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初步探索成果

初步探索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23 18:44:37

⑴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就有哪些

1、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而且還提出了分「兩步走」的戰略設想:第一步,大約用三個五年計劃時間,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力爭在20世紀末全面實現現代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2、重視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以保持農、輕、重的協調發展。此外,黨的八大還指出要正確調整和安排積累和消費的比例,使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這兩個方面得到適當的結合。

3、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農業中要實行生產責任制,不能剝奪農民,不能超越階段,反對平均主義。

4、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堅持民主集中制,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防止領導機關官僚化、特殊化。

5、除此之外,黨還在國際戰略、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祖國統一等方面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如關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關於「三個世界」劃分,關於建設強大的國防,關於可以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關於知識分子工作等的重要思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初步探索成果擴展閱讀:

從1956年到1978年,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的建設成就堪稱輝煌,歷經的艱辛坎坷刻骨銘心,積累的認識成果彌足珍貴。

正如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的,「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改革,匯聚起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偉力。

迎風破浪、大刀闊斧、上下聯動、蹄疾步穩,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一批重要理論、制度、實踐創新成果正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⑵ 初步探索有哪些重要的成果及有什麼重大意義

第一,鞏固和發展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
50—53年抗美援朝,51年鎮壓反革命,專「三反」屬、「五反」,反右。
62年對印作戰
64年「四清」運動
65年抗美援越
74年反越
第二,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
三大改造
一五
156
兩彈一星
第三,豐富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
三面紅旗
59—61年中蘇論戰
其實看看過秦論就知道了,思路是一樣的。對內懲辦豪強,對外維護國土安全,大力建設(工業)打好基礎,政治文化上謀求統一和一致。

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初步探索的積極成果有哪些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澤東在總結「大躍進」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主要包括:在領導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時提出了不能剝奪農民,不能超越階段;提出了社會主義可以區分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和「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兩個階段;提出了社會主義條件下要反對平均主義,重視商品生產、商品交換和價值規律的作用;在社會主義經濟占優勢的條件下「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 毛澤東還從哲學的高度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有它自身的規律,必須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逐步克服盲目性,認識客觀規律,才能實現認識上的飛躍;提出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社會主義建設具有艱難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沒有100多年的時間,是不行的,要准備著由於盲目性而遭受到許多的失敗和挫折;提出了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就無法提高;在中國的具體國情下,應當以農輕重為序安排國民經濟計劃;同時,從世界范圍內兩種社會制度的根本對立與斗爭的角度,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對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保證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先進性和永不變質的思想;等等。
與此同時,黨中央許多領導同志都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問題上,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劉少奇提出,我們應該學會自己走路,應該根據中國的特點,採取適合中國情況的方法來進行建設,要按經濟辦法管理經濟。他認為,農村生產和分配的單位不能太大,如果生產關系跑到生產力的前頭就會破壞生產力;主張在農業生產中實行同產量聯系起來的責任制。周恩來提出了我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已經是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科學技術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關鍵性作用等觀點。陳雲提出了「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主張在工商業經營方面,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工商業的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是補充;在生產計劃方面,計劃生產是工農業生產的主體,按照市場變化而在國家計劃許可范圍內進行的自由生產是補充;在流通領域,國家市場是社會主義的統一市場的主體,一定范圍內國家領導的自由市場是補充;提出了計劃指標必須切合實際,建設規模必須同國力相適應,人民生活和國家建設必須兼顧,制定計劃必須做好物資、財政、信貸平衡的觀點。鄧小平提出了關於整頓工業企業,改善和加強企業管理,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等觀點。朱德提出了要注意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的觀點,他還強調黨執政後紀律檢查工作的基本任務是保護生產、鞏固和純潔黨的組織、鞏固黨同群眾的聯系、保證黨的集中統一。鄧子恢等提出了農業中要實行生產責任制的觀點。所有這些,都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毛澤東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較正確的思想觀點。他提出了黨際關系不應影響國家關系;提出了「兩個中間地帶」和「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構想;提出了我國永遠不稱霸的重要思想;等等。


⑷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有哪些

1)提出馬克思主抄義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為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導原則。
(2)提出「向現代科學進軍」的口號,制定了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開始了向世界科學技術先進水平的進軍。
(3)《論十大關系》的發表,是以XX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經濟方面(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導方針,為中共八大的召開做了理論准備。
(4)中共八大路線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它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後,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

⑸ 黨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論成果

黨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的重要的理論成果如下:

1、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思想

1956年4月和5月,毛澤東先後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最高國務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重要講話,提出了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是想,即第一個重要的理論成果。

2、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

1957年2月,毛澤東作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系統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理論,提出了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這就是第二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論成果。

3、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

提出了從全體人民出發,"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提出了發展工業必須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的工業化方針,即第三個理論成果。

提出了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濃輕重為序發展國民經濟的方針,以及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即重工業和輕工業同時並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同時並舉,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同時並舉等。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論成果

關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思想,關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和步驟,關於經濟建設方針,關於所有制結構的調整,關於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關於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關於科學教育,關於知識分子工作。

(5)初步探索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初步探索的當代價值

1、為當代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寶貴的理論和實踐借鑒。

2、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留下深刻的啟示。

⑹ 社會主義道路初步探索有哪些理論成果

理論成果:
一、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思想;
二、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
四、其他理論成果
1、關於社會發展階段
毛偉人提出了社會主義可以區分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和「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兩個階段。社會主義建設具有艱難性、復雜性和長期性。必須不斷從實踐中積累經驗,逐步克服盲從性,認識客觀規律。
2、關於經濟建設方針
毛偉人提出統籌兼顧的方針。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
3、關於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
毛偉人提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要反對平均主義,重視商品生產、商品交換和價值規律的作用。
4、關於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黨的八大提出:要擴大民主,反對官僚主義;要加強對國家工作的監督,加強黨對國家機關的領導,人大對政❤府的監督,政❤府機關內部的監督,人民群眾和工作人員對國家機關的監督。制定比較完備的法律,健全法治。
5、關於科學和教育
毛偉人提出:要把對黨和國家的建設重點轉移到科技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上來。
6、關於知識分子工作
毛偉人提出:知識分子在革命和建設中都具有作用,要建設一支宏大的工人階級知識分子隊伍。

⑺ 社會主義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有哪些

一、 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思想

1956年4月,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系》,標志著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良好開端。

二、 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

黨在八大前後,特別是毛澤東在1957年2月所作的《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報告,系統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理論。

三、 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

1、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論述第一大關系,是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系。

2、1957年,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要走一條有別於蘇聯的中國工業化道路。

3、之後,毛澤東提出了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濃輕重為序發展國民經濟的方針,以及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即重工業和輕工業同時並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同時並舉,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同時並舉等等。

(7)初步探索成果擴展閱讀:

一、地位和任務:

經過近一個世紀成千上萬人民前仆後繼、英勇頑強的艱苦奮斗,中國已經基本建立起工業社會主義社會及其文化,它是現代人類社會的一部分,而由於它原來的歷史基礎十分落後及其達到現時狀態的曲折道路,它在許多方面都還沒有達到現代社會的先進水平,即沒有實現現代化,因而它還有現代化的任務。

所謂社會主義建設,就中國而言,其具體內容就是通過社會主義實現中國的現代化。毛澤東及其戰友提出的四個現代化的任務就是為了實現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鄧小平理論就是一個建設現代化中國的理論。

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階段」,其具體內容包括我國社會的一切方面。

報告指出:「全黨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二、民主政治

2002年5月31日江澤民同志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畢業典禮上講話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必須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的根本是民主選舉,作為我國民主政治建設一個重要的方面,基層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最直接的實際體現。

1982年修訂的憲法中明確了這一基層自治制度;1988年,旨在保障億萬農民自治權利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開始試行,明確規定「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1998年正式施行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又進一步明確了村民委員會的自治性質,並完善了直接選舉的程序。

正是權利保護的不斷深入,民主政治的不斷完善,才使中國的改革開放始終沿著一條以發展來促進民主、民生、民權,以發展來惠及每一個公民的健康之路奮勇前行。

⑻ 社會主義建設初步探索的主要思想成果有哪些

1)提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為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內義建設道路,提容供了基本的指導原則。
(2)提出「向現代科學進軍」的口號,制定了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開始了向世界科學技術先進水平的進軍。
(3)《論十大關系》的發表,是以XX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經濟方面(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導方針,為中共八大的召開做了理論准備。
(4)中共八大路線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它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後,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

⑼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取得了哪些理論成果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取得的理論成果】
1、提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內實際的「第二容次結合」,為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導原則。
2、提出「向現代科學進軍」的口號,制定了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開始了向世界科學技術先進水平的進軍。
3、《論十大關系》的發表,是以毛 澤 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 產 黨人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經濟方面(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導方針,為中 共八大的召開做了理論准備。
4、中 共八大路線的制定。
中共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它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中 共八大後,中國共 產 黨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
5、《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發表。它創造性的闡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發展,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6、進行整風和提出建設「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 共八大路線的繼續和發展,是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新成果。

⑽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有哪些

(1)提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為探索適合中國情專況的社會主義屬建設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導原則。
(2)提出「向現代科學進軍」的口號,制定了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開始了向世界科學技術先進水平的進軍。
(3)《論十大關系》的發表,是以XX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經濟方面(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導方針,為中共八大的召開做了理論准備。
(4)中共八大路線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它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後,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等。
(5)《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發表。它創造性地闡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發展,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6)進行整風和提出建設「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線的繼續和發展,是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新成果。

閱讀全文

與初步探索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