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新中國恢復國民經濟措施取得了什麼成果

新中國恢復國民經濟措施取得了什麼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20 23:50:02

①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為恢復國民經濟採取了哪些措施國民經濟恢復情況怎樣

1.把官僚資本企業收歸國有,建立國營企業2.米棉之戰,糧油之戰,銀元之戰3.調整工商業 經過這些調整,國民經濟開始有所好轉

②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為恢復國民經濟採取了哪些措施

歷史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二課教的「米面之戰」,土改,經濟恢復措施執行得很快;因為國民黨走的時候發行「金圓券」之類的貨幣,颳走了民間資本。
所以,在共產黨的大力支持下,國民經濟迅速恢復,為經濟計劃的施行而打下基礎。

③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為恢復國民經濟採取了哪些措施

關於新中國的成立,主要從這樣幾個方面掌握: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條件、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及通過的決議、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體會議、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這幾方面的內容教材都有表述,在復習時注意記憶。 在這里特別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和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體會議的內容區別開來,還要注意將重慶政協會議與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區別開來。 同時還要注意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直到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其制定的《共同綱領》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關於全國領土的基本解放,一是要注意理解新中國成立時,解放戰爭尚未完全結束,人民解放軍還在繼續追殲國民黨殘余軍隊,解放全中國。二是要注意理解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時,除台灣和少數沿海島嶼外,中國領土全部解放。三是要注意理解當時進行的解放全中國的戰爭仍然屬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延續。 考點2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鞏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權而進行的斗爭及歷史意義 建國初期開展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運動被稱為建國初期三大運動。這三大運動都起到了鞏固新生人民政權的作用。 考查重點新中國成立初期,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先後進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運動和「三反」「五反」運動。 抗美援朝的歷史意義: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保衛了朝鮮的獨立和中國的安全;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同時這一勝利,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廢除了在中國延續數千年的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 鎮壓反革命運動的歷史意義:基本上肅清了祖國大陸上的反革命殘余勢力,鞏固了人民民主政權。 「三反」「五反」運動的歷史意義:「三反」運動教育了幹部的大多數,挽救了一批犯錯誤的同志,純潔了幹部隊伍,抵制了資產階級的腐蝕。「五反」運動打退了不法資本家向社會主義的猖狂進攻,打擊了他們的五毒行為,在工商業中進行了一次普遍的守法經營教育,開始建立了工人階級對資本家的監督。 考點3 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初步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國民黨反動派進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帝國主義的長期掠奪,以及國民政府和官僚資本的大肆搜刮,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新中國面臨的經濟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恢復發展國民經濟,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穩定物價、統一財經,合理調整工商業等。

④ 新中國經濟恢復時期的成就有哪些

1、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勝利,徹底消滅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為國家財政經濟的根本好轉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國家的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
社會主義經濟的領導地位大大加強。新中國成立後,建立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國營經濟,成功地調整了工商業和經濟結構的改組,使社會主義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有了相當的提高。到1952年底,國營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34.7%上升為56%,國家資本主義工業的比重由1949年的9.5%增加到1952年的26.9%。建立和完善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的任務已勝利完成。
3、恢復和發展了工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商業外貿等。
在短短的3年裡,新中國醫治了長期戰爭所造成的創傷,使工農業生產達到或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主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除個別產品外,都超過了建國前的最高年產量。
4、始終堅持發展生產、恢復國民經濟為中心,正確處理革命和生產、政治和經濟的關系,使各項社會政治運動和各種工作都不幹擾生產的正常進行,而是一切工作都圍繞著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工作,並為這個中心工作服務,是為了從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打破對生產力的束縛,發揮人民群眾對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恢復和發展生產創造條件。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長期戰爭的破壞和國民黨反動派的掠奪,中國經濟已處在全面崩潰的境地,工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通貨膨脹十分嚴重,人民生活極端貧困。新中國成立後,立即著手恢復國民經濟,並把它作為建國初頭三年的中心工作。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採取了一系列的正確措施,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到1952年底,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勝利完成。這表現在:(1)全國工農業總產值達810億元,比1949年增長77.5%,比歷史上最高年產值增長20%;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都達到並超過解放前的最高水平。(2)交通運輸全面恢復並得到發展,新修了成渝、天蘭等鐵路干線和康藏、青藏等公路。(3)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科學研究等事業也有較大發展。(4)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全國職工平均工資比1949年提高70%左右,農民收入平均增長30%左右。(5)國民經濟在質量上得到提高,性質上發生變化,工業總產值佔全國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為41.5%,國營經濟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成為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國民經濟恢復任務的完成,為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創造了條件。

⑥ 新中國成立後,為恢復國民經濟採取了哪些措施

新中國成立後,為恢復國民經濟採取了以下措施:

1,沒收官僚資本和建立國營經濟,既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同時又具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人民政府還收回了帝國主義把持近百年的海關管理權,肅清了帝國主義在華經濟侵略勢力。

2,通過「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穩定了全國的物價。

3,將全國財政經濟由中央統一管理,形成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這在當時是很必要的。

4,通過土改,合理調整工商業和精兵簡政措施,使國家財政經濟根本好轉。

5,人民政府領導人民大力恢復和發展生產,引導農民互助合作,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在城市、工礦企業進行了民主改革和生產改革,對恢復和發展生產起了重要作用,也完成了民主革命遺留的任務。



⑦ 新中國成立後,為恢復國民經濟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麼成果

⑧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為恢復國民經濟採取了哪些措施國民經濟恢復情況怎樣(10分


措施: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穩定物價,統一財經;合理調整工商業;領導人民恢復發展生產。(6分)
恢復情況:到1952年底,國家財政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農業生產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市場物價穩定;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4分)

⑨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黨中央採取了什麼有效措施結果怎樣

分三個階段
1、限制利用階段(一千九百四十九——1952)。從1949年建國到1952是我國認識和處理非公有制經濟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黨和政府從我國的具體實際出發,在繼承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認識成果的基礎上,對非公有制經濟作出了基本正確的分析判斷,採取了正確的政策。
早在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就明確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沒收封建階級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在這一綱領的指導下,隨著解放戰爭的進展,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人民政府沒收和接管了屬於國民黨國家壟斷資本的金融和工商企業,從而構成了新中國最初的國有經濟的主要構成部分,向建立國營領導下的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新型經濟體制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大經濟綱領實現之後,新民主主義的經濟主要由五種成分組成。在五種經濟成分中,國營經濟處於領導地位,掌握國家的經濟命脈。在三年的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我國實施了「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合作、內外交流」的基本經濟政策,達到了發展生產,繁榮經濟之目的,使各種經濟成分在國營經濟領導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國家優先發展國營經濟、積極扶持合作經濟、鼓勵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對於國營經濟,政府在接管官僚資本的過程中,由於貫徹「原職、原薪、原制度」的政策,較好地調動了管理人員和職工的積極性,並在此基礎上實行民主改革,使國營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有較為明顯的提高。對於私營經濟,一方面實行以「節制資本、統制貿易和加強計劃」為主要內容的管理政策,通過在活動范圍、稅收政策、市場價格、勞動條件等諸方面對私營經濟不利於國計民生的方面予以限制;另一方面,國家通過調整工商業,開展城鄉物資交流,活躍市場流通,並且擴大了對私營工業的加工訂貨和產品收購,從而使私營經濟獲得了正常利潤,能夠進行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2、根本改造階段(1953——1956)。從1953年社會主義改造醞釀到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國認識非公有制經濟的第二階段。在此階段,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地位降低。
在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前進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個過渡時期。我黨經過充分醞釀,於1952年底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其核心是「一化三改造」。從1953年開始,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就成為過渡時期總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採取「利用、限制、改良」的政策,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經歷了統購統銷、加工訂貨、公私合營等階段。對個體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採取了合作的道路。個體農業的改造經過了農業生產互助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再到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三個階段;個體手工業經過了手工業供銷合作社、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和合作工廠三個階段。到1956臘尾,「全國私營工業戶數的99%,私營商業戶數的82.2%,分別納入了公私合營或合作社的軌道;加入合作社的農戶佔全國農戶數的96.3%,其中參加高級社的農戶佔全國農戶數的87.8%;參加合作社的手工業人員已佔全體手工業人員的91.7%」
當時我黨認為,總路線實質就是使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製成為我們國度和社會的唯一經濟基礎,即把當時非公有制經濟佔主體階段變為公有制經濟佔主體階段,從而使我國社會的所有制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1956年同1952年相比,「國民收入中各種經濟成分的比重,國營經濟由19.1%上升為32.2%,合作經濟由1.5%上升為53.4%,公私合營經濟由0.7%上升為7.3%,以上三種經濟成分之和由原來的21.3%上升為92.9% ,而和私營經濟則分別由原來的71.8%和6.9%下降到7.1%和0.1% 。在工業總產值中,社會主義工業佔67.5%,國家工業佔32.5%,資本主義工業接近於零;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佔68.3%,國家資本主義商業和由原來的小私商組織的合作化商業佔27.5%,私營商業只佔4.2%」[5]。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不僅是由於在這一階段我國對非公有制經濟採取從限制到消滅的政策,更重要的是由於我黨對馬克思主義某些論斷進行簡單教條的和嚴重脫離了中國的具體實際。
3、取締消滅階段(1957以後)。我國對個體經濟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積極探索,返回正確道路到完全陷入迷霧的過程。
黨和國家領導人於1956年底認識到發展個體經濟重要性,於是在翌年初對個體經濟進行了一次短暫的再探討,提出了利用個體經濟形式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一系列正確思想:提出了長期保留個體經濟獨立經營的主張;針對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後個體工商戶出現的新情況,提出了調整所有制結構的新思路;提出工商業者不是國家的負擔,而是一筆財富的觀點。但是這些並未根本上突破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認識框架,也未制定具體的政策加以鞏固,仍然把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完全公有制當作我國現實目標去追求。對個體經濟在我國的積極作用和發展商品經濟的歷史必然性認識不牢固,因此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堅持下去。相反,1958年之後,由於對主要矛盾判斷的失誤,黨內經濟建設方面急躁冒進思想的發展和政治上「左」傾觀念深化,經濟體制的變動服從於「大躍進」的需要,服從於提前建設社會主義、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口號的需要,對「三大改造」後剩下的個體工商業者採取了更加嚴厲的限制和改造措施:一是組織入社,對個體手工業戶,除極個別的特種工藝手工業戶外,都要組織加入手工業合作社;二是把集體工商業並入或轉入國營企業。1958至1959年,絕大部分的集體工商業都已經轉為國營,留下的少量合作店、合作組也基本上只保留了形式,實際上都歸對口國營企業統一核算。

⑩ 建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為了恢復國民經濟採取了哪些措施

一、建國初期的經濟形勢:

1.教師首先指出:全國解放前夕,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已趨於全面崩潰,留給中國人民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爛攤子。由學生概括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閱讀教材回答。

教師可利用教材中的《1949年國民經濟基本情況》簡表,從表中可以看出,建國初期工農業生產極其落後,人民生活困苦,尤其是工業基礎十分微弱。另外,教師適當補充關於工業基礎薄弱、物價飛漲,投機猖獗的內容,為下面內容作鋪墊。

2.造成國民經濟形勢嚴峻的原因有三點,由學生討論並舉例完成,學生分小組討論,討論後回答,教師做補充。

第一,是帝國主義的長期掠奪。學生舉1840年以來列強屢次侵華的史實、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等內容。教師適當補充材料如:據不完全統計,一百多年來,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通過不平等條約、殖民貿易、非法走私和控制關稅等手段,從中國掠奪的資財有一千億兩白銀以上,人均達二百多兩。教師指出殖民主義的危害產生深遠影響,新中國建立後要在強敵環繞下進行經濟建設,可以說是任務非常艱巨。

第二,是國民政府和官僚資本的大肆搜刮。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國統區濫發紙幣造成的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的情況,回憶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依靠國民政府壟斷了全國的經濟命脈。僅在解放戰爭期間,他們從人民身上搜刮的財富就達二百億美元以上,讓學生更深入的認識國民黨執政的腐敗。

第三,是長期戰爭的嚴重破壞。學生列舉近代史上的歷次大規模戰爭。教師可補充幾個數字如:僅從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日戰爭中,我國軍民死傷就達三千五百多萬人,財產損失達六千億美元。

教師概括: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有沒有能力穩定經濟形勢,使自己在經濟上從而在政治上站穩腳跟,這在當時是比進軍和剿匪更加困難的嚴峻考驗。

二、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1.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措施。

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歸納概括,難點處教師引導學生理解。

首先是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這又是本節課的難點之一。教師先引導學生回憶官僚資本代表大地主和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是極其反動的,解放前,官僚資本掌握國家的經濟命脈。新中國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要迅速的在經濟上站穩腳跟,首先採取了沒收官僚資本的政策,轉化為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簡介國營經濟的性質。人民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學生分析沒收官僚資本的作用:為迅速恢復國民經濟,統一財經、穩定物價等措施的實行奠定基礎;同時也為人民政權的鞏固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其它有效措施:第一,打擊投機倒把,加強市場管理,穩定市場物價。聯系第一目內容說明當時打擊投機商、穩定物價、恢復發展國民經濟工作的重要性。學生結合小字內容講解「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引導學生分析中國共產黨不僅政治上是堅強的,在經濟上也是有能力的,也能拿滿分。閱讀教材中毛澤東的引言:「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打擊投機倒把,加強市場管理,穩定市場物價。不但結束了十多年來物價暴漲的局面,穩定了物價,更贏得了人心,使一些對中國共產黨持懷疑、觀望態度的人對黨充滿信心,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建設好新中國。

第二,統一財政經濟,實現財政收支平衡。教師先進行講解。解放初期,國家財政收入分散,部分公糧、稅收歸省級地方,但行政、軍費、建設開支等都由中央支付,由此中央財政赤字不斷增加。為解決這一問題,政府發行貨幣,但貨幣發行過多,引起物價上漲。為使國家收入、支出平衡,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把全國財政收入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並由中央掌握物資調動,現金調動由中央人民銀行管理。學生討論:統一財經的措施在當時有沒有實施的必要?意義是什麼?答案強調建國初期嚴峻的經濟和政治形勢,實施後把分散的物力、財力集中起來,由中央統一管理使用,推動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

第三,合理調整工商業,發展生產。對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仍要使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得到恢復發展這個問題,初中學生難於理解,教師不要展開。這一點教材中只有一個註解,涉及不多,不作為難點處理。教師指出私人資本主義經濟指的是民族資本主義和農民、手工業者的部分個體經濟,性質和官僚資本是完全不同的。在建國初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恢復發展國民經濟至關重要。因此,在這一時期(1949-1952年底),中國共產黨仍要使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這樣做是必要的,正確的。

1.結果和影響

小結: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上《1952年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簡表,和《1949年國民經濟基本情況》簡表進行比較。中國共產黨僅用短短三年的時間,就使國家財政經濟取得了根本好轉,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為國家開展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准備了條件。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共產黨是偉大正確的黨,她不僅在政治上使中國人民站起來,在經濟上也使中國人民逐漸走向富裕道路。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偉大意義是什麼?」進一步讓學生明確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與政治穩定之間的辯證關系,明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措施為我國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准備了條件。

三、「三反」、「五反」運動:

1.開展「三反」、「五反」運動的原因。

學生閱讀教材,教師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考慮:資本主義的反動性,以及黨內有些幹部產生貪污、腐化的罪行,以便深刻認識「三反」、「五反」運動的必要性。

2.「三反」、「五反」運動的內容和意義。

學生閱讀歸納「三反」、「五反」運動的內容和兩個運動開展的不同范圍。

「三反」指的是1951年末至1952年末,在黨和國家機關、國營企業內部進行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五反」指的是在資本主義工商業中進行的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騙國家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反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斗爭。

簡介「三反」、「五反」運動的經過,以劉青山、張子善為例強調共產黨處理黨內腐敗問題的堅決性和一慣性,可引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內容。

組織學生討論「三反」、「五反」運動的意義。

第一,打退了不法資本家向社會主義的猖狂進攻,打擊了他們的「五毒」行為,在工商業中進行了一次普遍的守法經營教育,開始建立了工人階級對資本家的監督,保障了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第二,教育了幹部的大多數,挽救了一批犯錯誤的同志,清除內部一批腐敗分子,純潔了幹部隊伍,加強執政黨和國家機關的建設,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

與新中國恢復國民經濟措施取得了什麼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