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學校成果

學校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17 17:08:49

『壹』 如何讓科研成果在學校見成效

學校是培養人的場所,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學校領導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和管理規律,實施科學地管人、理財、用物、處事,提高學校管理的綜合效益。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人的因素」。如何發揮人的管理效能,確實是全面實現學校工作目標的直接因素。學校管理工作千頭萬緒,關鍵是搞好對教師的管理。教師中蘊藏著極大的工作熱情,只要學校領導善於調動它,就能成為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巨大力量。下面就如何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問題談兩點看法。
一、運用激勵機制是途徑。
人文的管理理論告訴我們:管理不僅要以組織為基礎,更重要的是要以組織中的人為基礎,要研究人,重視人的需要、動機、行為等。學校管理的核心就是人的管理,工作的績效主要取決於人的因素,其中人的積極性又是關鍵之中的關鍵。通過激勵,可以創設一種良性的競爭機制,使每一位教師充分發揮其才能,激發其潛力;通過激勵,可能使校園充滿活動,使教師的革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因此,學校要充分運用各種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1、獎賞激勵機制。這是一種通過獎勵為實現學校目標而努力工作並做出成績的先進分子,以引導教師努力奮進的導向性激勵機制。它包含物質獎賞和精神獎勵兩種。具體要求:①建立教師獎勵制度,獎勵在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績的老師。可設有先進班主任獎、教學進步獎、優秀課獎、先進教研組獎、最佳服務獎等,並在每年教師節進行頒獎;②健全教師評優評先制度。要堅持標准,依照程序,由下而上逐步推薦並公示,廣泛聽取意見;③在學校經費緊缺情況下,獎勵應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④要做到公平合理,不能意氣用事,對人不能有新疏之分,對事不能有抑揚之嫌。
2、情感激勵機制。具體要求學校管理者:①要以情感人,關心每一位教師的冷暖,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②要經常了解教師的思想,開展經常性的談心活動;③要創設條件,盡量滿足教師的合理要求;④對一些弱勢者、受挫者要及時給予更多的關懷,讓他感到集體有情,產生歸屬感、依附感,從而調整心態,激發熱情。
3、目標激勵機制。目標是一種期望,是人的各項活動所追求的預期結果在主觀上的超前反映,它將使教師在工作中表現出高度自覺的積極性,而每一個目標的實現,又能給人以某種需要的滿足,激勵人們向更高的目標前進,運用目標激勵機制,具體要:①學校要制定明確、合理、有吸引力的集體目標;②要通過教育、宣傳、引導教師把個人利益和目標與學校集體目標和諧統一起來;③實行嚴格的教育教學目標管理,推行教育教學的科學評價工作,充分發揮其導向功能、激勵功能。
另外,必須強調的是在運用激勵機制時,這種「激」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要調控教師過「激」的競爭意識、進取意識,還要構建控制系統,充分發揮制度他控和道德自控功能。 ①對可能出現的違規現象要有具體的懲處條例。如在競爭中有弄虛作假行為等;②要倡導和培育「寬松、和諧、務實、進取」的學校精神;③要推選教師行為准則。
二、凝聚人心所向是關鍵。
效能管理理論要求我們:人心向背是效能建設的關鍵所在。因此,作為學校管理者,要不斷強化人心所向的凝聚力,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
1、領導表率是凝聚人心的關鍵。
①校長應當永遠當好公僕。一位好校長,對等教師應以誠相見,對待自己要嚴格要求,以身作則。在工作上能實事求是,開拓創新。這樣的「師者之師」的校長,在教師面前才有威信,教師才會心悅誠服,學校就能產生積極的心理環境,形成團結、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相反,如果校長把自己視為教師控制者,缺乏愛心關心,沒有人情味;在工作上沒有長遠打算,任人唯新,在這樣的校長帶領的學校必定派別林立,勾心鬥角,正氣不足,學校就缺乏凝聚力,更談不上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②校長在注重不斷提高自身素養的同時,要致力於建設支團結務實高效的領導班子。一方面,校長要注意分析和授權給班子成員,充分發揮班子成員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才能;另一方面,班子每一位成員要尊重、信任和理解廣大教師職工,把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起來,並善於接受他們的監督。這樣,才能把廣大教師凝聚在以校長為核心的領導班子周圍。
③校長要不斷強化民主意識,要認識到教師是學校的主人,要不斷完善教師代表大會制度,切實推行校務公開制度,讓教師真正參與學校管理,民主決策,要認真聽取教師的意見和建設,要定期召開教代會,每學期向教代會作工作報告,並由教代會制定通過各項規章制度。這樣,不僅能增強教師的主人翁意識,而且能使校園人際關系更加融洽,才有利於積極性的提高。
2、思想工作是凝聚人心的動力。要不斷加強師德教育,實施「樹我形象,鑄我師魂」工程。要通過學習素質教育理論,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觀、學生觀和質量觀。要注意聯系實際,對教師關心的熱和難點問題,組織進行討論,並加以正確的引導。
3、幫困解難辦實事,這也是凝聚人心所向的重要工作。要開源節支,積極籌措資金,逐步改善教師的辦公條件和居住條件,恰當滿足教師的合理需要,還應利用節假日組織活動,春節走家慰問,日常看望慰問病號,及時幫困解難,為教師辦實事,這樣才能大大增強教師隊伍的凝聚力。
總之,辦好一所學校的根本和關鍵都在於都教師。學校管理者只有千方百計地把教師積極性調協起來,把教師身上蘊藏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才能實現學校的管理目標。

『貳』 東莞市塘廈水霖學校的學校成果

學校以「注重社會效益,著眼長遠發展」為投資理念,以「創優質回教育,建南粵名校」為答辦學目標,通過十年的奮斗努力,學校持續發展,成績斐然,先後榮獲東莞市一級學校、東莞市先進民辦學校、東莞市綠色學校、東莞市德育示範學校、中國民辦教育百強學校等稱號。廣東省教育廳羅偉其廳長蒞臨學校考察,對水霖學校的辦學業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與時俱進,勇攀高峰。水霖人不負社會和家長的重託,努力把水霖學校辦成新莞人子女成就大學夢想的搖籃,譜寫水霖學校更輝煌的樂章。

『叄』 新會華僑中學的學校成果

學校分別於1998年獲廣東省僑資學校辦學優秀成果「吳漢良獎」二等獎,
2002年獲廣東省教育管理科學「吳漢良獎」三等獎。
先後被評為
「廣東省中學共青團建設先進單位」
「南粵女職工文明崗」
「江門市先進集體」
「江門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
「江門市創建園林綠化先進單位」
「新會區教育先進單位」
「新會區高考一等獎」等。
在2006年高考中入本科線352人,創歷史新高;初中畢業生共250人,有97人入全區1000名,按比例居全區的第三名。
2007年高考成績驕人,其中生物科尤為突出:新會區生物單科前十名中7名為該校學生,前五名中4名為該校學生。
2009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416人,首超400名大關,為歷年最高。其中黎德幫同學以滿分150分奪得廣東省理科基礎狀元。在廣東省一級學校評估中,被譽為「校風、校紀優秀、校容校貌優美、教育教學質量高、社會聲譽高」的一所新型僑校,成為新會僑鄉教育事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2009年11月13日至 14日,對江門市新會區華僑中學申報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進行了驗收確認。這是新會區第二所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11月14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和廣東省教育廳聯合舉辦的「華教精英南粵論壇」活動在廣州進行,全省僑務工作的領導、教育廳的領導、部分學校領導及海外華人僑領近200人參加了會議。江門市新會華僑中學副校長吳麗萍同志代表學校出席了該項活動。活動中,吳麗萍同志與馬來西亞沙巴州根地咬根華中學簽定「友好學校」協議書,江門新會華僑中學被確認為第三批「廣東省中華文化傳承基地」(全省共有六所學校獲得第三批「廣東省中華文化傳承基地」的稱號),這是江門市中繼江門五邑大學、江門幼師之後獲得該項名譽的第三所學校。

『肆』 汕頭市六都中學的學校成果

130多年的辦學歷史,文化沉澱深厚,人才輩出,使一批又一批的農民子弟踏進了政界、商界、文藝界的各個領域,帶動了無數家庭的發展,為潮南新區的三個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得到了各級黨政、社區群眾和廣大家長的肯定和贊譽。 近幾年來,學校獲得了多種榮譽:2003年8月被汕頭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2004年9月被汕頭市教育局評為「教育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2006年1月被汕頭市教育局評為「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2006年6月被汕頭市委、市政府評為「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2007年3月被汕頭市綜治委、教育局、公安局評為「汕頭市安全文明校園 」 ,2007年11月被汕頭市教育局評為「汕頭市課改先進單位」;2005年12月學校潤心文學社被汕頭市教育局評為「中學生優秀文學社團 」;2007年12月語文教研組被評為「汕頭市中學先進教研組」;2008年3月英語教研組被汕頭市婦聯、總工會授予「巾幗文明崗」稱號;2008年9月學校被潮南區評為「教育先進集體」;2008年11月,學校被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授予「廣東省書香校園」稱號。2009年2月,學校被廣東省教育廳評為省首批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學校面對生源實際,因材施教,扎扎實實地抓好高中階段三年的教育工作,獲得了低進高出的效果。幾年來,教學質量如日東升,在2002年的高考中上省線209人,上線率為42%,其中上本科線率為14.5%;在2003年的高考中上省線550人,上線率為91.1%,其中上本科線率為33.4%;在2004年的高考中上省線427人,上線率為92%,其中上本科線率為50.2%。先後有多名學生在國家、廣東省的學科競賽中獲獎 。
學校先後獲得廣東省「普教系統先進集體」、汕頭市「百花競賽先進單位」、「文明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考風考紀教育先進單位」、「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優秀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先進團委會」、「先進學生會」等榮譽稱號,美譽度高。
如今,學校正繼續奮力拚搏,穩步向「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和「一流師資、一流管理、一流質量的現代化名校」的目標邁進。

『伍』 深圳市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的學校成果

深圳市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先後獲得全國「中小學外語教研工作示範學校」、「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校園環境文化藝術先進學校」、「青少年藝術人才培訓基地」,廣東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文明學校」、「德育示範學校」、「書香校園」、「綠色學校」以及深圳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首批中小學素質教育德育特色學校」、「師德師風先進學校」等榮譽,辦學成果獲「廣東省基礎教育成果獎」、「廣東省教育科研成果獎」。學校校園美,質量高,設備好,已經成為深圳教育的窗口學校。

『陸』 萬江中心小學的學校成果

1995年被評為「東莞市一級學校」,1998年被東莞市綠化委員會評為「園林式單位」,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2001年被定為市「英語特色實驗學校」,2002年被評為「東莞市綠色學校」,2003年被定為「東莞市『現代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基地」,2005年被評為「東莞市文化先進學校」。 萬江中心小學於2001年被市教育局定為市首批「創建英語教育特色實驗學校」。多年來,該校領導對創建工作十分重視,有行政專人負責,在經費上也大力支持。校領導還經常親自組織和參加英語科組的教研活動,並積極安排英語教師到各地參觀學習,學校各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多次承辦區公開課、試驗課、演講比賽、英語專場演出等,在全區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2001至2004年,師生獲區級以上獎勵30人次。因各項成績突出,2001年,校英語科組被市教育局評為市優秀教研組。
學校於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被市教育局定為市英語特色實驗學校,英語科組英語科組被東莞市教育局評為市優秀學科教研組;2002年被東莞市教育局評為「綠色學校」,被市婦聯評為市「實施兒童發展規劃暨家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少先隊被評為東莞市少先隊紅旗大隊,教師團支部被團市委評為「五·四紅旗團(總)支部」;2003年被市教育局評為東莞市「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基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先進學校」; 2005年,獲市首屆中小學生聲樂藝術演唱比賽城區片復賽合唱一等獎、聲樂藝術二等獎,「東莞市首屆中小學生聲樂藝術演唱比賽」決賽合唱類小學組三等獎,東莞市文化建設「先進學校」;2006年獲「東莞市少先隊三星級隊室」稱號,2006年東莞市中小學航空模型競賽小學組團體總分三等獎,2006年東莞市中小學航空模型競賽手擲模型飛機留空時間項目單項團體二等獎,2006年東莞市中小學航空模型競賽橡筋動力模型飛機留空時間項目單項團體二等獎,區文教系統2006年男子籃球比賽獲優秀組織獎,區2006年「六一」文藝匯演(小學組)課本劇比賽一等獎,區2006年「六一」文藝匯演(小學組)粵曲比賽一等獎;2007年,獲東莞市中小學航空航天模型競賽優秀組織獎、區「雙謠(童謠、民謠)育文明」徵文比賽活動優秀組織獎、區首屆「小品、相聲模仿大賽」二等獎、區優秀青年志願服務集體、區群眾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區系列文藝大賽優秀組織獎、區小學生迎新年賀「元旦」中英文電腦打字、電子賀卡現場製作比賽團體總分一等獎、區教學質量評比一等獎等,有6個科組獲區優秀科組。2001年以來,師生共獲國家級獎項58項、省級獎項92項、市級獎項208項、區級獎項496項。
學校擁有5項市級以上立項課題,其中4個課題已成功結題並獲獎:《實施「無為」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獲廣東省「十一五」科研成果評比三等獎和東莞市科研成果評比三等獎;《凸顯村辦小學辦學特色,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水平》獲廣東省「十一五」科研成果評比二等獎和廣東省創新成果三等獎;《村辦小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與探索》獲東莞市科研成果二等獎;《激發教師的上進心,建設與時俱進的教師隊伍》獲東莞市科研成果三等獎。課題《小學生快樂閱讀的研究與實踐》正有序地有條不紊地研究當中。
近年來,學校在上級領導的關懷指導下,在陳干華校長的帶領下堅持「上善若水,順勢而為」的辦學理念,堅持「教科研並舉,內涵發展」的發展思路,讓老師們成長了,讓學校發展了。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市文明標兵單位」、「市交通安全文明學校」、「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學校」、「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市紅領巾示範學校」、「市示範家長學校」、「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推廣示範學校」、「廣東省朝陽讀書活動先進集體」、「全國綜合實踐先進實驗學校」、「全國語文教改示範校」、教育部「十一五」專項任務課題實驗學校。此外,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萬江區小學綜合教育質量一等獎。學校三風建設也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正努力朝著「爭創市一流名校」的方向邁進。

『柒』 中國建國以來的教育成就

建國以來教育工作的主要成就

2006-1-6 14:48:32 來源: 馬克思主義網路要覽

建國以來教育工作的主要成就 新中國的教育是在一
個經濟落後、文化教育很不發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舊中國的教育事業非常落
後,而且帶有濃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的色彩。全國
人口中的80%以上的人是文盲,學齡兒童入學率只有
20%左右。據國民黨政府教育部的統計,1947年全國高等
專科以上學校僅有207所,在校學生只有15.5萬人;1946
年中等學校僅有207所,在校學生只有187.85萬人;小學
僅有28.9萬所,在校學生只有2368.35萬人。在中等以上
的學校中,勞動人民的子女極少。
建國之初,新中國對舊有學校進行了接管和改造。
1952年以後,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進行了高等學校的院
系調整,在各級學校中開展教學改革,創辦了工農速成中
學,積極開展成人教育,規定了一切學校都向工農開放,
實行人民助學金制度。1953年新中國進入第一個五年計
劃時期,教育事業納入國家計劃軌道。在這個時期,教育
事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61年前後,國民經濟處於暫時
困難時期。隨後,根據中共中央關於「調整、鞏固、充實、提
高」的方針,1961—1963年間對教育事業進行了大幅度調
整。經過調整,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質量和高等學校的科
研水平得到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事業遭到了嚴
重破壞,造成了各條戰線專門人才短缺、青黃不接的狀
況。「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教育工作開始了撥亂反正和
調整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教育戰線的形勢,教育事業得
到恢復和發展。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從而教
育工作的地位、作用也得到了不斷提高和加強,教育事業
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自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的教育工作盡管有許多失
誤,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破壞;但就全局
來講,還是取得了巨大成就:
1949—1989年,中國的普通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
校共畢業1705.66萬人。1949—1989年的普通高等學校
的畢業生數比1928—1947年的普通高等學校的畢業生數
增加了35.6倍。1949—1989年的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數
比1931—1946年的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數增加了8.3
倍。普通高等學校從1949年的205所增加到1989年的
1075所,本、專科在校學生從10.65萬人上升到208.21
萬人,分別增加了5.24倍和16.87倍。中等專業學校從
1949年的1171所增加到1989年的3984所,在校學生數
從22.88萬人上升到217.75萬人,分別增加了2.4倍和
8.52倍。研究生1989年在校學生數比1949年增加了
160.11倍,達10.13萬人。
1949—1989年,中國的普通中學教育和小學教育發
展迅速,為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和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
做出了重大貢獻。1949年普通中學4045所,在校學生數
103.90萬人,1989年上升到8.96萬所和4554.02萬人,
分別增加了21.14倍和42.83倍。1949年小學34.68萬
所,在校學生數2439.1萬人,1989年小學達77.72萬所,
在校學生數為12373.1萬人,分別增加了1.24倍和4.07
倍。學齡兒童入學率已由解放前的20%左右增到
97.44%。幼兒教育也發展得很快,1989年幼兒園達17.26
萬所,在園幼兒1847.66萬人。
職業教育發展也很迅速。1989年技工學校達
所,在校學生為126.7萬人,而1949年技工學校才3所,
在校學生僅2700人左右。1989年農業、職業中學達9173
所,在校學生為282.27萬人,比1980年分別增加了1.77
倍和5.22倍。許多地區的職業教育體系正在形成。
1949—1989年,中國的成人教育也得到普遍發展。
1989年全國各類成人學校達27.2萬所,在校學生達
3661.32萬人。其中,成人高等學校達1333所,在校學生
為174.11萬人;成人中等學校達5.63萬所,在校學生為
1541.11萬人;成人初等學校達21.43萬所,在校學生為
1946.1萬人。1989年,全國農村有395.55萬人參加識字
學習。
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也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高等
學校也是全國科學研究的重要方面軍,為國家做出了重
要的貢獻。1957年高等學校有6項自然科研成果獲得國
家科學獎金。1982年7月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評選的自
然科學研究122項重要成果中,高等學校(包括與其他系
統合作的項目)獲獎56項,其中一等獎4項。高等學校的
科研成果大部分被推廣和運用到國防、工農業生產等各
個方面,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
益。在高等學校的文科科學研究中,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新中國成立以後,各級各類學校的教材建設也取得
了很大的成就,保證了教學的需要。同時,各級各類學校
的辦學條件,如校舍,教學設備和圖書資料也有了極大的
改善。1977年以來,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指示,逐年增
加了教育經費。在1979—1981年間,教育經費在國家事業
經費中的比重由9.95%提高到13.5%;教育基本建設投
資占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的比重,從1%提高到3%。
新中國成立以後,廣泛地開展了外事國際交流,派遣
和接受了大量留學生。在50年代,中國的教育國際交流,
主要是在蘇聯和東歐等國之間進行。據統計,先後派往蘇
聯的留學生和進修生9106人,派往其他國家的較少。1978
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實行了改革開
放的政策,教育國際交流日益增多。1978—1989年間共派
遣留學生3.38萬人,其中畢業回國的留學生1.65萬人。
同期,外國來華的留學生人數達1.29萬人。此外,中國教
育系統還廣泛參加各種交流活動,各級各類學校都不同
程度地同外國學校建立了不同的校際聯系。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已經建立了一支為社會主義
教育服務的教職工隊伍。1989年全國各級普通學校的教
職工數達1326.84萬人,比1949年增加了11.97倍。1989
年各級成人學校的教職工數達77.05萬人,其中專任教師
39.42萬人。教師隊伍的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質量也在
不斷提高。

『捌』 小學學校改革與發展成果簡介

識字與寫字復是閱讀制和寫作的基礎。識字與寫字教學的改革直接決定著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改革,而且還直接影響著其它學科的教學。最近幾年,一些國家開始重視兒童智力的早期開發,把識字、閱讀能力的培養作為智力開發的重要途徑,因此,識字與寫字教學的改革會越來越引起人的關注。反思我國近代以來識字教學的發展過程,不難發現,照搬外國母語教學理論多於對我國傳統識字經驗的吸收和借鑒,正因如此,識字教學曾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所以,必須對識字與寫字教學的理念進行認真的審視,使識字教學植根於民族文化的土壤,符合漢語言文字的特點,遵循母語教育的規律,從而促進識字與寫字教學的實踐探索的不斷發展。

『玖』 南頭中學的學校成果

南頭中學連續三年被評為深圳市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單位。培養了廣東省高考狀元沈實等多名省市級狀元,本科升學率一直在80%以上。2012年,我校高三(1)班胡志文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低進高出、高進優出一直是南頭中學的辦學優勢和引以為豪的成果。
在各級各類學生競賽方面,學校多次奪金獲銀。先後獲得全國數學聯賽一等獎,全國生物聯賽一等獎,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一等獎等10餘人次,獲得全國學科競賽獎項總計達50多人次。學校連續四次蟬聯深圳市中學生辯論大賽冠軍,多次獲得市名著新編短劇大賽一等獎。
學校是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在南山區具有絕對優勢。連續17年獲南山區田徑運動會高中組團體第一名,兩次獲深圳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冠軍、男子籃球錦標賽冠軍,曾獲得亞洲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季軍。
學校是南山區美術教研基地,美術特長生成績突出。近三年,美術生術科考試全部過本科線,在全省名列前茅。近三年,累計向清華美院、中央美院、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輸送學生一百多名,其中有8名同學考入清華。金夢媛同學美術術科成績位列廣東省第一名,蘇安琦同學超出清華線近100分,其專業成績排名全國第一。2011年美術班重點率更是高達76%,本科率100%。2012年南中榮獲深圳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學校文學特長教育也令人矚目。小詩人鍾梓偉、桑一丹、陳深鋒、王丹青、翁曉琳已出版了個人詩集和文集。鳳岡詩社社長桑一丹被上海戲劇學院錄取,副社長王丹青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趙荔同學獲得第六屆深圳青年文學獎,其著作《遭遇創意隊》在上海舉行了首發儀式。

『拾』 三原外國語學校的學校成果

辦學8年來,學校教育教學成就輝煌。
03、04年中考重高升學率均達61%,居成都市527所學校第6位。
05年中回考升學成績和重高率在成答都外國語類學校中名列第2位,居527所學校的第7位。
06、07年中考重高率超過60%,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在全市領跑。
03、04年連續兩屆高考本科升學率位居成都市145所學校的第6位,文科英語高考成績居全市第2名。
05年高考文理科綜合評估得分居成都市省級示範校以上學校第1位,文、理科高考總平均分居成都省級示範校以上學校第9位和第10位。
06年高考多項指標名列成都市前茅:文科本科上線率與全市148所普通高中學校比較位居第2位;理科本科上線率與全市148所普通高中學校比較位居第8位;文理本科上線率居全市148所普通高中學校第5名。
07年高考文、理科綜合排名位居全市第8名;文科本科上線率位居全市第9名;理科本科上線率位居全市第8名;文、理科各科平均分位居全市第8名;理科有效分上線人數位居全市第8名;文科有效分上線人數位居全市第9名;理科高考升學率位居全市第8名;文科高考升學率位居全市第9名。
08年高三學子數學150分滿分....

閱讀全文

與學校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