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五期間,南京成就
「一五」期間(1953-1957年)
從1953年起,經過全市人民的努力,到1957年,順利地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實行了省轄市計劃管理體制,即由省統一安排國民經濟計劃,並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考核。在此期間,南京市按照國家提出的保重點、保重工業的要求,重點抓了工業部門之間、工業生產各環節的平衡工作,加強了工業基礎建設,開發新產品和調整產品結構;限制、利用、改造私營工業,通過間接計劃,使之與國營工業配合起來,保證了全市經濟的健康發展,超額完成了第一個發展國民經濟五年計劃的任務。工業的增長超過同期商品零售總額的增長,使其在全市經濟中開始居於主導地位,實現了消費型城市向生產型城市的轉化。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一五」時期,成為南京經濟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
基本成就 1957年,全市當年價國內生產總值達82441萬元,比1952年的39313萬元增長1倍多,年均增長16%。其中,第一產業19906萬元,第二產業37418萬元,第三產業25117萬元。經濟結構得到調整,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4.1:45.4:30.5。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一、三、二」型轉變為「二、三、一」型。當年價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76萬元,比1952年的155元增長78%,年均增長12.2%。
黨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在南京有步驟、有計劃、有區別地貫徹執行。「一化三改造」是「一五」時期的重點,反映了當時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南京從1953年10月開始,對私營工業和手工業實行有計劃的改造,先後在97個私營工廠和55個手工業行業中開展了增產節約運動,進而擴大了加工訂貨、收購包銷的商品范圍,通過工人討論合同和核實生產成本等措施,堵塞了不法資本家虛報成本、偷工減料和粗製濫造等漏洞,促使其管理民主化,為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公私合營做好准備。1954年底有8家私營企業率先宣布公私合營。1956年1月毛澤東主席視察南京,使南京市各界群眾情緒高漲,當月全市商業服務業全部實行了公私合營,2月份全市申請公私合營的私營工業企業達94.7%。接著,進行經濟改組,組成了新的公私合營企業502家。通過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手工業合作社、組的產值在全市手工業總產值中佔九成以上;公私合營工業在全市工業總產值中佔三成以上;公私合營商業商品零售額佔全市商品零售總額的一半還多公私合營商業商品零售額佔全市商品零售總額的一半以上。基本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3年初,全市郊區辦起11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經過市委的大力宣傳,特別是1954年特大洪水的危害,使農業社充分顯示其優越性,到1955年1月,全市郊區農業社迅速發展到385個,當年擴大到559個。1956年1月毛澤東主席視察南京郊區十月農業生產合作社和玄武蔬菜生產合作社,使南京郊區農業合作化運動進入新的高潮。初級農業社逐步組建和調整為高級社,至1957年達135個。
「一五」期間,南京市按照國家提出的保重點建設、保重工業的要求,把工業生產作為各級計劃平衡的中心,大力貫徹廠長負責制,加強企業管理,組織勞動競賽,緊縮編制,節省開支,減少層次,提高效率,重視發揮知識分子作用,提高工業技術水平。同時,加強對手工業合作社的扶持,注重對老企業的改造和擴建,工業建設成就顯著。1957年工業總產值達84484萬元,比1952年的28887萬元增長近兩倍,年均增長23.9%。由於1954年和1956年先後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在農業生產徘徊的情況下,林、牧、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1957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7669萬元,比1952年的75612萬元增長16%,年均增長3.0%。「一五」期間,全市進行了大規模的基本建設,其中生產性建設投資佔60%以上,新增固定資產占基本建設投資的比重在80%以上。195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11797萬元,比1952年的2622萬元增長3.5倍,年均增長35.1%。隨著基本建設投資的增加和工農業的發展,財政收入、市場銷售、交通運輸、郵電及教育、衛生等方面也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全市客貨運輸量逐年遞增,1957年,全市全社會客運量783萬人,貨運量1157萬噸,分別比1952年的206萬人和463萬噸,增長2.8倍和1.5倍,年均增長分別為30.6%和20.1%。財政收入5502萬元,比1952年的4073萬元增長35%,年均增長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315萬元,比1952年的24939萬元增長74%,年均增長11.7%。職工工資總額16525萬元,比1952年的6892萬元增長1.4倍,年均增長19.1%。郵電業務總量達820萬元,比1952年的352萬元增長1.3倍。高等學校、普通中學和小學在校學生數分別為2.35萬人、6.98萬人和31.46萬人,分別比1952年增長1.8倍、0.9倍和0.35倍。衛生機構、醫生和醫院床位數分別為512個、2900人和2961張,分別比1952年增長1.5倍、0.9倍和0.8倍。
主要經驗教訓 (1)重視工業化基礎建設。「一五」期間,化工、機械、建材和電子等支柱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全市共擴建、改建近50個企業,新建90多個小型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速度超過了同時期農業總產值和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增長的速度,從此,工業在全市經濟中開始居於主導地位。(2)重視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由於就業人口的增加,解放之初存在的嚴重失業狀況至此基本得到解決,同時,幾十年難以控制的物價進入全面穩定階段,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物價的穩定,消費水平提高,文化生活改善,衛生保健發展。(3)重視與當時國情、市情相適應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有利於政府運用國民經濟決策權,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保證重點建設,並在重大比例失調的情況下,以卓有成效的宏觀管理,使南京市的經濟建設得以健康發展。然而,在此期間也有教訓可鑒:首先,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表現為集中過多,難以發揮地方積極性,同時也忽視了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 ,尤其是「一五」後期的1956年,在全國出現急於求成的冒進傾向影響下,南京市在計劃制訂和工作安排上,也出現了貪多求快的傾向,造成財力、物力,以及市場供應的緊張。其次,在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三大改造」中,也出現了一些失誤和偏差。主要表現為要求過急,改變過快,工作過粗和對私改造的具體形式過於單一等。此外,產業結構變化也存在一些不夠協調的傾向,主要表現在重工業發展過快,輕工業和農業發展不夠穩定,忽略了農、輕、重三者之間的辨證關系,對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B. 南京市金陵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04年江蘇省高考,學校翟冠獲得南京市高考狀元。
2006年江蘇省高考,學校本科上線人數居南京市城區學校第一,四名同學分別獲得高考四個單科第一的成績。
2007年江蘇省高考,金陵中學本科上線人數達到歷史新高,上線率(出國學生不參加統計)成功超越90%。葉枝同學以662分的高分,摘取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桂冠;王哲同學以672分的高分,摘取江蘇省高考物生科目組合狀元桂冠。成為全省在本屆高考中同時擁有兩位江蘇省高考狀元的學校(南京市僅有兩名省狀元)。在2007年省級學業水平測試(俗稱「小高考」)四個科目均達A等級的人數為300人,全優率居南京市同類四星級學校榜首。2007年,張翰欽以中國考區第一名考上英國劍橋大學。
2008年江蘇省高考,金陵中學高三學生中有75位同學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保送或提前錄取。其中,高三(12)班王冉同學獲第十屆「全國小小科學家」稱號,被清華大學提前免試保送,高三(13)班胡越同學以特徵分400分、總分434分、選測科目雙A+的好成績成為南京市理科狀元,步入清華大學深造。在2008年的高考中,高三(13)班的30名同學參加高考,100%達本一分數線,其中投檔分400分以上有15人,有23人獲得雙A及以上的等級,有18人得到6A的政策性加分10分。班級特徵分均分達365分,投檔分均分高達396分。
2009年江蘇省高考,學校特徵分400分以上同學32人(全省共143人),「選二」等級符合要求,本二同時達線672人;取得6A加10分資格的有169人。
2010年江蘇省高考,136人被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提前錄取。達本一線總人數達497人;達本二線總人數達691人。
2011年江蘇省高考中,金陵中學高三共770人,有704人達二本線以上,本二以上達線率91.4%。6門選修課達B率均超90%,平均超過96%。6門選修課有近50%的學生達到A+,進入全省高考總人數的前5%。有四個班級本科率達100%。
2012年江蘇省高考,一本上線率近70%,二本上線率達90%。參加高考學生人數為568人,雙達標達二本以上人數527人,全部達1B1C。本部出國留學53 人。保送重點高校13人,高水平特保送4人,錄取清華北大4人。宋玥同學以總分439分、「選二」科目雙A+的成績,摘取2012年高考南京市理科狀元桂冠。 2012年學校高校自主選拔入圍人數位列全省第一。國際部高三100%被國外大學錄取。
2012年江蘇省高考,費欣意以418分和選科雙A+奪南京市理科狀元;參加高考的學生中有539人(不含體藝類及分校省招班學生)達本二線以上,人數位居南京市第一;另有171人已被清華、復旦、交大、南大、東大、帝國理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萊斯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提前錄取。
2014年江蘇省高考,二本上線人數556人(不含體藝生和出國學生),加上保送生合計二本上線人數566人,二本上線人數穩居南京市區第一。其中有5個班級的本科率達100%。
在教育部調整保送生政策後,金中2014屆共有7名保送生,位居全省前列。據不完全統計,近30人通過自主招生,獲得「C9」高校優錄資格。
2015年3月,金陵中學中美班的6名學生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簡稱為UCLA)同時錄取。
學科競賽
2002年5月,華演作為江蘇唯一入選國家代表隊的學生,參加了在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城舉行的第53屆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ISEF)。他參賽的創新項目《記憶合金自動保護安全煤氣灶》在大獎賽上獲了專項獎(Special Awards)方面的一等獎,並獲得4000美元獎金。一顆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編號為11730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華演星」。
2000年至2009年,僅獲全國中學生理科競賽一等獎的就有112名,省級競賽一等獎434名。金中學生李申傑、章准平、林希德先後在國際數學和信息學奧賽中獲金牌3枚,銀牌1枚,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專項一等獎1名。
2007年-2009年,金中學生獲得數學競賽省一等獎67人次,獲得物理省一等獎55人次,獲得化學省一等獎30人次,獲得生物省一等獎14人次,獲得信息學競賽省一等獎40人次,僅信息學競賽獲得保送資格就達20人次。
2008年獲得首屆丘成桐數學獎華東賽區第一名。
2010屆嚴夢媛同學先後獲得第7屆和第8屆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並獲得第26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
2013年7月,吳佩堯代表中國出征第45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奪得銀牌。
2013年5月,姚志浩同學利用計算機自身免疫系統獨自開發的防病毒USB安全衛士,代表中國參加了國際科學與工程大賽。
2014年,在第27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中,陳思聰、孫善韜、張子凡代表江蘇(全省共13人)參賽,最終獲得一金、一銀、一銅的成績。陳思聰以江蘇代表隊第一名的成績獲得金牌,順利入選國家集訓隊並保送清華大學,這也是南京唯一獲得化學保送資格的同學。
信息學奧賽獲獎列表(1995-2013年) 年份姓名獲獎名次1995年李申傑IOI(國際)金牌1998年李申傑、章准平IOI(國際)金牌2003年林希德IOI(國際)銀牌2004年劉昕NOI(全國)銀牌(保送)2004年蘇展NOI(全國)銅牌(保送)2004年徐瑞文、王凈晶、楊易清、蔣炎岩、王心遠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05年程宇、徐瑞文、蔣炎岩、黃心銳、楊易清、王心遠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06年周一帆、程宇、黃心銳、徐瑞文、王晨、王明苑、王心遠、張世界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07年王晨、王明苑、黃心銳、王楊摶風、毛俊驊、張璇、嚴欣辰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07年王晨、王明苑、黃心銳、李朝暉、王楊摶風、毛俊驊、張璇、嚴夢媛、嚴欣辰、朱研天、祝其越、張即放江蘇省一等獎2008年黃霏凌、姜懷盼、李朝暉、陶文博、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08年曹鵬程、笪篁、黃霏凌、姜懷盼、李朝暉、毛俊驊、蘇華罡、陶文博、王愷鵬、王明苑、王楊摶風、嚴夢媛、嚴欣辰、楊晟、朱研天、張羽兮江蘇省一等獎2009年陶文博、王愷鵬、李朝暉、嚴欣辰、姜懷盼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09年李朝暉、嚴欣辰、曹鵬程、姜懷盼、陶文博、王愷鵬、張羽兮、黃霏凌、王立成、周默江蘇省一等獎2010年陶文博、陶文博、張羽兮、陳莘莘、王立力NOI(全國)金牌(保送)2010年陶文博APIO(亞太地區)金牌2010年曹鵬程、黃霏凌、姜懷盼、陶文博、張羽兮、周默、陳莘莘、王立成、崔文韜、王凡、王立力江蘇省一等獎2011年王凡、王立力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11年李仞珏、王旭康、陳莘莘、徐秋靈、徐康為NOIP全國一等獎2012年王立力、李仞珏APIO(亞太地區)銅獎2012年王立力CTSC(全國信息學)銅獎2012年王凡、王立力全國夏令營銀牌2012年王凡、王立力、李仞珏、王旭康、張愷晨、蔣心造、張正昊、王兆明、張昊、汪潤川、徐秋靈、徐杜飛揚NOIP全國一等獎2013年張愷晨、張少昂、劉業揚NOIP全國一等獎2013年王兆明、張正昊、鄒子昕、裴恆志、張逸偉、劉睿哲、王啟星NOIP省一等獎素質教育
金陵中學女子籃球隊自1987年創辦以來,多次獲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和錦標賽冠軍,2007年代表中國中學生獲亞洲中學生錦標賽冠軍,從1993年至2015年連續獲江蘇省中學生比賽冠軍,保持中國高中女子籃球聯賽前3名。2013年再次獲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籃球聯賽冠軍,隊員高考升學率幾乎100%。球隊集中了全國近10多個省市的優秀苗子,也是中國大學生女籃聯賽CUBA的人才搖籃,百餘名隊員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10多所高校錄取,20多名隊員獲碩士學位。學校先後有8名隊員進入國家青年女子籃球隊,李珊珊、陳曉佳、許諾等多次入選國家女子籃球隊,分別參加了倫敦奧運會、世錦賽、亞洲錦標賽。楊月、周君珊代表山西女籃2014年獲WCBA總冠軍戒指,龔園和周雨婷、陳纖雨、方悅分別代表北師大、北大多次獲中國大學CUBA女籃聯賽總冠軍。為國家培養了百餘名健將級、一級和二級運動員,全部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大、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錄取,有16名獲健將級運動員稱號,也是全國中學女籃輸送最多的籃球傳統學校。
費瀅瀅和葉子兩位女生參加全球華人美文大賽獲一等獎,並在自己的高三教材中讀到自己的文章。
國際象棋棋手林晨在國內和國際棋壇屢獲佳績,17歲就獲得國際大師桂冠。
科技創新
年份姓名作品獲獎情況2008王冉雙區域液晶顯示第七屆全國「明天小小科學家」一等獎2008王少馳熱水器直供水系統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09席澤生網球場遙控拾球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09韓 婧汽車防撞擊設計和試驗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09任震寧、陳 馳、翁禹來用系統動力學和系統思考研究火箭的多級發射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09劉任翔《模擬實驗室·化學》的開發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0張欣禹、鮑毅非拉桿箱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0嚴欣辰復雜背景條件下的圖像文本提取技術研究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0吳為超網球場遙控拾球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10劉紫天、李加昕垃圾撿拾及分類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10劉秉誠一種新型便攜微型電動車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11陳雨豪、馬慎獨探索者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1錢曉宇、吳鳴奇拉桿箱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1張梓琦、孔嘉偉家庭酒店辦公用滅火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1薛智昊垃圾撿拾及分類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11水一方以白氏新內溪蟹為例探究淡水蟹遺傳多樣性的檢測手段「明天小小科學家」二等獎2012楊弋公共汽車災難救護系統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12吳未名、何榮輝小巧的電腦守護者ComputerProtector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2陳博洋南京霧霾天氣的研究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3姚志浩Usb埠衛士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3年入選「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家隊2013王一塵家庭酒店辦公用滅火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3徐狄明無電機平板風扇第七屆國際發明展示會金獎,「寶鋼青少年發明獎」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英特爾英才獎;2014卞遠哲一種新的解魔方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茅以升科技獎;培元獎
機器人成績獲獎列表(2008-2015年) 時間項目名稱地點成績2008年3月份亞洲錦標賽華東直選賽暨華南邀請賽上海FVC二等獎2008年4月江蘇省」常青藤杯」機器人大賽蘇州FVC項目:一等獎FLL項目:二等獎2008年7月全國機器人大賽長沙全國fvc亞軍2008年11月份亞洲亞太地區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新加坡單項(程式控制)金獎(冠軍)和團體銅獎2008年12月美國夏威夷州VEX青少年機器人工程技術挑戰賽公開賽美國夏威夷季軍、團體金獎2009年4月20日江蘇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蘇州VEX一等獎、類人 一等獎擂台 二等獎、足球 三等獎滅火 三等獎2009年5月1日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美國 達拉斯「一分鍾全手動」單項世界排名第四名2009年8月15日全國機器人競賽青 海VEX項目獲全國三等獎2009年9月20日華東青少年機器人聯賽蘇州VEX 冠軍BDS 亞軍2009年11月16日亞洲機器人錦標賽澳大利亞 悉尼團體賽金獎、最佳設計金獎一分鍾手動技能挑戰賽與一分鍾自動技能挑戰賽兩個項目中分別獲第二名。2009年11月15第十屆全國「廣茂達」杯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上海足球 二等獎,滅火 三等獎2009年12月27江蘇省首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普及機器人大賽南京包攬前三,四個一等獎,三個二等獎2010年4月23江蘇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蘇州VEX 一等獎、籃球 一等獎(冠)足球 一等獎、滅火 一等獎2010年4月23日2010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美國 達拉斯全場Math區亞軍,世界排名第五2010年8月82010年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大賽機器人大賽武漢全國籃球機器人大賽第五名(前四保送具有保送資格),全國三等獎2010年11月6第四屆亞洲機器人聯盟華東地區青少年聯賽暨泛太平洋機器人錦標賽選拔賽蘇州兩個代表取得高中組一等獎和二等獎成績2010年11月14「未來夥伴杯」第十一屆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廈門奪得籃球機器人項目的全國冠軍。足球項目獲二等獎2010年11月18日第四屆香港數碼港杯VEX亞太機器人錦標賽香 港獲得了最佳思考獎,並獲得了2011年世錦賽的參賽資格。2010年12月19日江蘇省第二屆青少年普及機器人競賽江陰高一年級沈奕、張鴻超和潘成笙三位同學分別獲省級一等獎,其中沈奕同學以19秒的突出成績衛冕省賽冠軍。2011年4月23日「花季杯」江蘇省機器人大賽蘇州足球二等獎、籃球一等獎(冠)、滅火二等獎、VEX三等獎2011年4月23日2011VEX世界錦標賽美國VEX二等獎2011年8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競賽山東籃球三等獎2011年8月19日VEX亞洲機器人錦標賽中國區選拔賽青海VEX一等獎2011年10月25日Vex華東區選拔賽蘇州VEX一等獎2011年11月10日亞洲機器人錦標賽台灣VEX一等獎(亞)2011年11月19日第十二屆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上海足球一等獎、籃球一等獎、滅火一等獎2012年4月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美國Vex金獎2012年5月19日第十二屆江蘇省機器人大賽蘇州足球二等獎、籃球一等獎(冠)、VEX一等獎(亞)、二等獎團體一等獎2012年8月第二屆全國教育機器人大賽成都足球二等獎2012年8月VEX華東區錦標賽蘇州Vex一等獎(冠)2012年12月亞洲機器人錦標賽紐西蘭Vex金獎2013年4月2013VEX世界錦標賽美國洛杉磯2013年VEX世界錦標賽金獎、2013年VEX世界錦標賽區域第八、2013年VEX世界錦標賽創新獎2013年4月江蘇省中小學機器人比賽南京綜合技能一等獎(冠)、籃球一等獎(亞),省團體一等獎2013年7月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長春綜合技能二等獎(銀)、VEX(銅)2013年11月江蘇省普及機器人大賽南京江蘇省一等獎4個,包攬前三,二等獎6個2014年2月華東FTC機器人錦標賽蘇州省一等獎4個、最高榮譽獎—啟迪獎、排名第一。2015年5月第十五屆江蘇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 南京綜合技能江蘇省一等獎(包攬冠亞軍),WER江蘇省一等獎,VEX江蘇省二等獎。 全國優秀教師:肖立榮、徐沂、沈方曉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江敏
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田國生
江蘇省課余訓練優秀教練員:王峰、於世濤
2013-2014學年度南京市普通高中教學先進個人:朱德勇、陶兆龍、程從兵、邱會明、陳益、王梅霞
2013-2014學年度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先進個人:陳飛斐、劉其群
南京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彭雙
南京市中小學優秀自製教具展評活動一等獎:李剛
南京市生物優質課評比一等獎:蔣英子
2012年2月,獲南京市首屆中小學教師學科技能競賽二等獎、南京市五一創新能手稱號
2012年4月,獲江蘇省體育教學能手一等獎
陳益老師主持(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試題命制原則、策略和案例的研究),獲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比一等獎。
朱德勇老師主持[高中語文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的實施]獲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比 一等獎。 2000年,金陵中學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
2004年,金陵中學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
2007年,金陵中學被授予江蘇省青少年發明搖籃獎。
2010年10月,金陵中學研究性學習系列研究獲首屆「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 特等獎。
2011年8月,金陵中學「以感測器為載體的物化課程基地」被批准為江蘇省教育廳「普通高中課程基地建設項目」。
據學校官網2015年5月信息顯示,學校還先後獲得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國家級示範高中、全國體育紅旗學校、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科技創新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創新基地」、「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江蘇省物理教學實驗基地」、「江蘇省普通高中創新人才培養試點學校」、「江蘇省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C. 1937年底來到南京寫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名稱及簡單過程結果及感想
dsafgvasdfhluashklsjdf
D. 南京的變化
2001年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以來,南京搶抓戰略機遇積極實施城市建設的調整、拓展、優化、提升,城市面貌發生巨變:暢通便捷的立體交通系統初步成形、山水城林的最佳人居環境全面顯現、韻味獨特的歷史文化特色得到充分挖掘、建管並重的現代管理體系日漸完善……作為南京城建的親歷者、這一輪發展的零距離觀察者、城市建設的專業研究者,省建設廳長周遊對這些巨變會有什麼樣的分析、思考與總結?帶著這些問題,專題對話就此開始。
南京首次真正拉開城市框架,充分展現特大城市應有風范
記者: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南京緊扣「富民強市、加快發展」主題,投入千億資金規模加速推進城市建設,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作為城市建設與管理領域的專家,您認為5年來南京城建最重要的變化在哪裡?周遊:在南京我有雙重身份。我是建設廳長,全省城建系統主管負責人,但我生活在南京,更是一位普通的南京市民。不管哪種身份,南京這5年的變化給我最大的感觸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南京的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步伐越來越快,首次真正拉開了城市框架,顯著提升了城市地位,充分彰顯出一個特大城市應有的特色和風范。可以說這5年,是南京城市化進程最快、城市空間擴展速度最高、城市建設讓老百姓受益最多、城市特色塑造最有成效、生態環境改善最為明顯、基礎設施水平提升力度最大的5年。南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了「一城三區」和「一疏散、三集中」的重大發展戰略。在落實戰略的過程中,南京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軌道交通快速發展,長江二橋、三橋相繼建成通車,過江隧道、長江四橋、繞越高速等一批重點交通工程或在建或開工在即,更加緊密了江南江北一體化發展。
規劃編制和管理工作在這5年間也取得重大進展,科學決策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南京的規劃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省委、省政府提出規劃全覆蓋戰略,南京抓住總體規劃修編調整這條主線,基本實現主城、三大新市區和五個新城近期建設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覆蓋面積由2004年前的277平方公里擴大到近800平方公里,無論總量還是增幅均居於全國領先,成為城市建設快速有序發展的良好基礎並發揮出積極的引領作用。搶抓機遇是這些年南京城建的最大特色。以迎接十運會為契機,南京建成地鐵一號線、奧體中心、南京火車站等一批標志性工程和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服務功能保障水平進一步完善,城市承載力顯著提升。
山水城林特色塑造見成效,最佳人居環境建設水平實現新提升
記者:環境整治、生態建設在這幾年南京城建目標任務中一直佔有較大比重。南京正在打造全國最佳人居環境城市,這能不能說是南京優化空間結構,築高城市跨越式發展平台的一個直觀反映?
周遊:是這樣。南京這5年的城市建設可以說是以生態環境建設為中心,立意於創建「充滿經濟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環境優良的現代化中心城市」的長遠目標,不斷通過國家園林城市、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的爭創工作加快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發展內涵和品位。
城市建設存在依託大項目帶動的問題。南京近幾年相繼實施的中山陵環境綜合整治、秦淮河水環境綜合整治、明城牆風光帶環境綜合整治、老城增綠等都是具有城建集聚效應和輻射力的重大項目。這些工程已不是幾千萬、幾個億的概念,以此領銜,南京又陸續啟動如北極閣風貌區、小桃園、玄武湖環湖風光帶、東西干長巷、漢中門廣場等點上工程,通過點、線、面有機結合,使南京老城逐步「顯山、露水、見城、濱江」,城市文化歷史內涵得到進一步挖掘,山水城林、古都風貌與現代文明於一體的城市特色進一步凸顯、鮮明。
城市建設離不開拆遷工作。通過積極探索有益經驗,南京適時調整和完善市場化拆遷管理政策體系,保護拆建平衡,合理控制因拆遷造成的被動性住房需求增長,推行依法拆遷、陽光拆遷和人性化服務,發揮出拆遷在保障城市建設和改善市民居住條件方面的積極作用。這是一項真正與老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工作。類似的像公積金管理、老小區整治等與群眾關系密切的工作,南京也探索出了一套切合實際的發展之路。
城市建設要緊扣「五大中心」建設
記者:去年8月省委常委集體到南京調研後,南京確立了加快建設長三角先進製造業中心、全省現代服務業中心、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全國重要科教中心及東部城市綠色中心「五大中心」的重要發展目標。相信這一定位對新一輪城市建設工作有著相當積極的指導意義。您對此有何建議?
周遊:「五大中心」是南京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確定的階段性戰略目標,這一目標對南京更好更准地把握未來5—10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增創城市優勢特色、完善和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南京要在新一輪發展中進一步彰顯和擴大城市發展優勢特色,尤其是城市建設方面的優勢與特色,我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要圍繞「五大中心」建設繼續做好規劃全覆蓋工作。這包括加強總體規劃修編、精心完善綜合交通規劃、充分重視沿江規劃和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規劃,以高標準的規劃編制水平實現對城市建設管理的科學引領。二是要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村鎮建設整治工作。加快縣城和重點中心鎮詳細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的編制完善,加速新型示範鎮村創建,提升村鎮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水平,進一步拉開郊縣城鎮框架,盡快改善城鎮面貌。村鎮建設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大拆大建損害農民利益,要因地制宜,嚴格按規劃有序推進。三是要大力推進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為群眾提供更好的生活居住環境。南京是江蘇省唯一的跨江城市,所謂「一江穿南北,兩戶貫西東」,南京在這方面有著良好的基礎,要進一步做足水文章、綠文章、生態文章,秦淮河整治的成果要鞏固提高,金川河水系要加大治理力度,使山、水、城、林融為一體的自然風貌得到充分彰顯,力爭在明年啟動的全國生態園林城市評比中躋身首批當選城市。四是要更好地發揮南京區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南京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只有在發揮集聚與輻射作用的過程中,城市才能更快更好地做大做強。南京要利用好長三角滬寧、滬杭城市帶的發展基礎,搶抓發展機遇,強化城市承載力和輻射力提高、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的完善,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在新時期實現又快又好地發展。
E. 南京的發展戰略是什麼
建設南京,愛我南京。
加快建設步伐!
F. 南京最近又有什麼大人物要來了
是文明城市復查啦,現在只是市裡面,省裡面在查,像演習一樣,國家的還沒來呢,快了哈,再等等。都持續了有一段時間,
G. 歡迎來南京的歌詞
歡 迎 來 南 京
詞曲:D-EVIL
RNB INTRO(光光)
歡迎來到六朝古都南京
淳樸的人民美麗又熱情
歡迎來到六朝古都南京
淳樸的人民美麗又熱情
VERSE 1
(韋偉):
歡迎來到六朝故都南京
淳樸人民美麗又熱情
金陵帝王州,六朝金粉地
十運南京煥發出勃勃生機
道路兩旁放眼望去一片綠樹陰
嗅著清新的空氣循路來到中山陵
鳥兒啼鳴印入眼簾的是如畫的美景
踏上392級台階回顧歷史的心境
感受國父中山先生博愛的胸襟
順著青石小路穿過鬱郁蔥蔥紫金山
微風拂面 碧波盪漾玄武湖畔
粉紅色的荷花散著清香蜻蜓立上端
環湖楊柳隨風舞動讓你流連忘返
(ScRaTcH_P)
沿著明城牆來到中華們的威嚴城堡上
青磚長滿青苔仍然氣勢恢弘巍宇軒昂
走近看 一段一段 一段
興衰史被見證在那古老斑駁的牆壁上
(副歌)*4
來南京 歡迎你來南京
VERSE 2
(老王)
從湖南路 步行街 再到新街口商圈
娛樂美食購物統統都在這兩邊
大洋百貨 東方 就在新百對面
金陵飯店赫然矗立 歡迎你走向前
穿過王府大街 把你的身體轉個圈
金鷹的商品琳琅滿目看花了雙眼
夜幕降臨逛了一天乘上地鐵一號線
要想嘗嘗南京小吃請 來到夫子廟
美食讓我來介紹 雞汁湯包
要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後喝湯
(it's delicious
哎呀,好吃的一踏艾)
(韋偉)
一碗兒鴨血粉絲湯 再來點如意回鹵干兒
二兩牛肉鍋貼再拷兩個旺雞蛋
南京特色鹽水鴨艾還有蘆蒿抄香乾
吃完以後還要去趟老王混沌攤
(還要辣油啊 礙的嘛)
(副歌)*4
來南京 歡迎你來南京
verse 3
(光光)
意猶未盡繼續欣賞秦淮風光
畫舫河中悠悠盪起雙槳
兩岸的花燈影在河中悠揚
十里秦淮風情萬種慢慢流淌
(韋偉)
從夫子廟坐地鐵五分鍾到奧體新城
早上體育公園廣場 人們跳舞身體硬朗
(老王)
體育場的各個角落遍布各項運動器具
十運選手揮汗如雨 這里的比賽最有趣
為了榮譽 在賽場上拼盡全力
(韋偉)
勝不驕敗不餒的運動精神 表露無遺
微酸汗水 燦爛笑容帶著無限歡喜
活潑的南京市 這是我引以為榮的土地
(ScRaTcH_P,韋偉,光光,)
自古至今 金陵文化源遠流長
南大 東大的莘莘學子四海遠名揚
長江大橋遙相望我站在閱江樓想像
曾經轟轟烈烈的百萬雄師過大江
H. 練紅寧的經歷成果
1985年從江蘇泰州姜堰市入伍,真正離開家鄉,先後在毛主席創建的我軍第一個工兵團(原工兵二團)、鐵甲雄師的搖籃南京軍區某坦克乘員訓練基地、兩獲全軍先進的南京軍區司令部第四干休所等單位服役,2006年轉業南京市工作,先後就讀或參加裝甲兵工程學院、南京政治學院、南京陸軍指揮學院、鄭州防空兵學院的學習,曾獲得總參學雷鋒先進青年、三次榮立三等功,先後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新華社、中新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國社會報、新華日報、揚子晚報、現代快報、人民前線、南京晨報、江南時報、南京日報、金陵晚報、東方衛報等數十種媒體發表文章圖片2300多篇,並創辦《練紅寧新長征》網站和出版《一位現役軍人的長征》一書,創制長征明信片和重走長征路撲克等,宣傳紅軍長征精神,弘揚長徵文化。
I. 概述南京的歷史
話說南京
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曾盛贊南京:「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而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而又恰居長江下游兩岸最豐富區域之中心……當夫長江流域東區富源得有正當開發之時,南京將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
南京的歷史可追溯到傳說的黃帝時代,那時南京屬江南地域,後歸屬「九州」中的揚州。但南京城的建立通常是以范蠡授命建城算起,後人將其稱為「越城」。「越城」的建立沒有幫助吳越實現稱霸江淮的夢想,反敗於楚國,楚威王同樣是為了圖謀天下的野心在長江邊建立了「石頭城」,並設置「金陵邑」,金陵成了南京的第一個正式稱謂。如今,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花了21年時間修築的南京城牆依然輪廓清晰。
「六朝勝地,十代都會」的南京,有過的輝煌與榮耀只能從倖免於戰亂留存下來的千佛岩、雞鳴寺、靈谷寺依稀看到,對於一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城市來說,遊人總是在不經意間就走進了南唐李後主的寢宮,或與李白在白鷺洲相遇……但悠長的歷史給這座城市留下的記憶中也有太多的傷痛。1937年12月的那場大屠殺,更是這座城市的一段永不能磨滅的悲傷記憶,城市記憶深處的那種悲情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露在匆匆行人的臉上。後主的寢宮,或與李白在白鷺洲相遇……但悠長的歷史給這座城市留下的記憶中也有太多的傷痛。1937年12月的那場大屠殺,更是這座城市的一段永不能磨滅的悲傷記憶,城市記憶深處的那種悲情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露在匆匆行人的臉上。
J. 中國共產黨能取得解放南京的成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廣泛發動了人民群眾,與人民的魚水之情,正確的戰略,武裝奪取政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