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產學研合作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形式
大學、科研機構擁有科技開發人才、實驗設備、儀器等優勢,科技成果轉化經驗版卻不足;企業技術開權發能力相對薄弱,但資金優勢明顯。因此,企業依託大學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就有產學研合作傳統的日本十分重視加強企業與大學、研究機構的合作,合作形式多種多樣:聯合研究;大學接受企業委託進行研究;高校教師到企業進行技術指導;高校接納企業研究人員在學校里進行項目研究;高校接受企業的捐贈等。英國的科技創新主要由大學來推動,一批相似、互補為特徵的中小高科技企業圍繞大學校園建成,使高科技企業蓬勃發展。可以說,產學研相結合是各個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形式。可是,我國的科研單位和企業往往自成體系,缺乏緊密聯系,使許多處於國際前沿的科技成果束之高閣,形成科研成果的極大浪費。為改變這一現狀,政府應該強化宏觀調控手段,制訂相關政策促進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步伐。
⑵ 有關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有哪些聯合的方式的文章
2016年12月,山西安裝集團和南京戎光科技在BIM應用領域達成深度合作。本次的戰略合作是一次互惠共贏、有著深遠影響的合作,戎光將利用自身的優勢,將山西定製的BIM+體系解決方案融入到山西安裝公司項目設計、施工和運維管理的全過程中。戎光以專業的產品與服務,為山西安裝公司提升企業競爭力、加速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山西安裝BIM技術應用的標桿型企業。
山西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山西安裝,始建於1952年,前身為建工部第八工程局第二安裝公司,自80年代國家和各省市開展工程質量創優評獎活動以來,山西安裝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是山西省綜合性建築安裝龍頭企業。
在建築行業中,山西安裝公司是一家低調而富有內涵的企業了,然而戎光是一家純研發的軟體公司。兩家企業文化截然不同的公司,到底達成什麼樣的合作呢?
戎光座落在南京一家知名科技園內,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工程兵學院893研究所。經過業內長期積淀,戎光匯聚了一大批長期從事軟體研發、軟體定製的專業人才,具有雄厚的技術開發實力。並且,戎光與全國各地的建築、人防設計院,企業集團公司,系統集成商等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
近年來,隨著智慧城市的應用與發展,在BIM應用領域,公司從2014年初即投入大量技術專家和研發人員,依託於清華大學和解放軍理工大學BIM中心的科研力量,以基於BIM的建築運維管理系統為突破口,拓展了BIM雲服務平台;基於BIM的智慧施工管理平台,雲族管理系統等,制定了從BIM協同設計、BIM智慧施工到BIM智慧運維的BIM全生命周期整體解決方案。
建築業向來是信息化、互聯網化的窪地,而BIM技術作為建築業的數字化基礎,使建築業有了信息化、互聯網化的可能。
目前,建築安裝行業大多數單位都比較重視BIM技術在機電安裝工程中的應用,BIM技術未來也必將成為新型建築工業化、信息化、產業化、現代化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也是建築安裝業信息化發展的趨勢。
戎光將不斷提升BIM技術在山西安裝的利用價值,也將繼續深耕建設工程領域,積極創新,開拓進取,為客戶提供最優秀的BIM體系與服務,為客戶創新BIM+體系解決方案。
http://www.njrgrj.com/news/show-393.html
⑶ 產學研合作對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有什麼作用
【摘要】本文立足於如何加強產學研合作,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瓶頸,來促進技術創新所需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效組合,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成為推動經濟和整個社會發展的一種最強勁的動力。【關鍵詞】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是指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之間的合作,通常指以企業為技術需求方,與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學校為技術供給方之間的合作,其實質是促進技術創新所需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效組合。(剩餘3303字)
⑷ 企業在攻克關鍵技術,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哪些需求
一、科技成果轉化不是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主要模式,不能用科技成果轉化率衡量產學研合作水平企業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之所以較少採用科技成果轉化模式,主要利用聯合開發模式,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一種新產品能進入市場並產生經濟效益,必須綜合考慮技術、質量、成本和價格、服務、進入市場時機等多種因素,需要在技術先進性、質量穩定性、價格低廉性、服務優質性等之間綜合平衡。高校和科研院所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主要關注技術先進性,但技術上很先進的產品不一定就能適應市場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量科技成果實際上不具備直接轉化的條件,科技成果轉化很難成為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式。
二是大量實際調查發現,目前80%以上的產業技術創新是市場需求拉動而不是技術推動的結果,即是市場需求觸發技術創新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以技術先進性為主要驅動力形成的大量科技成果不一定切合市場需要,服務於企業技術創新需求的聯合開發、甚至委託開發和咨詢服務等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方式更符合目前企業技術創新的規律,更受到企業的歡迎,應該是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式。
三是高新技術的基本特徵是具有高風險性,這實際上意味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不可能很高,如果絕大多數成果都能轉化,就說明高技術不具有高風險這一基本特徵。
因此,按照客觀規律,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也不可能很高,科技成果轉化很難成為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式。由於科技成果轉化不是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主要模式,不能把產學研合作等同於科技成果轉化,不能把科技成果轉化率作為衡量產學研合作水平的主要指標。對產學研合作水平的評價,不能主要考慮供應方即高校和科研機構有多少成果並得到轉化,更應從需求方企業的角度考慮,分析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一方面分析創新型企業中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企業所佔的比例,即產學研合作的廣度;另一方面分析在開展產學研合作的企業中,有多少企業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企業把多少研發投入用於產學研合作,企業產學研合作形成的科技和經濟產出在其總產出中佔有的比重等,即產學研合作的深度。
⑸ 什麼是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運行機制
「產」指產業,「學」指學校,「研」指研究機構。
即產業、學校、科研機構相互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強大的研究、開發、生產一體化的先進系統並在運行過程中體現出綜合優勢。
⑹ 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類型如何收費
科技成果轉化的類型包括:自行投資實施轉化;向他人轉讓該技術成果;許可他回人使用答該科技成果;以該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以及其他協商確定的方式。⑺ 加快產學研合作,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什麼支撐
加快產學研合作,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平台支撐。
以深化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中心,以機制體制改革為重點,大膽開展改革探索,最大限度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有效促進人才流動和培養優秀青年人才。
⑻ 技術轉移及成果轉化主要有哪些方式
現階段,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