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待太原地鐵2號線空載試運行的成果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收入的上升,我們越來越注重自己出行的一些便利。然而在出行的時候就肯定會運用到一些交通工具,有一個方便的交通工具是能夠福利我們的生活的。現在地鐵作已經成為了大城市的標配,所以說地鐵也在人們生活當中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熱點上就有這么一個消息,那就是山西的省會太原地鐵二號線空載試運行,網友們對於太原地鐵二號線空載試運行的成果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以下所述就是我看待太原地鐵二號線空載試運行的成果的一些看法。
Ⅱ 諸葛大力坐地鐵被偷拍,失去十級美顏的她,這樣子還是你們的女神嗎
由於諸葛大力這個角色,在這部劇中的表現非常驚艷,再加上人設非常討喜,因此也讓成果,在這部劇中的人氣逐漸走高。她非常的清純靚麗而且氣質感人,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讓人過目不忘。
雖然是純素顏出鏡,但精緻的五官顯得她更加出眾。顏值更不用多加介紹,完全是一張典型的明星臉。一身休閑打扮,完全是一副少女的模樣。讓人想像出來,雖然是小有名氣的明星了,但日常生活中的她,依然是非常隨性的。
如今成果已經成功地被這一部作品帶紅,未來還有那麼多劇情沒有播放,相信等到收官的時候,她的人氣更加高漲!
Ⅲ 贊美地鐵的句子有哪些
1、地鐵可以載著我們去想去的地方,不論多麼遙遠,很快就會到達。
2、上海地鐵穿梭在茫茫人海之中,不停地奔波,就像我們拿著手裡的筆在萬卷書中,不停...
Ⅳ 形容地鐵的句子 有哪些
1、結了婚後來就有了兒子,人多了,寂寞也就多了。有時喧鬧中想找個地方安靜安靜,卻很難。時常會回想起早上六點鍾的一號線地鐵上的時光,很清新,很美!那或許是一生中屈指可數的永遠不落塵埃的記憶,很清楚,彷彿昨天。
2、寒遐和小唯順著強勢的人流向著地鐵站走去,整個街道,人頭擁擁,行色匆匆,誰也沒有留意誰。
3、走進地鐵時代,是我們的生活質量提升的一個標志。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人類自我的束縛和禁閉。這種看似十分愜意和自由的交通工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們生存空間的逼視、逃亡和解構。為了破解城市人口膨脹和交通擁堵的難題,人們在選擇一個解救自我的出口時,往往會在不自覺中又為自己堵死了一扇吸納自然風光美景氣息的窗口。因為,人為的東西再美,也是一種毫無生命力的觀賞物而已。
4、十米處,地鐵站張開碩大的口似乎要吞噬所有的建築、所有的綠色、所有的行人。在這個經濟發展的時代,地鐵最能彰顯發展的成果!寒遐和小唯欣然地走進地鐵通道,然後拾級而下,順著燈火通明的通道一直走到售卡器,看著數不清的候車人,和一列列走走停停呼嘯而過的列車,對於第二次乘坐地鐵的寒遐來說,有一種無法適從的感覺。短短數秒鍾,眼前的行人已被替換三次,此時的候車人非彼時的候車人。
5、倘若安靜坐在地鐵里,我喜歡四處張望尋找那種隱秘的快樂。我會思考那個妝容精緻、神情淡漠的女子,會有怎樣的故事;會想像青澀的學生情侶,能夠一起相愛多久;會羨慕那對白發的老人之間,恆久的愛;會探究簡單的行囊里,是否帶著遙遠的草香,是否帶著美麗的夢想。。。。。。
6、列車經過一個站台又一個站台,旅客換了一批又一批,川流不息的地鐵,誰會為誰停留?只會是眼前這對纏綿的情侶,絕對不會是隻身影單的寒遐,或是小唯。因為從他們的腳步,可以看到一種叫漂泊的方向感。
7、迪拜的地鐵是無人駕駛的,是世界上最長的計算機自動控制的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系統。迪拜地鐵規劃准備建紅、綠、橙、藍四條地鐵線。目前已峻工投入營運的是紅線和綠線兩條線路。
8、雖然不是第一次去上海,但是坐地鐵還是第一次。記得那是一個灰色而又寒冷的夜晚。我懷著摸摸東方明珠的激動心態。踏上沒有座位的動車組,來到了上海。
9、人在車廂內,只是看見時間的流逝與空間的轉換——鍾表的提示和地名的改變。猶如孫行者上天入地,神話傳說在科技力量的威力下終於成為一種可能的現實和真實的圖景。這是現代人的一種自豪和驕傲,也是城市現代化進程的神奇魔力再現。在地下穿行,不是地獄般的痛苦與摸索,而是感受和心靈在特定環境下的一種新的體驗與釋放。旅客人流的上上下下,預示著城市人氣脈動春潮般的涌動和隱退。車廂外倏忽而過的燈光,似乎在告訴旅客只是一次時間的旅行;來到江漢路站,憑經驗才知道地鐵已經在人們的不自覺中瞬間穿過了浩浩長江天塹。
10、人的一生好像乘坐北京地鐵一號線:途經國貿,羨慕繁華;途經天安門,幻想權力;途經金融街,夢想發財;經過公主墳,遙想華麗家族;經過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這時,有個聲音飄然入耳:乘客你好,八寶山快到了!頓時醒悟:人生苦短,何不淡然。
11、當再次的坐在地鐵里的時候,原有的興奮與愜意,卻在一點一點的退去。我看到了真實的地鐵之景————人們臉上那麻木的表情!只有那廣播里報地名的聲音,還有一絲的溫度。很是懷疑自己,幾年之前對地鐵的概念是怎麼定出來的?是那時的不成熟?還是如今變得現實?
12、一九九九年的那個夏天,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坐上地鐵。寬敞明亮、環境潔凈、人流如潮的站廳站台,設施設備的現代化,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地鐵的雄偉,感受到大都市的氣派。踏上列車,緩緩起動慢慢地聽到列車在隧道飛馳的呼嘯風聲,如離弦的箭迸發向前直沖。心裡情不自禁的感嘆科學技術的偉大,感嘆人類精粹的知識……
13、江城這條地鐵2號線全長近40公里,五年多的建造,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以及高科技的神威,科技人員和工程施工者的辛苦,才使得一種夢想成為現實。而規劃中的6條地鐵線,也將在每年完成一條地鐵通車的期盼中進入市民的視野。其實,人們在市區出行,是乘公交車、輕軌車、計程車、私家車、摩的、輪渡,還是搭乘地鐵?這個選擇,似乎沒有一個標准或唯一答案的,完全憑借個人的喜好、出行的方便和經濟時間成本的考慮。抵達同一個地點,其實,有人做了個體驗,公交車是費用最經濟的,地鐵是時間最節省的,其它的交通工具則是在這兩者之下。
14、地下火車,黑色的閃電,在幽冥之地奔突。每個人的面容,每個人的聲音,都是恍惚的,和我隔著一個世界。風和激流,在四周涌動。窗外沒有風景,只有黑暗,或者光明——那是到了另一個站台。站台上是亮晃晃的燈光,宛如白晝,但也只是宛如白晝。在北京的地底下穿行,和上面的宮殿、城池相隔著。那樣多的行人,從我眼前匆促閃過,我能記住的,只會是你,具體而個別的你,一個或者兩個。
15、隨著站台的一聲電鈴奏響,一列子彈頭形狀的乳白色地鐵徐徐而來。自動門打開旅客下站後,我們依次進入,一下子就好像被一種溫馨而舒適的氛圍所包裹。女播音員的溫柔的聲音伴遊客一路前行。據說有六節車廂組成一趟地鐵,站內設施如公交車一樣,凈空約兩米,寬約兩米,兩邊安放有冬暖夏涼的座椅(在座椅上的確感受到一股電流緩緩導入身體)。
16、地鐵空調自動調劑著車廂內的溫度。中間走道有縱橫交叉的不銹鋼把扶,進出口門左右自動對開。站口上方設置有地鐵沿線路線圖,並且以移動光點提示上站或到站的所在位置。還有武漢地鐵的電視屏幕,隨時播放著沿途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風光。
17、2012年12月28日,對於江城市民來說,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子:中國第一條穿越長江的地鐵正式開通。從此,人們的出行方式與時俱進,在節約時間成本和開辟新的生活方式中走進了地鐵時代。
Ⅳ 陳韶章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他讓咱們坐上了地鐵
陳韶章的名字,始終與廣州地鐵的光榮與夢想緊密相連。
陳韶章的地鐵夢做了46年,46年來,廣州建成開通8條線、236公里的地鐵線網,如今廣州地鐵已躋身世界十大地鐵,位列第九。
1999年2月16日,廣州第一條地鐵列車全線開通,沉寂多年的古城地下開始沸騰,10萬市民向地鐵涌去。
這些成就的取得,68歲的廣州市地鐵總公司總工程師兼副總經理陳韶章是最大的功臣。
執著一號線開通時,他已「華發叢生」
1965年秋天,23歲的陳韶章跨出了廣東工學院(今廣東工業大學)的大門,來到剛成立半年的廣州地下電車指揮部報到。從那一刻起,他一生的悲喜就和地鐵結下了不解之緣。
陳韶章的地鐵夢並非一帆風順。其間,廣州地鐵五下六上(六次提出和實施建地鐵的項目,五次「流產」),有人心灰意冷,選擇離去。
但陳韶章矢志不渝,即使在地鐵建設最低落的時候,也沒有放鬆地鐵規劃、研究和資料收集等前期工作。他通讀了43家地鐵公司的地鐵資料,並做了10多本有關地鐵的筆記。
在等待了28年之後,1993年12月28日,廣州地鐵一號線工程正式動工。1999年,地鐵一號線全線開通,陳韶章終於圓了地鐵夢。
此時的陳韶章已經年近六十,從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變成白發老人。這40多年來,陳韶章很少在家休息,幾乎每天都去工地。
「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根白頭發,但是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廣州地鐵每一根鐵軌的鋪設過程和細節。實現夢想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建成世界一流的地鐵就是我的夢想。」他說。
成就
他們推翻了「廣州無法建地鐵」之說
廣州素有「地質博物館」之稱,地質條件十分復雜,地下施工難度被國內外專家稱為「世界罕見」。因此,在廣州地鐵工程六上五下的過程中,曾有人斷言廣州的地質條件根本無法建地鐵。
就是在這樣的地質條件下,陳韶章帶領技術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成功建成開通了多條地鐵線路,徹底推翻了「廣州無法建地鐵」的說法。
廣州地鐵一號線主要設備要從國外引進。如果說一號線是扶著」洋拐杖」成長的,那麼二號線、三號線則是陳韶章和戰友們自己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
在陳韶章的決策下,廣州地鐵二號線國產化率達到72%,整體技術水平也上了一個新台階。每公里平均造價僅4.84億元,比一號線下降了約1.8億元。廣州地鐵二號線工程被評為「2003年全國十大建設科技成就」,被建設部列為「2004年科技示範工程」,並獲得2004年廣東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而2002年動工的三號線,又有新的提高和突破。在廣州地鐵四、五號線建設中,他則根據線路通過地區的工程、水文地質及地理環境條件,提出採用非粘著驅動的直線電機運載系統,填補了國內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這是國際上第一條中大運量等級的直線運載系統。該系統成為國家發改委支持的重點科研項目,並在國內得到推廣應用。
Ⅵ 關於地鐵的句子
【第1句】結了婚後來就有了兒子,人多了,寂寞也就多了。有時喧鬧中想找個地方安靜安靜,卻很難。時常會回想起早上六點鍾的一號線地鐵上的時光,很清新,很美!那或許是一生中屈指可數的永遠不落塵埃的記憶,很清楚,彷彿昨天。
【第2句】寒遐和小唯順著強勢的人流向著地鐵站走去,整個街道,人頭擁擁,行色匆匆,誰也沒有留意誰。
【第3句】走進地鐵時代,是我們的生活質量提升的一個標志。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人類自我的束縛和禁閉。這種看似十分愜意和自由的交通工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們生存空間的逼視、逃亡和解構。為了破解城市人口膨脹和交通擁堵的難題,人們在選擇一個解救自我的出口時,往往會在不自覺中又為自己堵死了一扇吸納自然風光美景氣息的窗口。因為,人為的東西再美,也是一種毫無生命力的觀賞物而已。
【第4句】十米處,地鐵站張開碩大的口似乎要吞噬所有的建築、所有的綠色、所有的行人。在這個經濟發展的時代,地鐵最能彰顯發展的成果!寒遐和小唯欣然地走進地鐵通道,然後拾級而下,順著燈火通明的通道一直走到售卡器,看著數不清的候車人,和一列列走走停停呼嘯而過的列車,對於第二次乘坐地鐵的寒遐來說,有一種無法適從的感覺。短短數秒鍾,眼前的行人已被替換三次,此時的候車人非彼時的候車人。
【第5句】倘若安靜坐在地鐵里,我喜歡四處張望尋找那種隱秘的快樂。我會思考那個妝容精緻、神情淡漠的女子,會有怎樣的故事;會想像青澀的學生情侶,能夠一起相愛多久;會羨慕那對白發的老人之間,恆久的愛;會探究簡單的行囊里,是否帶著遙遠的草香,是否帶著美麗的夢想。。。。。。
【第6句】列車經過一個站台又一個站台,旅客換了一批又一批,川流不息的地鐵,誰會為誰停留?只會是眼前這對纏綿的情侶,絕對不會是隻身影單的寒遐,或是小唯。因為從他們的腳步,可以看到一種叫漂泊的方向感。
【第7句】迪拜的地鐵是無人駕駛的,是世界上最長的計算機自動控制的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系統。迪拜地鐵規劃准備建紅、綠、橙、藍四條地鐵線。目前已峻工投入營運的是紅線和綠線兩條線路。
【第8句】雖然不是第一次去上海,但是坐地鐵還是第一次。記得那是一個灰色而又寒冷的夜晚。我懷著摸摸東方明珠的激動心態。踏上沒有座位的動車組,來到了上海。
【第9句】人在車廂內,只是看見時間的流逝與空間的轉換——鍾表的提示和地名的改變。猶如孫行者上天入地,神話傳說在科技力量的威力下終於成為一種可能的現實和真實的圖景。這是現代人的一種自豪和驕傲,也是城市現代化進程的神奇魔力再現。在地下穿行,不是地獄般的痛苦與摸索,而是感受和心靈在特定環境下的一種新的體驗與釋放。旅客人流的上上下下,預示著城市人氣脈動春潮般的涌動和隱退。車廂外倏忽而過的燈光,似乎在告訴旅客只是一次時間的旅行;來到江漢路站,憑經驗才知道地鐵已經在人們的不自覺中瞬間穿過了浩浩長江天塹。
【第10句】人的一生好像乘坐北京地鐵一號線:途經國貿,羨慕繁華;途經天安門,幻想權力;途經金融街,夢想發財;經過公主墳,遙想華麗家族;經過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這時,有個聲音飄然入耳:乘客你好,八寶山快到了!頓時醒悟:人生苦短,何不淡然。
【第11句】當再次的坐在地鐵里的時候,原有的興奮與愜意,卻在一點一點的退去。我看到了真實的地鐵之景————人們臉上那麻木的表情!只有那廣播里報地名的聲音,還有一絲的溫度。很是懷疑自己,幾年之前對地鐵的概念是怎麼定出來的?是那時的不成熟?還是如今變得現實?
【第12句】一九九九年的那個夏天,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坐上地鐵。寬敞明亮、環境潔凈、人流如潮的站廳站台,設施設備的現代化,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地鐵的雄偉,感受到大都市的氣派。踏上列車,緩緩起動慢慢地聽到列車在隧道飛馳的呼嘯風聲,如離弦的箭迸發向前直沖。心裡情不自禁的感嘆科學技術的偉大,感嘆人類精粹的知識……
【第13句】江城這條地鐵2號線全長近40公里,五年多的建造,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以及高科技的神威,科技人員和工程施工者的辛苦,才使得一種夢想成為現實。而規劃中的6條地鐵線,也將在每年完成一條地鐵通車的期盼中進入市民的視野。其實,人們在市區出行,是乘公交車、輕軌車、計程車、私家車、摩的、輪渡,還是搭乘地鐵?這個選擇,似乎沒有一個標准或唯一答案的,完全憑借個人的喜好、出行的方便和經濟時間成本的考慮。抵達同一個地點,其實,有人做了個體驗,公交車是費用最經濟的,地鐵是時間最節省的,其它的交通工具則是在這兩者之下。
【第14句】地下火車,黑色的閃電,在幽冥之地奔突。每個人的面容,每個人的聲音,都是恍惚的,和我隔著一個世界。風和激流,在四周涌動。窗外沒有風景,只有黑暗,或者光明——那是到了另一個站台。站台上是亮晃晃的燈光,宛如白晝,但也只是宛如白晝。在北京的地底下穿行,和上面的宮殿、城池相隔著。那樣多的行人,從我眼前匆促閃過,我能記住的,只會是你,具體而個別的你,一個或者兩個。
【第15句】隨著站台的一聲電鈴奏響,一列子彈頭形狀的乳白色地鐵徐徐而來。自動門打開旅客下站後,我們依次進入,一下子就好像被一種溫馨而舒適的氛圍所包裹。女播音員的溫柔的聲音伴遊客一路前行。據說有六節車廂組成一趟地鐵,站內設施如公交車一樣,凈空約兩米,寬約兩米,兩邊安放有冬暖夏涼的座椅(在座椅上的確感受到一股電流緩緩導入身體)。
【第16句】地鐵空調自動調劑著車廂內的溫度。中間走道有縱橫交叉的不銹鋼把扶,進出口門左右自動對開。站口上方設置有地鐵沿線路線圖,並且以移動光點提示上站或到站的所在位置。還有武漢地鐵的電視屏幕,隨時播放著沿途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風光。
【第17句】2012年12月28日,對於江城市民來說,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子:中國第一條穿越長江的地鐵正式開通。從此,人們的出行方式與時俱進,在節約時間成本和開辟新的生活方式中走進了地鐵時代。
【第18句】從地面到虎泉地鐵站口,需要往地下深入三個層面的時空距離:從地面走下約8米高空的台階來到自動售票大廳,然後再下到地鐵處候車。這三個層面的垂直距離約近20米吧,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生活空間已經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達有效而有限地被放大擴大了,並且轉移到了另外一個曾經存在於科幻、小說和夢想的願景里的時域。在幾分鍾的時間里,隨著腳步的移動和心神嚮往的支配,我彷彿一下子跨越了幾個世紀的時光,在夢境中欣賞和享受著一種奇特而幻覺般的人生之旅。好像一座城市的街道口被一隻無形之手瞬間嫁接、遷移到了地下,燈光溫暖著寬敞明亮的空間,視覺驚詫於新潮靚麗的布局,模仿他人體驗著高科技的自動售票機,細心瀏覽著富於地域特色的壁畫和宣傳標語,觀察並享受著身著玫瑰色工作服地鐵工作人員的引導和服務……這些現代生活的文明元素,幾乎在一夜間成為一種身邊的現實體現。
Ⅶ 地鐵上,一個小伙一路抱怨:「活是我干,受表揚的卻是組長,最後成果又成經理的,不公平!」他旁邊的老人
一個笑話,包含這么多人生哲理,我學習了
Ⅷ 地鐵工作包括有什麼職務
地鐵工作包括值班員、站務員等職務。
1、值班員:
(1)行車值班員:負責本班組車站綜合控制室,負責車站行車工作,監視列車到、發情況及乘客上
下車、候車動態,監控設備運作狀況。
(2)客運值班員:主管車站客運、票務管理,組織站務員從事客運服務工作;負責車票、錢款(含
備用金)的配發、回收及保管工作;車站營收統計工作,各種票務收益單據的申領、填寫及保管。
2、站務員:
(1)客服中心服務員:負責客服中心工作,按規定處理與乘客相關的票務事宜;負責客服中心的售
票、充值、補票、咨詢等相關事項;完成相應票務報表的填寫。
(2)站廳巡視員:負責站廳乘客服務,設備的巡視、緊急情況下事件的處理等。
(8)成果坐地鐵擴展閱讀:
地鐵的優點:
1、節省土地:由於一般大都市的市區地皮價值高昂,將鐵路建於地底,可以節省地面空間,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2、減少噪音:鐵路建於地底,可以減少地面的噪音。
3、減少干擾:由於地鐵的行駛路線不與其他運輸系統(如地面道路)重疊、交叉,因此行車受到的 交通干擾較少,可節省大量通勤時間。
4、節約能源:在全球暖化問題下,地鐵是最佳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由於地鐵行車速度穩定,大量節省通勤時間,使民眾樂於搭乘,也取代了許多開車所消耗的能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鐵
Ⅸ 贊美地鐵的句子
1、雖然不是第一次去哈爾濱,但是坐地鐵還是第一次。記得那是一個灰色而又寒冷的夜晚。踏上沒有座位的動車組,來到了哈爾濱。
2、人流潮湧,腳步結識地平線。月光的平台,在喧囂中並發激情,急急地追趕時間。跳動的硬幣,置換里程的累計給生活的圓進行分解。
3、時光遊走,在入口和出口的地方張開它的貪婪,吞噬逃避陽光的砝碼,把潮汐涌泄。
4、那些舒展焦急情緒的秋風,正演奏著無法捕捉蒼茫的黯淡,抖落一地秋葉,沒有悲壯,沒有宣誓,輕輕一揮手向夏的熱烈一一作別。
5、地鐵站張開碩大的口似乎要吞噬所有的建築、所有的綠色、所有的行人。在這個經濟發展的時代,地鐵最能彰顯發展的成果。
6、穿越青春的隧道,遠去。告別一盞盞無法刺透秘密的光線,轉移,軌道是它忠誠的伴侶,相依相偎,親密的知己。吻聲近了,又近了,開啟心泵震盪靈魂。擦面而過的冷色秋波,誰人能解?
7、深秋在城市的懷抱珍藏希望,留住永恆和美麗撫慰忐忑地張望,孕育一個又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8、那些高低流淌的深邃,翻動著喘息的熱浪,江南城市的溫度依舊不能消遣。許是等待下一班提速的熱戀出現,許是放棄秋實的碩果出現。
9、歡快的哨聲正撩撥瞬間的深思,秒針、時間,正點列車的目光直逼前方,洞察秋毫。等待足跡提速,保持自然界最初的完美姿勢。
10、2012年12月28日,對於江城市民來說,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子:中國第一條穿越長江的地鐵正式開通。從此,人們的出行方式與時俱進,在節約時間成本和開辟新的生活方式中走進了地鐵時代。
Ⅹ 北京地鐵二號線
北京地鐵2號線,又稱環線,全長23.1千米。
2號線的線路圖呈較規則的矩形。線路東段、北段、西段的走向與北京二環路重疊,線路南段沿長椿街-前門-建國門行駛。
2號線設西直門站(201)、車公庄站(202)、阜成門站(203)、復興門站(204)、長椿街站(205)、宣武門站(206)、和平門站(207)、前門站(208)、崇文門站(209)、北京站(210)、建國門站(211)、朝陽門站(212)、東四十條站(213)、東直門站(214)、雍和宮站(215)、安定門站(216)、鼓樓大街站(217)、積水潭站(218)共18座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