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具體解釋一下山東魯能足球俱樂部隸屬於誰,和國家電網、山東電力、魯能集團、英大金融到底啥關系,查
首先說國家電網,央企前三名,實力不用多說了;
然後山東電力集團,國家電網下屬獨立核算單位,負責山東省內供電;
魯能集團,原來屬於山東電力下屬單位,涉及發電、礦產、房地產、交通、酒店等等多種產業,經過多次改制後現在直屬國家電網,與山東電力沒有隸屬關系,徐鵬與韓君都是正廳(局)級;
最後說說我們的球隊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和乒乓球隊等一起都屬於山東電力集團,而不是魯能集團!!!
最後,英大金融是花錢在魯能球服上做廣告,這就是他們兩個的關系。
❷ 魯能俱樂部經理是什麼行政級別
群眾團體沒有行政級別。
❸ 關於魯能集團股權轉讓問題
我怎麼覺得有些中性。
原來依靠山東電力集團的背景發展起來,並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脫離山東電力集團變為私人公司的魯能集團重新回到了發跡之初的國有股權架構。
但如果有注資的話或者有整體上市預期的話,肯定是好事啊
❹ 魯能在內4支中超球隊中性名需整改,球隊取名有哪些規定
1月8日,中國足協透露,58家職業俱樂部上報的中性名,有超過80%符合要求,也就是說,還有近20%,差不多10多傢俱樂部不符合要求。本報通過各俱樂部以及相關途徑了解到,中超共有4傢俱樂部不符合要求,其中包括以原名字上報的長春亞泰和以新名字上報的山東泰山。
這其中,有兩傢俱樂部申請了延期,其中國安是因為中赫要收購中信股份,所以,申請延期3個月再提交俱樂部名稱;至於建業,由於上報的“洛陽龍門”引發了軒然大波,所以,他們向足協申請延期審批,同時,抓緊時間擬定新名字。
從本報了解到的情況看,有4傢俱樂部使用了現名字,其中大連人和深圳符合要求,不過,長春亞泰和青島黃海,都被足協否決,理由很簡單,含有俱樂部股東名稱,不符合“六點規范”中的第3款。
“長春亞泰”未能通過,是因為股東關聯關系,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控股股東為長春吉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100%股份),該公司為長春市二道區國有資產管理局下屬企業。
查詢可知,吉盛投資擁有吉林市亞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份,擁有吉林亞泰江南茶城有限公司95%股份,擁有吉林亞泰名車超級市場有限責任公司85%股份,擁有海南亞泰溫泉酒店有限公司47.08%股份,所以,不符合要求。
如果想用亞泰,解決方案比較麻煩,畢竟,吉盛投資旗下擁有多家商號帶有“亞泰”的企業,不管是股權轉讓,還是企業更名,都非常繁瑣和麻煩。
“青島黃海”俱樂部上報名稱時表示,青島地處黃海之濱,是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黃海體現了俱樂部的地域特色,其實是一個標準的中性名。
不過,黃海俱樂部股東之一是青島黃海健康產業集團,占股比例為27%,此外,第一大股東深圳市衡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63.63%),旗下也有2家名字中帶有“黃海”的企業,其一便是青島黃海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擁有100%股份;而青島黃海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持股公司中,也擁有多家名字帶“黃海”的企業。
這種情況下,通過股權變更、更改相關公司名稱的辦法,幾乎無法走通,唯一的辦法就是上報新名字,目前,俱樂部正在積極操作此事,已有多個備選,其中呼聲較高的是“青島人”。
至於申花,是老字型大小中唯一可以使用“現名”的球隊,只不過,去掉了“綠地”字樣。
❺ 關於魯能集團股權轉讓問題
你好!
有利有避```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❻ 山東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的歷史沿革
1949年建國後,群眾性足球運動廣泛開展,自發的足球友誼賽、義賽接連不斷。
1950年,山東省第一屆運動會把足球列為6個競賽項目之一,俱樂部的前身山東足球隊正式建立。
1955年,青島、濟南參加了全國大中城市分區錦標賽,分獲上海賽區第一、第四名。
1956年4月,成立山東省足球集訓隊。因缺乏專業訓練經驗,集訓隊運動技術水平很低。
1957年4月,參加全國乙級隊聯賽武漢賽區的比賽,名列最後。
1958年5月,參加全國乙級隊聯賽,獲西安賽區第三名,未能參加決賽。1958年10月,足球隊編制擴大,先後吸收了20餘人組成足球集訓二隊,開展每人對牆踢球2.5萬次的活動,隊員的身體素質明顯提高。
1959年,參加第一屆全運會預賽太原賽區的比賽獲第四名,未能取得進京決賽資格。
1960年,省足球隊進行充實。參加全國乙級隊聯賽蘭州賽區的比賽,獲第二名。在同年9月份青島賽區的決賽中,獲第九名。
1961~1962年,訓練進入低潮。
1963年,隨著國民經濟的好轉,運動訓練和體育競賽逐步恢復,足球隊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1964~1965年,開展學先進、爭創「四好運動隊,五好運動員」活動,運動員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在訓練中,隊員學習解放軍,學習郭興福教學法,汲取日本女排有益的經驗,堅持了「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進行大運動量訓練」的「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突出本隊運動員與戰術特點,按位置技術練基本功,培養觀察意識。在「難」字上抓住一對一緊逼搶射、一對一多球連續爭頂、人盯人傳搶等多種激烈對抗訓練;在「嚴」字上要求嚴格執行訓練計劃,高標准完成技術要求及訓練指標;在實踐訓練中,把比賽中運用較多的技術、關鍵性技術有機地組成套式,在快速運動中去完成;在運動量上,規定技術次數、時間、跑動距離、強度、密度對抗要求,一次課中多次接近「極限」,以提高運動員的身體負荷能力,不斷突破原有的訓練水平。
1965年7月參加第二屆全運會足球賽貴陽賽區比賽,獲第三名,取得進京決賽資格,並獲風格獎。9月份決賽獲第九名。
1966年,運動隊停止訓練,比賽取消。
1970年,恢復訓練後,於同年10月先後參加了在廣州、鄭州舉行的全國足球集訓賽。集訓賽後,相恆慶調國家隊,成為山東省足球隊第一個被選進國家隊的隊員。
1972年,全國五項球類運動會在北京舉行,山東足球隊獲第十三名。同年,山東一、二隊赴廣東梅州冬訓,隊員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戰術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1973年,參加全國足球聯賽獲第九名,開始接近全國上游水平。
1974年,參加全國聯賽,成績下降至第二十七名。
1975年,參加第三屆全運會預賽鄭州賽區比賽,獲第四名,取得決賽權,隨後在決賽中獲第十名。年底,隊伍調整後,參加了由國家體委在昆明組織的全國部分優秀隊集訓。
1976年,參加全國聯賽廈門賽區比賽,獲第二名,取得決賽資格。但由於大搞「體育革命」、「開門訓練」,決賽取消,足球隊去威海、青島進行「體育革命」探索,訓練工作停止。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訓練工作逐步恢復正常,運動水平有所提高。
1978年,參加全國甲級聯賽,獲第八名。
1979年2月,組成足球集訓三隊。1980年又組成集訓四隊。
山東省足球隊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足球運動的規律和發展方向,汲取國內外先進經驗,改革訓練方法,針對國內長期以來倡導「以攻為主」打攻勢足球的傾向,正確分析攻防矛盾,提出「防為基礎,攻為主導」,走全面攻防型打法的道路;注意選材高度,自1973年開始,起用高中鋒,結合本隊邊線突破的特長,提出「兩翼齊飛,中路開花」的打法;加快攻防節奏,快速通過中場,針對中國足球比賽求穩、求准、不求快的傾向,提出中場進攻必須快攻、強攻、硬攻,在不斷沖擊下求成功率,爭取速戰速決,把握攻防的主動權。經過多年實踐,山東足球隊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戰術特點:積極拚搶,快速反擊。
1979年第四屆全運會上,連續戰勝八一、遼寧、廣東、北京等強隊,榮獲冠軍,並榮獲「勇攀高峰運動隊」光榮稱號,山東省體委為省足球隊記集體一等功。
1981年和1982年全國甲級聯賽中,山東隊兩次奪得亞軍,改變了山東省足球運動的落後面貌。
1983年第五屆全運會,山東足球隊由上屆的第1名降至第11名。賽後隊伍進行了調整,組建了新的教練班子。新隊員平均年齡21.8歲,身高1.78米。隊伍組建後,提出了「一年打好基礎、二年水平上升、三年鞏固穩定、四年開花結果」的目標。
1984年獲第一屆中國足球協會杯賽第9名,獲全國足球甲級聯賽第8名。
1985年獲第二屆中國足協杯賽第7名,全國足球甲級聯賽第12名。
1986年以6勝6平2負積18分的成績,獲得全國足球甲級聯賽第6名。足協杯第5名
1987年在遼寧山東哥倆好2:2攜手擠掉上海隊,進入全運會8強後,0:4被廣東淘汰,最終名列第5名。全國足球甲級聯賽第4名。
1988年,山東隊再獲全國足球甲級聯賽第4名。
1989年,在第一次分A,B組的聯賽中,以2勝8平4負的成績名列A組第7名,和廣州隊降入B組。
1990年,山東隊在B組的聯賽中,以6勝9平7負的成績降入乙級隊行列。1991年,山東濟南壓力容器隊,以乙級聯賽第一的成績,重返甲級B組行列。
1992年,山東隊在B組聯賽中獲得第3名,並以此成績升入94年開始的職業甲級A組聯賽。
1993年,由於全運會的原因,山東隊在B組聯賽預賽階段成績欠佳,沒能進入最後的決賽階段。同年的七運會足球比賽,半決賽被北京點殺,最終名列第4名。
1993年12月2日,山東足球歷史上第一家職業足球俱樂部 - 山東泰山足球俱樂部成立。
1994年1月29日,濟南市市政府出資贊助,並參與俱樂部的管理,俱樂部更名為山東濟南泰山足球俱樂部。
1994年,職業聯賽第一年,山東濟南泰山隊隊以10勝4平8負,進22球失22球的成績,名列第5名。(參考中國足協官方發布的1994年聯賽官方版得分榜,隊名是山東泰山隊)
1995年4月3日,俱樂部更名為濟南泰山足球俱樂部。
1995年,濟南泰山隊在南京舉行的足協杯決賽中,以2:0擊敗當年聯賽冠軍上海申花隊,獲得冠軍。而在聯賽中,以6勝9平7負,進27球失28球,位列聯賽第6名。(參考中國足協發布的1995年聯賽官方版得分榜,隊名是濟南泰山隊)
1996年3月2日,濟南泰山足球俱樂部與山東將軍煙草(集團)有限公司簽約,濟南泰山將軍足球俱樂部成立。
1996年,濟南泰山將軍隊,以8勝7平7負,進23球失24球,位列聯賽第5。同年的足協杯,山東以1:4被北京擊敗,屈居亞軍。(參考中國足協發布的1996和1997年年聯賽官方版得分榜,隊名是濟南泰山將軍隊,將軍集團是96年開始贊助泰山隊,網路可以搜到新聞1996年3月2日,濟南泰山足球俱樂部與山東將軍煙草(集團)有限公司簽約,濟南泰山將軍足球俱樂部成立)
1997年12月,山東省體委與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協商,將原濟南泰山將軍足球俱樂部移交省電力集團公司管理,並改組為股份制有限公司。1998年1月5日,山東魯能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魯能足球隊正式掛牌成立。濟南泰山將軍隊,以7勝7平8負,進19球失22球,獲得聯賽第6名。但在當年的足協杯上,因客場進球少,被申花淘汰,第一次沒進入到4強。
1998年,魯能集團接手山東足球,魯能泰山隊在當年的聯賽中,以8勝8平10負,進37球失40球,名列第9,第一次沒進入聯賽的前六名。當年的足協杯,山東隊在半決賽被申花淘汰,沒能晉級決賽,獲足協杯賽第三名。
1999年,這是山東足球20年後再次輝煌的一年,在桑特拉奇的帶領下,魯能泰山隊以13勝9平4負,進33球失13球,首捧頂級聯賽冠軍。在年底進行的足協杯決賽中,憑借羅梅羅的3個進球,3:2擊敗大連實德隊,獲得冠軍。山東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也是中國足球聯賽職業化以來,首個實現在一個賽季獲得「雙冠王」的球隊。
2000年,聯賽第五名,足協杯賽第三名,超霸杯亞軍。
2001年,聯賽第六名,足協杯賽第三名,亞冠聯賽東亞區第三名。
2002年,聯賽第四名,足協杯賽進入十六強。
2003年,聯賽第十二名、足協杯賽進入八強。
2004年,自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的的第十個年頭,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創立,來代替中國足球甲級A組聯賽,而中國足球甲級B組聯賽成為新的中國足球甲級聯賽。山東魯能隊獲得聯賽第二名,足協杯賽冠軍,中超杯賽冠軍。這是距離「三冠王」最近的一次。
2005年,聯賽第三名,足協杯賽亞軍,中超杯第三名,十運會冠軍,亞冠聯賽八強。
2006年,聯賽冠軍、足協杯賽冠軍。
2007年,聯賽第三名,東亞A3聯賽亞軍。
2008年,聯賽冠軍。
2009年,聯賽第四名。
2010年,聯賽冠軍。
2011年,聯賽第5名,足協杯賽亞軍。
2012年,聯賽第12名,足協杯四強。
2013年,聯賽亞軍,足協杯十六強。
2014年,聯賽第四名,足協杯冠軍。
2015年,聯賽第三名,中國足球超級杯冠軍。 山東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歷任主教練及戰績匯總表 主教練 任期 聯賽排名出場 勝平負積分足協杯 中
超 中超杯亞
冠 其他殷鐵生 1994522104824199562269727冠軍亞軍199652287731亞軍199762277828八強金正南1998.1-1998.891557732四強殷鐵生1998.9-1998.113桑特拉奇1999126 139448冠軍亞軍2000.1-2000.952840四強可可維奇·喬科2000.9-2000.124112伊格納基耶夫·鮑里斯·彼得洛維奇2001626136745四強亞俱杯八強涅波姆尼亞奇2002428143114520031228891133八強圖巴科維奇2004222106636冠軍冠軍2005326157452亞軍四強亞冠杯八強2006128223369冠軍2007328146848A3亞軍20081301893632009430112745泛太四強伊萬科維奇20101301893632011.1-2011.55521247亞軍拉伊·馬季奇2011.5-2011.8 16754曼努埃爾·巴博薩2011.9-2011.129423滕卡特2012.1-2012.8122368936四強吳金貴 2012.9-2012.127241拉多米爾·安蒂奇2013230185759庫卡 2014-2015.12 4301212648冠軍冠軍曼諾2015.
12——現在 山東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由山東魯能控股公司等11家法人企業發起成立。在俱樂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立足於山東的兩個文明建設,立足於職業化和百年俱樂部建設,努力堅持球隊成績和經營業績兩手抓的方針。一方面堅持不懈地爭取「保三爭一」的球隊目標,另一方面加強廣告經營、票務經營和無形資產開發,並逐步向地產業、零售業及其它商業領域進軍,形成了完整的球隊建制、完備的後備人才培養體系、完善的商業運營模式為一體的整體發展布局,並成為魯能體育文化產業的核心組成部分。
2013年,俱樂部下設山東魯能泰山足球隊及綜合部、競賽訓練部兩個職能部門。俱樂部駐地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南部,擁有標准草坪訓練場4塊,其中一塊為燈光看檯球場,俱樂部駐地建有健身病恢復、業余活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濰坊基地擁有各類訓練場地18塊,擁有齊備的教學樓、訓練中心、醫療中心等設施。 隊務
領隊:劉敬偉
副領隊:劉金東
總經理:姚魯
副總經理:董健
主教練:路易斯·安東尼歐·溫克·梅內斯
教練組成員:威靈頓、桑托斯、羅森、斯蒂瓦、王軍、馬寶剛
隊務:王連成、李剛、何金鵬、桑德羅
球員(2016賽季)
號碼球員名字出生日期身高體重籍貫加盟賽季前屬球隊門 將12劉震理1985年6月26日194cm88kg山東青島2016青島中能20韓鎔澤1993年1月15日190cm70kg遼寧沈陽2012預備隊25王大雷1989年1月10日185cm75kg遼寧大連2014上海申花39李冠希1998年9月25日186cm75kg山東德州2016預備隊後 衛2趙明劍1987年11月22日180cm75kg遼寧大連2013大連實德3李松益1993年1月27日193cm71kg山東淄博2012預備隊13張馳1987年7月8日182cm76kg山東濟南2007預備隊14王彤1993年2月12日182cm72kg山東青島2010預備隊16鄭錚1989年7月11日183cm75kg山東濟南2008預備隊35戴琳1987年11月28日191cm77kg遼寧大連2014上海申花37王炯1994年1月5日179cm71kg山東濟南2015預備隊中 場4卡洛斯·吉爾伯托·納西門托·席爾瓦1987年6月12日192cm87kg巴西2016科林蒂安6尤西雷·達·席爾瓦1988年4月6日185cm79kg巴西2015阿布扎比半島8王永珀1987年1月19日176cm68kg山東青島2003預備隊10瓦拉特·達米安·蒙蒂略1984年4月14日170cm68kg阿根廷2014桑托斯11劉彬彬1993年6月16日175cm60kg廣東梅州2012預備隊22蒿俊閔1987年3月24日181cm74kg湖北武漢2011沙爾克0424齊天羽1993年1月22日182cm74kg山東濟南2012預備隊26崔巍1994年8月16日178cm59kg山東淄博2015預備隊29張文釗1987年5月28日177cm63kg遼寧鞍山2014長春亞泰30陳哲超1995年4月19日177cm70kg山東2016預備隊33金敬道1992年1月18日170cm60kg吉林延吉2013沈陽中澤前 鋒9迭戈·塔爾德利·馬丁斯1985年5月10日180cm70kg巴西2015米內羅競技17吳興涵1993年2月24日183cm68kg天津2012預備隊19楊旭1988年2月12日188cm70kg遼寧大連2013遼寧宏運21阿洛伊西奧·多斯·桑托斯·貢薩爾維斯1988年6月10日176cm72kg巴西2014聖保羅23成源1993年10月8日183cm78kg山東濟南2015預備隊27黃浦1994年7月1日180cm61kg陝西西安2016預備隊40郭田雨1999年3月5日192cm80kg山東濟南2016預備隊 俱樂部後備隊伍建制齊全,力量雄厚,現有在校生400餘人,各個級別的後備隊伍共17支,先後38次獲得全國各類青少年比賽冠軍。塑造了要「做球星先做人」的培養理念,堅持「文化體育並重」的培養思路,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開放式培養,和韓國、義大利、英國、荷蘭等國的青少年培養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經過不懈的努力,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濰坊基地向一線隊和國內外其它俱樂部輸送了大批的優秀球員,成為展示山東形象的又一重要窗口,在國內外樹立了良好形象。
2013年來,俱樂部按照「文化足球、百年魯能」的發展戰略,認真研究和實踐職業體育俱樂部發展規律、職業運動員成長規律、職業體育運動規律「三大規律」,始終遵循嚴格管理、嚴格訓練、嚴格比賽的「三嚴」治隊方針,努力實施「科教興球」戰略,各項工作正積極、穩步、有序地向前發展。
❼ 現在山東魯能俱樂部的老闆是誰
董 罡已經推了!
現在是康夢君
❽ 經營中超俱樂部真的燒錢,濟南文旅接手山東魯能,俱樂部前途如何
記者苗原表示,濟南文旅的管理層很快就正式接管魯能俱樂部,他們對球隊本賽季的要求就是力拚足協杯,目標直指冠軍並獲得下賽季的亞冠參賽資格。大家都知道經營中超俱樂部真的燒錢,還有相關政策不允許國企掌權,只能由地方性國企控股。
不過中超賽場最大的特色大投入大產出,巨額投入,獵聚到一幫高水平球員,就會迅速成為強旅。讓魯能保持強隊,也只能如此,拼消費 ,濟南文旅自然逃脫不了。兩三年內魯能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畢竟魯能還在前期投入的紅利期,三年以後就不好說了!
❾ 魯能改制了嗎
魯能集團悄然改制 700億資產歸屬仍在迷霧中
2007-01-09 11:23:35 大洋網
--------------------------------------------------------------------------------
山東第一大企業,同時也是全國電力系統最大職工持股企業魯能集團悄然改制,但700億資產的歸屬仍在迷霧中。
2006年12月30日,山東省省會濟南市迎來了2006年的最後一場雪。紛飛的雪花中,帶有「魯能」字樣的各色廣告燈牌懸掛在主要的道路邊,在深夜清冷的街頭顯得格外耀眼。
魯能近年來崛起於山東大地,橫跨煤電、礦業、房地產、工程建設、金融、體育等多項產業。這個名字不論是對電力業界資深人士,還是街頭匆匆而過的行人,都如雷貫耳。鮮為人知的是,經過一年來的輾轉騰挪,這個龐大的企業王國已悄然易主。
魯能集團,這個原為國家電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下屬的「三產多經」企業(電力行業內部對「三產」和多種經營公司的通稱),如今已然是羽翼豐滿的企業王國,總規模不僅超過原母體山東電力集團,也超過勝利油田、兗州煤礦、海爾集團等其他知名本地企業巨頭。據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截至2005年底的數據,魯能集團以總資產738.05億元傲居山東企業第一。
很少有人知道,這家「巨無霸」數年前已並非國有企業,主要由具有壟斷地位的電網系統職工控股;更少人知道,今天的魯能,已經完成了驚險的一躍:在內部人嚴密運籌之下,職工退股已經基本完成,兩家位於北京的企業——北京首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首大能源)和北京國源聯合有限公司(下稱國源聯合)——已獲得魯能集團91.6%的股份。魯能集團股權的作價依據,為魯能集團截至2005年底的賬面凈值,並且減去了魯能集團向股東支付的2005年度現金紅利。以此計算,兩家公司收購總價格約為37.3億元。相關新聞: 魯能系齊問魯能集團是否私有化 尚未得到答復
2006年12月,中國投資協會會長、原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陳光健上書國務院,反映魯能清退職工股並引進兩家私人企業股東的情況。這封信措詞峻急,請求國務院成立專門調查組,查清這一事件中可能涉及的「腐敗問題」。
魯能兩個「新主人」的名稱,在魯能內部一個極小的圈子裡一度被稱為「絕密中的絕密」;如今,正是這兩家名不見經傳的神秘公司,成為這一大型綜合性財團的絕對控股人。從這兩家「幸運的」新股東往上追溯,則是層層疊疊密如蛛網的股權轉讓與交易網。
今天的魯能究竟屬於誰?雲深不知處,答案在這張網中。
既成事實
「魯能集團公司層面的職工退股已基本完成。」2006年11月8日,魯能集團政治工作部宣傳負責人金濤向《財經》記者證實。
事實上,魯能集團遠不止是「基本完成」職工退股而已。在魯能內部,北京兩家私人企業入主魯能集團的說法早就悄悄流傳,但長期以來,無人知曉是哪兩家公司,更不清楚是用什麼價格、什麼方式轉讓股權。即便到了2006年下半年,魯能集團股權轉讓及相關的股權變更手續完成以後,這一消息仍然被嚴密封鎖。《財經》記者遍詢魯能集團與山東電力業內人士,無人說得出新股東的名稱。金濤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仍然否認魯能正在進行改制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說法。
與此同時,中央國資委、國家電監會等部門的高級官員也表示,迄今沒有接到魯能集團股權轉讓的報批文件。
然而,新晉股東絕對控股魯能集團,早在半年前就已成為現實,有關工商登記變更業已完成。
山東省工商局資料顯示,北京首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國源聯合有限公司於2006年5月獲得了當時魯能集團35.77億股本中的91.6%。魯能集團50家股東中,除三家公司,其餘股東均已完成職工退股,隨即將所持魯能集團股權悉數以凈值作價轉讓。其中,山東省電力工會委員會(當時名稱為中國水利水電工會山東電力委員會,下稱山東電力工會)持有的31.52%股權轉讓給首大能源;其餘46家股東合計持有60.09%的股份則轉讓給國源聯合。
2006年6月10日,魯能集團已經召開了新一屆股東會,剛剛完成股權變更的新晉大股東立即宣布增資。首大能源與國源聯合計劃共同增資37億元左右,採用分期付款出資的形式進行。目前,第一期認繳出資7億余元(國源聯合4.1億元,首大能源3.4億元)已打入魯能賬戶;第二期認繳出資29.7億元約定於2006年12月31日之前到位。
待增資完成,魯能集團的注冊資本將達到72.94億元,國源聯合、首大能源分別擁57.29%和38.59%。
魯能集團新一屆董事會亦已正式產生:原董事會成員錢平(山東電力集團總會計師)、焦德房(魯能物業公司總經理)、劉建旬(山東青島供電公司總經理)、王魯軍(山東電建三公司經理)等去職,同時去職的還有於世昌(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等五名監事。新晉大股東國源聯合派出三名董事李彬(國源聯合董事長)、霍宏、肖翠蘭,首大能源派出兩名董事熊宏偉(首大能源董事長)、曾鳴(首大能源子公司首大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在九人董事會中共據五席。
代表新大股東進入魯能集團董事會的國源聯合董事長李彬年僅36歲,是內蒙古包頭市人氏。
魯能集團核心人物董事長高洪德與總裁徐鵬繼續擔任原職。
高洪德與徐鵬均從山東臨沂起步。高洪德歷任山東臨沂行署辦公室科長、電業局副局長、山東電力局局長助理、山東魯能控股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等,之後經歷魯能歷次股權轉讓,目前仍擔任魯能集團的董事長;徐鵬曾任山東臨沂電業局局長,2003年前後進入魯能集團總部,任分管地產業務的副總裁,其後很快被提升為魯能集團總裁。
如果一切順遂,新董事會及其所代表的新晉大股東意志,將主導魯能這家總資產超過700億元的企業巨頭未來的命運。
「轉制」三部曲
2006年的這場改制,對魯能決策者來說,可能是水到渠成之舉。
作為一家由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養育的公司,魯能集團近年來在業務層面數道並進,跨地區跨行業拓展雷厲風行,作風高調進取,迅速崛起為煤電、房地產和資源行業的重要玩家;同樣是近年間,魯能集團內部股權結構與資產交易頻仍,作風同樣激進卻極為低調,令業內資深人士也難窺堂奧。
「魯能的企業性質到底是什麼?」前不久,電監會價財部一位負責官員向魯能旗下魯能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一位高管發問。答曰:「不是中央國有,不是地方國有,也不是私人企業,是『四不像』。」
「那資產呢?」
「資產也說不清,國有、私營都有。」
「說不清」的魯能,歷史原本並不模糊。
「魯能」,原本是山東電力集團(當時為山東省電力工業局)下屬第三產業和多種經營企業的總稱,創建於1995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988年成立的魯能電力開發公司。魯能第一任總經理崔兆雁回憶,創業之初「只有五個人,一間辦公室」。這是第一階段的魯能,至1998年時總稱「山東魯能集團總公司」,經營的資產約26億元。
1998年,山東電力集團撤銷「山東魯能集團總公司」,成立「山東魯能集團公司」。這是第二階段的魯能,特點是職工持股和國有股共存。這一時期魯能集團的股權結構是:山東電力工會代表職工持股超過20%,而山東電力集團直接持股為17%,另有由山東電力工業局下屬的魯能物業持股19%。
第二階段的魯能為時甚短,1999年9月以後,山東電力集團確定以魯能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魯能控股)為核心來管理旗下「三產多經」企業。魯能由此進入第三階段:魯能控股由山東電力集團全資擁有,將本已試行職工持股的魯能重新全數納入國有軌道,並大量注入山東電力所屬國有資產。
此時的魯能控股,規模已然不小。原來的「山東魯能集團公司」則更名為「魯能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魯能發展),主營發電業務,成為魯能控股旗下骨幹企業之一。30多台發電機組從山東電力劃撥到魯能發展,總裝機容量400多萬千瓦,相當於彼時山東全省總裝機容量的10%以上。正是依託早年間電力系統的行業壟斷地位,魯能控股獲得極大發展,是山東電力集團轄下同時擁有電力和非電力資產的國有企業。這一時期,山東電力工會開始通過協議轉讓等方式收購魯能控股旗下的優質資產。
2001年是中國電力體制改革的啟動年。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打破多年集發電、配電職能於一身的國家電力公司及下屬各省公司的超級壟斷地位;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實行「(發電)廠(電)網分開」政策,原電力系統仍然能夠以壟斷地位掌握電網資源,旗下電力資源則劃至國家五大電力集團公司,亦即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中電投集團。
依改革之勢,原山東電力的資產一分為二,電網資產組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為「中央駐魯企業、國家電網公司所屬企業」,以壟斷地位專責山東電網運營;發電資產則大部劃入五大國有發電集團。但是,已經在此前劃至魯能發展的電力資產不在「分家」之列。
此後,山東電力又在「魯能」這一旗號下,邁出了關鍵性一步:2002年11月8日,魯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魯能集團)成立,由此進入魯能的第四階段。山東電力工會將持有的魯能發展、恆源經貿、魯能物資等公司的股權作價8.6億注入魯能有限。當年年底開始了職工集資改制。集資由山東電力集團正式提出,要求「自願集資,數額固定……普通員工和科技幹部3萬元;處級幹部5萬元;局級幹部8萬元」。
完成了改制的魯能集團,已接近百分之百的職工持股。與此同時,國有的魯能控股依然存在,二者並存至今,但始於2002年,從國有之魯能控股到電網職工之魯能集團的資產交易便開始了。
❿ 山東魯能集團賤賣求真相,求事實
曾的兒子曾偉拿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