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焦耳等於什麼,電學是1w*s,力學是1N*m,請問其他物理學表達
無論電學力學,任何wuliliangd物理量的表達最後都可以歸結到7大基本物理量里:長度m,時間s,質量kg,熱力學溫度K,電流單位A,光強度單位cd(坎德拉),物質的量mol。
而焦耳與長度,時間,質量有關,可以用這三個基本量表達
是:1J=1kg*(m/s)^2
任何物理學表達只要傳遞此含義皆為1J。
『貳』 物理電學:如何證明1焦耳每庫侖等於1瓦特每秒謝謝
用量綱來做,把焦耳等單位化為標准單位制,最後等價
『叄』 焦耳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焦耳
焦耳(James Prescort Joule,1818~1889)英國傑出的物理學家。1818年12月24日生於曼徹斯特附近的索爾福德。父親是個富有的啤酒廠廠主。焦耳從小就跟父親參加釀酒勞動,學習釀酒技術,沒上過正規學校。16歲時和兄弟一起在著名化學家道爾頓門下學習,然而由於老師有病,學習時間並不長,但是道爾頓對他的影響極大,使他對科學研究產生了強烈的興趣。1838年他拿出一間住房開始了自己的實驗研究。他經常利用釀酒後的業余時間,親手設計製作實驗儀器,進行實驗。焦耳一生都在從事實驗研究工作,在電磁學、熱學、氣體分子動理論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靠自學成為物理學家的。
焦耳是從磁效應和電動機效率的測定開始實驗研究的。他曾以為電磁鐵將會成為機械功的無窮無盡的源泉,很快他發現蒸汽機的效率要比剛發明不久的電動機效率高得多。正是這些實驗探索導致了他對熱功轉換的定量研究。
從1840年起,焦耳開始研究電流的熱效應,寫成了《論伏打電所生的熱》、《電解時在金屬導體和電池組中放出的熱》等論文,指出:導體中一定時間內所生成的熱量與導體的電流的二次方和電阻之積成正比。此後不久的1842年,俄國著名物理學家楞次也獨立地發現了同樣的規律,所以被稱為焦耳-楞次定律。這一發現為揭示電能、化學能、熱能的等價性打下了基礎,敲開了通向能量守恆定律的大門。焦耳也注意探討各種生熱的自然「力」之間存在的定量關系。他做了許多實驗。例如,他把帶鐵芯的線圈放入封閉的水容器中,將線圈與靈敏電流計相連,線圈可在強電磁鐵的磁場間旋轉。電磁鐵由蓄電池供電。實驗時電磁鐵交替通斷電流各15分鍾,線圈轉速達每分鍾600次。這樣,就可將摩擦生熱與電流生熱兩種情況進行比較,焦耳由此證明熱量與電流二次方成正比,他還用手搖、砝碼下落等共13種方法進行實驗,最後得出:「使1磅水升高1°F的熱量,等於且可能轉化為把838磅重物舉高1英尺的機械力(功)」(合460千克重米每千卡)。總結這些結果,他寫出《論磁電的熱效應及熱的機械值》論文,並在1843年8月21日英國科學協會數理組會議上宣讀。他強調了自然界的能是等量轉換、不會消滅的,哪裡消耗了機械能或電磁能,總在某些地方能得到相當的熱。這對於熱的動力說是極好的證明與支持。因此引起轟動和熱烈的爭議。
為了進一步說服那些受熱質說影響的科學家,他表示:「我打算利用更有效和更精確的裝置重做這些實驗。」以後他改變測量方法,例如,將壓縮一定量空氣所需的功與壓縮產生的熱量作比較確定熱功當量;利用水通過細管運動放出的熱量來確定熱功當量;其中特別著名的也是今天仍可認為是最准確的槳葉輪實驗。通過下降重物帶動量熱器中的葉片旋轉,葉片與水的摩擦所生的熱量由水的溫升可准確測出。他還用其他液體(如鯨油、水銀)代替水。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得出的熱功當量都是423.9千克重·米每千卡或趨近於423.85千克重·米每千卡。
在1840~1879年焦耳用了近40年的時間,不懈地鑽研和測定了熱功當量。他先後用不同的方法做了400多次實驗,得出結論:熱功當量是一個普適常量,與做功方式無關。他自己1878年與1849年的測驗結果相同。後來公認值是427千克重·米每千卡。這說明了焦耳不愧為真正的實驗大師。他的這一實驗常數,為能量守恆與轉換定律提供了無可置疑的證據。
1847年,當29歲的焦耳在牛津召開的英國科學協會會議上再次報告他的成果時,本來想聽完後起來反駁的開爾文勛爵竟然也被焦耳完全說服了,後來兩人合作得很好,共同進行了多孔塞實驗(1852),發現氣體經多孔塞膨脹後溫度下降,稱為焦耳-湯姆孫效應,這個效應在低溫技術和氣體液化方面有廣泛的應用。焦耳的這些實驗結果,在1850年總結在他出版的《論熱功當量》的重要著作中。他的實驗,經多人從不同角度不同方法重復得出的結論是相同的。1850年焦耳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此後他仍不斷改進自己的實驗。恩格斯把「由熱的機械當量的發現(邁爾、焦耳和柯爾丁)所導致的能量轉化的證明」列為19世紀下半葉自然科學三大發現的第一項。
『肆』 如何證明電學1焦耳與力學1焦耳相等
F=EQ(E為電場強度、Q表電荷量)
U=EL
EQL=EITL(L表長度、I表電流)
FL=UIT
則N*m=V*A*S
物理中 所有單位都是可以通過基本量綱推出來的,不是硬性規定的,以上只是一種推導方法,樓主有興趣的話 可以找別的公式推導
『伍』 電學中的1焦耳與力學中的1焦耳 二者一樣大么,
一種能量單位.一樣.如果不考慮能量損失,用一焦耳的力,就可以發一焦耳的電出來.
『陸』 焦耳到底是什麼搞不懂,我現在初二電學裡面有焦耳,力學里也有,拎個東西也有焦耳,就連槍都有焦耳數!
焦耳就是功的單位。電會做功。力會做功。拎個東西也要做功。
而那些功都是不同的。有機械能。熱能。光能。這些功的單位都是焦耳。不過我們還沒學習過他們能不能比。大概是能的吧
『柒』 熱力學和電學的1焦耳是怎麼相等的
1KW.h=1000wx3600s=3600000J即:一千瓦時的電能完全轉化為熱時,可以轉化為3600000焦耳的熱量
『捌』 焦耳的貢獻
焦耳一般指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
主要貢獻:
焦耳定律的發現
1840年12月,他在英國皇家學會上宣讀了關於電流生熱的論文,提出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的定律;由於不久 э . х . 楞次 也獨立地發現了同樣的定律,而被稱為焦耳-楞次定律。
熱功當量的測定
焦耳的主要貢獻是他鑽研並測定了熱和機械功之間的當量關系。這方面研究工作的第一篇論文《關於電磁的焦耳熱效應和熱的功值》,是1843年在英國《哲學雜志》第23卷第3輯上發表的。此後,他用不同材料進行實驗,並不斷改進實驗設計,結果發現盡管所用的方法、設備、材料各不相同,結果都相差不遠;並且隨著實驗精度的提高,趨近於一定的數值。最後他將多年的實驗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哲學學報》1850年第140卷上,其中闡明:第一,不論固體或液體,摩擦所產生的熱量,總是與所耗的力的大小成比例。第二,要產生使1磅水(在真空中稱量,其溫度在50~60華氏度之間)增加1華氏度的熱量,需要耗用772磅重物下降1英尺的機械功。他精益求精,直到1878年還有測量結果的報告。他近40年的研究工作,為熱運動與其他運動的相互轉換,運動守恆等問題,提供了無可置疑的證據,焦耳因此成為能量守恆定律的發現者之一。
焦耳-湯姆孫效應
1852年焦耳和w. 湯姆孫(即開爾文)發現氣體自由膨脹時溫度下降的現象,被稱為焦耳-湯姆孫效應。這效應在低溫和氣體液化方面有廣泛應用。他對蒸汽機的發展作了不少有價值的工作。
『玖』 電學中的1焦耳與力學中的1焦耳
一種能量單位。一樣。如果不考慮能量損失,用一焦耳的力,就可以發一焦耳的電出來。
『拾』 電力當中,焦耳是什麼這個單位代表什麼
電力當中,焦耳是電能的單位,這個單位代表消耗或提供的電能量。如果一個1千瓦的電器,使用一秒鍾,就會消耗1千焦爾的電能。
不過,電力當中還有一個更常用的電能單位,就是「度」或者「千瓦時」。1度電(1kWh)相當於1000Wx3600s = 3600kJ,就是說,一度電相當於3600千焦爾。
(10)1焦耳的研究成果有電學嗎擴展閱讀:
一、各種稱謂
功率就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里功率P=功J/時間t,單位是瓦w,我們在媒體上常常看見的功率單位有kW、Ps、hp、bhp、whpmw等,還有義大利以前用的cv。
在這里邊千瓦kW是國際標准單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功率俗稱為馬力,單位是匹,就像將扭矩稱為扭力一樣。
由於英制與公制的不同,對馬力的定義基本上就不一樣。英制的馬力(hp)定義為:一匹馬於一分鍾內將200磅(lb)重的物體拉動165英尺(ft),相乘之後等於33,000lb-ft/min;而公制的馬力(PS)定義則為一匹馬於一分鍾內將75kg的物體拉動60米,相乘之後等於4500kg.g.m/min。
經過單位換算,(1lb=0.454kg;1ft=0.3048m)竟然發現1hp=4566kgm/min,與公制的1PS=4500kg.g.m/min有些許差異,而如果以瓦作單位(1W=1Nm/sec=1/9.8kg.g.m/sec)來換算的話,可得1hp=746W;1ps=735W,兩項不一樣的結果,相差1.5%左右。
德國的DIN與歐洲共同體的新標准EEC與日本的JIS是以公制的PS為馬力單位,而SAE使用的是英制的hp為單位,但由於世界一體化經濟的來臨和為了避免復雜換算,越來越多的原廠數據已改提供毫無爭議的國際標准單位千瓦kW作為引擎輸出的功率數值。
二、相關物理公式
因為W=F(F力)×S(s位移)(功的定義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導出P=F·v:P=F·V
P=W /t=F*S/t=F*V(此公式適用於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公式中的P表示功率,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
W表示功。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
t表示時間,單位是「秒」,符號是"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