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草業科研成果

草業科研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21 20:06:23

A. 草業科學的《草業科學》

《草業科學》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繼周教授創刊並擔任第一任主編。1984年正式編輯出版《中國草原與牧草》,1987年更名為《中國草業科學》,1989年更名為《草業科學》,由中國草學會和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共同主辦。2008年開始,任繼周教授擔任顧問,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侯扶江教授任主編。
《草業科學》主要刊載國內外草業科學及其相關領域,如畜牧學、作物學、園藝學、生物學、林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領域的創新性理論研究、技術開發、成果示範推廣等方面的論文、綜述、專論和學科前沿動態等內容以中國草業科學為主,兼顧世界草學精華,設有草地資源及利用、牧草研究、種子科技、草地畜牧業、草地農業、草地保護、草坪園藝、基層園地等欄目。
《草業科學》自創刊以來,始終以「傳播草業科學,引導草業發展」為辦刊宗旨,堅持嚴格的科學態度和公開擇優錄稿的原則,並認真執行期刊「三審制」和「三校一讀」制度,保證出版質量。刊物質量逐年提高,學科內影響力不斷擴大。2009年版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所《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統計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分別上升為2061和1.085,分別在全國畜牧、獸醫科學類期刊中排名第1位和第2位,已成為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期刊。已被英國CABI文獻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等收錄為源期刊。2008年,本刊再次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曾榮獲甘肅省優秀科技期刊獎,第五屆全國農業期刊金犁獎學術類二等獎,第四屆全國優秀農業期刊學術類二等獎,第四屆全國畜牧獸醫優秀期刊一等獎。 期刊名稱:草業科學
主辦單位:中國草學會;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 版 地:甘肅省蘭州市
語言種類:中文
開本尺寸:大16開
國際刊號:1001-0629
國內刊號:62-1069/S
郵發代號:54-51
創刊時間:1984年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11)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嘉峪關西路768號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草業科學》編輯部
郵政編碼:730020 顧問:任繼周
名譽主編:洪紱曾
主編:侯扶江
副主編:胡自治 張自和 蔣文蘭 陳盈盈
編委:(以姓氏筆劃為序)
丁連生萬力生王明昶王宗禮王春喜王曉斌瓦慶榮
白原生任繼周劉加文劉自學劉連貴劉國道劉富淵
朱邦長牟新待許鵬許令妊貟旭疆吳序卉張自和
張新躍李守德李青豐李建龍李毓堂楊中藝楊志民
楊知建蘇大學陳佐忠陳盈盈武艷培周禾周道緯
侯扶江澤柏郎百寧南志標胡自治榮威恆凌焱
賈幼陵曹致中維納汗黃文惠彭立鳴程積民蔣文蘭
謝應忠韓烈保韓貴清雍世鵬繆應庭蔡慶生 投稿請登錄《草業科學》網站,點擊「在線投稿」,注冊後即可上傳稿件,並可隨時上網查詢稿件審理進程,不明之處可查看網上投稿流程。具體格式請參見下載中心的文章樣例。
徵稿范圍和讀者對象
本刊主要刊載國內外草業科學及其相關領域,如畜牧學、作物學、園藝學、生物學、林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領域的創新性理論研究、技術開發、成果示範推廣等方面的論文、綜述、專論和學科前沿動態等。主要錄用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基層農業推廣單位、公司等具有明顯創新的科研成果為內容的文稿以及草業科學的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類文稿,優先錄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973」計劃、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政策引導類科技計劃及其他專項工作等)、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以及各級政府的科研課題等的科研成果為內容的文稿。凡有重大創新的首發性文稿,一經確認,本刊將開設綠色通道,以最高的效率予以發表,並根據其創新水平及專家審定意見減、免版面費或稿酬從優。
來稿要求和注意事項
1. 來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准確,文字精煉。所投稿件必須是論文的最後定稿,嚴格按本刊規范投稿,不合要求本刊不便送審。
2. 來稿應包括中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郵政編碼,中文摘要(200~300字),關鍵詞(3~8個),正文(包含前言、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參考文獻,英文題名,英文摘要和關鍵詞,英文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其中英文工作單位請按照英文通信地址的表達習慣來譯。並請附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務,學位(或在讀學位),主要研究方向,E-mail。並註明電話,以便聯系。有資助背景的文章,請在首頁的採用腳注註明資助該研究的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3. 文稿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表題應簡短確切。表格採用三線表,表的各欄均應標明「量或測試項目、標准規定符號、單位」,表中的縮略詞和量的符號必須與正文一致。圖上的文字不宜多,表達必須清楚,區分明確。照片要保證清楚,必須彩色印刷的費用由作者自行承擔。
4. 文稿中出現的所有符號必須符合國家標准規定。物理量單位、外文字母和公式字母必須區分大、小寫,正、斜體。生物學名稱文章中首次出現的生物應標明拉丁文學名。
5. 參考文獻應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並在文中標注。未公開發表的資料、文件不得作參考文獻引用,只能在徵得原作者同意後,在正文中的引用處加括弧註明資料來源。綜述的參考文獻一般不少於40篇。作者應注意利用國內外網路期刊資料庫和圖書館現刊來查閱最新文獻。
6. 本刊收取稿件審理費(中文文章100元/稿)、版面費(200元/版),彩圖圖版(500元/版)。
郵局匯款:甘肅省蘭州市嘉峪關西路768號《草業科學》編輯部收
郵 編:730020
銀行轉賬:開戶行——蘭州市工商銀行天水路分理處
戶名——蘭州大學
匯款時務請註明第一作者姓名、論文編號、稿件審理費或版面費。
編輯部收款後即寄回發票(註:銀行繳費請採用轉賬方式,審理費請通過郵局匯款方式繳納)。
7. 文稿的著作權屬於作者。文責由作者自負。論文發表前編輯部會對文稿進行非思想性的文字和圖表編輯,修改後的文章在正式出版之前將發送自校稿給作者,作者若不同意本刊的修改,請回復時聲明。
8. 請勿一稿多投或多語種重復發表。通過本刊「三審」的文稿,刊發前按照本刊所發通知收取版面費,並付作者稿酬(包括本刊印刷版、光碟版和網路版稿酬),寄期刊2份。不採用稿件本刊將在3個月內把審稿意見退給作者。
9. 本刊已被多家資料庫和文摘雜志列為固定刊源,或摘要轉載,或全文上網、進入光碟版雜志。稿件接受發表後,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其他出版權(包括紙型出版權、匯編、復制、發行、翻譯權以及光碟、網路等電子媒介的出版權等)屬本刊所有。作者若無特別聲明,即視為無異議。

B. 對草業科學的認識

草業與農業、林業的關系
發展草業必須正確處理好與相關產業,尤其是農業、林業等產業的關系,牢固樹立大農業、大食物、大資源、大生態的理念,將草業置於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統籌發展。發展草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要充分發揮草在農業中的重要作用,實施「引草入田」措施,發展「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草料作物」三元種植結構。這樣既可以增加牧草產量,促進畜牧業發展,又可以大幅度減少化肥施用對環境的污染,保障國家食物安全。草和林具有明顯的生態互補性,共同構成了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生態屏障。
加強建設與強化管理的關系
目前,我國草原生態「局部改善、總體惡化」的趨勢還沒有根本扭轉。要實現草業的跨越式發展,必須下決心加大投入力度,走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之路。強化管理是加強草原資源與生態保護、鞏固建設成果、促進草業可持續根本保證。發展草業既要重視建設,更要重視管理,建管結合、以管促建。
國家與農牧民的關系
加快草業發展,國家理應更多地承擔起建設責任。尤其是在目前我國廣大草原地區經濟發展普遍較為落後,農牧民相對貧困,完全依靠自身財力無能為力的現實情況下,國家實施傾斜政策,加大草業的投入力度,十分必要而且緊迫。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經營制,賦予廣大農牧民長期穩定的草原使用權,充分調動其保護、建設草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

C. 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的科研成果

國家教學成果特等獎(2009年)
李彥忠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南志標院士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09年)
《草業學報》獲第八屆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2009年)
任繼周院士獲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三農」模範人物(2009年)
任繼周院士獲「情系隴原 獻身教育 特別榮譽獎」(2009年)
傅華教授獲「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2009年)
沈禹穎教授獲「全國野外科技工作先進個人」(2009年)
蘭州大學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009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8年)
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08年)
世界草地大會優秀組織獎(2008年)
《草業學報》獲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2008年)
《草業學報》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08年)
《草業學報》獲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2008年)
《草業學報》獲全國畜牧獸醫優秀期刊一等獎(2008年)
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07年)
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7年)
省重點學科——草業科學(2006年)
蘭州大學老齡工作先進單位(2006年)
甘肅省外國專家敦煌獎(2005年)
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05年)
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5年)
全國挑戰杯三等獎(2005年)
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4年)
草業學報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2004年)
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03年)
甘肅省引進國外智力成果示範基地(2003年)
全省引進國外智力先進集體(2003年)
蘭州大學防治非典先進集體(2003年)
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2年)
《乾旱荒漠區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重建與可持續發展》,周志宇著(2010年)
《草地與牧場管理學》,沈禹穎副主編(2009年)
《任繼周文集》第五卷(2009年)
《草業瑣談》任繼周著(2009年)
《草坪學通論》,張自和、柴琦主編(2009年)
《草業大辭典》,任繼周主編(2008年)
《河西走廊山地-綠洲-荒漠復合系統及其耦合》,任繼周主編(2007年)
《任繼周文集》第三卷(2007年)
《任繼周文集》第二卷(2005年)
《任繼周文集》第一卷(2004年)

D. 草業科學的就業前景

草業科學起初是農業和畜牧業的物質基礎,後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它是以食草動物飼草飼料生產、城鎮綠化以及生態治理為主體,通過現代的生物技術來培育新物種的一門結合管理與治理的學科。在農業發展的新時期,草業科學學習的重要性顯得越來越重要,在我國未來國家的經濟建設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image.png
一、草業技術研究人員
我國大力促進樹木和草的種植,保護環境,使得環境和畜牧業的發展能夠達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作用。但是,由於現在技術上操作的困難,並且國家對草料的質量和數量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從而導致了國家對這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也很大。所以,這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image.png
二、從事城建的旅遊環保行業
研究草業科學,防止水土流失、進行水源的涵養顯得尤其的重要,國家自然保護區的設立同樣也需要相關人員。因此,從經濟方面考慮,可以發展城建的旅遊環保,在旅遊中呼籲環保,並且利用專業知識將景區風景打造好。這是一個經濟手段,也是一種呼籲的方法。
image.png
三、從事生態系統的恢復工作
在沙洲上種植大樹,這樣的事情現在已經不少見了。但是沙漠的環境仍然不利於花草樹木的生長,因此,對於久遭破壞的生態系統,從事相關的工作顯得尤其的重要。同樣的,種草養畜的一些有利於生態環境的行為也可以盡早的完成。

E. 草業科學就業前景

草業科學就業前景:
在我國目前10萬從業人員中,草地學知識普遍缺乏,層次大多較低,只了解個別環節的技術,缺乏系統教育和系統觀點。本專業大專以上畢業生不會超過2%,因此本專業就業前景非常樂觀。如四川農業大學最近幾年來草業科學(原草學)專業畢業生除推薦、考取碩士生外,其餘均被園林局、草坪公司、房地產公司、高爾夫球場、足球俱樂部等單位一搶而空,供不應求。而前幾年畢業的碩士生、本科生都成為一些單位、公司的技術主管或技術骨幹,甚至當上了副總經理等。他們都有相當好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發揮著重要作用。
農學門類草業科學類草業科學專業面向相關的四個生產層:
第一,前植物生產層(即環境生產層),包括草坪業、草原遊憩業、水土保持、水源涵養和自然保護區等行業;
第二,植物生產層,包括牧草、枝葉飼料、野生葯材、野生花卉、薪柴等的生產; 第三,動物生產層,指基於草地的牧養家畜、野生動物、養蜂、狩獵等行業;
第四,外生物生產層,指對植物生產和動物生產的草畜產品進行加工、交換和流通的全過程。由此看來,該專業涉及行業面廣,大致包括草地畜牧業、園林綠化、運動休閑、水土保持、相關機械、加工流通等。
隨著經濟和文明的發展,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也日益重視環境生態問題,重視草業科學發展。中共十三大報告中就提出了生態效益要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並重的思想。
發達國家牧草產值大約與農作物相等甚至達1.5倍,包括天然草地和農田的30%—40%種草。如紐西蘭占草地面積的69.1%是人工草地,達946萬公頃,他們建立起世界上低成本、高效益種草養畜的典範。草地還發揮了培肥地力、保持水土的作用。美國、加拿大等草業大國年產草產品均達1億噸以上,產值達100億美元以上。中國有各類天然草地4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40%,佔世界草地面積的12.5%,人均佔有率是世界人均的一半。中國草地中,牧區草山草地3億公頃,北方、南方草山草地各佔6.29%和18.65%。但由於長期疏於建設等原因,沙漠化面積已達0.9億公頃,並且每年還在增加,約相當於每年損失一個中等縣。草地退化造成有的地區草地產草量比50年代下降30%—50%。為此,全國草業科學工作者採取積極措施,如通過圍欄、封育、灌溉、施肥手段培育草原,建設人工草地等。1996年開始,川西北牧區實行「人草畜三配套」,幫牧民建住房,改游牧為定居、半定居生活、生產方式;建棚圈、暖棚等畜牧業基礎設施,加強抵抗嚴重自然災害的能力,強化科技,改變農牧民觀念。成效顯著,至2000年全面完成該項目。又如雲貴高原建設的禾本科、豆科人工草地,產量提高5—8倍,粗蛋白提高8—10倍,飼料餵羊、奶牛、肉牛效果已接近紐西蘭水平。這些都說明我國草地畜牧業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光明。
就業方向:
畢業後既可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又可面向城建環保、旅遊、草業畜牧及其他相關部門或企事業單位,從事草坪及城市園林綠化、綠化工程施工、草種生產、草產品加工和貿易、人工草地建植與管理、退化草地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種草養畜等有關的技術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F. 南京農業大學草業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學院目前擁有草業科學本科、草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後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現有在校研究生101人,本科生139人。多年來,為我國涉草行業、產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科研、教學和技術管理人才。
2012年,學院草學學科被列為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主要以草地農業系統為研究領域,重點開展草地環境工程治理、草地資源與生態、牧草與草坪草種質資源、牧草與草坪草生理生化、牧草與草坪草遺傳育種、牧草栽培與調制加工、人工草地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的科學研究。自2014年以來,學院共承擔各類課題9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餘項,主持經費760餘萬,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13項,主持經費240餘萬。發表學術論文190餘篇,其中SCI 論文 186篇,獲省級以上研究成果和專利共10餘項。榮獲亞太地區「青年科學家」 銀獎1人,獲第六屆中國畜牧業貢獻獎1人。
2016年12月,學院草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實驗室獲江蘇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學院現設有草類植物生理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草地生態與草地管理研究實驗室、草類生物技術與育種實驗室、牧草學實驗室、飼草調制加工與貯藏實驗室。同時在江蘇、安徽、貴州、西藏、內蒙等地建有15個校外教學科研基地。

G. 草業科學前景如何

前景不算太好,作為一個草業人,必須這樣說。
草業的方向有兩個牧草和草坪。兩者都有成功緻富的先例,一是大面積種植苜蓿發財,一是做草坪工程類。一般人會選擇草坪類得就業方向。
這個方向上很大一塊,高爾夫球場建設國家命令禁止,有頂風修建的,但很容易被查。這個產業國外很發達,而且都是高薪職業,可惜在中國沒有發展完善。加上社會上對於草業科學專業的認知度比較低,再加上考公務員專業限制,總體就業前景不是很好。
想從事這個行業的話會很難,不過做其他的話跟相關專業比是不吃虧的。
總體來說,草業科學本身是前途無限的,只是現在的環境還不是很好。
可以追問,記得選我。

H. 草業科學技術有利的有關知識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農業生物學、與本專業有關的植物生產和動物生產、環境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3.具有草地保護與利用、草料生產與加工、草業生產規劃與經營和草坪綠化的技能;
4.具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基本知識,了解草業及草業科學的科學前沿和發展趨勢;
5.熟悉我國農業、畜牧業和草業開發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I. 如何發展草業科學才能使中國處於領先地位

草業是以草為基礎,進行資源保護利用、植物生產和動物生產及其產品加工經營,獲取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一項基礎性產業。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草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必須正確理解和全面掌握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與要求,把科學發展觀與草業發展的具體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辯證認識和正確處理當前草業發展面臨的幾個重要關系,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草業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關系
草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領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我國是一個草原大國,擁有各類草原近60億畝,面積居世界第二位,占國土面積的41.7%,大約是耕地面積的3.2倍、森林面積的2.5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草業逐步從草原畜牧業為主,發展成為涵蓋草原生態保護、草原資源管理利用、草原畜牧業、草地農業、城鄉綠地建設、草業科技教育以及草產品生產、加工和經營等眾多領域的新興產業。全國從事草業及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約7000餘萬人,其中絕大部分是農牧民。草業生產、加工、經營企業已發展到數萬家。2005年,我國草食家畜牛羊肉產量達到1147萬噸、羊毛43萬噸、牛奶2753.4萬噸,分別是1979年的18.8倍、2.6倍、25.6倍。我國牧業縣和半農半牧業縣超過260個,草業是其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草原畜牧業產值往往佔到其國民經濟收入的一半以上,有的甚至超過80%,發展草業是促進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草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發展環境。
草業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系
加強草原保護建設,加快草業發展,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客觀需要。草原是我國國土的主體和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面積最大的綠色生態屏障,發展草業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舉措。發展草業有利於增加畜產品供給,有效培肥農田地力,擴大農牧民就業,是建設現代農業、保障國家食物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我國草原大多地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草業是促進草原地區發展、增強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的迫切需要。草業的發展,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和食物安全,事關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事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推進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中,必須加快草業發展。
草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的關系
草業是具有生態、經濟和社會多種功能、多重效益的重要產業。當前社會對草業的主導需求突出表現為生態需求,由此決定了現階段草業的主要矛盾是社會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與落後的草業生產之間的矛盾。加強草原生態建設,最大限度地發揮草原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的主體作用,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草業的首要需求。因此,草業發展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生態建設的大局,始終堅持經濟、生態效益並重,生態優先的指導思想。
草業與農業、林業的關系
發展草業必須正確處理好與相關產業,尤其是農業、林業等產業的關系,牢固樹立大農業、大食物、大資源、大生態的理念,將草業置於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統籌發展。發展草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要充分發揮草在農業中的重要作用,實施「引草入田」措施,發展「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草料作物」三元種植結構。這樣既可以增加牧草產量,促進畜牧業發展,又可以大幅度減少化肥施用對環境的污染,保障國家食物安全。草和林具有明顯的生態互補性,共同構成了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生態屏障。
加強建設與強化管理的關系
目前,我國草原生態「局部改善、總體惡化」的趨勢還沒有根本扭轉。要實現草業的跨越式發展,必須下決心加大投入力度,走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之路。強化管理是加強草原資源與生態保護、鞏固建設成果、促進草業可持續根本保證。發展草業既要重視建設,更要重視管理,建管結合、以管促建。
國家與農牧民的關系
加快草業發展,國家理應更多地承擔起建設責任。尤其是在目前我國廣大草原地區經濟發展普遍較為落後,農牧民相對貧困,完全依靠自身財力無能為力的現實情況下,國家實施傾斜政策,加大草業的投入力度,十分必要而且緊迫。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經營制,賦予廣大農牧民長期穩定的草原使用權,充分調動其保護、建設草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
北方與南方草業發展的關系
草原是草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我國有各類草原近60億畝,是國土面積的41.7%,其中約80%在北方、約20%在南方。北方草原主要以集中連片的天然草原為主;南方草原主要是草山、草坡以及部分人工草地。
北方草原地區是我國生態最脆弱最惡劣、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地區。北方草業發展應以生態建設為核心,加快恢復草原植被,促進草業經濟增長方式、畜牧業生產方式和農牧民生活方式的轉變。
在加強北方草原保護建設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南方草業的發展。發展南方草業,要遵循保護優先、開發有序的原則,根據草地資源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積極穩妥地推進。(劉加文: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副主任)

閱讀全文

與草業科研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