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債權轉讓日

債權轉讓日

發布時間:2020-12-17 19:30:31

❶ 債權轉讓的條件

債權轉讓需要滿足以下條件:1、須有有效的債權存在專。如果債權不存在,則轉讓行為無效。屬作為轉讓人只擔保債權的存在與否,但不擔保債務人是否具有清償能力。因此訴訟時效已過的權利同樣可以作為轉讓的對象。2、轉讓的合同權利須具有可讓與性。3、轉讓雙方之間須達成書面的轉讓協議,雙方簽字認可。

❷ 債權轉讓協議

債權轉讓協議指不改變合同的內容,債權人通過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的方式將債權移轉於第三人。《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❸ 債權轉讓的生效時間是多久

依照《合來同法》第八十條「債權源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的規定,一般認為,應由債權人通知債務人後才生效。但在司法實踐中,是允許第三人通知債務人的。從法理上講,《合同法》也沒有明確非債權人通知不可;且從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效率原則、第三人通知債務人沒有損害到債務人的利益、債權人怠於通知損害到第三人的利益等考慮,應也是允許第三人通知債務人的。

❹ 債權轉讓的訴訟時效如何起算

債權轉讓後並不必然導致訴訟時效的中斷,因此通常情況下是按照原來債權到期之日起2年。

❺ 債權轉讓合同生效時間是什麼時候

合同成立並生效。

債權轉讓協議是債權人與第三人簽署的協議,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為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同成立並生效,對雙方有約束力。

債權轉讓協議要對債務人產生效力,需要將債權轉讓協議及時通知債務人。否則,債權轉讓協議對債務人沒有效力,債務人對原債權人履行債務的,仍然有效。

我國《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5)債權轉讓日擴展閱讀

債權轉讓生效的條件。

1、債權轉讓的對象是有效的債權。

2、轉讓的債權不屬於不得轉讓的范圍。不得轉讓的主要有依債權性質不得轉讓的、從權利的債權、約定不能轉讓、法律規定不能轉讓。

3、債權人與受讓人要達成有效的債權轉讓協議。

4、債權轉讓要通知債務人,否則不對債務人產生效力。

5、債權轉讓要遵守一定程序。辦理債權轉讓必須經過批准、登記手續的,如果不履行相應手續,債權轉讓無效。

❻ 一份沒有具體日期債權轉讓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合同債權的轉讓協議應通知債務人:
1.通知的效力
在合同權利轉讓對債務人的效力問題上,明確採取了讓與通知原則。債權人已將合同權利轉讓給第三人,如果債權人未通知債務人,債務人仍可以向債權人履行合同義務,並可以此作為不向受讓人履行合同義務的抗辯。反之,一旦債務人收到轉讓通知後,即使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義務,也不構成不向受讓人履行合同義務的抗辯,債務人仍應向受讓人履行義務。債權轉讓一旦通知債務人,債權即移轉於受讓人,即其成立、履行及法律效力同時發生。
2.通知的主體
關於債權轉讓通知的主體,有人認為,《合同法》沒有規定只有債權人才能成為通知主體,這不是由於法律條文不夠嚴謹,而是沒有規定必須由債權人進行通知的必要。基於這樣的理解,他們認為,受讓第三人也可以對債務人出具債權轉讓的通知,並且同樣可以對債務人發生法律效力。筆者認為,這種看法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本意。
《合同法》第80條第1款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無論從文意上理解,還是從語法上分析,該款規定的應當「為債權轉讓」通知的「主體」,當系債權人。如果再結合該條第2款關於「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的規定來理解,為債權轉讓通知的主體系債權人,就更加顯而易見了。
3.通知的方式
(1)通知的形式最好是書面形式
債權轉讓的通知應當採用何種方式,我國合同法並未做出規定,不同國家對此問題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在法律要求上寬嚴不一。如美國合同法規定,轉讓合同權利的通知,既可採取書面形式也可採取口頭形式,但如果法律明確規定某些合同債權的轉移應當採取書面形式,則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履行通知義務的方式在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釋中雖無明確限定,但筆者認為可以以口頭方式(如果債務人不予認可,則需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證人證明)、書面方式及其他能夠用證據證明已經履行了通知義務的任何方式來履行通知義務。為了避免糾紛的發生,一般倡導書面形式。
(2)通知送達的方式
第一,不宜採用郵寄送達通知方式。因為郵寄送達,即使有回執證明,但回執僅能證明收件人曾經收到過發件人的郵件,並不能證明送達郵件中的具體內容,更有甚者,有的債務人更是惡意拒簽郵件,所以很難達到送達的目的
第二,不宜採用公告通知送達方式。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似有不同主張,該規定第6條第1款規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國有銀行債權後,原債權銀行在全國或者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發布債權轉讓公告或通知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債權人履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80條第1款規定的通知義務。」該規定,是為了保護國有利益而採取的一項應急措施,正如該司法解釋第12條所稱,「本規定僅適用於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有關案件」,因而不具有普適性。而用公告的形式送達法律文書以告知相關內容是法律賦予人民法院及有關行政機關的權力,其他主體不享有該項權力。
第三,最佳方式是公證送達。雖然書面送達並取得回執是最好的送達方式,但是如果遇到債務人拒絕簽收,送達人也無法證明已經履行了通知義務。所以,可以通過公證機關送達的方式,如果債務人拒絕簽收債權轉讓通知,公證機關可以留置並在公證書上記錄送達情況,人民法院會認可該送達的效力。
第四,應當認定在有債權轉讓協議情況下訴訟通知方式的有效性。訴訟通知的方式在實踐中一般是債權受讓人採用的方式,原因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債權轉讓人確實沒有履行通知義務;第二種情況是債權轉讓人履行了通知義務,但是沒有取得書面的證據,債務人據以進行抗辯。所以,在訴訟中債權受讓人主張訴訟中的送達也是債權轉讓通知。
4.通知的時間
關於轉讓通知時間問題,法律無明確規定,債權轉讓的同時通知債務人的情況最為常見,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債權轉讓前所為的擬轉讓通知是否有效是有爭議的。有學者認為債權轉讓前所謂的通知是無效的,因為如果承認債權轉讓前通知的效力,債務人在接到通知之後卻不知道該債權最終是否真的被轉讓,何時將被轉讓?這對債務人極為不利。
債權轉讓前的通知確實給債務人履行債務帶來了不確定性,因為通知後債權可能轉讓也可能轉讓不成功,但是對於債務人並沒有其他的任何損害或者加大履行難度,所以對該問題債務人可以在接到債權擬轉讓通知後一個合理的期限內向債權受讓人履行債務,但是必須以債權受讓人持有債權轉讓協議為准,在有債權轉讓協議的情況下如果履行後原債權人提起異議的,債務人可以就收到的債權轉讓通知及債權轉讓協議進行抗辯,如果造成損失的,由債權轉讓人自己承擔。如果債務人接到的僅僅是債權轉讓通知,轉讓人沒有告訴是擬轉讓的,應該視同為轉讓成立有效。
5.無需通知的例外
債權讓與通知原則還存在一些例外情況,例如證券化債權讓與人不以通知債務人作為其對債務人的生效要件。例如無記名債券,如火車票、電影票等,則僅以債券的交付而移轉債權,均無須通知債務人。票據債務人負有按照票據上載明的權利絕對履行的義務,而不以未收到讓與通知為由拒絕履行。

❼ 債權轉讓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不同情況有不同規定,如下: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重新計算。」根據這些規定,對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按以下幾種情況分別計算:
第一,對於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關系,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因而其兩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但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債權,就不能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第二,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債權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後,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時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從再次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要再次重新計算,且訴訟時效中斷不受次數的限制。但主張訴訟時效中斷,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第三,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
具體到你的情況,如果你有證據證明自己曾向朋友主張過權利,則兩年的訴訟時效從你主張權利之日起計算;如果無證據證明,則適用20年訴訟時效期,在借款之日起的20年內可隨時直接起訴。但如果你在第一次主張權利後又超過兩年才起訴或者再次向對方提出還款要求,則超過訴訟時效而喪失勝訴權。

❽ 債權轉讓有哪些限制,債權轉讓要注意什麼

1、債權人來可以將合同的權利自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2)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3)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2、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3、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4、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5、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6、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閱讀全文

與債權轉讓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