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西南大學農業科研成果

西南大學農業科研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23 18:47:27

㈠ 家蠶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南大學)的成果展示

實驗室近年承擔國家「973」、「863」、「948」、「111」、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內金及國際科技容合作項目等100餘項,年均科研經費超過1500萬元。先後在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PNAS、Genome Biology等國內外學術雜志發表論文500餘篇,出版著作6部,申請專利40餘項,獲國家、省部級和國際科技成果獎30餘項。

㈡ 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的科研機構

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生物資源與環境研究室
西南大學應用生物技術研究室
西南大學薯類作物研究所
西南大學玉米研究所
西南大學水稻研究所
重慶市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麥類研究室
棉花研究室
三峽庫區生態農業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重點實驗室
生物資源與環境研究室
作物分子育種中心

㈢ 西南大學農學怎麼樣

西南大學是西南農業大學和西南師范大學合並的,農學不錯,其中蠶學最好!

㈣ 西南大學研究生院的主要業績

西南大學研究生院是西南大學專門負責研究生培養的專門機構。

學校在長期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在教師教育和農業教育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20餘萬人。學校的教育學、心理學、農學學科優勢明顯,家蠶基因組研究居於世界領先水平,基礎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取得了自然免耕法、家蠶基因庫、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人類時間認知研究等為標志的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專任教師2650餘人,專職科研人員300餘人,其中,副教授(副研究員)以上1000餘人,博士生導師252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級、省部級專家75人,重慶市學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173人,有國家級突出貢獻的專家15人,有40餘名教授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組成員。

㈤ 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怎麼樣

西南大學的農學屬於以前的西南農業大學,要知道西南農業大學在全國都是很牛的。

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已有50多年的辦學歷史,先後培養各類學生1萬多人袁隆平先生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學院設有3個系、 9個研究所(室),擁有作物學博士後流動站、作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同時還招收植物學、遺傳學、生態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有農學、生物技術和農村區域發展3個本科專業。現有研究生180餘人,本科學生1000餘人。
學院擁有農業部生物技術與作物品質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重慶市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學科、重慶市作物品質改良重點實驗室、重慶市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三峽庫區生態農業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重點實驗室等,擁有1500多萬元的科研設施設備,可以開展作物育種、品質分析、生理生化、細胞遺傳、分子標記、基因克隆、設施栽培、耕作生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先後選育農作物新品種50多個,產生社會經濟效益30多億元,獲得國家和省級科技成果獎30多項。十五期間,承擔國家及省市科研課題100餘項,到位經費1500多萬元。目前在水稻、油菜、棉花、小麥等作物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優勢和特色,部分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

就業率不錯~~~但是要找到好工作也還是需要自己去努力啊!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㈥ 西南大學是西南師范大學與西南農業大學的完美結合

西南大學概況

西南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校。學校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縉雲山下,風景秀麗的嘉陵江畔。學校是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學府、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綠化先進單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園。學校現任黨委書記黃蓉生、校長王小佳。
西南大學成立於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師范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合並組建而成。}·············原兩校毗鄰而建,同根同源,發源於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區開中國新學的川東師范學堂,幾經發展演變,遂成今日之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依山傍水,風景如畫,佔地總面積約9600餘畝,校舍面積約158萬平方米。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明顯,涵蓋了哲、經、法、文、史、教、理、工、農、醫、管等11個學科門類。學校下設30個學院,擁有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6個省部(市)級重點學科、1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68個博士點、2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6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95個本科專業。學校現有在校學生5萬餘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0000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8300餘人。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6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員、副研究員)1100餘人,博士生導師150餘人。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建有北碚國家大學科技園,擁有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5個教育部、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2個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8個省部(市)級重點實驗室,19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出版社1個,主辦發行學術期刊12種。近兩年來,在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項目上實現了新的突破,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年度重大項目等高級別項目上有了突破性進展,共獲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和橫向項目1500項,總經費近2億元;獲省部級科技獎17項、省部級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80餘項。家蠶基因晶元與表達圖譜成果入選"2006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
學校一貫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始終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作為辦學宗旨,按照"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綜合培養,強化實踐訓練,服務社會民生"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強化教學的中心地位。長期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20餘萬優秀畢業生。代代學子胸懷祖國、探求真理、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學校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多年來高度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大力弘揚"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積極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服務活動,倡導高雅藝術進校園,形成了大學生藝術節、科技文化節、綜合素質大賽等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學校 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1994年、1999年、2005年連續三次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自1987以來,學校連續十九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與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近20個國家或地區的高校、科研機構進行學術交流和開展科研合作,與國外40多所大學及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
杏壇育人、勸課農桑、學行天下、服務民生,是西南大學百年不變的追求。西南大學秉承"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學科建設為龍頭、隊伍建設為保障、科技創新為支撐,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全校上下齊心協力,頑強拼搏,朝著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大學目標邁進!

學校地址:重慶市北碚區天生路2號 郵編:400715

㈦ 為什麼西南大學對自己的王牌專業農學這么不重視轉而搞排名很差的工程經管

其實作為西南大學學習農業的學生也很納悶,學校不是特別重視學術方面的研究...

㈧ 西南大學農學怎麼樣。就業怎麼樣

西南大學的農學屬於以前的西南農業大學,要知道西南農業大學在全國都是很牛的。
西南大學是農業部直屬國家重點農業大學,當然很好啊。

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已有50多年的辦學歷史,先後培養各類學生1萬多人袁隆平先生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學院設有3個系、 9個研究所(室),擁有作物學博士後流動站、作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同時還招收植物學、遺傳學、生態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有農學、生物技術和農村區域發展3個本科專業。現有研究生180餘人,本科學生1000餘人。 學院擁有農業部生物技術與作物品質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重慶市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學科、重慶市作物品質改良重點實驗室、重慶市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三峽庫區生態農業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重點實驗室等,擁有1500多萬元的科研設施設備,可以開展作物育種、品質分析、生理生化、細胞遺傳、分子標記、基因克隆、設施栽培、耕作生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先後選育農作物新品種50多個,產生社會經濟效益30多億元,獲得國家和省級科技成果獎30多項。十五期間,承擔國家及省市科研課題100餘項,到位經費1500多萬元。目前在水稻、油菜、棉花、小麥等作物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優勢和特色,部分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

㈨ 西南大學(農科類)的這些專業是怎麼回事

西南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簡稱「西大」,主體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坐落於縉雲山麓、嘉陵江畔,位列國家「211工程」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農業部與重慶市共建的全國重點綜合大學。[1]
西南大學由原教育部直屬西南師范大學與原農業部直屬西南農業大學於2005年合並而成。原兩校毗鄰而建,同根同源,均溯源於1906年建立的川東師范學堂,幾經傳承演變,1936年更名為四川省立教育學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師范、農學相關系科分別與1940年創辦的國立女子師范學院、1946年創辦的私立相輝文法學院等合並建立西南師范學院、西南農學院。1985年,兩校分別更名為西南師范大學、西南農業大學。此後,重慶輕工業職工大學、四川畜牧獸醫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相繼並入。[1-2]
據2016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西南大學佔地面積9600餘畝,由北碚校區、榮昌校區、西塔學院等組成;其中,北碚本部佔地面積8000餘畝,校舍面積165萬平方米,綠地率達40%,是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學府;館藏圖書462萬余冊;擁有37個學院(部)、教學單位,[3] 105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5萬餘人,專任教師2921人。[1]
此外,西南大學還是國家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的7所高校之一,全國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重慶市大學聯盟的創始學校之一。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㈩ 合並後的西南大學與西南師范、西南農業有什麼優勢劣勢

一、合並後的西南大學與原西南師范、西南農業比,沒有劣勢。只有優勢。

二、合並後的西南大學,從西南師范大學單一的師范類學校、西南農業大學單一的農科學校,發展成為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涵蓋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55個一級學科。學校現有32個學院(部),2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種專業博士學位,19種專業碩士學位,107個本科專業。

學校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7個省部(市)一級重點學科、1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建有北碚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0個教育部或農業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2個農業部綜合實驗站、2個國土資源部野外基地、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創新引智基地、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閱讀全文

與西南大學農業科研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