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馬鞭草的現代研究成果

馬鞭草的現代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22 08:04:16

① 請問專家,馬鞭草什麼時候收集,怎麼管里

1、間苗移栽:馬鞭草在溫、濕度正常的情況下播種10~20天出苗,當株高5厘米時間苗,由於是採收地上全草,因此不必刻意留單行,但每行上的植株間距應保持在10厘米左右,以利分枝和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空間,間下來的小苗可再移栽它地。

2、鋤草鬆土:馬鞭草常結合鋤草進行鬆土,並適當進行根際培土,土壤過於乾旱時應及時澆水,以保證植株正常生長的需要。除草是田間管理的經常性工作,防止草荒是提高產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要做到見草即除,做到田間無雜草。多雨季節要注意田間排水,雨後要及時鬆土,防止表土板結而影響植株的生長,鬆土既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能,又減少了病害的發生,具有事半功倍、一舉兩得的效果。

3、病蟲防治:馬鞭草根據種植的結果來看,未發現有較為嚴重的病蟲害發生,只是田間長時間的大量積水有根腐病發生。因此,只要及時排水、鬆土就可以避免,葯物防治以50%的多菌靈500~600倍液根部澆灌即可,嚴重時隔7~10天再進行1次。
留種收獲:優良的種子是獲得高產的基本條件,因此應單獨設立種子田,株距15~20厘米,行距20~25厘米。要加強田間管理,花前適當增施磷、鉀肥,這樣可使籽粒飽滿,以獲得更多的良種。當有75~80%的種子成熟時,將植株割下來,置於通風良好的背陰處4~6天,再進行脫粒,除凈雜質和癟粒,晾曬3~4天,將種子裝入潔凈的布袋,放於通風的庫房中,以備翌年種植。
東北地區種植的馬鞭草1年可採收2次:第1次是7月中、下旬,即花期,距地面10cm處割取;第2次是9月中、下旬割取。割下來的全草除去枯黃葉,先曝曬至六成干,然後再完全陰干,有條件者可熱風烘乾,也可以趁鮮切或5cm以下的段,再至乾燥。晾曬場所應清潔衛生。外觀性狀以綠色、色澤均勻二致者為佳。 
供參考!

② 馬鞭草的介紹

馬鞭草(拉丁學名:Verbena officinalis L.),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達120厘米,基部木質化,單葉對生,卵形至長卵形,兩面被硬毛,下面脈上的毛尤密。頂生或腋生的穗狀花序,花藍紫色,無柄,花萼膜質,筒狀,花冠微呈二唇形,花絲極短;子房無毛,果包藏於萼內,小堅果。花果期6-10月。1馬鞭草多數生長於原野;原產於歐洲,中國華東、華南和西南大部地區都有分布。全草供葯用, 性涼, 味微葳, 有涼血、散瘀、通經、清熱、解毒、止癢、驅蟲、消脹的功效。

③ 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

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腫。治外感發熱,濕熱黃疸,水腫,痢疾,瘧疾,白喉,喉痹,淋病,經閉,症瘕,癰腫瘡毒,牙疳。

本品粉末綠褐色。莖表皮細胞呈長多角形或為類長方形,垂周壁多平直,具氣孔。葉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衛細胞3~5個。腺鱗頭部4細胞,直徑23~58μm;柄單細胞。非腺毛單細胞。花粉粒類圓形或類圓三角,直徑24~35μm,表面光滑,有3個萌發孔。

(3)馬鞭草的現代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馬鞭草的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莖方形,節及棱上被硬毛。葉對生,近無柄,葉片卵圓形至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基生葉常有粗鋸齒及缺刻,莖生葉多數3深裂,裂片邊緣有不明顯的粗鋸齒,兩面均被硬毛,尤以下面脈上為多。

穗狀花序細長,頂生或腋生;每朵花下有l枚卵狀鑽形的苞片;花萼管狀,膜質,5齒裂;花冠管狀,淡紫色至藍色,5裂,近二唇形;雄蕊4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鞭草

④ 馬鞭草的葯用價值

馬鞭草可以泡茶喝,屬於花草茶的一種,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下面為大家一一介紹。
馬鞭草的功效
【馬鞭草的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葯;活血通經葯;利水消腫葯;截瘧葯
【性味歸經】苦,涼。歸肝、脾經。
【馬鞭草的功效主治】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用於症瘕積聚,經閉痛經,瘧疾,喉痹,癰腫,水腫,熱淋。
馬鞭草的作用
1.馬鞭草抗炎止痛作用 水及醇提取物對滴入家兔結膜囊內芥子油引起的炎症均有抗炎作用,後者的抗炎作用比前者好。後者中的水溶部分又較水不溶部分為佳。水提取物對電刺激家兔齒髓引起的疼痛有鎮痛作用,給葯後1h開始,3h消失;醇提取物的鎮痛作用在6h後尚示完全消失,水溶部分作用更大,而水不溶部分則無鎮痛作用。
2.馬鞭草鎮咳作用 馬鞭草水煎液有一定鎮咳作用,其鎮咳的有效成分為β-谷甾醇和馬鞭草甙。
3.馬鞭草對子宮的作用 馬鞭草在濃度為1.6×10-2g/ml時,對大白鼠子宮肌條及非妊娠人體子宮肌條均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動情期的標本對馬鞭草最為敏感,加入馬鞭草後常引起緊張性和收縮振幅同時增加;而其他各期的標本常常只是收縮振幅有所增加。人的子宮肌條對馬鞭草的反應較弱,一般只是緊張性發生變化。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實驗中馬鞭草和PGE2有相互增強作用,而和PGF2a則只有相加作用。馬鞭草在足以興奮子宮平滑肌的濃度時,對空腸平滑肌去沒有明顯作用,也不能增強PGE2對空腸平滑肌的作用。
4.馬鞭草其他作用 馬鞭草甙對交感神經末梢小量興奮,大量抑制;對哺乳動物可促進乳汁分泌。
5.馬鞭草毒性 其毒性很低,不溶血,有擬副交感作用。
11個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
1.《本草經疏》:馬鞭草,本是涼血破血之葯。下部NI瘡者,血熱之極,兼之濕熱,故血污濁而成瘡,且有蟲也。血涼熱解,污濁者破而行之,靡不瘥矣。陳藏器謂其破血殺蟲,亦此意耳。
2.《別錄》:主下部NI瘡。
3.《本草拾遺》:主症癖血癖,久瘧,破血。作煎如糖,酒服。
4.《日華子本草》:通月經,治婦人血氣肚脹,月候不勻。
5.《本草衍義補遺》:治金瘡,行血,活血。
6.《綱目》:搗塗癰腫及蠼螋尿瘡,男子陰腫。
7.《生草葯性備要》:活血通經。能去膿毒,洗痔瘡毒,退上部火,理跌打。
8.《分類草葯性》:去小便血淋腫痛。
9.《天寶本草》:利小便,平肝瀉火。治赤瘡,火眼。
10.《現代實用中葯》:根用於赤白痢疾,慢性瘧疾,水腫,膨脹等。並有瀉下作用。
11.《中華本草》主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牙齦腫痛;黃疸;痢疾;血瘀經閉;痛經;症瘕;水腫;小便不利;瘧疾;癰瘡腫毒;跌打損傷。

⑤ 關於馬鞭草

和我看到的馬鞭草是一樣的
以下是點小介紹

多年生草本,通常高30~80cm。莖上部方形,老後下部近圓形。葉對生,卵形至短圓形,長2~8cm,寬1~4cm,兩面有粗毛,邊緣有粗鋸齒或缺刻,莖生葉無柄,多數3深裂,有時羽裂,裂片邊緣有不整齊鋸齒。穗狀花序頂生或生於上部葉腋,開花時通常似馬鞭,每花有1苞片,苞片比萼略短,外面有毛;花萼管狀,5齒裂;花冠管狀,淡紫色或藍色,近2唇形;雄蕊4,二強;子房4室,每室1胚珠。熟時分裂為4個長圓形的小堅果。花期6~8月,果期7~11月。生於路旁、村邊、田野、山坡。主產湖北、江蘇、廣西、貴州。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主根近木質,黃白色,有多數須根。莖多分枝,四棱形,棱及節上有剛毛。葉對生;基生葉有柄,莖生葉無柄;葉片卵圓至長圓形,通常3裂,不規則羽狀分裂。夏、球開淡藍色小花。蒴果包於萼內,成熟時開裂成4個小堅果。

⑥ 馬鞭草是什麼樣子的

【植物名】馬鞭草。

【別名】瘧馬鞭、鐵馬鞭。

【形態特徵】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主根木質,旁生多數須根,黃白色。莖四方形,高30~120厘米。有展開的分枝,綠色,幼時棱與節上有毛。葉對生,暗綠色,兩面均有粗硬毛,倒卵形至長卵形,上緣有粗齒深裂,正面有皺紋,基生葉有柄,莖生葉無柄。穗狀花序細長,頂生或腋生,唇形花,淺藍色,密生成細長花序,形如馬鞭,故名馬鞭草。果實小,長圓形,6~8月開花(圖22)。

圖22馬鞭草

【生長分布】喜生於河邊、草地、田邊和路旁。全國各地均有生長。

【葯用部分】全草。

【採收季節】夏、秋兩季。

【加工貯存】曬干,防霉(經常翻曬)。

【作用】①治療黃鱔爛尾、爛皮,取鮮品與地錦草混合,紮成若干小把,浸泡池水中5~7天;②治療黃鱔頭烏出血、內臟出血或充血,每立方米水體用干品300~400克,佐以干辣蓼300克,煎濃汁全池潑灑;③治療黃鱔頭顱臃腫、肛門紅腫,每立方米水體取干品300~400克,碾細,全池撒施;④治療黃鱔肝臟腫大、內組織出血,與蒲公英、墨旱蓮、半邊蓮和海蚌含珠合用。

⑦ 馬鞭草,可冶什麼病

馬鞭草,味微苦、性微涼,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功效,治外感發熱、濕熱黃疸、水腫、痢疾、瘧疾、白喉、喉痹、淋病、經閉、症瘕、癰腫瘡毒、牙疳等症。

⑧ 馬鞭草科的經濟價值

(1) 葯用
(2) 觀賞:馬纓丹、蔓馬纓丹、馬鞭草、鋪地馬鞭草、假連翹、龍吐珠、冬紅花、鬼燈籠等;
(3) 木材:柚木、石梓等。

閱讀全文

與馬鞭草的現代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