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馬凌飛的教學成果
2011年 指導學生Zea Huang考入Berklee College of Music(伯克利音樂學院)。
2013年指導學版生扈智傑考入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舊金山藝術大權學)。
Ⅱ 江西省遂川中學的教學成果
學校現有教學班級58個,在校生近3500人。高考成績穩步上升,2001至2004四年高考,一年上一個新台階。2003、2004年連續兩年二本以上上線人數居全市十四所重點中學第三位(其中文科連續四年列第一位)。
學校素質教育碩果累累,2001年、2003年、2005年連續三屆獲市藝術節團體總分第一名 ,2005年還列全省114所重點中學第二位,並摘取市文科狀元桂冠, 有數百名學子考取了國家名校,其中葉鵬程、張翼、劉翔燕、宋曉璐等同學考取了北京大學和清華 大學。2007年獲市藝術節團體總分第四名;
教學教研風氣濃厚,近幾年教師共發表論文近400篇,其中國家級65篇,省級280篇。原教研處主任鄭連生同志主持的「歷史學科研究性教學模式探討」課題,被評為全省優 秀課題,並在全省推廣。
講課比賽、課題研究、課件製作等獲省一等獎的教師有數十名,其中盧文媛老師的《京劇音樂》課獲教育部主辦的第五屆全國中小學音樂課評比二等獎,同時獲江西省第一 名;學生競賽也取得了較好名次,如2006年林遠峰同學獲全國數學競賽國家級二等獎,2007年黃水華同學獲全國物理競賽國家級二等獎,龔彬彬同學獲全國生物競賽國家級二等獎;自2009年起至今,一年一個台階,連續創歷史輝煌,2009年黃翌之、肖閩星兩同學同時考上北大;2010年六項指標全市第一,應屆二本以上考取441人;2011屆應屆二本以上520人,二本以上考取率達49%以上;2011年2本上線高達49.85%。教育教學研究氛圍濃厚,在省、國家級刊物上發表的論文數百篇;學科競賽,在國家、省市級獎中該校榜上有名。
Ⅲ 江西985大學名單:江西985大學有哪些
江西沒有985大學,只有一所211大學: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Nanchang University),簡稱「南大」,位於江西省會南昌市,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西省唯一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和撫州5個校區,其中前湖主校區佔地面積4520畝,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學校設有人文社科學部、理工學部和醫學部和5所附屬醫院;有7個ESI前1%學科。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本部共有教職工4481人(其中專任教師2597人,正副教授1429人),其中「雙聘」院士4人,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千人計劃」創新項目入選者5人、「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4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8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
(3)江西省高校教學成果擴展閱讀:
南昌大學科研成果:
學校在硅襯底GaN基發光二極體、FKBP12.6介導的心肌細胞肌質網鈣釋放在正常心臟和心臟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靈芝質量控制模式及黑靈芝多糖的結構表徵與活性功能研究、認知記憶的去甲腎上腺素能調控研究。
過敏性疾病塵蟎變應原的基礎研究及其診斷試劑盒的研製、稻米營養方便食品及其加工副產品深加工關鍵技術和產業化、益生菌發酵果蔬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高速鐵路數字化測量系統、南方離子型稀土礦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分離等領域取得一批具有一定原創性、標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南昌
網路—南昌大學
Ⅳ 什麼是教學成果獎
教學成果獎包含有很多的種類,有國家高等教育成果獎、省高等教育成果獎、省內基礎教育容教學成果獎、市區縣教育教學成果獎還有各級的賽課獎。
教學成果指自己獨自撰寫的教學論文,在縣教科所或市、省級教研室組織的教學實驗成果評比中獲獎,發給教學成果證書。或是,從教科所申請教研課題,經自己的實踐實驗上報材料後被上級選上,發給教學成果獎證書的。
教學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學規律,具有獨創性、新穎性、實用性,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產生明顯效果的教育教學方案。
拓展資料:
申報材料:
1.反映成果的總結
2.教學成果鑒定書
3.視頻
支撐材料:
1.示範中心實驗教學情況統計表
2.學生獲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勵情況
3.學生發表的學術論文
4.校際共享合作協議
5.承辦省級及以上實驗教學研討會一覽表
6.示範中心面向校際開放、共享的實驗實訓一覽表
7.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批准文件
8.學生獲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技術資質證書
9.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
10.公開發表的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11.出版及自編的實驗教材
Ⅳ 江西省萬年師范學校的教學成果
幾十個春秋的辦學歷程,萬年師范寫就了一部輝煌史。先後招收余干、鄱陽、婺源、德興、弋陽、萬年、樂平、鷹潭、貴溪、橫峰、鉛山、上饒、景德鎮、吉安、福建等縣市生源,為國家培養輸送了萬余名建設人才。畢業生中,絕大多數從事小學教育,從小教崗位擇優選調中教的達35%。成為中、小學骨幹力量的佔70%以上,從事行政或其他工作被提拔擔任不同層次領導職務的達12%。他們以發展全面、基本素質好、適應性強、業績顯著等特點,廣受用人單位歡迎和好評。 1、對基礎教育培養目標和教育質量標準的再認識
2、「育人為本」內涵的研究與實踐
3、公平、效率、質量與均衡發展的理論研究
4、中外優秀傳統教育思想與教育現代化
5、地方教育史的研究
6、借鑒中國傳統優秀教育思想為教育現代化服務 7、對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新思考新研究
8、對基礎教育內涵發展的研究
9、中小學落實國家義務教育質量基本標準的實踐研究
10、重視和創新體音美教學促學生全面發展
11、教育質量的多樣化指標及評價體系的研究
12、創辦具有自身和地方的特色中小學校的實踐研究
13、解決農民工子女流入地義務教育系列政策措施的實踐研究
14、特殊學校教育發展的實踐研究
15、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的實踐研究 16、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教育普及研究
17、堅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信念教育的實踐研究
18、關於創新德育形式的研究
19、政治思想課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創新研究
20、各學科滲透德育的形式、方法、內容的實踐研究
21、少年兒童德育培養目標、內容、方式方法的研究
22、新時期共青團、少先隊工作內容、形式、方法的探索
23、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知法守法用法意識的實踐研究
24、良好習慣之項目內容、養成方法途徑的研究
25、學生守則與日常生活規范之養成教育研究
26、改變壞習慣與養成好習慣的行為改造之個案研究
27、愛家庭愛家鄉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形式方法的研究
28、學習新時代優秀人物,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
29、獨生子女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精神培養的實踐研究
30、青少年耐艱苦、抗磋磨及社會適應力培養的研究
31、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品質的實踐研究
32、學生青春期教育問題研究
33、青少年責任意識的培養研究
34、網癮、禁毒、早戀、少年犯罪……單個德育目標的教育實踐研究 35、各科新教學方法、模式的研究
36、各科校本課程及教材開發的內容、形式、方法的研究
37、作文教學的創新研究
38、讀書習慣的養成教育研究
39、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
40、數學意識及數學應用習慣的培養研究
41、緊密結合生活的物理課堂教學改革實驗研究
42、開展物理小製作小實驗培養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研究
43、緊密結合生活的化學課堂教學改革實驗研究
44、以化學理論方法開展環境調查活動培養環保意識的研究
45、緊密結合生活的生物課堂教學改革實驗研究
46、開展親近自然和動植物活動培養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
47、結合「發展是硬道理」的歷史課堂教學改革實驗研究
48、以史為鑒知興衰培養學生歷史唯物主義觀的研究
49、緊密結合生活的地理課堂教學改革實驗研究
50、開展地理活動,促進地理能力發展的研究
51、改革體育教學適應大眾化和全民健康需求的行動研究
52、傳統兒童游戲、地方或民族體育項目的搜集整理及利用
53、改革音樂、美術教學適應全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動研究 54、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
55、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使每個學生有自己滿意的發展前途的研究
56、「突出才能學生」培養系列問題研究
57、針對不同潛質學生的培養模式多樣化的研究
58、特長生的培養方法、途徑的研究
59、學生自立精神和能力培養的研究
60、綠色、低碳、環保意識和行為培養的研究
61、新時期「志願者活動」的實踐研究
62、開展豐富多樣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增強社會知識和能力的研究
63、開展「琴棋書畫」各類活動培養學生廣泛意趣的研究
64、科學安排學習生活鍛煉睡眠全面增強學生體質的研究
65、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原因,減負的方法途徑的研究
66、開發學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選修課,促進學生多樣性發展研究
67、建立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制度的實踐研究
68、高中生研究性學習的實踐研究
69、高中生發明創造和動手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
70、高中生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內容、方法途徑的研究
71、促進高中生自立自主學習生活和適應社會能力形成的研究
72、中小學生學力素質水準建模與研究(含幼兒)
Ⅵ 省優秀教學成果具體指什麼
優秀教學成果獎 收縮 教學成果能充分展現高等學校重視教學建設、重視教學改革、重視人才培養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是一個學校教學水平、教學質量和辦學綜合實力的體現
Ⅶ 教學成果獎是指哪些
教育教學成果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為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
1、具有研究價值。
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2、具有科學性。
主要體現在課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確,理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有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3、具有創新性。
課題反映新的內容,反映時代特點,反映新的視角,應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沒有做過或做過卻未能解決的問題。
4、具有可行性。
課題是否具備進行研究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
主觀條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論水平、知識、能力、專長、經驗、基礎,對課題的理解程度、興趣、資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廣泛。
客觀條件是指課題研究所必須的資料、設備、人員、時間、經費以及領導支持程度等因素。
擴展資料:
關於對教育教學成果注意事項
1、明確教育和教學的目的。教師參與教育科研不僅是為了獲得幾項證書,更是通過教育科研,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提升自身價值,不斷改進自身工作,提高教育效率。
2、明確教育教學的對象。教師在進行教育研究時,必須以自身工作內容為主要研究對象,避免脫離實際的「學術性」研究。
3、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轉變。在工作中培養教育和科學研究的興趣,自覺、積極地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活動。
4、使用科學的方法。在研究過程中,運用研究方法,用研究的眼睛觀察平時的工作,避免脫離實際的研究。加強學習,注意觀察、分析和思考,不斷積累,加強溝通和討論,及時反思和總結。通過研究,逐步掌握教育研究的規律和方法。
5、是持久的。教育研究不是短期行為,而是貫穿於整個教育生涯的全過程。要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卓有成效,關鍵是要堅持,堅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