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實驗費
就是你做實驗的經費啊,你從國家申請的項目錢!
一般分為幾個部分:材料費、學術交流費用、人力費用、出差費用、電力、水力等費用——具體要看你的預算。不同的項目的比例不一樣。
『貳』 試驗成果
(一)二氧化碳驅油技術能夠使特低滲透扶楊油層建立起有效驅動體系
通過井溫、壓力梯度測試,搞清了注入的液態CO2在井筒內的相態分布,系統分析了注入井、采出井動態變化特徵。
1.應用井溫、壓力梯度測試技術,搞清了CO2在井筒內的相態分布
為搞清液態CO2在井筒內的相態、溫度、壓力變化情況,在正常注入的情況下,錄取了井筒內的壓力、溫度梯度資料。從測試結果看,液態CO2大約在1300m開始氣化,氣化後放熱使溫度梯度增大,壓力梯度減小。井底壓力為29.5MPa,折算井筒中液態CO2平均比重(相對密度)為0.89;井底溫度63.8℃,比油層溫度低22℃左右(圖6-21)。
圖6-21 壓力、壓力梯度曲線
2005年4月,對注氣井進行了壓力降落試井,累計關井576h,壓力從29.85MPa下降到28.95MPa,壓降速度為0.0016MPa/h。用有限導流垂直裂縫模型和均質徑向流油藏模型解釋的結果見表6-30。兩種解釋方法得到的結果基本一致,井筒儲存系數很大,油藏滲透率很低((1.26~1.28)×10-3μm2),屬特低滲透油藏。表皮系數低於-5.9,說明注入的CO2對近井地帶地層有顯著的改善作用。
表6-30 注入井芳188-138試井資料解釋結果
2.注氣壓力較低、油層吸氣能力較強
未壓裂的芳188-138注氣井自2004年7月以來,平均日注液態CO220~40t;注入壓力表現出穩中有降的趨勢,由2004年7月的13.0MPa下降到2007年的10.5~11.0MPa。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以來,隨著2口見氣較早的井(芳190-136,芳190-140井)氣油比上升,注氣井注入壓力下降幅度有所加快,與室內實驗結果基本一致。
未壓裂的注氣井在日注液態CO220~40t(相當於日注水40~70m3)的情況下,比州2試驗區壓裂投注的注水井(平均日注水30m3左右)注入壓力低5MPa左右。
另外,從州2試驗區注水井與芳48注氣試驗區注氣井霍爾曲線對比情況看(圖6-22),未壓裂的注氣井注入能力是壓裂投注注水井的4.8倍。可見,扶楊油層注氣壓力較低,吸氣能力較強。
圖6-22 州2與芳48試驗區霍爾曲線對比
3.采出井見到較為明顯的注氣效果
試驗區於2002年12月投產,截至2007年底累計注氣20674t(0.413PV),累計注采比為2.93;累積產油9690t,采出程度6.09%,採油速度0.90%;綜合含水7.0%。
(1)注CO2驅油滲流阻力小,油井見效快
由於CO2具有黏度和密度小的特點,注CO2驅油滲流阻力小,注氣井和採油井間壓力分布與注水驅高滲透油藏類似,注氣井和採油井井底壓力損失小,注采井間壓力梯度大,從而使特低滲透油藏建立起有效驅動體系。
試驗區正常注氣後,大致3個月左右,滲透率相對較高的芳190-136和芳190-140井陸續見到注氣效果,日產油穩中有升。而與之鄰近的州2注水開發試驗區自投產以來產量一直呈下降趨勢,未見到受效顯示。如芳190-136井,2004年8月開始受效,日產油上升,到2005年7月上升到最高點2.5t/d,隨後受見氣影響,產量逐漸下降(圖6-23)。
圖6-23 芳190-136井日產油曲線
(2)產量恢復程度較高
試驗區5口油井中,芳188-137井未壓裂直接投產,初期日產量0.02t,其餘4口井均為壓裂投產,見效後產量恢復程度為44.1%~71.0%(表6-31)。2006年1月試驗區產量恢復到最高,日產量達8.3t,產量恢復程度達61%。注氣累計增加原油占總產量的57.8%。
表6-31 芳48試驗區見效情況分析
受效高峰期的採油速度高達1.89%,平均採油強度0.25t/d·m,是相鄰注水開發區塊的3倍以上。分析油井受效較好,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氣驅控製程度高(100%),試驗區只選取了主力層(FⅠ7)注氣,該層為分布穩定的河道砂體,連通較好,氣驅控製程度高達100%;二是注入速度高,2004年7月以來,試驗區注入速度保持在0.15~0.18PV/a,使油井見到了較好的氣驅效果。
(3)油井見氣後產量呈雙曲規律遞減
根據試驗區進入產量遞減階段以來的實際產量(圖6-24),進行擬合求解,得出試驗區日產油量呈雙曲遞減規律,遞減指數2.371,R=0.9980。
松遼盆地三肇凹陷特低滲透扶楊油層開發理論與實踐
式中:qt為開始遞減第t月時日產量;qi為遞減前日產油;Di為初始遞減率。
圖6-24 實際日產油與計算日產油對比
(4)見氣井地層壓力保持水平較高
2005年4~6月,對注氣井組進行了整體試井,芳190-136和芳190-140井關井末點壓力分別為11.6和13.1MPa,明顯高於其餘3口井(表6-32)。由於這兩口井為試驗區的主要見效井,隨著油井見氣後地層壓力上升;芳188-137井盡管井距較近,但由於該井未壓裂,且受效較差,壓力恢復曲線表現為典型的特低滲透儲層特徵;關井15d最高壓力僅3.6MPa。
表6-32 注氣試驗井組試井資料解釋結果
(二)氣體示蹤及微地震氣驅前緣測試技術,有效指導了氣驅試驗的分析與調整
1.氣體示蹤劑監測技術
2006年5月,以室內實驗為基礎,優選了性能穩定的F6氣體為示蹤劑,並進行了礦場試驗,監測結果見表6-33。從表中可以看出,注入氣體向芳190-140井推進速度最快(5.45m/d),芳190-136井次之(3.13m/d),芳188-137井較慢(0.99m/d),芳187-138井未見氣,芳190-138井見氣較晚,未檢測到示蹤劑。
表6-33 芳188-138井注氣氣體示蹤劑(F6)監測結果
從示蹤劑峰值看,芳190-140井最高(20792μg/m3),芳190-136井次之(256μg/m3),芳188-137井盡管見到示蹤劑最早,但峰值最低(61μg/m3),表明注入的示蹤劑優先向滲透率較高的芳190-140井運移,其次為190-136井和188-137井。示蹤劑峰值高低與儲層物性和氣油比高低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2.微地震氣驅前緣監測技術
微地震法氣驅前緣監測技術基於地球物理、岩石力學、信號處理及震波傳輸等理論和油田生產實際情況,通過監測注氣引起微裂縫重新開啟及造成新的微裂縫時產生的微震波,確定微震震源位置,進一步確定監測井的氣驅前緣、注入氣波及范圍和優勢注氣方向,為注氣方案優化調整提供科學依據。2005年8月對注氣井組進行了微地震氣驅前緣測試(圖6-25),結合該井的注入數據及測井等資料,取得了以下認識:
一是CO2氣驅存在主、次流兩個方向,主流方向呈東南164.6°及西南260.8°兩個走向,次流方向略呈北偏東43.3°走向。
二是CO2氣驅前緣波及面形狀呈不規則的「Y」字型,分析氣驅前緣形態主要受該井區儲層非均質性影響,注入CO2氣推進速度不均勻,在東南及西南方向CO2氣推進速度較快,在北西及北偏東方向的CO2氣推進速度次之;而其他方向的CO2氣推進速度相對較慢。
三是CO2氣驅前緣波及面積約為7.6×104m2。
四是芳190-140井和芳190-136井位於CO2氣驅前緣的兩個主流方向上,為主要見效井;芳188-137井為次要見效井,因為CO2氣驅前緣向前發展的趨勢明顯且已接近該井;芳187-138井處在氣驅前緣的次流方向上,但由於該井距氣驅前緣相對較遠,受效也不明顯;芳190-138井的方向氣驅前緣推進較慢,未見到注氣效果。
3.脈沖注氣有效提高了CO2利用率
通過氣體示蹤及微地震氣驅前緣測試技術搞清了扶楊油層非均質特徵。為防止CO2氣大量突破後造成資源浪費,改善注氣驅油效果,應用數值模擬技術優選了脈沖注氣方案(注氣時關突破井,停注時突破井恢復生產)為實施方案,取得了較好效果。
設計了6套方案,考慮了不同的注入速度、注入量和脈沖周期(表6-34)。
圖6-25 微地震測試結果
表6-34 脈沖注氣方案設計參數
注:5∶2表示關生產井注氣5個月,然後停注採油2個月。
從各方案預測的開發指標(表6-35)可以看出,脈沖注氣開發效果主要與注氣速度、注氣量及脈沖持續時間有關。綜合考慮,持續高速度大排量脈沖注氣效果較好。
表6-35 脈沖注氣開發指標預測結果
綜合以上方案預測指標,采出程度最高的是方案F106,交替周期為6個月(注4個月,停注後采出2個月)。因此優選方案F106(注氣速度為40t/d,注4個月,停注後采出2個月)為實施方案。
根據方案優選結果,2006年開展了脈沖注氣試驗,先後分3個段塞注入液態CO25239t。取得了以下認識:
一是注氣壓力略有下降。2006年脈沖注氣後,前面兩個段塞,日注氣量在37t左右,注氣壓力穩定在12.5MPa左右;最後一個段塞注入時,注氣壓力下降到11.5MPa,下降了1.0MPa。說明注氣井有較強的吸氣能力,井組之間有較好的連通關系,停注期間采出井開井,恢復注氣後注氣壓力有所下降。
二是見氣井開井後,氣油比下降,CO2利用率明顯提高。以芳190-136井為例(圖6-26),該井2006年5月因出氣量大關井,燜井一段時間後,於2006年9月恢復生產。氣油比由465m3/m3下降到130m3/m3。之後持續生產,氣油比逐漸上升到2007年4月份的337m3/m3,比見氣高峰期低210m3/m3。表明通過脈沖注氣減小了注采壓差,改變了地層流體的液流方向,使見氣井出氣量大幅度減小,降低了氣油比,提高了CO2利用率。
圖6-26 芳190-136井氣油比變化曲線
另外,為進一步減少油井生產過程中造成的CO2損失,對油井開井制度進行了優化。芳188-137井不同關井時間的產量變化情況見圖6-27,關井3d後恢復生產1d的產量最高。優選確定了關3d開井1d的生產工作制度,平均日產油1.0t左右。其餘3口見氣井與芳188-137井不同關井時間的產量變化趨勢基本相同,也執行了關3d開井1d的工作制度。
圖6-27 芳188-137井不同關井時間產量變化曲線
可見,通過脈沖注氣和油井生產制度優化,有效提高了CO2利用率。
(三)氣油比分析技術進一步驗證了芳48斷塊為非混相驅
1.氣油比分析技術
氣油比是評價注氣驅油效果和效益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由於芳48注氣井組產量低,無法現場測試生產氣油比。因此,我們通過對采出氣的組分變化分析,對生產氣油比進行了估算,在現場得到較好應用。
設原始氣油比為GOR1,目前氣油比為GOR2,CO2氣未突破時地面氣組成為y1i,其中CO2的摩爾含量為y1CO2,注入CO2氣組成為y2i,CO2摩爾含量為y2CO2。設地面條件下氣的摩爾體積為M(mol/m3)。那麼未突破時采出1m3油時,采出氣為GOR1m3;CO2突破後采出1m3油時,采出氣為GOR2m3。采出氣的摩爾數分別為:GOR1/M;GOR2/M。突破後的氣相當於未突破時的氣混入了一定量的CO2氣,那麼對采出1m3油來考慮,見氣前後采出氣中的非CO2氣組分的摩爾量是相等的,因此有:
松遼盆地三肇凹陷特低滲透扶楊油層開發理論與實踐
因此氣突破後的氣油比GOR2為:
松遼盆地三肇凹陷特低滲透扶楊油層開發理論與實踐
利用該公式計算了芳188-137井、芳190-136井、芳190-138井、芳190-140井的氣油比,2007年底,4口井的氣油比在117~273m3/m3(表6-36)。
表6-36 4口見氣井2007年底氣油比計算結果
2.芳48斷塊非混相特徵分析
理論和實踐均證明:混相驅的驅油效率遠高於非混相驅,而注氣開採的驅油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驅替壓力。只有當驅替壓力高於最小混相壓力(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MMP)時才能達到混相驅替。也就是說,混相驅和非混相驅應用的界限就是最小混相壓力。我國多數油田由於原油性質較差,達不到混相條件,只能是非混相驅替。在礦場實際過程中可通過氣油比的變化特徵判斷混相或非混相驅替。
非混相驅替過程中,注入孔隙體積與氣油比的關系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氣油比變化不明顯,第三階段氣油比急劇上升。即氣體突破前,氣油比基本不變。突破後,氣油比有所增大,但由於建立了油氣混合帶,隨之又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台階,持續一段時間以後,氣油比才迅速增大(圖6-28)。也就是說,在氣油比迅速上升之前存在一個明顯的過渡性台階。圖6-28所對應的實驗壓力為20.6MPa,比混相壓力(29MPa)低8.4MPa,為非混相驅替。
圖6-28 芳48非混相驅長岩心實驗壓差、氣油比變化曲線
混相驅與非混相驅的氣油比變化規律則明顯不同。由於混相驅替建立的油氣混合帶較窄,因此,采出端見氣後,氣油比迅速上升(圖6-29),中間沒有明顯的過渡帶。圖6-29對應的實驗壓力為50MPa,比混相壓力(29MPa)高21MPa,為典型的混相驅。
圖6-29 芳48混相驅長岩心實驗壓差、氣油比曲線
根據室內實驗得出的混相與非混相驅的氣油比變化規律,為芳48試驗區的混相特徵分析提供了依據。
試驗區見氣較早的芳190-136井的氣油比變化曲線見圖6-26。該井於2005年3月見氣,之後氣油比逐漸上升,到2006年8月氣油比達到最高(600m3/m3左右),這期間共注氣11500t,折算地下體積0.23PV,後期由於採取脈沖注氣使氣油比明顯下降。根據室內實驗得出的混相與非混相驅的氣油比判斷標准,芳48試驗區為典型的非混相驅。
(四)腐蝕狀況監測表明,地面及井下管柱無明顯腐蝕,滿足了開發需要
2006年9月,開展了注氣試驗區腐蝕現狀調查研究。對芳188-137、芳190-140井地面管線進行了實驗室分析,並對這2口井安裝了腐蝕試驗試片。另外,在芳190-138井油套環空內放置了J55鋼腐蝕試驗試片,進行井下腐蝕狀況監測,取得了以下認識:
1.地面管道無明顯腐蝕現象
從芳188-137、芳190-140井地面管道直管段及彎頭部分剖開後的外觀情況看,管道基本完好,內表面無蝕坑、破損、裂紋等現象,未見有明顯腐蝕現象發生。2006年9月28日在這2口井的地面管線內部放置20#鋼腐蝕試驗試片,2006年11月15日取出,試驗周期47d,除去表層油污後,仍可見金屬光澤,試片表面無蝕坑、破損等現象,在試驗期內腐蝕掛片未見有明顯腐蝕現象發生。
2.井下試片腐蝕現象不明顯
2006年9月28日,在芳190-138井油套環空內放置J55鋼腐蝕試驗試片,2006年11月15日取出,試驗周期47d,也未見腐蝕現象發生。
3.腐蝕速率評價
芳48斷塊注氣試驗井組現場腐蝕試驗分析結果見表6-37。地面和井下試片均未見明顯腐蝕,介質腐蝕性等級為低級,平均腐蝕速率為0.0028~0.0032mm/a。
表6-37 芳48斷塊典型介質現場腐蝕試驗結果
分析芳48注氣試驗區地面及井下管柱腐蝕較弱,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油井含水率低。芳188-137井、芳190-138井基本不含水,芳190-140井含水也在10%以下,這是試驗井腐蝕較弱的主要原因;二是試驗周期短,對腐蝕試驗效果有一定影響。
(五)結論及認識
1)CO2驅油技術能夠使特低滲透扶楊油層建立起有效驅動體系,作為一項難采儲量動用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室內實驗測得扶楊油層最小混相壓力為29MPa,比原始地層壓力(20.4MPa)高8.6MPa,結合現場試驗氣油比變化規律綜合分析表明,芳48斷塊CO2驅油為非混相驅。
3)室內可行性評價實驗和油藏地質建模、數值模擬研究,較好地指導了試驗方案優化設計,礦場試驗表明,方案符合程度較高。
4)井溫、壓力梯度測試技術搞清了井筒中CO2的相態分布特徵;氣體示蹤及微地震氣驅前緣測試技術揭示了扶楊油層非均質性強的特點,有效指導了氣驅試驗的分析與調整。
5)脈沖注氣結合油井工作制度優化能夠有效解決因儲層非均質性強引起的油井受效不均衡,提高了CO2利用率;CO2吞吐作為注氣驅油的一項引效措施,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等優點。
6)注CO2驅油實現了特低滲透扶楊油層的有效動用,主要表現在油井見效快、產量恢復程度高,見效高峰期的採油速度是同類型注水開發區塊的3倍以上;油井見氣後產量呈雙曲遞減。
7)適合CO2驅油的撬裝注氣裝置、KQ65-35-FF注入井井口、油管防腐和油井防氣工藝技術,基本滿足了試驗區開發需要。
8)油藏深部封竄技術抑制了CO2驅油過程中氣竄的影響,可作為提高注入氣波及體積、改善注氣開發效果的儲備技術。
『叄』 什麼是研究試驗費
研究試驗費是指為本建設項目提供或驗證設計數據、資料所進行必要的研究試驗和按照設計規定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進行的試驗項目所發生的費用,以及支付科研成果、專利、先進技術的一次性轉讓費。不包括:(1)應由科技三項費用(即新產品試制費、中間試驗費和重要科學研究補助費)開支的費用。(2)應用工程費用開支的施工企業對建築材料、構件和對工程質量應進行的一般鑒定、檢驗所發生的費用及應由施工企業自行開支的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的研究試驗費用。(3)應由勘察設計費或勘察設計單位事業費開支的研究試驗項目費用。
『肆』 成果費什麼意思
其實社會需要的是人才,不是高中生。有硬本事是最終目標。不過最版好不要放棄高中,畢竟接受權高中教育也是走上社會必要的,最基本的條件啊! 1,如果你是真的不想讓你的家庭付出代價,支持你再讀一年重考的話(這是前提),有兩個結果,第一就是接受現實,第二就是自己去掙讀著一年書的錢 就第一點,我想說,其實中考不算什麼它只是通向大學道路的一個路口,最重要的其實是考一個好大學。
『伍』 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費用包括哪些內容
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費用是指項目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所有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一般包括:人員費、設備費、能源材料費、試驗外協費、技術引進費、差旅費、會議費、知識產權保護費、管理費和其他相關費用。
人員費,指直接參加項目研究開發人員支出的工資性費用。項目組成員所在單位有人員事業費撥款的,由其所在單位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標准從人員事業費中及時足額支付給項目組,並按規定在項目經費預算的相關科目中列示,不得在財政資助的項目經費中重復列支。
設備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所必需的專用儀器、設備、樣品、樣機購置費及設備試制費。
能源材料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原材料、燃料動力、低值易耗品等費用。
試驗外協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租賃費用、帶料外加工費用及委託外單位或合作單位進行的試驗、加工、測試等費用。
技術引進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購買專有技術、技術成果等費用。
差旅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調研、考察、現場試驗等工作的交通、住宿等費用。
會議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組織召開的與項目研究有關的專題技術、學術會議的費用。
知識產權保護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為申請國內外知識產權保護所發生的費用。
管理費,指項目承擔單位為組織管理項目而支出的各項費用。包括現有儀器設備和房屋使用費或折舊、直接管理人員費用和其他相關管理支出。管理費占項目經費總預算的比例原則不超過5%,特殊情況根據項目實施內容及承擔單位的性質核定。
拓展資料
管理原則
縱向科研經費實行預算管理,執行國家相關經費管理辦法,嚴格按照項目主管部門批復的預算范圍和開支比例規范使用科研經費。
橫向科研經費實行合同管理,必須按照項目合同書中約定的經費使用用途、范圍和開支標准,執行國家和學校相關辦法,合理、規范使用科研經費。科研經費預算經批准後一般不作調整。支出預算中的勞務費、專家咨詢費和管理費預算不予調整,其他支出科目在不超過該科目核定預算10%或超過10%但調整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經科研財務管理科審核確認,可以根據項目研究需要調整執行。確因項目研究目標、重大技術或主要研究內容調整而必須對項目經費預算進行調整,超過上述控制范圍的,由項目負責人提出調整意見,經科研財務管理科審核後,按程序報主管部門批准。
『陸』 如何理解研究試驗費這個概念
我覺得就是基本成本,如果有設備,就是設備的費用,或設備的消耗費用,再加上人工的費用。
『柒』 科技成果鑒定費用一般多少
專家評審費、生活費、交通費等大概最少1萬多塊錢吧。要看你鑒定的是什麼成果,高科技成果相應可能費用大些。
『捌』 檢驗試驗費該誰出
根據現行<<建築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建標[2003]206號)規定:建築安裝工程費用中的材料費是指施工過程中耗費的構成工程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構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費用,包括檢驗試驗費。
一、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有關規定
《建築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建築施工企業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的約定,對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進行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79號)第二十九條規定: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對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進行檢驗,檢驗應當有書面記錄和專人簽字;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第三十一條規定:施工人員對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應當在建設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監督下現場取樣,並送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質量檢測單位進行檢測。第三十七條規定:未經監理工程師簽字,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裝,施工單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經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建設單位不撥付工程款,不進行竣工驗收。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41號)——自2005年11月1日施行
第十二條 本辦法規定的質量檢測業務,由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委託方與被委託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檢測結果利害關系人對檢測結果發生爭議的,由雙方共同認可的檢測機構復檢,復檢結果由提出復檢方報當地建設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三條 質量檢測試樣的取樣應當嚴格執行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和國家有關規定,在建設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監督下現場取樣。提供質量檢測試樣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對試樣的真實性負責。第十四條 檢測機構完成檢測業務後,應當及時出具檢測報告。檢測報告經檢測人員簽字、檢測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簽字人簽署,並加蓋檢測機構公章或者檢測專用章後方可生效。檢測報告經建設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確認後,由施工單位歸檔。見證取樣檢測的檢測報告中應當註明見證人單位及姓名。
《房屋建築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規定》(建建[2000]211號)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見證取樣和送檢是指在建設單位或工程監理單位人員的見證下,由施工單位的現場試驗人員對工程中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和材料在現場取樣,並送至經過省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其計量認證的質量檢測單位(以下簡稱「檢測單位」)進行檢測。第五條 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和材料見證取樣和送檢的比例不得低於有關技術標准中規定應取樣數量的30%。第六條 下列試塊、試件和材料必須實施見證取樣和送檢:(一)用於承重結構的混凝土試塊;(二)用於承重牆體的砌築砂漿試塊;(三)用於承重結構的鋼筋及連接接頭試件;(四)用於承重牆的磚和混凝土小型砌塊;(五)用於拌制混凝土和砌築砂漿的水泥;(六)用於承重結構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摻加劑;(七)地下、屋面、廁浴間使用的防水材料;(八)國家規定必須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其它試塊、試件和材料。第七條 見證人員應由建設單位或該工程的監理單位具備建築施工試驗知識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並應由建設單位或該工程的監理單位書面通知施工單位、檢測單位和負責該項工程的質量監督機構。第八條 在施工過程中,見證人員應按照見證取樣和送檢計劃,對施工現場的取樣和送檢進行見證,取樣人員應在試樣或其包裝上作出標識、封志。標識和封志應標明工程名稱、取樣部位、取樣日期、樣品名稱和樣品數量,並由見證人員和取樣人員簽字。見證人員應製作見證記錄,並將見證記錄歸入施工技術檔案。見證人員和取樣人員應對試樣的代表性和真實性負責。第九條 見證取樣的試塊、試件和材料送檢時,應由送檢單位填寫委託單,委託單應有見證人員和送檢人員簽字。檢測單位應檢查委託單及試樣上的標識和封志,確認無誤後方可進行檢測。第十條 檢測單位應嚴格按照有關管理規定和技術標准進行檢測,出具公正、真實、准確的檢測報告。見證取樣和送檢的檢測報告必須加蓋見證取樣檢測的專用章。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2001)
2 術語2.0.4 進場驗收 site acceptance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構配件、設備等按相關標准規定要求進行檢驗,對產品達到合格與否做出確認。2.0.7 見證取樣檢測 evidential testing在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監督下,由施工單位有關人員現場取樣,並送至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所進行的檢測。2.0.11 抽樣檢驗 sampling inspection按照規定的抽樣方案,隨機地從進場的材料、構配件、設備或建築工程檢驗項目中,按檢驗批抽取一定數量的樣本所進行的檢驗。3 基本規定3.0.2 建築工程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施工質量控制: 1 建築工程採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築構配件、器具和設備應進行現場驗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關產品,應按各專業工程質量驗收規范規定進行復驗,並應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檢查認可。 2 各工序應按施工技術標准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後,應進行檢查。 3 相關各專業工種之間,應進行交接檢驗,並形成記錄。未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檢查認可,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3.0.3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應按下列要求進行驗收:【按:本條是強制性條文】 1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應符合本標准和相關專業驗收規范的規定。 2 建築工程施工應符合工程勘察、設計文件的要求。 3 參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各方人員應具備規定的資格。 4 工程質量的驗收均應在施工單位自行檢查評定的基礎上進行。 5 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應由施工單位通知有關單位進行驗收,並應形成驗收文件。 6 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應按規定進行見證取樣檢測。 7 檢驗批的質量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 8 對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應進行抽樣檢測。 9 承擔見證取樣檢測及有關結構安全檢測的單位應具有相應資質。 10 工程的觀感質量應由驗收人員通過現場檢查,並應共同確認。
《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
2 術語平行檢驗 項目監理機構利用一定的檢查或檢測手段,在承包單位自檢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獨立進行檢查或檢測的活動。5 施工階段的監理工作5.4 工程質量控制工作5.4.3 當承包單位採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時,專業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承包單位報送相應的施工工藝措施和證明材料,組織專題論證,經審定後予以簽認。5.4.5 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從以下五個方面對承包單位的試驗室進行考核: 1 試驗室的資質等級及其試驗范圍; 2 法定計量部門對試驗設備出具的計量檢定證明; 3 試驗室的管理制度; 4 試驗人員的資格證書; 5 本工程的試驗項目及其要求。5.4.6 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對承包單位報送的擬進場工程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及其質量證明資料進行審核,並對進場的實物按照委託監理合同約定或有關工程質量管理文件規定的比例採用平行檢驗或見證取樣方式進行抽檢。對未經監理人員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監理人員應拒絕簽認,並應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書面通知承包單位限期將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撤出現場。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應符合附錄A9表的格式;監理工程師通知單應符合附錄B1表的格式。
江蘇省建設廳於2004年10月發布《關於改變我省建設工程質量見證取樣檢測委託方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
從2004年12月1日起,我省新開工項目的建設工程質量見證取樣檢測,一律由建設單位直接委託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進行。工程質量檢測委託方改變後,原由施工單位承擔的檢測費將在測算的基礎上,通過調整定額,費用由建設方直接支付給檢測機構。施工單位按定額向建設單位收取試樣製作、封樣、送達等必要的費用。定額調整的具體規定我廳另行文。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應嚴格按照江蘇省物價局批準的現行收費標准收取檢測費用。
二、材料費及檢驗試驗費的費用項目設置的演變
(一)1985年,國家計委與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以計標(85)352號文印發《關於改進工程建設概預算定額管理工作的若干規定》等三個文件的通知.
附件二<關於建築安裝工程費用項目劃分暫行規定>規定:
1、建築安裝工程費用劃分為直接費、間接費和法定利潤三個部分。
2、直接費由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和其他直接費組成。其中,材料費指應列入預算定額的材料、構件、零件和半成品的用量以及周轉材料的攤銷量和相應的預算價格計算的費用。預算價格的組成:(1)材料的原價;(2)材料供銷部門手續費(包括物資承包公司的勞務費);(3)包裝費(不包括押金並減去回收值);(4)材料自來源地運至工地倉庫(施工地點存放材料的地方)的全部運輸過程中所支出的運輸、裝卸及合理的運輸損耗等費用;(5)材料采購及保管費。
3、間接費由施工管理費和其他間接費組成。其中,施工管理費的內容包括:(1)工作人員工資;(2)生產工人輔助工資;(3)工資附加費;(4)辦公費;(5)差旅交通費;(6)固定資產使用費;(7)工具用具使用費;(8)勞動保護費;(9)檢驗試驗費:指對建築材料、構件和建築物進行一般鑒定、檢驗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自設試驗室進行試驗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學葯品費用等)以及技術革新和研究試驗費。不包括新結構、新材料的試驗費和建設單位要求對有出廠證明的材料進行試驗和對構件破壞性試驗和其他特殊要求檢驗試驗的費用;(10)職工教育經費;(11)利息支出;(12)其他費用。
附件三<關於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項目劃分暫行規定>中規定:
1、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系指根據有關規定應在基本建設投資中支付的,並列入建設項目總概算或單項工程綜合概預算的,除建設安裝工程費用和設備、工器具購置費以外的一些費用。
2、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包括了「研究試驗費」:指為本建設項目提供或驗證設計數據、資料進行必要的研究試驗,按照設計規定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進行試驗所需的費用,以及支付科技成果、先進技術的一次性技術轉讓費。研究試驗費不包括:(1)應由科技三項費用(即新產品試制費、中間試驗費和重要科學研究補助費)開支的項目;(2)應由間接費開支的施工企業對建築材料、構件和建築物進行一般鑒定、檢查所發生的費用及技術革新的研究試驗費;(3)應由勘察設計費、勘察設計單位的事業費或基本建設投資中開支的項目。研究試驗費按照設計提出的研究試驗內容和要求進行編制。
按:這時,工程建設需要進行的有關研究/檢驗試驗(費)劃分為2部分,一部分由施工單位承擔,其費用納入建安工程費的間接費中的施工管理費;另一部分由建設單位承擔,其費用納入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此後基本上一直沒有變化.
(二)1989年,建設部與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以建標字[1989]248號文印發《關於改進建築安裝工程費用項目劃分的若干規定》的通知,對計標(85)352號文的有關規定作了修訂.
1、建築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由直接費、間接費、計劃利潤和稅金四個部分組成。此次修訂,合理調整了施工管理費的項目內容。對原施工管理費中不屬於施工經營管理的費用如生產用工具用具、檢驗試驗費、以及屬生產工人開支范圍的費用等,應分別劃歸其他直接費或定額人工單價,並相應降低施工管理費率。
2、直接費由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和其他直接費組成。其中,材料費指列入概預算定額的材料、構配件、零件和半成品的用量以及周轉材料的攤銷量按相應的預算價格計算的費用。其他直接費則是指概預算定額分項定額規定以外發生的費用,內容包括:(1)冬雨季施工增加費;(2)夜間施工增加費;(3)流動施工津貼;(4)因場地狹小等特殊情況而發生的材料二次搬運費;(5)生產工具用具使用費:指施工、生產所需不屬於固定資產的生產工具,檢驗、試驗用具等的購置、攤銷和維修費,以及支付給工人自備工具的補貼費;(6)檢驗試驗費:指對建築材料、構件和建築安裝物進行一般鑒定、檢查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自設試驗室進行試驗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學葯品費用等,以及技術革新和研究試驗費。不包括新結構、新材料的試驗費和建設單位要求對具有出廠合格證明的材料進行檢驗、對構件破壞性試驗及其他特殊要求檢驗試驗的費用;(7)工程定位復測、工程點交、場地清理費用。
按:這時,檢驗試驗費與材料費一起屬於直接費,但檢驗試驗費屬於其他直接費.
(三)1993年,建設部與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以建標[1993]894號文印發《關於調整建築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的若干規定》的通知, 對建標字[1989]248號文的有關規定作了調整.
1、建築安裝工程費由直接工程費、間接費、計劃利潤、稅金等四個部分組成。為確切地反映建築安裝工程費用性質及內容,將凡屬生產工人開支范圍的費用項目統歸入人工費之內;將原間接費中的施工管理費,按照項目法施工的要求,分解為現場管理費和企業管理費兩部分,現場管理費與臨時設施費合並為現場經費,列入直接工程費項下;企業管理費、財務費和其他費用合並為間接費。
2、直接工程費由直接費、其他直接費、現場經費組成。直接費指施工過程中耗費的構成工程實體和有助於工程形成的各項費用,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其中,材料費是指施工過程中耗用的構成工程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構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費用和周轉使用材料的攤銷(或租賃)費用,內容包括:(1)材料原價(或供應價);(2)供銷部門手續費;(3)包裝費;(4)材料自來源地運至工地倉庫或指定堆放地點的裝卸費、運輸費及途耗;(5)采購及保管費。其他直接費指直接費以外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其他費用,內容包括:(1)冬雨季施工增加費;(2)夜間施工增加費;(3)二次搬運費;(4)儀器儀表使用費;(5)生產工具用具使用費:指施工生產所需不屬於固定資產的生產工具及檢驗用具等的購置、攤銷和維修費,以及支付給工人自備工具補貼費;(6)檢驗試驗費:指對建築材料、構件和建築安裝物進行一般鑒定、檢查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自設試驗室進行試驗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學葯品等費用,以及技術革新和研究試制試驗費;(7)特殊工種培訓費;(8)工程定位復測、工程點交、場地清理等費用;(9)特殊地區施工增加費等。
按:這時,檢驗試驗費依然屬於其他直接費,但材料費定義為3項直接費之一.
(四)2003年,建設部與財政部以建標[2003]206號文印發《建築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的通知, 對建標[1993]894號作了比較大的調整.
1、建築安裝工程費由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組成。為適應建築安裝工程招標投標競爭定價的需要,將原其他直接費和臨時設施費以及原直接費中屬工程非實體消耗費用合並為措施費。將原現場管理費、企業管理費、財務費和其他費用合並為間接費。將原其他直接費項下對建築材料、構件和建築安裝物進行一般鑒定、檢查所發生的檢驗試驗費列入材料費。
2、直接費由直接工程費和措施費組成。直接工程費是指施工過程中耗費的構成工程實體的各項費用,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其中,材料費是指施工過程中耗費的構成工程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構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費用。內容包括:(1)材料原價(或供應價格);(2)材料運雜費:指材料自來源地運至工地倉庫或指定堆放地點所發生的全部費用;(3)運輸損耗費:指材料在運輸裝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耗;(4)采購及保管費:指為組織采購、供應和保管材料過程中所需要的各項費用,包括 采購費、倉儲費、工地保管費、倉儲損耗;(5)檢驗試驗費:指對建築材料、構件和建築安裝物進行一般鑒定、檢查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自設試驗室進行試驗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學葯品等費用。不包括新結構、新材料的試驗費和建設單位對具有出廠合格證明的材料進行檢驗,對構件做破壞性試驗及其他特殊要求檢驗試驗的費用。
2004年3月26日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在南寧市召開《建築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宣貫會議。該會的會議紀要(建標造函[2004]16號)對材料費中的試驗檢驗費提出的參考意見是:
材料費中所包括的試驗檢驗費,是指對建築材料、構件和建築安裝物進行一般鑒定、檢查所發生的費用。除此之外所發生的檢驗試驗費,可視工程的具體情況單獨計算後列入相關費用內。
按:這時,檢驗試驗費直接納入了材料費的范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