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批評性話語分析是什麼
批評性話語分析:是現代語言學研究的一個新興分支,是對社會問題的跨學科語言的研究,其中涉及了很多領域,具有很強的實踐導向作用。批評語言學認為語言其實是一種實踐,不但是反映社會中的各個情況,並且還參與其中。批評性話語分析研究的很廣泛,既研究語言是什麼,同時還研究語言為什麼是這樣。近幾年國內的批評語言學也有很大的突破,引起了國內外語言學界的重視,研究人員逐漸增多,研究成果不斷涌現,為了幫助人們更多地了解批評語言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和研究前景,從而更好地進行針對性研究,本文擬對批評性話語分析進行評述。
B. 批評語言學述評,審美批評和語言學批評,什麼是語言學
什麼是批評性話語分析
一、批評性話語分析的含義
批評性話語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是現代語言學研究的一個新興分支,是一門旨在研究和解釋社會問題的跨學科語言研究。其所涉及的社會科學領域包括社會學、政治學、傳播學、管理學、教育學等等,具有極強的實踐導向作用。批評語言學不同於傳統語言學的語篇分析,傳統語言學忽略了語篇的社會屬性,而批評語言學則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實踐,是社會過程的介入力量。語言不單反映社會,它還直接參與社會事物和社會關系的構成。它不僅研究語言是什麼,而且研究語言為什麼是這樣;不僅對語篇本身的意義感興趣,而且對語篇如何產生這種意義的過程感興趣。在國外,批判性話語分析正在迅速發展,研究和實踐的隊伍日益壯大,有關專著增多,國際性的刊物和地區性的合作項目出現。相比較而言,國內批判性話語分析起步較晚,但已開始引起語言學界的重視。近年來批評語言學引起了國內外語言學界的重視,研究人員逐漸增多,研究成果不斷涌現,為了幫助人們更多地了解批評語言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和研究前景,從而更好地進行針對性研究,本文擬對批評性話語分析進行評述。
二、批評性話語分析綜述
批評性話語分析是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語言學思潮,其源頭為批評性語言學。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國、法國、德國的幾位反主流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家,如M.Fourcault, N.Fairchlugh, G.Kress, R. Fowler等等。它形成的主要動因是「對西方主流語言學和早期社會語言學的批判」(田海龍,2003:40)。它是一種以Halliday的系統功能語言學為主要理論根據的社會指向的語篇分析方法(辛斌,1996)。批評語言學的哲學基礎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的新馬克思主義(Neo-Marxism)和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School)的社會批評理論。他們把社會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其所有組成部分都是某種權力的反映。羅傑·佛勒和甘瑟·克里斯還受到了米歇爾·福科的影響。福科的「知識是純粹的」的傳統觀念,揭示了知識和權力的不可分割性。一方面,所有知識都是一種特殊權力體制的結果。另一方面,各種形式的知識構成了他們所描述和分析的社會現實:「權力與知識直接地相互包含……不存在任何沒有相關知識領域之構成的權力關系,也不存在任何沒有同時包含和構成權力關系的知識。」通過各種不同的話語,權力—知識復合體的效果得到了重新安置:「正是在話語中,權力與知識結合在一起。」佛勒和克里斯理論的語言學基礎是薩皮爾—沃爾夫(Sapir-Whorf)的語言決定論( linguistic determinism)和語言相對論( linguistic relativity)學說以及韓里德(Halliday)的功能語法理論中的「語言的社會符號學理論」。
作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或者一種語篇分析方法,批評語篇分析的語言分析基礎主要建立在現代語言學的各種理論上,尤其是以Halliday為首的系統功能語法。Halliday吸收了布拉格學派的功能主義語言學觀點、倫敦學派J.R.Firth的系統思想、人類學家B.Mali-nowiski的語境思想、社會學家B.Bernstein的語碼思想,不把語言看做是由規則組成的系統去描述,而是當做意義的一個來源,是一套與語言應用的環境相聯系,供人們選擇的意義潛勢系統,它強調的是語言與社會的聯系。而當代批評語篇分析更多的是從批評科學而不是語言學汲取營養,雖然它也需要語言和符號分析理論的支撐。當代批評語篇分析家認為話語是構成社會實踐活動的符號成分(semiotic elements of social prac-tice),對話語的再思考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為研究話語奠定了基礎。
三、主要原則
批評性話語分析為了履行自身的首要任務,即探索語篇與其過程、語言形式與社會以及符號過程等的辯證,要求能對語言形式作更為有力的描述。費爾克拉夫和沃戴克把批評性話語分析的主要原則概括為:
(1)批評性話語分析關注社會問題,它以社會的、文化的實踐和結構為出發點把焦點對准語言,不是為語言而語言。
(2)權利關系是「話語的」,即話語是社會權利關系生成和再現的場所。
(3)話語構成社會和文化,話語是社會和文化再現和變化的場所。
(4)話語從事意識形態的工作,話語結構展現、加強、再生社會中的權力和支配關系,並使其合理化或對其進行置疑。
(5)話語是歷史的,它應被置於語境中加以考察。
(6)文本與社會的關系是經由中介產生的。話語和社會結構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的。話語構造社會結構,也被社會所構造。
(7)批評性話語分析對話語結構不僅僅是描述性的,它更是解釋性的。它試圖根據社會互動的特徵,尤其是根據社會結構特徵對話語結構進行解釋。
(8)話語是社會行動的形式,它揭示權力關系的隱晦性。
四、國內外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成果和新動態
批評話語分析作為一種語言研究的方法最早是1979年由n.Fowler等人在Language and control一書中提出的,20世紀末在歐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個世界性的研究熱潮。目前,批評話語分析發展迅速,形成了一種新趨勢,從而產生包括批評語言學、批評教育學、批評社會學、批評話語意識、批評社會語言學與批評寫作相互交叉的一門學科—批評應用語言學(critical applied linguistics)。研究和實踐的隊伍日益壯大,有關專著增多,國際性的刊物和地區性的合作項目出現。如在荷蘭有VanDijk教授建立的批評語篇研究中心和出版的學術期刊Discourse&S『,ciety,在英國有N.Fairclough教授建立的研究中心和PaulChilton教授主編的學術期刊Languageandpolities;國內語言學界過去10年裡對批評話語分析的研究還沒有系統展開,或者說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可喜的是,從2004年開始,中國語言學界興起一股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熱潮,其中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天津商業大學等外語院系的研究較為突出。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戴偉棟、北京師范大學的葉起昌和天津商業大學的田海龍等多位教授在外語類核心期刊上頻頻發表文章,介紹西方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動態,闡述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成果,闡釋批評話語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英、漢語篇的批評性對比分析日益得到重視;在重視英語語料的同時,漢語語料的本土化研究初步得到加強。辛斌等學者正在從事的英漢語篇批評性對比研究反映了CDA研究在國內的這一新特點、新趨勢。一些學者(如張邁曾、徐濤、項蘊華、田海龍等)不滿足對英語語料的分析利用,正開展對現代漢語篇章的批評性分析研究。有些專家從文化語言學和系統功能語言學視角對英漢語篇進行了對比批評分析研究,對翻譯研究很有啟發和幫助。相信這些學者的研究將帶動和激勵其他人一起在這方面做出貢獻。國內的PDA②研究已經起步,CDA和PDA的比較研究已有人關注,並努力與國際接軌。國內PDA研究和機構話語分析的研究是批評話語分析的一個拓展。它會促動CDA理論的縱深研究與發展。根據國內最近的幾次(批評)話語分析研討會和國內權威學術期刊的介紹情況來看,不少學者已經開始關注積極話語分析(PDA)的研究,甚至CDA與PDA的對比研究。(朱永生,2006等) 批評應用語言學理論的介紹與應用將在我國逐漸推廣。因為這在我國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它將具有廣闊的研究空間和發展前景。另外,功能主義語言學的評價理論和認知語言學理論研究成果不斷得到運用。一些學者已嘗試將他們的一些新成果應用於CDA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功能語法分析軟體和語料庫建設將被用於批評話語分析。(李戰子,2002)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機構語言批評研究、組織語篇批評分析、政治語篇批評分析、媒體語篇批評研究等必將像國外一樣得到蓬勃發展。
五、結語
筆者認為,批評話語分析作為語篇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批評話語分析將與語言學、認知、社會緊密聯系。語言學研究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批評話語分析的理論建構。它實際上凸顯了語言中人們熟視無睹的權勢關系與意識形態過程。相對於主流語言學和主流語篇分析,批評話語分析更注重從社會制度和社會構成這一更深的層次來尋求解釋語篇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在強調社會對語篇的影響的同時,還注重研究語篇對社會的反作用力,充分認識到語篇在現代和後現代社會中對社會文化變化和再生產所起的重大作用。目前,我國的研究還存在不少問題。研究專著和碩士、博士論文還很少而國外卻很常見,內容也涉及諸多方面。其次,國內批評話語分析研究成果多為綜述性論文,縱深的研究成果不夠多。此外,研究內容不夠豐富。國內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語篇的批評性分析研究,對批評語用學、批評應用語言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還不多。批評話語分析盡管還稱不上是一種語言研究的新流派,盡管還存在著許多缺陷甚至矛盾之處,但它卻代表著一種語言研究的新視角,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者也在不斷地對這些理論加以修改和完善,以期更好地為話語的批評性分析提供更完整的理論框架。
C. 辛斌的科研成果
1.《批評語言學:理論與應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獨著
2.《當代語用學理論與分析》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主編
3.《辛斌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4.「當代語言研究中的游戲論」,《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5期
5. 「批評語言學方法論」,《外國語》,2002年第5期
6.「語言、語篇和權力」,《外語學刊》,2003年第6期
7.The Natural Approach to Second/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當代語用學理論與分析》。
8.「批評性語篇分析:問題與討論」《外國語》2004/5
9.「略論批評語言學的哲學社會學背景」《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8。
10.「論理解的歷史性和解釋的客觀性」,《四川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5
11.「論意義的合法化、習慣化和語境化」,《外語學刊》2004/5
12.「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觀與批評語言學」,《文藝報》2004/12/16第3版
13.「批評語言學與西方馬克思主義——批評性語篇分析中的意識形態觀」,《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5/9
14.「關於批評性語篇分析中幾個概念的討論」,《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5/3
15.「指示詞語this和that在英語口語中的使用和理解」,《外語學刊》2005/5 (辛斌、沈磊)
16.「英語網際網路語的形式與功能」,《外語電化教學》2006/1(辛斌、張雪梅)
17.「《中國日報》和《紐約時報》中轉述方式和消息來源的比較分析」,《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3
18.「互文性、非穩定意義和穩定意義」,《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3月
19. 「福柯的權力論與批評性語篇分析」,《外語學刊》2006年3月,第2期
20.「Schema theory and EFL reading comprehension」,《英語教學研究文集》,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21.「語言和意識形態(一)」,《符號學與符號學新論》,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22.「語言和意識形態(二)」,《符號學與符號學新論》,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23.「報紙新聞中直接引語的形勢與功能」,《高校英語報刊教學論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英語研究》2006年第4期(12月)
24.「認知語言學理論的發展、應用及跨學科研究——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綜述」(辛斌, 李曙光),《外語研究》2006年第5期(10月)
25.「Integrating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ulture into FLT」, 世界文明國際論壇第二次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澳門理工學院、澳門基金會出版,2006
26. 「應改變『 保姆式』的方式和『家長式』的目標期待」,《中國大學教學》2007年4月第4期:「外語教學改革出路筆談」
27.「語言、思維、認知—再論沃爾夫假說」,《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年1月第1期。(施光、辛斌)
28.「轉述言語與新聞語篇的對話性」,《外國語》2007年7月第4期
D. 什麼是批評性話語分析
批判性話語分析研究的是社會權力關系怎麼通過語言的運用被確立和加強的。只談最淺顯的層面,不談福柯。
話語的定義
話語(discourse)指的是一組意思,比喻,表達,形象,故事和敘述組織在一起表達特定的事件。對於一個客體,可以有多種話語,通過不同的方式把它呈現給世界。
有些事,我們想當然的認為合理,不深究原因。比如在一個公司里,人力資源部門有很大權力,而在另一個公司里,人力資源部門沒什麼權力。我們要考慮的是,這是有意識的決定,還是權力斗爭平衡的產物,或者其他。每種解釋,都是話語(discourse)。
為什麼我們要關心話語?
因為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有任何企業文化的重要因素。
我們可以把話語當做:
想當然的道理
真理
未曾言明的假設
話語,權力和知識之間有緊密的聯系。也就是誰有權力說,以什麼樣的權威說。話語不但體現意義,還體現社會關系。
話語分析的重要元素
記錄 register
使用了什麼語言,科學語言還是基於事實的語言?其中提到的事實是毫無疑問的嗎?
大意 tenor
話語的是為誰組織的?作者有沒有用「明顯」,「顯然」等讓自己顯得權威?他們有沒有試圖說服你他們的觀點就是唯一正確的觀點
方式 mode
除了文字表述外是不是還有圖標?這些圖形有啥作用,表達涵義還是加強文字的涵義,或是為了加強說服力?
話語分析要問的問題
主要的話語是什麼?
誰是這種觀點的受益者?
誰寫的話語?
讀者是誰?
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或修辭方法?
運用了什麼圖表,表達了什麼信息?
為什麼沒有提XXX?
英語學人
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
17萬粉絲 · 4.4萬贊
搜索
開會發言說話技巧
說話技巧和應變能力
萬能口才公式
怎麼訓練說話的語調
說話邏輯訓練
提升說話底氣的方法
E. 湖南文理學院的辦學條件
質量工程 截至2014年,該校擁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湖南省特色專業,2個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基礎課示範實驗室,2個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基礎課示範實驗室,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3門湖南省精品課程。 重點專業 湖南省重點專業生物科學地理科學漢語言文學特色專業 湖南文理學院特色專業一覽表 序號 專業名稱 所在單位 級別 批准時間 1 漢語言文學 文史學院 國家級 2009 2 地理科學 資旅學院 國家級 2008 3 音樂學 音樂學院 省級 2008 4 生物科學 生科學院 省級 2008 5 農學 生科學院 省級 2009 6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學院 省級 2009 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基礎課示範實驗室生物學基礎實驗室 電氣信息基礎實驗室
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7項。 國家級精品課程 文藝鑒賞學(魏飴)省級精品課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劉瀟瀟)教師職業技能訓練(齊恆)量子力學(蔡新華)音樂欣賞(吳修林)大學語文(佘丹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周雙娥)大學英語(陳勇)自動控制理論(潘湘高)人文地理學(董明輝)材料力學(吳曉)生物學基礎實驗(王文龍)動物生產學(李淑紅)植物學(彭友林)教學成果
截止2014年11月,學校共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7項。 湖南文理學院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 成果名稱獲獎時間授獎單位獲獎等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辦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2005教育部二等獎2004省教育廳一等獎中學語文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培養2002省教育廳一等獎新建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研究與實踐2006省教育廳一等獎四導結合,構建大學生和諧發展新機制2006省教育廳一等獎地方高校生物基礎「531」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2006省教育廳一等獎大學素質教育「文藝鑒賞學」課程的構建與實踐2000省教育廳二等獎寫作教學流派的創建2000省教育廳二等獎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實踐,深化經濟地理教學改革2000省教育廳三等獎新時期高師中文專業與中學語文教學的對接研究2004省教育廳三等獎地方高校機械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2006省教育廳三等獎高師生教師職業技能培養新模式的構建與實踐2009省教育廳三等獎網路環境下大學生英語教師的學習策略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2009省教育廳三等獎音樂學專業特色培育和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2009省教育廳三等獎構建植物學實踐教學新體系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研究與實踐2009省教育廳三等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三維一體」教學新體系的探索與實踐2009省教育廳三等獎提高中學校長培訓質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2009省教育廳三等獎「知識、閱讀、表達」三位一體的大學語文教學探索與實踐 2010省教育廳二等獎電氣信息基礎實驗「一四三」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2010省教育廳三等獎地方高校法學綜合模擬實訓教學學生實務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2010省教育廳三等獎構建「一、三、三」實踐教學新體系,實踐產、學、研合作育人模式—地方本科院校動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創新 2010省教育廳三等獎地方院校「學研結合」教學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2010省教育廳三等獎建立「1+2」培養模式實施多層面驅動體—面向工程實踐的大學生電子設計能力培養研究與實踐2010省教育廳三等獎以就業為導向、課程為抓手,全面構建學用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3省教育廳一等獎經管類程序性知識能力轉化的探索與實踐2013省教育廳三等獎地方高校城鄉規劃應用型人才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創新與實踐 2013省教育廳三等獎科技創新能力建設視域下的新建本科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2013省教育廳三等獎學校榮譽 2003年被授予「湖南省文明高校」,2004年被授予「湖南省文明單位」,2004年被省教育廳評為「科研管理先進集體」,2005年被評為湖南省首批「依法治校示範校」和湖南省普法工作先進單位,2001年、2004年、2005年三次獲得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院工會被省教育工會和省工會分別授予「省模範教職工之家」、「省模範職工之家」光榮稱號,院團委被團中央授予「五四紅旗團委」光榮稱號。
該校被列為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高校、國家Linux技術培訓與推廣中心。 截止2016年3月,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特別重大委託項目——中國南方侵華日軍細菌戰罪行研究(湖南及周邊地區),主持完成國家基金科研項目40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00多項,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獎、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獎、湖南省教學成果獎多項,公開發表科研論文4000多篇,獲得發明專利和新型實用專利等60多項。
2000年至2005年,該校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6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3項、國家科技部「星火計劃」項目1項,參與國家863、973項目各1項。承擔教育部重點項目5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1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項目1項、省級及以上教學科研項目20項,參與科技部重大項目1項。獲省科技進步獎3項,省社科成果獎6項,獲得專利9項,公開發表論文2851篇,出版專著108部,編寫教材48部,其中226篇論文被《SCI》、《EI》、《ISTP》、《CSSCI》、新華文摘收錄或被人大復印資料復印。 2000-2006年獲得部省級獎科研成果一覽表 獲獎人成果名稱獎勵名稱獲獎等級授獎部門及時間張志元生物型柑桔長效保鮮劑-貯鮮靈的研製及保鮮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00.11省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羅永蘭防病機理研究魏飴論文:悄然勃興的休閑文學湖南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02.2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龔德貴著作:現代排球教學研究湖南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四等獎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2002.2董明輝著作:中國旅遊地理湖南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四等獎2002.2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彭友林湖南省扁豆種質資源及湘扁豆1號、2號的選育與推廣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03.11湖南省人民政府唐純武李密萬海清楊傑著作:《中國常德詩牆詩詞系列叢書》湖南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03.12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賴漢屏劉夢初阮先鮑楊萬柱李詩平著作:《高級英語寫作》湖南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03.12湖南省社科評成果審委員會李鋼李金姝楊萬柱論文「城市文化、城市化中不可忽視的問題」湖南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03.12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鄭長成三山島礦區涌水預測與疏堵技術研究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04.11山東省人民政府鄭長成濱海礦床防治水與采礦技術研究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04.2中國黃金協會吳曉、黎大志、文會軍、姚春梅、楊立軍、幸理工程結構元件非線性振動與分岔的理論研究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006.11.9湖南省人民政府段大明中國電影電視藝術現狀及發展研究湖南省社科成果獎四等獎湖南省社科評審委員會2006.01.08張芙華經濟倫理道德建設研究湖南省社科成果獎四等獎湖南省社科評審委員會2006.01.082000年——2003年授權專利 專利名稱專利設專利類型備注計人防竊電單相感應式電度表吳為龍實用新型專利已經授權玻璃鋼專用塗料的製作方法周詩彪發明專利已經授權保鮮方便米粉的生產方法楊明毅發明專利已經授權發芽糙米的一體化生產設備楊明毅實用新型專利已經授權紫外光固化塗料的製作方法(1)周詩彪發明專利已經授權紫外光固化塗料的製作方法(2)周詩彪發明專利已經授權水利全自動揚水機陳召國實用新型專利已經授權手指微型筆辛斌實用新型專利已經授權V型管式反應器裝置周詩彪實用新型專利已經授權2003年——2005年授權專利 多功能隧道式糙米發芽裝置楊明毅發明專利已受理基於醋酸乙烯酯高黏度乳膠研製方法周詩彪發明專利已受理一種冰浴勻漿機王智實用新型專利已受理農葯對捕食性天敵體內消化酶活性的快速監測方法——壓電石英阻抗分析法王智發明專利已受理激光式數字轉數計示教儀邱德潤實用新型專利已受理德國小蠊誘殺毒餌張健華發明專利已受理近炸引信預制破片彈對反艦導彈毀傷效應的計算方法杜雲峰發明專利已受理新型紡織纖維水分測試儀王建君實用新型專利已受理一種測量紡織纖維水分的方法王建君發明專利已受理珍珠飲品原料及其制備方法楊品紅發明專利已受理
F. 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簡介
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肇始於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和1898年創辦的金陵大學外文系。三江師范學堂籌辦之初,就首設日文教學,以利中日教習「互換知識」。1903年學堂開學,開課程十七種,其中英文、東文(日文)各佔一門。1917年設英文專修科,1920年設英文系,1921年設西洋文學系,1923年由西洋文學系、英語系、德、法、日各學科合並成外國語文系。1952年院系調整,國立南京大學師范學院外文系和金陵大學外文系合並組建南京師范學院外文系,張士一擔任教育系兼外文系主任。
外國語學院歷來人文薈萃,名家雲集。先後在外國語學院主持工作的著名學者有:吳宓(哈佛)、梅光迪(哈佛)、樓光來(哈佛)、張士一(哥大)及著名詩人聞一多等。在過去百年的教學實踐中,南師大外國語學院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國內外著名學者、專家和高級人才,外語界著名學者文秋芳、王寧、程琪龍、郝振益、吳翔林、程愛民,經濟學家洪銀興、劉明康等在此工作和學習。
南京師范大學是國內外語院系中實力較強的院系之一。外國語學院於1986年建成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1990年與文學院聯合建成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點,1998年建成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點,2000年與文學院聯合建成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點,2001年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2003年建成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和俄語語言文學碩士點、日語語言文學碩士點,2006年建成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和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07年8月被授予一級學科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2011年建成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言文學、印度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1個博士點。1990年英語語言文學學科被評為江蘇省教育廳首批重點學科,1994年與南京大學、蘇州大學聯合被評為江蘇省政府重點學科。2001年與蘇州大學聯合被評為江蘇省政府重點學科。1996年「跨文化交際與英語教育」項目被列為江蘇省「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後在此基礎上於1998年申報的「英語語言與文化」項目被列為國家計委、國家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2003年英語教育專業被評為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點,2005年通過省專家評審組的評審並獲得好評,正式被命名為江蘇省品牌專業。2009年外國語言文學在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獲全國第七;2010年外國語言文學被評為江蘇省優勢學科。。 ­ 現學院正朝著建設研究型學院邁進。學院在美國文學與文明研究、神經認知語言學研究、理論語言學研究、翻譯學研究、文化符號學研究等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美國文學與文明學科帶頭人為哈佛大學博士、著名美國文學專家、博士生導師錢滿素教授。哈佛大學博士後楊昊成教授為研究成員。神經認知語言學學科帶頭人為博士生導師倪傳斌教授。他把自然科學融入語言學研究,開創國內先例。並建有神經認知語言學實驗室。並申請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包括張輝教授(博導)、劉宇紅教授(博導)、汪少華教授(博導)等;理論語言學研究的學科帶頭人為中國認知語言學會副會長,著名篇章語言學、批評語言學、語用學研究專家,博士生導師辛斌教授。還有句法學研究專家、曾在《外國語》上發表過十多篇文章的博士生導師黃和斌教授、還有司聯合教授、王文琴教授等。翻譯學研究學科帶頭人為著名翻譯理論家、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會長、建構主義翻譯學創始人、博士生導師呂俊教授。文化符號學帶頭人為外國語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張傑教授、博士生導師康澄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毅衡教授以及文化研究專家顧家祖教授。英美文學方向研究團隊有姚君偉教授(博導)、王曉英教授(博導)、陳愛敏教授(博導)、武月明教授、呂紅靈教授、丁建寧教授等。加拿大文學方向有傅俊教授(博導)。俄語語言文學研究團隊為:王冬竹教授(博導)、張傑教授(博導)、康澄教授(博導)等;日語語言文學帶頭人為江蘇省特聘教授林敏潔(博導)、季愛琴教授、郭常義教授等。法語語言文學帶頭人為校級特聘宋學智教授(博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劉陽教授(博導)。德語語言文學帶頭人為陳良梅教授。應用語言學方向有馬廣惠教授(博導)、陳莉萍教授(博導)、王娟教授、劉學惠教授等。
外國語學院與國內外學術交流廣泛,2005年來學院還承擔了多項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主辦了約15次國際學術研討會。
外國語學院學科梯隊整齊,研究方向比較齊全,科研成果豐碩,「十五」期間出版了學術專著36 部,教材、工具書、編譯著等100多種,發表論文約701篇,已完成或正主持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項,國家教委和省政府、省教委科研項目40多項。
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將建成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研究型學院。
G. 批評語言學和批評性話語分析是一回事嗎
下面這篇文章應該對你有所幫助
批評性話語分析評述
常麗娟
摘 要:批評性話語分析是最近20年來興起的一種話語分析方法。它主要揭示語篇所傳達的意識形態。本文從批評性話語分析起源、理論發展、研究的原則、內容及所取得的成就和新動態等方面加以概括, 預示了批評性話語分析發展的新動態。
關鍵詞: 批評性話語分析;語言學;概述
一、批評性話語分析的含義
批評性話語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是現代語言學研究的一個新興分支,是一門旨在研究和解釋社會問題的跨學科語言研究。其所涉及的社會科學領域包括社會學、政治學、傳播學、管理學、教育學等等,具有極強的實踐導向作用。批評語言學不同於傳統語言學的語篇分析,傳統語言學忽略了語篇的社會屬性,而批評語言學則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實踐,是社會過程的介入力量。語言不單反映社會,它還直接參與社會事物和社會關系的構成。它不僅研究語言是什麼,而且研究語言為什麼是這樣;不僅對語篇本身的意義感興趣,而且對語篇如何產生這種意義的過程感興趣。在國外,批判性話語分析正在迅速發展,研究和實踐的隊伍日益壯大,有關專著增多,國際性的刊物和地區性的合作項目出現。相比較而言,國內批判性話語分析起步較晚,但已開始引起語言學界的重視。近年來批評語言學引起了國內外語言學界的重視,研究人員逐漸增多,研究成果不斷涌現,為了幫助人們更多地了解批評語言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和研究前景,從而更好地進行針對性研究,本文擬對批評性話語分析進行評述。
二、批評性話語分析綜述
批評性話語分析是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語言學思潮,其源頭為批評性語言學。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國、法國、德國的幾位反主流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家,如M.Fourcault, N.Fairchlugh, G.Kress, R. Fowler等等。它形成的主要動因是「對西方主流語言學和早期社會語言學的批判」(田海龍,2003:40)。它是一種以Halliday的系統功能語言學為主要理論根據的社會指向的語篇分析方法(辛斌,1996)。批評語言學的哲學基礎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的新馬克思主義(Neo-Marxism)和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School)的社會批評理論。他們把社會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其所有組成部分都是某種權力的反映。羅傑·佛勒和甘瑟·克里斯還受到了米歇爾·福科的影響。福科的「知識是純粹的」的傳統觀念,揭示了知識和權力的不可分割性。一方面,所有知識都是一種特殊權力體制的結果。另一方面,各種形式的知識構成了他們所描述和分析的社會現實:「權力與知識直接地相互包含……不存在任何沒有相關知識領域之構成的權力關系,也不存在任何沒有同時包含和構成權力關系的知識。」通過各種不同的話語,權力—知識復合體的效果得到了重新安置:「正是在話語中,權力與知識結合在一起。」佛勒和克里斯理論的語言學基礎是薩皮爾—沃爾夫(Sapir-Whorf)的語言決定論( linguistic determinism)和語言相對論( linguistic relativity)學說以及韓里德(Halliday)的功能語法理論中的「語言的社會符號學理論」。
作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或者一種語篇分析方法,批評語篇分析的語言分析基礎主要建立在現代語言學的各種理論上,尤其是以Halliday為首的系統功能語法。Halliday吸收了布拉格學派的功能主義語言學觀點、倫敦學派J.R.Firth的系統思想、人類學家B.Mali-nowiski的語境思想、社會學家B.Bernstein的語碼思想,不把語言看做是由規則組成的系統去描述,而是當做意義的一個來源,是一套與語言應用的環境相聯系,供人們選擇的意義潛勢系統,它強調的是語言與社會的聯系。而當代批評語篇分析更多的是從批評科學而不是語言學汲取營養,雖然它也需要語言和符號分析理論的支撐。當代批評語篇分析家認為話語是構成社會實踐活動的符號成分(semiotic elements of social prac-tice),對話語的再思考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為研究話語奠定了基礎。
三、主要原則
批評性話語分析為了履行自身的首要任務,即探索語篇與其過程、語言形式與社會以及符號過程等的辯證,要求能對語言形式作更為有力的描述。費爾克拉夫和沃戴克把批評性話語分析的主要原則概括為:
(1)批評性話語分析關注社會問題,它以社會的、文化的實踐和結構為出發點把焦點對准語言,不是為語言而語言。
(2)權利關系是「話語的」,即話語是社會權利關系生成和再現的場所。
(3)話語構成社會和文化,話語是社會和文化再現和變化的場所。
(4)話語從事意識形態的工作,話語結構展現、加強、再生社會中的權力和支配關系,並使其合理化或對其進行置疑。
(5)話語是歷史的,它應被置於語境中加以考察。
(6)文本與社會的關系是經由中介產生的。話語和社會結構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的。話語構造社會結構,也被社會所構造。
(7)批評性話語分析對話語結構不僅僅是描述性的,它更是解釋性的。它試圖根據社會互動的特徵,尤其是根據社會結構特徵對話語結構進行解釋。
(8)話語是社會行動的形式,它揭示權力關系的隱晦性。
四、國內外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成果和新動態
批評話語分析作為一種語言研究的方法最早是1979年由n.Fowler等人在Language and control一書中提出的,20世紀末在歐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個世界性的研究熱潮。目前,批評話語分析發展迅速,形成了一種新趨勢,從而產生包括批評語言學、批評教育學、批評社會學、批評話語意識、批評社會語言學與批評寫作相互交叉的一門學科—批評應用語言學(critical applied linguistics)。研究和實踐的隊伍日益壯大,有關專著增多,國際性的刊物和地區性的合作項目出現。如在荷蘭有VanDijk教授建立的批評語篇研究中心和出版的學術期刊Discourse&S『,ciety,在英國有N.Fairclough教授建立的研究中心和PaulChilton教授主編的學術期刊Languageandpolities;國內語言學界過去10年裡對批評話語分析的研究還沒有系統展開,或者說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可喜的是,從2004年開始,中國語言學界興起一股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熱潮,其中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天津商業大學等外語院系的研究較為突出。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戴偉棟、北京師范大學的葉起昌和天津商業大學的田海龍等多位教授在外語類核心期刊上頻頻發表文章,介紹西方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動態,闡述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成果,闡釋批評話語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英、漢語篇的批評性對比分析日益得到重視;在重視英語語料的同時,漢語語料的本土化研究初步得到加強。辛斌等學者正在從事的英漢語篇批評性對比研究反映了CDA研究在國內的這一新特點、新趨勢。一些學者(如張邁曾、徐濤、項蘊華、田海龍等)不滿足對英語語料的分析利用,正開展對現代漢語篇章的批評性分析研究。有些專家從文化語言學和系統功能語言學視角對英漢語篇進行了對比批評分析研究,對翻譯研究很有啟發和幫助。相信這些學者的研究將帶動和激勵其他人一起在這方面做出貢獻。國內的PDA②研究已經起步,CDA和PDA的比較研究已有人關注,並努力與國際接軌。國內PDA研究和機構話語分析的研究是批評話語分析的一個拓展。它會促動CDA理論的縱深研究與發展。根據國內最近的幾次(批評)話語分析研討會和國內權威學術期刊的介紹情況來看,不少學者已經開始關注積極話語分析(PDA)的研究,甚至CDA與PDA的對比研究。(朱永生,2006等) 批評應用語言學理論的介紹與應用將在我國逐漸推廣。因為這在我國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它將具有廣闊的研究空間和發展前景。另外,功能主義語言學的評價理論和認知語言學理論研究成果不斷得到運用。一些學者已嘗試將他們的一些新成果應用於CDA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功能語法分析軟體和語料庫建設將被用於批評話語分析。(李戰子,2002)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機構語言批評研究、組織語篇批評分析、政治語篇批評分析、媒體語篇批評研究等必將像國外一樣得到蓬勃發展。
五、結語
筆者認為,批評話語分析作為語篇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批評話語分析將與語言學、認知、社會緊密聯系。語言學研究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批評話語分析的理論建構。它實際上凸顯了語言中人們熟視無睹的權勢關系與意識形態過程。相對於主流語言學和主流語篇分析,批評話語分析更注重從社會制度和社會構成這一更深的層次來尋求解釋語篇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在強調社會對語篇的影響的同時,還注重研究語篇對社會的反作用力,充分認識到語篇在現代和後現代社會中對社會文化變化和再生產所起的重大作用。目前,我國的研究還存在不少問題。研究專著和碩士、博士論文還很少而國外卻很常見,內容也涉及諸多方面。其次,國內批評話語分析研究成果多為綜述性論文,縱深的研究成果不夠多。此外,研究內容不夠豐富。國內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語篇的批評性分析研究,對批評語用學、批評應用語言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還不多。批評話語分析盡管還稱不上是一種語言研究的新流派,盡管還存在著許多缺陷甚至矛盾之處,但它卻代表著一種語言研究的新視角,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者也在不斷地對這些理論加以修改和完善,以期更好地為話語的批評性分析提供更完整的理論框架。
參考文獻:
[1]Fairclough,N.L.Language and Power[M].
Longman Group Limited,1988.
[2]Fairclough.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3]戴煒華陳宇韻.批評語篇分析的理論和方法[J].外語研究, 2004(4):12-16.
[4]田海龍.《後現代社會中的話語:批評話語分析再思考》評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3):318-320.
[5]辛斌.語言、權力與意識形態:批評語言學[J].現代外語,1996 (1).
[6]王占斌, 苑春鳴.《關於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梳理和評述》[J]天津商學院學報 2007 (5).
[7]支永碧, 《批評話語分析研究新動態[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7(3).
H. 做那個恢復視力的激光手術多少歲以上合適
你好:原則上是75度到3000度近視,18周歲到50周歲都可以。但是主要還是要看術前的兩次檢查能否通過。手術配合好的話大概是十幾分鍾的時間,術後第二天正常用眼。以下兩篇文章供你參考:
LASIK準分子激光層狀角膜重塑術,它是近年來問世的顯微板成型系統和準分子激光的結合,其方法是利用全自動角膜層狀塑型設備,製作出角膜瓣,在瓣下角膜基層上進行激光塑型,微量改變角膜弧度。此方法保留了角膜上皮和前彈力層,因而最符合角膜的生理解剖,可用於矯正75-3000度以下近視、 600 度以下散光。無痛苦、恢復快,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治療屈光不正的技術。
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眼是眼科領域一項革命性的成果,給廣大近視患者帶來了方便。可以說其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快捷性已相當深入人心。
那麼,準分子激光為何能夠如此快捷、方便地治療近視呢?準分子激光是193納米波長的紫外光,它與角膜組織接觸時發生光化學反應,每個激光脈沖可精確切削0.25微米,將角膜前表面進行精心修飾,改變角膜的曲率,從而矯正近視,就好像是將您的隱形眼鏡烙在了角膜上。這個手術需時非常短,如果加上手術准備時間,雙眼同時做,您只需在手術床上躺15至20分鍾左右,就再也不用戴眼鏡了。
這個手術最先在美國展開,已有20多年歷史。全世界到目前為止已大約治療了近百萬近視患者,隨訪結果令人滿意。
激光治近視眼副作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利用準分子激光激光治療近視眼, 目前準分子激光LASIK手術雖術後恢復快,無疼痛,用葯時間也很短,但仍有發生板層性角膜炎、層間異物、上皮植入等並發症的可能。此外,激光治近視眼副作用早期可能有感染、過矯或欠矯、激光切削偏心、乾眼、視疲勞等並發症,短期內夜間看燈會出現眩光等。
LASIK是高度選擇性手術,醫生和患者均應清楚了解手術本身的風險。盡管全世界多年的臨床實踐和數百萬的臨床結果都證明,LASIK是迄今為止最安全、有效的屈光手術。
只要選對醫院、選對醫生,準分子激光手術是安全的。其實,戴隱形眼鏡並不比激光手術安全。以北京同仁醫院為例,準分子激光手術以後幾乎不存在任何安全隱患,而戴隱形眼鏡者,每年都有幾十個因感染而就診。
文章選自:北京佳匯眼科
I. 批評語言學和批評性話語分析是一回事嗎
批評性話語分析評述
常麗娟
摘 要:批評性話語分析是最近20年來興起的一種話語分析方法.它主要揭示語篇所傳達的意識形態.本文從批評性話語分析起源、理論發展、研究的原則、內容及所取得的成就和新動態等方面加以概括, 預示了批評性話語分析發展的新動態.
關鍵詞: 批評性話語分析;語言學;概述
一、批評性話語分析的含義
批評性話語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是現代語言學研究的一個新興分支,是一門旨在研究和解釋社會問題的跨學科語言研究.其所涉及的社會科學領域包括社會學、政治學、傳播學、管理學、教育學等等,具有極強的實踐導向作用.批評語言學不同於傳統語言學的語篇分析,傳統語言學忽略了語篇的社會屬性,而批評語言學則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實踐,是社會過程的介入力量.語言不單反映社會,它還直接參與社會事物和社會關系的構成.它不僅研究語言是什麼,而且研究語言為什麼是這樣;不僅對語篇本身的意義感興趣,而且對語篇如何產生這種意義的過程感興趣.在國外,批判性話語分析正在迅速發展,研究和實踐的隊伍日益壯大,有關專著增多,國際性的刊物和地區性的合作項目出現.相比較而言,國內批判性話語分析起步較晚,但已開始引起語言學界的重視.近年來批評語言學引起了國內外語言學界的重視,研究人員逐漸增多,研究成果不斷涌現,為了幫助人們更多地了解批評語言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和研究前景,從而更好地進行針對性研究,本文擬對批評性話語分析進行評述.
二、批評性話語分析綜述
批評性話語分析是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語言學思潮,其源頭為批評性語言學.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國、法國、德國的幾位反主流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家,如M.Fourcault, N.Fairchlugh, G.Kress, R. Fowler等等.它形成的主要動因是「對西方主流語言學和早期社會語言學的批判」(田海龍,2003:40).它是一種以Halliday的系統功能語言學為主要理論根據的社會指向的語篇分析方法(辛斌,1996).批評語言學的哲學基礎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的新馬克思主義(Neo-Marxism)和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School)的社會批評理論.他們把社會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其所有組成部分都是某種權力的反映.羅傑·佛勒和甘瑟·克里斯還受到了米歇爾·福科的影響.福科的「知識是純粹的」的傳統觀念,揭示了知識和權力的不可分割性.一方面,所有知識都是一種特殊權力體制的結果.另一方面,各種形式的知識構成了他們所描述和分析的社會現實:「權力與知識直接地相互包含……不存在任何沒有相關知識領域之構成的權力關系,也不存在任何沒有同時包含和構成權力關系的知識.」通過各種不同的話語,權力—知識復合體的效果得到了重新安置:「正是在話語中,權力與知識結合在一起.」佛勒和克里斯理論的語言學基礎是薩皮爾—沃爾夫(Sapir-Whorf)的語言決定論( linguistic determinism)和語言相對論( linguistic relativity)學說以及韓里德(Halliday)的功能語法理論中的「語言的社會符號學理論」.
作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或者一種語篇分析方法,批評語篇分析的語言分析基礎主要建立在現代語言學的各種理論上,尤其是以Halliday為首的系統功能語法.Halliday吸收了布拉格學派的功能主義語言學觀點、倫敦學派J.R.Firth的系統思想、人類學家B.Mali-nowiski的語境思想、社會學家B.Bernstein的語碼思想,不把語言看做是由規則組成的系統去描述,而是當做意義的一個來源,是一套與語言應用的環境相聯系,供人們選擇的意義潛勢系統,它強調的是語言與社會的聯系.而當代批評語篇分析更多的是從批評科學而不是語言學汲取營養,雖然它也需要語言和符號分析理論的支撐.當代批評語篇分析家認為話語是構成社會實踐活動的符號成分(semiotic elements of social prac-tice),對話語的再思考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為研究話語奠定了基礎.
三、主要原則
批評性話語分析為了履行自身的首要任務,即探索語篇與其過程、語言形式與社會以及符號過程等的辯證,要求能對語言形式作更為有力的描述.費爾克拉夫和沃戴克把批評性話語分析的主要原則概括為:
(1)批評性話語分析關注社會問題,它以社會的、文化的實踐和結構為出發點把焦點對准語言,不是為語言而語言.
(2)權利關系是「話語的」,即話語是社會權利關系生成和再現的場所.
(3)話語構成社會和文化,話語是社會和文化再現和變化的場所.
(4)話語從事意識形態的工作,話語結構展現、加強、再生社會中的權力和支配關系,並使其合理化或對其進行置疑.
(5)話語是歷史的,它應被置於語境中加以考察.
(6)文本與社會的關系是經由中介產生的.話語和社會結構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的.話語構造社會結構,也被社會所構造.
(7)批評性話語分析對話語結構不僅僅是描述性的,它更是解釋性的.它試圖根據社會互動的特徵,尤其是根據社會結構特徵對話語結構進行解釋.
(8)話語是社會行動的形式,它揭示權力關系的隱晦性.
四、國內外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成果和新動態
批評話語分析作為一種語言研究的方法最早是1979年由n.Fowler等人在Language and control一書中提出的,20世紀末在歐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個世界性的研究熱潮.目前,批評話語分析發展迅速,形成了一種新趨勢,從而產生包括批評語言學、批評教育學、批評社會學、批評話語意識、批評社會語言學與批評寫作相互交叉的一門學科—批評應用語言學(critical applied linguistics).研究和實踐的隊伍日益壯大,有關專著增多,國際性的刊物和地區性的合作項目出現.如在荷蘭有VanDijk教授建立的批評語篇研究中心和出版的學術期刊Discourse&S『,ciety,在英國有N.Fairclough教授建立的研究中心和PaulChilton教授主編的學術期刊Languageandpolities;國內語言學界過去10年裡對批評話語分析的研究還沒有系統展開,或者說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可喜的是,從2004年開始,中國語言學界興起一股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熱潮,其中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天津商業大學等外語院系的研究較為突出.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戴偉棟、北京師范大學的葉起昌和天津商業大學的田海龍等多位教授在外語類核心期刊上頻頻發表文章,介紹西方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動態,闡述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成果,闡釋批評話語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英、漢語篇的批評性對比分析日益得到重視;在重視英語語料的同時,漢語語料的本土化研究初步得到加強.辛斌等學者正在從事的英漢語篇批評性對比研究反映了CDA研究在國內的這一新特點、新趨勢.一些學者(如張邁曾、徐濤、項蘊華、田海龍等)不滿足對英語語料的分析利用,正開展對現代漢語篇章的批評性分析研究.有些專家從文化語言學和系統功能語言學視角對英漢語篇進行了對比批評分析研究,對翻譯研究很有啟發和幫助.相信這些學者的研究將帶動和激勵其他人一起在這方面做出貢獻.國內的PDA②研究已經起步,CDA和PDA的比較研究已有人關注,並努力與國際接軌.國內PDA研究和機構話語分析的研究是批評話語分析的一個拓展.它會促動CDA理論的縱深研究與發展.根據國內最近的幾次(批評)話語分析研討會和國內權威學術期刊的介紹情況來看,不少學者已經開始關注積極話語分析(PDA)的研究,甚至CDA與PDA的對比研究.(朱永生,2006等) 批評應用語言學理論的介紹與應用將在我國逐漸推廣.因為這在我國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它將具有廣闊的研究空間和發展前景.另外,功能主義語言學的評價理論和認知語言學理論研究成果不斷得到運用.一些學者已嘗試將他們的一些新成果應用於CDA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功能語法分析軟體和語料庫建設將被用於批評話語分析.(李戰子,2002)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機構語言批評研究、組織語篇批評分析、政治語篇批評分析、媒體語篇批評研究等必將像國外一樣得到蓬勃發展.
五、結語
筆者認為,批評話語分析作為語篇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批評話語分析將與語言學、認知、社會緊密聯系.語言學研究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批評話語分析的理論建構.它實際上凸顯了語言中人們熟視無睹的權勢關系與意識形態過程.相對於主流語言學和主流語篇分析,批評話語分析更注重從社會制度和社會構成這一更深的層次來尋求解釋語篇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在強調社會對語篇的影響的同時,還注重研究語篇對社會的反作用力,充分認識到語篇在現代和後現代社會中對社會文化變化和再生產所起的重大作用.目前,我國的研究還存在不少問題.研究專著和碩士、博士論文還很少而國外卻很常見,內容也涉及諸多方面.其次,國內批評話語分析研究成果多為綜述性論文,縱深的研究成果不夠多.此外,研究內容不夠豐富.國內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語篇的批評性分析研究,對批評語用學、批評應用語言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還不多.批評話語分析盡管還稱不上是一種語言研究的新流派,盡管還存在著許多缺陷甚至矛盾之處,但它卻代表著一種語言研究的新視角,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者也在不斷地對這些理論加以修改和完善,以期更好地為話語的批評性分析提供更完整的理論框架.
參考文獻:
[1]Fairclough,N.L.Language and Power[M].
Longman Group Limited,1988.
[2]Fairclough.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3]戴煒華陳宇韻.批評語篇分析的理論和方法[J].外語研究, 2004(4):12-16.
[4]田海龍.《後現代社會中的話語:批評話語分析再思考》評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3):318-320.
[5]辛斌.語言、權力與意識形態:批評語言學[J].現代外語,1996 (1).
[6]王占斌, 苑春鳴.《關於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梳理和評述》[J]天津商學院學報 2007 (5).
[7]支永碧, 《批評話語分析研究新動態[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