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方是如何回應美公布301調查清單的
據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3日依據「301調查」結果公布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建議清單,涉及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價值約500億美元商品,對此中方表示堅決反對。
據悉所謂「301調查」源自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該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可對他國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並可在調查結束後建議美國總統實施單邊制裁,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術、航天航空、機器人、醫葯、機械等行業。
針對美方征稅建議,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第一時間發表談話,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並將於近日依法對美產品採取同等力度、同等規模的對等措施,並表示美方做法嚴重違反了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和精神,中方擬立即將美方有關做法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
B. 一帶一路」峰會閉幕 世界和中國獲得了哪些成果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峰論壇期間及前夕,各國政府、地方、企業等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重要舉措及務實成果,中方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進行了梳理和匯總,形成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清單主要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
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參與國家的參與、建設,相信「一帶一路」倡議將會取得更加豐富的成果。
C. 我國重大科技成果有哪些
中國近年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第一顆裝專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屬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飛船升天;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成功升天。
(3)國事訪問中方成果清單擴展閱讀:
基本特徵: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中把「科技成果」定義為: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試驗和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並經過鑒定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
D.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有哪些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峰論壇期間及前夕,各專國政府、地方、企屬業等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重要舉措及務實成果,中方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進行了梳理和匯總,形成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清單主要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參與國家的參與、建設,相信「一帶一路」倡議將會取得更加豐富的成果。
E. "一帶一路"峰會閉幕 世界和中國獲得哪些成果
一帶一路峰會形成270多項成果:
2017年5月14日至日,中國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帶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國際盛會,也是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的重要合作平台。高峰論壇期間及前夕,各國政府、地方、企業等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重要舉措及務實成果,中方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進行了梳理和匯總,形成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清單主要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
一、推進戰略對接,密切政策溝通
(一)中國政府與有關國家政府簽署政府間「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包括蒙古國、巴基斯坦、尼泊爾、克羅埃西亞、黑山、波黑、阿爾巴尼亞、東帝汶、新加坡、緬甸、馬來西亞。
(二)中國政府與有關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包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刑警組織。
(三)中國政府與匈牙利政府簽署關於共同編制中匈合作規劃綱要的諒解備忘錄,與寮國、柬埔寨政府簽署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雙邊合作規劃。
(四)中國政府部門與有關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包括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世界經濟論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國際貿易中心、國際電信聯盟、國際民航組織、聯合國文明聯盟、國際發展法律組織、世界氣象組織、國際海事組織。
(五)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希臘經濟發展部簽署《中希重點領域2017-2019年合作計劃》。
(六)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捷克工業和貿易部簽署關於共同協調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合作規劃及項目實施的諒解備忘錄。
(七)中國財政部與相關國家財政部共同核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
(八)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推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願景與行動》、《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願景與行動》、《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等文件。
(九)「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定期舉辦,並成立論壇咨詢委員會、論壇聯絡辦公室等。
(十)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成立「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正式開通「一帶一路」官方網站,發布海上絲路貿易指數。
二、深化項目合作,促進設施聯通
(一)中國政府與烏茲別克、土耳其、白俄羅斯政府簽署國際運輸及戰略對接協定。
(二)中國政府與泰國政府簽署政府間和平利用核能協定。
(三)中國政府與馬來西亞政府簽署水資源領域諒解備忘錄。
(四)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巴基斯坦規劃發展和改革部簽署關於中巴經濟走廊項下開展巴基斯坦1號鐵路干線升級改造和新建哈維連陸港項目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鐵路局與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鐵道部簽署關於實施巴基斯坦1號鐵路干線升級改造和哈維連陸港項目建設的框架協議。
(五)中國商務部與柬埔寨公共工程與運輸部簽署關於加強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六)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阿富汗通信和信息技術部簽署《信息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
(七)中國交通運輸部與柬埔寨、巴基斯坦、緬甸等國有關部門簽署「一帶一路」交通運輸領域合作文件。
(八)中國水利部與波蘭環境部簽署水資源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
(九)中國國家能源局與瑞士環境、交通、能源和電信部瑞士聯邦能源辦公室簽署能源合作路線圖,與巴基斯坦水電部簽署關於巴沙項目及巴基斯坦北部水電規劃研究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和關於中巴經濟走廊能源項目清單調整的協議。
(十)中國國家海洋局與柬埔寨環境部簽署關於建立中柬聯合海洋觀測站的議定書。
(十一)中國鐵路總公司與有關國家鐵路公司簽署《中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蒙古國、波蘭、俄羅斯鐵路關於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
(十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印度尼西亞-中國高鐵有限公司簽署雅萬高鐵項目融資協議,與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寮國、埃及等國有關機構簽署港口、電力、工業園區等領域基礎設施融資合作協議。
(十三)中國進出口銀行與塞爾維亞財政部簽署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至舊帕佐瓦段貸款協議,與柬埔寨經濟財政部、衣索比亞財政部、哈薩克國家公路公司簽署公路項目貸款協議,與越南財政部簽署輕軌項目貸款協議,與塞爾維亞電信公司簽署電信項目貸款協議,與蒙古國財政部簽署橋梁項目貸款協議,與緬甸仰光機場公司簽署機場擴改建項目貸款協議,與肯亞財政部簽署內陸集裝箱港堆場項目貸款協議。
(十四)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與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阿拉伯國家聯盟、非洲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互聯電網管理局簽署能源領域合作備忘錄。
三、擴大產業投資,實現貿易暢通
(一)中國政府與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寮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白俄羅斯、蒙古國、肯亞、衣索比亞、斐濟、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緬甸、馬爾地夫、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阿富汗、阿爾巴尼亞、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波黑、黑山、敘利亞、塔吉克、尼泊爾、塞爾維亞等30個國家政府簽署經貿合作協議。
(二)中國政府與喬治亞政府簽署中國-喬治亞自貿協定文件。
(三)中國政府與斯里蘭卡政府簽署關於促進投資與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四)中國政府與阿富汗政府簽署關於海關事務的合作與互助協定。
(五)中國商務部與60多個國家相關部門及國際組織共同發布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
(六)中國商務部與摩爾多瓦經濟部簽署關於結束中國-摩爾多瓦自貿協定聯合可研的諒解備忘錄,與蒙古國對外關系部簽署關於啟動中國-蒙古國自由貿易協定聯合可行性研究諒解備忘錄。
(七)中國商務部與尼泊爾工業部簽署關於建設中尼跨境經濟合作區的諒解備忘錄,與緬甸商務部簽署關於建設中緬邊境經濟合作區的諒解備忘錄。
(八)中國商務部與斯里蘭卡發展戰略與國際貿易部簽署投資與經濟技術合作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與蒙古國對外關系部簽署關於加強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諒解備忘錄,與吉爾吉斯斯坦經濟部簽署關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合作規劃,與捷克工貿部、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簽署關於中小企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與越南工業貿易部簽署關於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九)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吉爾吉斯斯坦經濟部簽署關於共同推動產能與投資合作重點項目的諒解備忘錄,與阿聯酋經濟部簽署關於加強產能與投資合作的框架協議。
(十)中國農業部與塞爾維亞農業與環境保護部簽署關於制定農業經貿投資行動計劃的備忘錄,與阿根廷農業產業部簽署農業合作戰略行動計劃,與智利農業部簽署關於提升農業合作水平的五年規劃(2017年-2021年),與埃及農業和土地改良部簽署農業合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十一)中國海關總署與哈薩克、荷蘭、波蘭等國海關部門簽署海關合作文件,深化沿線海關「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合作。
(十二)中國海關總署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簽署促進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及實施《國際公路運輸公約》的合作文件。
(十三)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蒙古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挪威、愛爾蘭、塞爾維亞、荷蘭、阿根廷、智利、坦尚尼亞等國相關部門簽署檢驗檢疫合作協議,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烏克蘭和亞塞拜然相關部門簽署標准、計量、認證認可等國家質量技術基礎領域合作協議,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塞爾維亞、蒙古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哈薩克、衣索比亞、希臘、瑞士、土耳其等國有關部門簽署《關於加強標准合作,助推「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倡議》。
(十四)中國進出口銀行與白俄羅斯、柬埔寨、衣索比亞、寮國、肯亞、蒙古國、巴基斯坦財政部門簽署工業園、輸變電、風電、水壩、衛星、液壓器廠等項目貸款協議,與埃及、孟加拉國、烏茲別克、沙特有關企業簽署電網升級改造、燃煤電站、煤礦改造、輪胎廠等項目貸款協議,與菲律賓首都銀行及信託公司簽署融資授信額度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十五)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哈薩克、亞塞拜然、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有關機構簽署化工、冶金、石化等領域產能合作融資合作協議。
(十六)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四、加強金融合作,促進資金融通
(一)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
(二)中國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初步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為「一帶一路」提供資金支持。
(三)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設立中俄地區合作發展投資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人民幣,首期100億元人民幣,推動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開發合作。
(四)中國財政部與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世界銀行集團6家多邊開發機構簽署關於加強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五)中國財政部聯合多邊開發銀行將設立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
(六)中哈產能合作基金投入實際運作,簽署支持中國電信企業參與「數字哈薩克2020」規劃合作框架協議。
(七)絲路基金與上海合作組織銀聯體同意簽署關於夥伴關系基礎的備忘錄。絲路基金與烏茲別克國家對外經濟銀行簽署合作協議。
(八)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設立「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專項貸款(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專項貸款(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專項貸款(500億元等值人民幣)。
(九)中國進出口銀行設立「一帶一路」專項貸款額度(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專項貸款額度(300億元等值人民幣)。
(十)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法國國家投資銀行共同投資中國-法國中小企業基金(二期),並簽署《股權認購協議》;與義大利存貸款公司簽署《設立中意聯合投資基金諒解備忘錄》;與伊朗商業銀行、埃及銀行、匈牙利開發銀行、菲律賓首都銀行、土耳其農業銀行、奧地利奧合國際銀行、柬埔寨加華銀行、馬來西亞馬來亞銀行開展融資、債券承銷等領域務實合作。
(十一)中國進出口銀行與馬來西亞進出口銀行、泰國進出口銀行等「亞洲進出口銀行論壇」成員機構簽署授信額度框架協議,開展轉貸款、貿易融資等領域務實合作。
(十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同白俄羅斯、塞爾維亞、波蘭、斯里蘭卡、埃及等國同業機構簽署合作協議,與埃及投資和國際合作部、寮國財政部、柬埔寨財政部、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波蘭投資貿易局、肯亞財政部、伊朗中央銀行、伊朗財政與經濟事務部等有關國家政府部門及沙烏地阿拉伯發展基金、土耳其實業銀行、土耳其擔保銀行、巴基斯坦聯合銀行等有關國家金融機構簽署框架合作協議。
(十三)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建立基金組織—中國能力建設中心,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培訓。
(十四)中國進出口銀行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簽署關於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持續工業發展有關合作的聯合聲明。
(十五)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正式成立。
(十六)中國工商銀行與巴基斯坦、烏茲別克、奧地利等國家主要銀行共同發起「一帶一路」銀行合作行動計劃,建立「一帶一路」銀行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
五、增強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
(一)中國政府將加大對沿線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力度,未來3年總體援助規模不少於600億元人民幣。
(二)中國政府將向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20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用於發起中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合作倡議,支持在沿線國家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復助醫」等項目。向有關國際組織提供10億美元,共同推動落實一批惠及沿線國家的國際合作項目,包括向沿線國家提供100個食品、帳篷、活動板房等難民援助項目,設立難民獎學金,為500名青少年難民提供受教育機會,資助100名難民運動員參加國際和區域賽事活動。
(三)中國政府與黎巴嫩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國政府文化協定2017-2020年執行計劃》,與突尼西亞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突尼西亞共和國政府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與土耳其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土耳其共和國政府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
(四)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諒解備忘錄(2017-2020年)》。
(五)中國政府與波蘭政府簽署政府間旅遊合作協議。
(六)中國政府倡議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行動計劃》,實施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等四項行動。
(七)中國政府與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世界衛生組織、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民航組織、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國際貿易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簽署援助協議。
(八)中國教育部與俄羅斯、哈薩克、波黑、愛沙尼亞、寮國等國教育部門簽署教育領域合作文件,與塞普勒斯簽署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協議,與沿線國家建立音樂教育聯盟。
(九)中國科技部與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體育部簽署關於共同實施中蒙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的諒解備忘錄,與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體育部簽署關於在蒙古國建立科技園區和創新基礎設施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與匈牙利國家研發與創新署簽署關於聯合資助中匈科研合作項目的諒解備忘錄。
(十)中國環境保護部發布《「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建設「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發布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倡議。
(十一)中國財政部將設立「一帶一路」財經發展研究中心。
(十二)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捷克、挪威等國衛生部簽署衛生領域合作文件。
(十三)中國國家旅遊局與烏茲別克國家旅遊發展委員會簽署旅遊合作協議,與智利經濟、發展與旅遊部簽署旅遊合作備忘錄,與柬埔寨旅遊部簽署旅遊合作備忘錄實施方案。
(十四)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土耳其廣播電視最高委員會、沙烏地阿拉伯視聽管理總局簽署合作文件。中國中央電視台與有關國家主流媒體成立「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
(十五)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柬埔寨新聞部、汶萊首相府新聞局、阿聯酋國家媒體委員會、巴勒斯坦新聞部、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傳媒和公民關系局簽署媒體交流合作諒解備忘錄。
(十六)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汶萊外交與貿易部政策與戰略研究所、以色列外交部、巴勒斯坦外交部、阿爾巴尼亞外交部簽署智庫合作促進計劃諒解備忘錄。
(十七)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將舉辦「一帶一路」專項雙多邊交流培訓,設立「一帶一路」專項獎學金。
(十八)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聯合80多家中國民間組織啟動《中國社會組織推動「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行動計劃(2017-2020)》,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和150多家中外民間組織共同成立「絲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路」。「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啟動「增進 一帶一路 民心相通國際智庫合作項目」。
(十九)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簽署關於共建「一帶一路」等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絲路國際智庫網路50多家國際成員和夥伴與中方共同發布《絲路國際智庫網路北京共同行動宣言》。
(二十)中國國際城市發展聯盟與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組織亞太區簽署合作意向書。
F. 特朗普訪問中國行程安排會很快公布嗎
9月13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特朗普期待對中國的國事訪問。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 諾爾特: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與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的會晤非常富有成效,我知道特朗普總統和夫人非常期待對中國進行訪問,我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時間表,但是白宮會盡快公布行程和安排。
楊潔篪12號在華盛頓表示,中方願與美方共同努力,推動特朗普訪問中國取得積極成果。當天,諾爾特在華盛頓國家新聞中心發表演講,同時就打擊極端組織等國際熱點問題回答了現場記者的提問。
G. 「一帶一路」峰會閉幕 世界和中國獲得哪些成果
一帶一路峰會閉幕,形成270多項成果: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國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帶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國際盛會,也是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的重要合作平台。高峰論壇期間及前夕,各國政府、地方、企業等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重要舉措及務實成果,中方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進行了梳理和匯總,形成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清單主要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
一、推進戰略對接,密切政策溝通
(一)中國政府與有關國家政府簽署政府間「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包括蒙古國、巴基斯坦、尼泊爾、克羅埃西亞、黑山、波黑、阿爾巴尼亞、東帝汶、新加坡、緬甸、馬來西亞。
(二)中國政府與有關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包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刑警組織。
(三)中國政府與匈牙利政府簽署關於共同編制中匈合作規劃綱要的諒解備忘錄,與寮國、柬埔寨政府簽署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雙邊合作規劃。
(四)中國政府部門與有關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包括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世界經濟論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國際貿易中心、國際電信聯盟、國際民航組織、聯合國文明聯盟、國際發展法律組織、世界氣象組織、國際海事組織。
(五)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希臘經濟發展部簽署《中希重點領域2017-2019年合作計劃》。
(六)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捷克工業和貿易部簽署關於共同協調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合作規劃及項目實施的諒解備忘錄。
(七)中國財政部與相關國家財政部共同核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
(八)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推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願景與行動》、《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願景與行動》、《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等文件。
(九)「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定期舉辦,並成立論壇咨詢委員會、論壇聯絡辦公室等。
(十)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成立「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正式開通「一帶一路」官方網站,發布海上絲路貿易指數。
二、深化項目合作,促進設施聯通
(一)中國政府與烏茲別克、土耳其、白俄羅斯政府簽署國際運輸及戰略對接協定。
(二)中國政府與泰國政府簽署政府間和平利用核能協定。
(三)中國政府與馬來西亞政府簽署水資源領域諒解備忘錄。
(四)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巴基斯坦規劃發展和改革部簽署關於中巴經濟走廊項下開展巴基斯坦1號鐵路干線升級改造和新建哈維連陸港項目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鐵路局與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鐵道部簽署關於實施巴基斯坦1號鐵路干線升級改造和哈維連陸港項目建設的框架協議。
(五)中國商務部與柬埔寨公共工程與運輸部簽署關於加強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六)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阿富汗通信和信息技術部簽署《信息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
(七)中國交通運輸部與柬埔寨、巴基斯坦、緬甸等國有關部門簽署「一帶一路」交通運輸領域合作文件。
(八)中國水利部與波蘭環境部簽署水資源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
(九)中國國家能源局與瑞士環境、交通、能源和電信部瑞士聯邦能源辦公室簽署能源合作路線圖,與巴基斯坦水電部簽署關於巴沙項目及巴基斯坦北部水電規劃研究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和關於中巴經濟走廊能源項目清單調整的協議。
(十)中國國家海洋局與柬埔寨環境部簽署關於建立中柬聯合海洋觀測站的議定書。
(十一)中國鐵路總公司與有關國家鐵路公司簽署《中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蒙古國、波蘭、俄羅斯鐵路關於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
(十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印度尼西亞-中國高鐵有限公司簽署雅萬高鐵項目融資協議,與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寮國、埃及等國有關機構簽署港口、電力、工業園區等領域基礎設施融資合作協議。
(十三)中國進出口銀行與塞爾維亞財政部簽署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至舊帕佐瓦段貸款協議,與柬埔寨經濟財政部、衣索比亞財政部、哈薩克國家公路公司簽署公路項目貸款協議,與越南財政部簽署輕軌項目貸款協議,與塞爾維亞電信公司簽署電信項目貸款協議,與蒙古國財政部簽署橋梁項目貸款協議,與緬甸仰光機場公司簽署機場擴改建項目貸款協議,與肯亞財政部簽署內陸集裝箱港堆場項目貸款協議。
(十四)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與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阿拉伯國家聯盟、非洲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互聯電網管理局簽署能源領域合作備忘錄。
三、擴大產業投資,實現貿易暢通
(一)中國政府與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寮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白俄羅斯、蒙古國、肯亞、衣索比亞、斐濟、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緬甸、馬爾地夫、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阿富汗、阿爾巴尼亞、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波黑、黑山、敘利亞、塔吉克、尼泊爾、塞爾維亞等30個國家政府簽署經貿合作協議。
(二)中國政府與喬治亞政府簽署中國-喬治亞自貿協定文件。
(三)中國政府與斯里蘭卡政府簽署關於促進投資與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四)中國政府與阿富汗政府簽署關於海關事務的合作與互助協定。
(五)中國商務部與60多個國家相關部門及國際組織共同發布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
(六)中國商務部與摩爾多瓦經濟部簽署關於結束中國-摩爾多瓦自貿協定聯合可研的諒解備忘錄,與蒙古國對外關系部簽署關於啟動中國-蒙古國自由貿易協定聯合可行性研究諒解備忘錄。
(七)中國商務部與尼泊爾工業部簽署關於建設中尼跨境經濟合作區的諒解備忘錄,與緬甸商務部簽署關於建設中緬邊境經濟合作區的諒解備忘錄。
(八)中國商務部與斯里蘭卡發展戰略與國際貿易部簽署投資與經濟技術合作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與蒙古國對外關系部簽署關於加強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諒解備忘錄,與吉爾吉斯斯坦經濟部簽署關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合作規劃,與捷克工貿部、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簽署關於中小企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與越南工業貿易部簽署關於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九)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吉爾吉斯斯坦經濟部簽署關於共同推動產能與投資合作重點項目的諒解備忘錄,與阿聯酋經濟部簽署關於加強產能與投資合作的框架協議。
(十)中國農業部與塞爾維亞農業與環境保護部簽署關於制定農業經貿投資行動計劃的備忘錄,與阿根廷農業產業部簽署農業合作戰略行動計劃,與智利農業部簽署關於提升農業合作水平的五年規劃(2017年-2021年),與埃及農業和土地改良部簽署農業合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十一)中國海關總署與哈薩克、荷蘭、波蘭等國海關部門簽署海關合作文件,深化沿線海關「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合作。
(十二)中國海關總署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簽署促進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及實施《國際公路運輸公約》的合作文件。
(十三)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蒙古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挪威、愛爾蘭、塞爾維亞、荷蘭、阿根廷、智利、坦尚尼亞等國相關部門簽署檢驗檢疫合作協議,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烏克蘭和亞塞拜然相關部門簽署標准、計量、認證認可等國家質量技術基礎領域合作協議,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塞爾維亞、蒙古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哈薩克、衣索比亞、希臘、瑞士、土耳其等國有關部門簽署《關於加強標准合作,助推「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倡議》。
(十四)中國進出口銀行與白俄羅斯、柬埔寨、衣索比亞、寮國、肯亞、蒙古國、巴基斯坦財政部門簽署工業園、輸變電、風電、水壩、衛星、液壓器廠等項目貸款協議,與埃及、孟加拉國、烏茲別克、沙特有關企業簽署電網升級改造、燃煤電站、煤礦改造、輪胎廠等項目貸款協議,與菲律賓首都銀行及信託公司簽署融資授信額度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十五)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哈薩克、亞塞拜然、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有關機構簽署化工、冶金、石化等領域產能合作融資合作協議。
(十六)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四、加強金融合作,促進資金融通
(一)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
(二)中國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初步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為「一帶一路」提供資金支持。
(三)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設立中俄地區合作發展投資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人民幣,首期100億元人民幣,推動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開發合作。
(四)中國財政部與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世界銀行集團6家多邊開發機構簽署關於加強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五)中國財政部聯合多邊開發銀行將設立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
(六)中哈產能合作基金投入實際運作,簽署支持中國電信企業參與「數字哈薩克2020」規劃合作框架協議。
(七)絲路基金與上海合作組織銀聯體同意簽署關於夥伴關系基礎的備忘錄。絲路基金與烏茲別克國家對外經濟銀行簽署合作協議。
(八)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設立「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專項貸款(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專項貸款(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專項貸款(500億元等值人民幣)。
(九)中國進出口銀行設立「一帶一路」專項貸款額度(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專項貸款額度(300億元等值人民幣)。
(十)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法國國家投資銀行共同投資中國-法國中小企業基金(二期),並簽署《股權認購協議》;與義大利存貸款公司簽署《設立中意聯合投資基金諒解備忘錄》;與伊朗商業銀行、埃及銀行、匈牙利開發銀行、菲律賓首都銀行、土耳其農業銀行、奧地利奧合國際銀行、柬埔寨加華銀行、馬來西亞馬來亞銀行開展融資、債券承銷等領域務實合作。
(十一)中國進出口銀行與馬來西亞進出口銀行、泰國進出口銀行等「亞洲進出口銀行論壇」成員機構簽署授信額度框架協議,開展轉貸款、貿易融資等領域務實合作。
(十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同白俄羅斯、塞爾維亞、波蘭、斯里蘭卡、埃及等國同業機構簽署合作協議,與埃及投資和國際合作部、寮國財政部、柬埔寨財政部、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波蘭投資貿易局、肯亞財政部、伊朗中央銀行、伊朗財政與經濟事務部等有關國家政府部門及沙烏地阿拉伯發展基金、土耳其實業銀行、土耳其擔保銀行、巴基斯坦聯合銀行等有關國家金融機構簽署框架合作協議。
(十三)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建立基金組織—中國能力建設中心,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培訓。
(十四)中國進出口銀行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簽署關於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持續工業發展有關合作的聯合聲明。
(十五)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正式成立。
(十六)中國工商銀行與巴基斯坦、烏茲別克、奧地利等國家主要銀行共同發起「一帶一路」銀行合作行動計劃,建立「一帶一路」銀行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
五、增強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
(一)中國政府將加大對沿線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力度,未來3年總體援助規模不少於600億元人民幣。
(二)中國政府將向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20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用於發起中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合作倡議,支持在沿線國家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復助醫」等項目。向有關國際組織提供10億美元,共同推動落實一批惠及沿線國家的國際合作項目,包括向沿線國家提供100個食品、帳篷、活動板房等難民援助項目,設立難民獎學金,為500名青少年難民提供受教育機會,資助100名難民運動員參加國際和區域賽事活動。
(三)中國政府與黎巴嫩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國政府文化協定2017-2020年執行計劃》,與突尼西亞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突尼西亞共和國政府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與土耳其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土耳其共和國政府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
(四)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諒解備忘錄(2017-2020年)》。
(五)中國政府與波蘭政府簽署政府間旅遊合作協議。
(六)中國政府倡議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行動計劃》,實施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等四項行動。
(七)中國政府與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世界衛生組織、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民航組織、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國際貿易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簽署援助協議。
(八)中國教育部與俄羅斯、哈薩克、波黑、愛沙尼亞、寮國等國教育部門簽署教育領域合作文件,與塞普勒斯簽署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協議,與沿線國家建立音樂教育聯盟。
(九)中國科技部與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體育部簽署關於共同實施中蒙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的諒解備忘錄,與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體育部簽署關於在蒙古國建立科技園區和創新基礎設施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與匈牙利國家研發與創新署簽署關於聯合資助中匈科研合作項目的諒解備忘錄。
(十)中國環境保護部發布《「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建設「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發布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倡議。
(十一)中國財政部將設立「一帶一路」財經發展研究中心。
(十二)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捷克、挪威等國衛生部簽署衛生領域合作文件。
(十三)中國國家旅遊局與烏茲別克國家旅遊發展委員會簽署旅遊合作協議,與智利經濟、發展與旅遊部簽署旅遊合作備忘錄,與柬埔寨旅遊部簽署旅遊合作備忘錄實施方案。
(十四)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土耳其廣播電視最高委員會、沙烏地阿拉伯視聽管理總局簽署合作文件。中國中央電視台與有關國家主流媒體成立「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
(十五)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柬埔寨新聞部、汶萊首相府新聞局、阿聯酋國家媒體委員會、巴勒斯坦新聞部、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傳媒和公民關系局簽署媒體交流合作諒解備忘錄。
(十六)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汶萊外交與貿易部政策與戰略研究所、以色列外交部、巴勒斯坦外交部、阿爾巴尼亞外交部簽署智庫合作促進計劃諒解備忘錄。
(十七)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將舉辦「一帶一路」專項雙多邊交流培訓,設立「一帶一路」專項獎學金。
(十八)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聯合80多家中國民間組織啟動《中國社會組織推動「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行動計劃(2017-2020)》,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和150多家中外民間組織共同成立「絲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路」。「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啟動「增進 一帶一路 民心相通國際智庫合作項目」。
(十九)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簽署關於共建「一帶一路」等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絲路國際智庫網路50多家國際成員和夥伴與中方共同發布《絲路國際智庫網路北京共同行動宣言》。
(二十)中國國際城市發展聯盟與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組織亞太區簽署合作意向書。
H. 領導人出訪有國事訪問、正式訪問、工作訪問等,有什麼區別
一、定義規格不同
接待規格上以「國事訪問」為最高級,其次為正式訪問、工作訪問。
1、國事訪問
指國家元首應他國元首邀請進行的訪問。接待規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禮儀安排。一般有紅地毯、檢閱儀仗隊、鳴禮炮21響等。 在美國還有「白宮會談」與「白宮晚宴」這兩項。
2、 工作訪問
規格低於國事訪問。不需要繁瑣的儀式,領導人為磋商重大問題舉行的會晤往往採用這種形式。其禮賓安排比國事訪問簡單。
3、 正式訪問
一國政府首腦及外交部長等內閣成員,應他國政府首腦、相應官員的正式邀請,對該國進行的訪問一般稱為正式訪問。
二、接待方式和范圍不同
正式訪問的范圍是最大的,國事訪問和工作訪問都屬於正式訪問之列。
(8)國事訪問中方成果清單擴展閱讀:
我國其他領導人,比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全國政協主席等,應有關國家相應領導人的正式邀請,對該國的訪問一般也稱為正式訪問。在外交實踐中,有時也稱「正式友好訪問」。
工作訪問一般禮儀從簡,不會安排很多其他活動,主要談工作。2015年3月,哈薩克總理馬西莫夫就應中方邀請,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前對中國進行了工作訪問。
I. 急求一篇《當今國際形勢與我國外交成果》的論文,1800-2000字左右,謝了!
樓主可以參考:
當今國際形勢與我國外交成果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這一科學論斷精闢概括了當前一個時期國際形勢演變的基本特徵,也反映了2007年國際戰略形勢的主要特點。目前國際戰略形勢中出現的深刻變革和復雜調整,是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三大趨勢深入發展的推動下,各國利益出現新的變化、實力出現新的消長、政策出現新的變動等多方面因素交織互動的結果。
就我國而言,大國關系、周邊關系、發展中國家關系和多邊關系,構成了我國外交態勢的全局。大國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重點,周邊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要點,發展中國家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基點,多邊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亮點。過去一年,我國的國際戰略態勢總體上繼續朝著積極方向發展,主要體現在「四個進一步」:大國關系進一步調整,周邊關系進一步改善,與發展中國家關系進一步加強,多邊關系進一步發展。但與此同時,我們仍面臨著一些挑戰,必須居安思危,妥善應對:一是國際安全形勢復雜多變,世界仍很不安寧;二是全球經濟失衡加劇,南北差距拉大;三是我與各大國關系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問題;四是我國周邊還存在一些復雜問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台獨」分裂勢力正在加緊進行分裂活動。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統一,但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祖國分割出去。
展望2008年,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四個繼續」:繼續同發達國家加強戰略對話,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妥善處理分歧,推動相互關系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繼續貫徹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加強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積極開展區域合作,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繼續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深化傳統友誼,擴大務實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要求和共同利益;繼續積極參與多邊事務,承擔相應國際義務,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一、大國關系
過去一年,國際力量對比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推動著新一輪大國關系的調整。美國單邊主義嚴重受挫,2007年明顯加強對國際上其他力量的協調和借重。歐盟實現第六次擴大,成員增加到27個,歐盟峰會通過《里斯本條約》,一體化建設擺脫停滯狀態。俄羅斯復興勢頭強勁,2007年經濟增速可達7.6%,俄對外政策進取性增強。日本經濟保持復甦勢頭,積極謀求世界大國地位。在此背景下,美俄矛盾有所發展,針對美進一步擠壓俄戰略空間的做法,俄積極展開戰略反制;美歐分歧猶存但關系有所拉近;美日強化同盟關系的同時分歧有所展現,特別是日政府被迫中止海上自衛隊在印度洋對美軍的支援行動,對美日關系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大國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重點。中國綜合國力持續增強,國內生產總值有望達到3萬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2萬億美元,國際地位和影響不斷提高。過去一年,我國與各大國關系進一步調整。
1、中美關系保持總體穩定並有新的進展。
胡主席與布希總統兩度會晤、多次通話;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和戰略對話成功舉行,取得多項成果。2007年1—9月,中美雙邊貿易額為2213.6億美元,同比增長15.6%,雙方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雙方在一些熱點問題上加強溝通,雙邊關系的戰略內涵更加豐富。我成功接待美國防部長蓋茨訪華,兩國軍事交流與互信得到增強。
2、中俄關系取得長足發展。
兩國高層互動頻繁。胡主席與普京總統五度會晤,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第二個10年的發展確定總體框架。雙邊經貿合作務實推進,2007年1—9月,中俄雙邊貿易額達349.2億美元,同比增長41.8%,2010年前雙邊貿易額增至600-800億美元的目標可望如期實現。
我成功在俄舉辦「中國年」活動,雙方共簽署價值約43億美元的21項合作協議,舉行300多項活動,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諸多領域。
3、中日關系呈現改善和發展的良好勢頭。
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2007年年內,胡主席與時任日首相的安倍兩度會晤,溫總理成功訪日,日現任首相福田成功訪華,雙方為構築和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而共同努力。2007年1—9月,兩國貿易額達17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4%;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會議機制正式啟動,並舉行首次會議。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曹剛川成功訪日,是中國國防部長時隔近10年再度訪日;中國海軍軍艦首次訪日,書寫了兩國軍事交流的新篇章。「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活動舉行近百次活動,加深了兩國民間往來和相互理解。
4、中歐關系保持穩定和發展。
胡主席會晤多位歐洲政要,法總統薩科齊、英首相布朗等歐洲國家領導人訪華,中歐舉行第十次領導人會晤和第三輪中歐戰略對話。2007年1—9月,中歐貿易額達2561.3億美元,同比增長27.8%。9月,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首次在大西洋及地中海海域分別與英、法、西班牙等國海軍舉行海上聯合軍演,軍事交流領域有新的拓展。
二、周邊關系
我國周邊地域廣闊,國家眾多,既是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的亮點,也是諸多矛盾和問題相對集中的熱點。過去一年,我國周邊地區形勢保持總體穩定,朝鮮半島形勢明顯趨向緩和,東盟一體化建設邁上新台階,南亞區域合作步伐加快,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成就顯著。8月,上合組織峰會通過《上合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並成功舉行「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演,引起廣泛關注。
周邊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要點。過去一年,我國與周邊國家關系進一步改善。俄羅斯和日本既是大國,也是我周邊重要鄰國。中俄關系、中日關系繼續取得新的進展。除此之外,我與周邊各方向上國家的關系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1、與東北亞國家關系取得新的成果。
盡管解決朝核問題仍然是個曲折復雜的過程,但我在朝核問題有關各方之間積極斡旋,推動六方會談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2007年年內,六方會談先後於2月和10月通過《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共同文件和《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共同文件。朝同意完成對寧邊核設施的去功能化,並對核計劃進行申報;美將根據朝方行動並行啟動不再將朝列為「支恐」國家程序,推動終止對朝適用《敵國貿易法》進程;各方重申向朝提供經濟、能源與人道主義援助。我在朝核問題解決進程中充分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得到國際社會廣泛稱贊。中朝傳統友好關系進一步鞏固。中韓全面合作夥伴關系深入發展。中日韓三國交流合作得到加強,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成功舉行,「中日韓文化交流年」順利展開。與東南亞國家關系深入推進。1月和11月,溫總理先後出席第十次和第十一次東盟與中國「10+1」峰會,與東盟達成多項重要共識。7月1日起,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協議》正式實施,中國與東盟自貿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中國積極參加東盟地區論壇安全政策會議等對話活動,成功主辦東盟與中日韓武裝部隊國際救災研討會和中國與東盟維和研討會,與東盟安全對話合作領域不斷拓寬。
2、與中亞國家關系不斷深化。
2007年是我國與中亞國家建交15周年。15年來,中國與中亞國家成功解決邊界問題,不斷增進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國」機制和上海合作組織。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已成為新型國家關系和區域合作的典範。
8月,胡主席對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進行國事訪問;11月,溫總理對烏茲別克和土庫曼進行正式訪問。高層互訪和各層級交流進一步增強了我與中亞國家的政治互信與互利合作。
3、與南亞國家關系穩步發展。
2007年年內,中巴雙方同意將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提升到新的水平。7月1日起,中國對巴實施中巴自由貿易協定第一階段降稅,推動中巴自貿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中印關系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胡主席、溫總理與辛格總理多次會晤,雙方同意不斷推進中印合作「十項戰略」,深化雙邊關系發展。兩國外長2007年年內共5次會晤,創歷年之最。2007年1—9月,中印雙邊貿易額達272億美元,超過2006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長52%,增幅在中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居於首位。11月,中印舉行首次防務與安全磋商;12月,舉行首次陸軍聯合反恐訓練,兩國軍事互信合作取得新的進展。
三、發展中國家關系
過去一年,發展中國家經濟普遍呈現良好發展勢頭,聯合自強趨勢明顯上升。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金磚四國」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經濟總和已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5%左右。亞洲、非洲、拉美地區經濟都保持較高增速。新興力量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超過傳統大國。據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2007年143個發展中國家中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均實際收入都在增加,只有10個國家人均實際收入水平有所減少。
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基點。過去一年,我國與發展中國家關系進一步加強。積極開展與發展中國家的全面合作。2007年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各項後續措施的開局之年。1月30日—2月10日,胡主席對非洲8國進行國事訪問,有力推動了中非新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深入發展。9月,中國與非洲48國外長在聯大舉行首次政治磋商,啟動了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外長級定期政治對話機制。中國對非援助、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中非發展基金正式啟動,免債、免關稅等工作有序進行。2007年1—9月,中非雙邊貿易額達526.1億美元,同比增長29.7%。
我與拉美國家關系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中拉雙方在聯合國、里約集團、美洲國家組織成員與常駐觀察員對話會等機制內保持密切磋商、不斷加強協調。以「G8+5」等機制為平台促進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在全面推動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同時,我積極主動地推進和引導南北對話與合作。
自2002年起,八國集團在峰會期間與部分發展中國家舉行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2007年6月,八國集團啟動「G8+5」常規對話機制,今後將定期召開會議,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能源、社會等領域加強對話與溝通。「G8+5」機制正成為推進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2007年年內,胡主席出席在德國海利根達姆舉行的「G8+5」對話會,就世界經濟問題闡述中方立場,主張促進在國際發展領域的南北合作;就氣候變化問題發表中方政策主張,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要求發達國家率先承擔減排義務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根據自身情況採取措施;在出席發展中國家領導人集體會晤時就加強南南協調提出倡議,得到與會領導人的積極響應。這是胡主席繼2003年法國埃維昂會議、2005年英國鷹谷會議、2006年俄羅斯聖彼得堡會議之後,第四次出席南北領導人對話會,對加強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鞏固我與發展中國家友好合作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多邊關系
過去一年,全球和地區多邊關系發展更趨活躍。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APEC)、世貿組織、上合組織、歐盟、東盟、非盟、阿盟、亞歐峰會等全球和地區性多邊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與影響不斷增強。在解決朝核問題、伊核問題、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等方面,聯合國安理會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12月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厘島路線圖」這一新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框架協議,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重視和廣泛贊譽。亞太經合組織經過18年的發展歷程,已經擁有21個成員,佔世界人口總數的41%、世界經濟總量的53%和世界貿易的46%,成為當今最具廣泛性和代表性的地區性國際組織。9月,亞太經合組織第1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表《悉尼宣言》,就氣候變化、多哈回合談判、區域經濟一體化等問題達成重要共識。
多邊關系是我國外交工作態勢中的亮點。過去一年,我國多邊關系進一步發展。中國積極參與多邊事務,在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上合組織、東盟與中國「10+1」和東盟與中日韓「10+3」、東亞峰會以及「G8+5」等多邊機制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高度重視並積極參與聯合國和亞太經合組織等全球和地區性組織的活動。以聯合國為重要舞台,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中國高度重視維護聯合國的權威,發揮聯合國的作用,一貫堅持在聯合國框架內、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國際問題,在朝核、伊核、蘇丹達區等問題上既注意照顧有關國家的合理關切,又重視維護各方的共同利益,既有效維護了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權威,又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建設性作用,全面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
中國積極加大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力度,截至2007年11月底,我軍共參與聯合國18項維和行動,派出維和軍事人員9040人次,是安理會五常中派出維和部隊人數最多的國家。2007年,我應聯合國請求,又向黎巴嫩派遣1支60人的維和醫療分隊,將赴黎巴嫩維和工兵分隊由182人擴編至275人,承諾向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派遣1支315人的多功能維和工兵分隊,其中140人的先遣隊已於11月24日部署到任務區,獲得良好的國際反響。中國積極履行對聯合國應盡的財政義務,會費比額由2.05%上升至2.667%,增幅居各國之首。中國還從2007年起參加《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恢復參加《聯合國常規武器登記冊》,為推動聯合國裁軍和軍事信任制度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在亞太經合組織中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重視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的各項活動,積極支持該組織在亞太地區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2007年9月,胡主席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1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針對氣候變化這一會議主要議題,胡主席明確提出堅持合作應對、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持科技創新的重要主張,提議建立「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路」,介紹了中國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措施、成就和目標。這是繼「G8+5」會議後,胡主席再次在多邊場合深入、系統地闡述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也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在國際會議中就應對氣候變化提出具體、務實的合作建議,受到各方積極評價和支持。會議通過的《悉尼宣言》採納了中國提出的主張。中國在亞太經合組織發展中的建設性作用日益增強。
新的一年,我們將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中國的和平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戰略態勢,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J. 一帶一路取得哪些成果
一帶一路項目成果:
1、蒙內鐵路
肯亞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在非洲唯一的支點,是新絲路建設中獲得中國資金援助最多的國家。
2014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問肯亞期間,中肯簽署了關於蒙巴薩-內羅畢鐵路相關合作協議,蒙內鐵路是肯亞百年來建設的首條新鐵路,是東非鐵路網的咽喉,也是東非次區域互聯互通重大項目,規劃全長2700公里,預計總造價250億美元。
中國企業也攜手通用電氣開拓EPC市場的力度不斷加大,比如2015年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在其承建的肯亞基佩托風電項目中採用60台通用1.7-103風機。
2、中匈協議
2015年6月6日,正在匈牙利進行正式訪問的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布達佩斯同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亞爾托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匈牙利政府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這是中國同歐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此類合作文件。
3、衛星通信
為保障「一帶一路」通信衛星信號無障礙,國內的相關企業和政府機構已經對「一帶一路」的衛星發射進行了規劃和研究,未來三年到五年內,將發射多顆通信衛星,與此同時,「一帶一路」途經國家的通信信號也將逐步實現全覆蓋。從而在通信領域為「一帶一路」鋪平道路。
4、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確定為57個,其中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涵蓋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國家 ,以及亞歐區域的大部分國家,成員遍及五大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今後仍可以作為普通成員加入亞投行。
4月28日,為期兩天的亞投行第四次談判代表會議在北京閉幕,這是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名單最終確定後首次齊聚北京,代表們對多邊臨時秘書處起草的《亞投行章程(草案)》修訂稿進行討論並取得顯著進展。各方商定將於2015年年中完成亞投行章程談判並簽署,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亞投行。
5、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
2015年12月22日,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與巴基斯坦國家高速公路管理局正式簽署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蘇庫爾-木爾坦段)項目EPC總承包合同。
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項目為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全長約1,152公里,採用雙向6車道設計,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公司本次簽約承建的蘇庫爾-木爾坦段,為中巴經濟走廊早期收獲項目,全長392公里,建設工期36個月。合同金額2,943億盧比,約摺合人民幣184.6億元,約占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2.31%。公司推進「一帶一路」項目取得重大實質性成果。
6、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
2016年1月10日,在距離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50多公里處的吉拉姆河畔,三峽集團承建的卡洛特水電站主體工程開工。這是絲路基金首個對外投資項目。中國政府已承諾在2030年前向巴基斯坦投資至少350億美元,為建造發電廠提供融資。通用電氣表示目前在巴基斯坦的訂單金額已升至超過10億美元,而五年前還不足1億美元。
7、中巴經濟走廊
2015年12月31日,「中巴經濟走廊-2016中國產能合作友好訪問團」新聞發布會暨大型紀錄片《巴鐵》啟動儀式在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舉行。
8、中亞天然氣管線項目
2009年,該項目由中石油海外工程集團承建,GE為該項目提供了四個壓縮機站的十二台壓縮機和航改型燃機。除技術、資金支持外,GE還調動沿線國家的本土團隊,協助進行項目溝通,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通過中亞管道接入西氣東輸管道,覆蓋國內25個省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用戶,造福5億多人。
9、印尼雅萬高鐵
2016年1月21日,印尼雅萬高鐵開工奠基儀式舉行。這將是印尼乃至東南亞地區的首條高鐵。
10、德黑蘭至馬什哈德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