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9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七屆中國房地產投融資大會主辦方是誰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中指研究院主辦,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中指研究院承辦。
② 中國指數研究院舉辦的2014年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都邀請了哪些嘉賓,哪些企業將會參會
本次發布會邀抄請了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聯席組長、中國指數研究院院長莫天全,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聯席組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馬駿,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聯席組長、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品牌項目負責人、中國指數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蔣雲峰,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辦公室主任、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等作為「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的演講嘉賓。
此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形勢研究室主任孫學工將在「第十一屆中國房地產品牌發展高峰論壇」發表演講。
各品牌房企負責人將出席本次發布會,參與房地產品牌建設成功經驗交流等會議議程。
③ 2014年中國十大房地產排名榜 中國房地產十大排名有哪些
2014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綜合實力TOP10」
排名 公司名稱
1、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2、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3、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6、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7、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8、龍湖地產有限公司
9、華潤置地有限公司
10、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④ 2014年以來,各級政府出台了哪些支持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政策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 中國房地產信息化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互聯網+」簡單點說就是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結合,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房地產市場經過了近二十年的發展,現在面臨增幅下行庫存增加的壓力,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潛在需求仍將是非常可觀的。關鍵是我們如何把握市場特點,把握市場規律,在新常態中謀求新的發展。
房地產轉型是大家熱議的話題,但是轉型並不等於轉行,兩者之間不能劃等號。
互聯網絕不可能替代房地產行業,但是互聯網和大數據對這個行業的影響也絕不能低估,互聯網已經改變了很多的商業模式,在房地產行業市場研究、價值評估、房地產交易,都已經應用到了大數據的覆蓋范圍。
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已進入一個重要時期,在互聯網+的模式下,利用好互聯網、利用好大數據,是我們這個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⑤ 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上有什麼研究成果
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報告
⑥ 求2014年會節目,房地產行業,兩男人,頭疼啊!謝謝!
雙人舞蹈《撿肥皂》
http://bbs.owan.com/thread-33477452-1-1.html
⑦ 2015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什麼時候召開
5月16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院三家研究機構共同舉辦的「2015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三屆中國房地產投融資大會」(簡稱:2015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會議發布了最新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報告及最新中國優秀房地產上市公司名單,莫天全、劉洪玉、張永偉、黃瑜、李迅雷等嘉賓發表主題演講,全國多家房企代表及媒體精英參會。
2014年9月19日-20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院三家研究機構共同組成的「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自2004年開展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以來,已持續進行了十一年。十一年來,研究組深入挖掘優秀房地產企業品牌成功要素,積極探索中國房地產品牌可持續發展之路,研究成果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對品牌企業提升品牌形象、沉澱品牌資產、強化行業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5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媒體宣傳
為了記錄和再現「2014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屆中國房地產品牌發展高峰論壇」的盛況,我們收集了近200篇有代表性的電視台、電台、通訊社、報紙、雜志和網路報道,編輯成這本《2014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媒體匯編》。
2015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具體時間目前暫未公布。
望採納,謝謝
⑧ 後房地產時代,廣東未來五年應該發展什麼
王瀚 �0�1 思考之一:對房地產業發展的回顧思考回顧過去將近十年,尤其在「十一五」期間,房地產-住宅行業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經濟支柱。與加工貿易業不同的是,房地產業雖然自身的核心技術也不多,但是房地產業主要面向的是國內市場,客戶群主要在國內,按照「微笑曲線」理論,房地產業是國內各個產業中最接近於微笑曲線兩端的行業,是房地產這個行業的一個突出特性。房地產業既能整合鋼鐵、水泥、建築等上游環節,消化其龐大產能,同時,作為個人的大宗消費(投資)投入,又受到銀行的格外青睞,對於政府而言則是拉動內需的重要手段。再加上房地產兼具消費性與投資性,符合國民心理,具有全民參與的基礎條件,而且早期的房地產總體價格水平並不算高,因此房地產業在幾年間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並不奇怪。隨著大量社會資本都湧入房地產業,房地產在相當大程度上已成為全民資本,甚至是海外資本的投資樂園和避風港。在一線中心城市中,成本較低、區位優良的黃金地塊越來越少,已達到稀缺程度,使得傳統的房地產開發模式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使得人們不得不認真思考要向何方開源。 �0�1 思考之二:建議未來五年重視發展「3G-互聯網」產業要開源的話,我們的增長點還會在哪裡?「3G-互聯網」產業應該得到重視,並發展成為戰略支柱產業。從資本的角度看,3G產業是國內重要的基礎產業,得到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中移動、中電信、中聯通是主要的基礎運營商,而互聯網產業中的眾多企業則有不少在海外上市融資,吸引全球金融資本關注。3G-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還能夠整合消費電子、信息產品乃至家用電器等諸多成熟甚至已飽和的產業,注入新的動力,其作用類似於房地產業對鋼鐵、水泥、建築等行業的拉動效應。從應用的層面看,經過十年的發展,互聯網行業已從最初社會印象當中的「小孩子玩意」,發展到信息、娛樂、商品交易,乃至衣食住行等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領域,真正走向「水泥+滑鼠」的應用模式。3G時代的到來,更為網路向「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提供了現實可能性。3G-互聯網產業雖然不是房地產那樣的大宗消費,也不會有直接的保值增值功能,但進入門檻及成本更低,更能夠吸引廣泛的社會參與。如果作一個對比的話,房地產業反映的是一種「長期平均收益」,而3G-互聯網產業則更突出的是一種「邊際收益」。參考印度的經驗,印度在基礎設施等方面都比較落後,但是其信息產業卻獨樹一幟。這個案例很值得我們思考。 一、發展3G-互聯網產業應以「中小企業」作為切入點(以廣州為例)如果用時髦的話語來包裝,3G-互聯網產業可以戴上「物聯網」、「雲計算」等諸多耀眼的光環,但是結合到實際情況,廣州發展3G-互聯網產業應以「中小企業」作為切入點。正如在房地產中,國內所言的「房子」只相當於美國市場上的「公寓」,而美國市場上的「房子」則類似於國內的「別墅」、「聯排別墅」,從國外市場照搬過來的時髦用語固然很能夠吸引眼球,但當然也會混淆了客觀的認識。包括廣州在內的珠三角城市擁有大量活躍的中小企業群,而近年來各城市大力打造的「中央商務區」、「總部經濟」等概念,對這些中小企業卻並沒有直接的幫助作用。隨著以珠江新城區域為代表的大量辦公寫字樓的投入使用,廣州的經濟活力特徵已日益從「專業街、沿街鋪面、住宅經商」轉向「正規寫字樓、中央商場」,同時,相伴隨著的還有城市化及重化工業化的過程。活躍於「專業街、沿街鋪面、住宅經商」時代的中小企業,有著相當大的靈活彈性與經濟活力,也保持了較高的運轉效率及較低的運作成本。如何保持中小企業的這種優勢?3G-互聯網產業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而從3G-互聯網產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發揮其與「產(企)業投資經營」功能之間的關聯性,也是促進自身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作為比較,住宅行業在近幾年得到大發展,其主要原因在於,住宅產品從一種「消費品」拓展成為某種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投資品」,從而獲得了超額的發展。3G-互聯網產業往往被人們認為是「消費行業」,如果能夠更好地與企業運作、商務運營等結合起來,拓展其在經營方面的功能,有利於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發展。將3G-互聯網產業與中小企業更好地結合起來,將創造出更廣闊的想像與發展空間。 二、電子商務突圍,可以考慮從「網路營銷」切入(以廣州為例)就「電子商務」而言,目前國內的電子商務,在實際運作當中,其實主要說的是「電子交易」、「網路銷售」,即以賣商品為主。而談到國內電子商務業的巨頭,主要是總部集中於上海-長三角以及北京等幾家巨頭,如阿里巴巴等,它們目前的業務主要集中於商品的網路銷售。廣州等珠三角城市擁有大量的生產型企業,為數不少都是加工貿易型企業,一般也都已有較為成熟的傳統營銷渠道。在中國擴大內需的市場與政策大背景之下,這些從前以加工貿易為主的企業都開始有了建立自主品牌的迫切需求了,而不僅僅再是單純的賣產品,它們也開始需要有適合它們的建立品牌的渠道、工具與方式。另一方面,傳統的品牌營銷渠道、工具與方式,一般是基於外資企業以及大型國有企業的需求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對於當下這些企業的需求未必完全適用。互聯網應用、電子商務,是這些企業可以利用的新資源與渠道。但是,目前的互聯網應用與電子商務領域,涉及企業商務需求這一塊,要麼主要是以商品的網路交易、銷售為主,要麼是消費點評類,主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企業主動出擊的少。還有一類是搜索排名類型,屬於比較簡單的營銷手段。目前的網路營銷,還主要是諸如網路發帖、刪帖等簡單方式,離企業的真正需求恐怕還有很大距離。「網路營銷」,有可能成為廣州電子商務突圍的一個切入點。 �0�1 思考之三:建議未來五年逐步注重發揮高鐵-城軌系統對城市(鎮)化進程的作用 在十二五期間,有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投資是很引人關注的,那就是全國高鐵系統、城軌系統以及城市地鐵-輕軌系統的建設。全國如此,廣東也不例外,例如已建成的武廣高鐵,將要建成的廣珠城軌、貴廣南廣、廣深港、廈深等,另外還有珠三角輕軌系統以及各個城市內的地鐵-輕軌系統等。在未來五年,廣東應該逐步注重發揮高鐵-城軌系統及城市地鐵-輕軌系統的作用,提升城市(鎮)化水平。 一、中心區域城市轉型中的交通變革,從公路化漸向軌道化。在城市(鎮)化程度較高的珠三角地區,城市鐵路網路與軌道交通網路已越來越密集。上世紀80到90年代,珠三角高速公路與港口發達,相對應於其強烈的外向型經濟特徵。2000年以後,珠三角鐵路客運上升而貨運下降,並且軌道交通漸漸興起,相比於盛行於80、90年代的高速公路網,鐵路網更有利於大容量的城際間通勤交通。與這種交通方式的變化相對應的是,珠三角區域的內在消費能力大大提升,例如,(除去投資因素後)房價水平實質性地跟隨提升。生產方式變化了,消費方式變化了,生活方式變化了,乃至人口的結構與流向也變化了。交通向軌道化轉變,帶來了對土地的集約化利用方式,這種集約化利用方式,不僅催生了城市發展模式的變革,也增強了城市間的交流與溝通。 二、高鐵-城軌系統,一方面提升了中心區域的要素集聚度,另一方面又有利於要素的流動與擴散,促進不發達地區的發展。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流量」成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特徵,高鐵-城軌系統的建成,客觀上有利於提高各要素的流通性。以已開通的武廣高鐵對沿線區域的影響為例,自09年年底運行以來,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境內設有高鐵站點的清遠市的經濟提速不少,休閑旅遊、房地產等第三產業的受惠尤其明顯,韶關市也有類似現象。清遠、韶關可謂是「環珠三角城市「,然而一直以來經濟都不甚發達,與珠三角的經濟狀況形成較大的反差,雖然近在咫尺卻似乎總有一道無形的高牆阻隔。高鐵的開通,促進了市場要素的流通,從而有望實質性地打破這堵高牆,真正地帶動不發達區域的發展。 三、建議:在城市(鎮)化進程中,注意強化高鐵-城軌系統的帶動作用。珠三角地區的產業不斷向外遷移,為了保持住本地區在資本、人才、技術等方面的既有優勢,地方政府傾向於把推進轄區內(尤其是現有工業區)的城市化進程,把發展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等第三產業作為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從工業化到城市化,從第二產業招商引資到第三產業招商引資,成為珠三角城市未來的發展趨勢。過往連綿百里式的工業園區事實上也帶來了土地浪費嚴重、生產效益低下等致命弊端,而第三產業逐步往中心城區集中,有利於減少土地浪費,提高單位生產率。在這個城市轉型當中,人的因素愈加重要,如何塑造差異化的城市魅力,加強城市間的合作,漸漸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與較不發達的粵北、粵東、粵西地區,在城市(鎮)特色方面有著不小的差異,以往由於交通條件等方面存在的種種制約因素,這種差異化很難轉化形成實質性的區域合作。然而,隨著,武廣、貴廣、南廣、廈深等多條高鐵線路陸續開通或將要開通,珠三角地區與粵北、粵東、粵西等地區將會形成一至兩小時內的交通-經濟圈,這就將大大促進全省范圍內的人員與經濟要素流動,加強各區域內的中心城市(鎮)的拉動作用,同時也提高了各區域-城市-城鎮間的互動水平。例如,山區城市(鎮)良好的自然環境,有望吸引中高端人才,激活工作-居住式的交通通勤,促進服務業的發展,交通因素的變化帶來了人的變化,再進而帶動經濟要素的變化。 四、建議:廣東應該及早作好高鐵-城軌沿線城市(鎮)的發展規劃,提升區域競爭力。近年來大量的投資資金投向「鐵公基」領域,在這其中,高速鐵路網的建設或許能夠更快地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中國「美國的幅員+日本的密度+歐洲的多樣性」的現實,使「高速鐵路+軌道交通」有可能發揮出更大作用,媲美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鐵路對美國、二戰後鐵路對日本的作用。歷史上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城市(鎮)化水平因鐵路的發展而提升,是鐵路的重要價值之一。 與長三角、環渤海等國內其他區域相比,在人口方面,廣東擁有過億的實際居住人口,對城市(鎮)化的實際壓力很大。在城市化方面,蘇州等江南地區由於歷史上開發的時間較早,城市群較密集,城市化水平也相對較高,相對來說,更容易吸引中高端人才落足,相比之下,珠三角城市群只能說「城鎮化」水平較高,城市化水平反而並不算很高。環渤海地區的代表城市--天津近年來發展迅猛,其後發優勢明顯,其產業園區的建設起點比較高,再加上原有大型國有企業的底子,使得其產業發展的平台較高,而珠三角城市中原有的產業園區多為二三十年前由市場自發形成的,到如今,二者差距比較明顯。 筆者認為,注重發揮高鐵-城軌系統的作用,將大大有利於提高城市(鎮)化水平,提升區域競爭力。
⑨ 聽說世茂在2013年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測評成果會上入圍了
入圍「企業綜合實力1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