓結構設計吧?我國大型板材折彎成形裝備獲重大突破 http://lt.cjdby.net/thread-1069542-1-1.html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2/09/c_13723646.htm 工程機械, 可靠性, 湖北, 汽車, 板材原文鏈接: http://lt.cjdby.net/thread-1069542-1-1.html 超級大本營 - 最具影響力軍事論壇 2011-02-09 來源: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日前,30000千牛×14000毫米全閉環高精度伺服折彎機在湖北三環鍛壓設備有限公司下線,實現了我國板材折彎成形裝備向高精度、高可靠性和智能折彎方向提升,標志著我國折彎成形技術及裝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該機可廣泛滿足汽車、造船、能源、電力和工程機械等行業對大型、高檔數控折彎機的迫切需求。該機共有36個數控軸,實現了進料、折彎、檢測、智能補償和出料等全自動高精度折彎功能,使折彎件精度達到14米,全長角度誤差不超過12′,滑塊定位精度達到0.02毫米。該機具有全閉環、高精度、高效率和便捷安全的特點,其結構穩定性、幾何精度、製件精度和自動化程度等關鍵技術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高端數控折彎機技術水平,可完全滿足大尺寸高強度板材高精度折彎成形的要求。三環鍛壓設備公司在實施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30000~65000千牛全閉環高精度伺服折彎機」的課題中,瞄準世界技術前沿,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成果。如開發成功國內首創的激光在線檢測、全長多點智能補償系統和全閉環折彎控制,進行自動折彎、測量和智能補償,實現高強度板材的高精度折彎成形,其製件精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首次創新設計使用重載型內力平衡式自動變距折彎下模、快速更換上模的模具庫和自適應大尺寸折彎件托扶機構,較傳統的人工操作大幅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新穎的補償折彎件板厚及材質差異的多點獨立加凸裝置,精確補償板材誤差造成的局部角度差異,實現高精度折彎;自主開發的高強度板材折彎成形工藝軟體,可根據板材的材料特性、厚度和曲率半徑等參數,自動優化並生成折彎成形的各種工藝參數的最佳匹配以及輔機的動作參數。(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
㈥ 宋夏戰爭中,逐步折彎北宋脊樑的原因是什麼
上世紀70年代,寧夏西吉縣一個生產隊在干農活時,無意中發現了農田中的層層白骨。考古隊介入之後,發現這些屍骨中既有人骨也有馬骨,並有刀砍、射穿的痕跡,在屍骨坑中,還發現了成捆的鐵箭頭和鐵質兵器。顯然這是一個古戰場,經鑒定之後,得出結論,這就是900多年前宋夏好水川之戰中,宋軍戰士的遺骸。
這一潰敗,既定戰略也就失效了,其餘幾路在消耗中都遇到了糧食問題,王中正、種諤的部隊都在在飢餓中被夏軍擊潰,逃回了延州;李憲也被阻止在會州一帶,後來隨著整個戰爭的走衰而選擇撤軍。這場耗資巨大的''靈州之徵''就這樣狼狽收場。
接下來的兩年,西夏的反攻讓宋軍喪失了滅夏的可能,雙方進入打打和和的狀態,一直持續到北宋來年。西北戰場就這樣成為北宋王朝最難纏的區域,也成為北宋財政上的最大負擔,直到靖康之變的爆發,才''解救''了大宋,將西夏的邊境線扔給了金人!其實對北宋打擊最大的外部戰爭不是遼,不是金,而是''狗皮膏葯''一樣的西夏,數次交鋒雖互有勝負,但西夏給北宋造成的打擊是最持久的,這個持久就表現在宋朝對自身軍事實力喪失了自信。所以後來的南宋,習慣性的使用議和手段換取和平,與其說這是澶淵之盟的成功經驗,倒不如說這是宋夏戰爭帶來的''價值觀''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