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排名

成果排名

發布時間:2021-07-20 13:56:32

A. 申報教師職稱,在業績成果中「排名(僅限5個字)」怎麼填寫

具體寫有關教學工作方面的,分段寫教幾年級,幾個班,成績怎麼樣(及格率,優秀率,鞏固率)等,上面有說明呀

B. 中國近年來的輝煌成就

截止2019年,中國的輝煌成就:

1、社會主義改造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這一切,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2、堅持改革開放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成功開辟、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經受住考驗和挑戰

經受住蘇聯解體、東歐劇變、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和嚴重洪澇災害、2003年「非典」疫病災害、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嚴峻考驗和挑戰。通過持續努力和奮斗,中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發展起來,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歷史性飛躍。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開啟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進軍。到本世紀中葉,當我國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時,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5、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辦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陽、秦皇島、青島為協辦城市。香港承辦馬術項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共有參賽國家及地區204個,參賽運動員11438人,設302項(28種)運動,共有600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參加。

C. 中國的十大成就是什麼

1.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國際論文總數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國際論文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納米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二。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非線性光學晶體、量子信息通訊、超強超短激光、高溫超導等前沿技術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涌現了載人航天、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准等一批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2.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鋼鐵、船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整體技術素質邁上新台階。重大技術裝備自主開發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綜合工程化能力明顯提高,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3.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近年來中國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科技進步為人口健康、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撐。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應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實施,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能源領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先進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燃料電池、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關鍵技術,為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控技術取得重要進展,一批新葯創製成功,傳統中醫葯得到新的發展,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來,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2002年到2006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3.97萬件增長到12.2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從0. 58萬件增長到2.5萬件。隨著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國專利局受理的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量連年增長,2006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總量達21萬件,居世界第4位。

5.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五年來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平均增速高達27.0%,高於「九五」時期平均增速6.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占製造業比重由14.5%上升到16%。2006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322億元,是2002年的2.7倍;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達5288億美元,是2002年的3.5倍,優化了貿易結構,國際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

6.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收入和總產值分別達到4.3萬億和3.6萬億;聚集了全國一半數量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研究開發投入佔全國的1/3;區內企業擁有發明專利數為32600;區內企業創造的工業增加值達8520.5億元,約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9.4%。2007年上半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營業總收入25891.8億元,工業總產值21873.2億元,工業增加值5021.6億元,出口創匯967億美元。

7.科技投入規模和強度持續提高。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5位;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升,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2%。近5年國家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較快增長,其中2006年中央財政科技撥款達1009.7億元,比上年增加25.0%。

8.中國成為世界科技人力資源大國。2005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全時人員達150萬人/年;一支充滿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正在迅速成長,45歲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員占研究人員總數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總規模達到2300萬人,成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養規模最大的國家。

9.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逐步增強,大學、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中的骨乾和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2006年,中國企業研究開發支出總額達到2134.5億元,佔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的71.1%,企業開發的重大技術成果不斷涌現;民營科技企業已由20年前的7000多家發展為2006年的15萬家。高等院校現有研究開發人員22.7萬人,取得了人類細胞衰老主導基因、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家蠶基因組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面向市場的創新能力得到加強,公益類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成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10.國際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目前,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與96個國家簽訂了102項政府間科技合作協議,簽訂了1000多項部門間科技合作協議,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政府間雙邊和多邊國際科技合作框架。積極利用國際科技資源,中國參與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國際對地觀測、地球空間雙星探測、人類肝臟蛋白質組、中醫葯國際科技合作等等國際大科學、大工程計劃。中國科學家、科學技術人員參與國際科技合作的渠道進一步拓展,人員交流與合作更加緊密、便捷,方式更加靈活、多樣。迄今為止,中國已參加了大約350個國際科技組織,有206位科學家在國際科技組織中出任各級領導職位。

D. 中國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1、全球首對體細胞克隆猴姐妹「中中」「華華」誕生

2018年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宣布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多年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沒有解決,成為世界性難題。該成果標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實現了我國在非人靈長類研究領域由國際「並跑」到「領跑」的轉變。

2、「慧眼」衛星填補我國空間X射線探測衛星空白

2018年1月30日,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其進入科學成果產出的新階段。據介紹,「慧眼」衛星已多次參加了國際空間和地面的聯測,獲得了銀道面掃描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陽耀發等的大量觀測數據,發布了30多個伽馬射線暴的觀測結果,直接測量到了目前最強的中子星磁場迴旋吸收線,完成了國內最高精度的脈沖星導航試驗。

3、我國科學家實現全球首例人類肺臟再生

從患者支氣管刷取出的幾十個幹細胞,在體外擴增數千萬倍之後,被移植到患者肺部的病灶部位;經過3至6個月的增殖、遷移和分化,這些幹細胞逐漸形成了新的肺泡和支氣管結構,進而完成了對患者肺部損傷組織的修復替代——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利用成年人體肺幹細胞移植技術,在臨床上成功實現了人類肺臟再生。

4、「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揭示水稻遺傳信息密碼

2018年4月2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長文刊登了「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用新一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和高性能計算機平台,對這些水稻種質資源進行了大規模基因組重測序和大數據分析,解析了水稻種群基因組多樣性本質。

5、「天鯤號」海試成功中國疏浚事業邁向深藍

「天鯤號」於2018年6月8日-11日進行海上試航,期間,「天鯤號」完成多項考驗,如航速測定、停船試驗、回轉試驗、拋錨試驗、操舵裝置試驗、船舶動力系統功能試驗及其他輔助系統功能試驗。除了航行時需要進行慢車、停車、全回轉、溺水救生等一系列緊急動作外,還要對雷達、電羅經、磁羅經等助航輔助設備進行調試校正,返航後開始為後期挖泥試驗做准備。

E. 科學界成就大小排名

人類自古就喜歡搞排行榜,什麼「水泊梁山108將」、「金陵十二釵」之類的,至於「封神榜」、「詩壇點將錄」說到底也是排行榜。如今,科學界也來湊這個熱鬧了。近日,美國的一位科學作家搞出來一個「200年來科學家大排行」。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的是,人氣超高的達爾文在榜上居然僅居次席。
方法 文獻檢索呈現影響力
給科學家「排座次」的是當紅網路專欄作家約翰·伯漢農(John Bohannon),他的專欄「崗佐科學家」(Gonzo Scientist)受到眾多科學人士的追捧。「崗佐」是製作《青之六號》等經典動畫片的日本動畫工作室。這個伯漢農也是一個兼具科學控和藝術控的極客,專門研究當科學家搞藝術,或者藝術家搞科學會生出什麼「孽種」來。他搞的上一個項目是發動博士們用舞蹈的形式講述自己的理論,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最近他又搞了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在一個「科學家名人堂」里給200年來的科學人物排座次。相關榜單最終發布在《科學》(Science)雜志網站上。
伯漢農說,和一般的「名人堂」不同,這個排名並不是以一小群專家的主觀評價為依據的。他使用了「文獻計數」(literal measure)的「客觀」標准,具體方法是統計某位科學家的名字在200年以來的所有書籍中出現的次數。伯漢農在解釋這種方法的時候頗理直氣壯:衡量科學家的科學影響力需要看同行引用他們名字的多少,而從更大的范圍看,科學家的社會影響力就是他們的名字在各種書籍中出現的次數。這些書籍大多不是純科學的,而名字在其他領域書籍出現的次數不正說明科學家的「文化影響力」嗎?
伯漢農使用的軟體是米切爾(Jean-Baptiste)等人開發的,這個成果剛剛在去年12月在《科學》雜志上發布。米切爾等人把谷歌英文圖書的1500萬本書的數十億個字做成了一個資料庫以供檢索研究。1500萬本書占所有已出版英文圖書的12%,米切爾等人又把這1500萬本書做成的資料庫精選1/3放到網上,供所有人使用,這個資料庫的名字叫「Google文集」(Books corpus)。伯漢農正是使用了這個資料庫做了「科學家名人堂」。
單位 「毫達爾文」
那麼,誰是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呢?一般人第一個想起的是牛頓。不過,這里編訂的是近200年來科學家的排名,牛頓在近300年前就死了,顯然上不了這個排行榜。第二個被想到的應該就是達爾文了。確實,達爾文在「名人堂」里占據了一個顯赫的位置,在谷歌文集里從1839年(達爾文30歲時)到2000年的圖書文本中搜索達爾文的名字,可以在69048本書中看到128429個結果,也就是說,有2%的英文圖書里提到了達爾文。
再考慮到達爾文在科學領域中的成就與重要性,伯漢農決定把「達爾文」當一個單位使用來衡量科學家的影響力。他把達爾文的名字從1839年到2000年平均每年出現的次數設為一個「達爾文」。但是對於很多其他科學家來說,一年真的被引用不了幾次,「達爾文」這個單位對他們來說太大,於是他重新選擇「達爾文」這個單位的千分之一作為單位,這個單位叫「毫達爾文」,簡稱(mD)。
這里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達爾文自己的影響力有多少mD呢?答案是1000mD,也就是「1達爾文」———你答對了嗎?
那麼,達爾文的社會影響力一定是科學界第一嗎?答案讓人大跌眼鏡,他只能排第二。排名第一的是伯特蘭·羅素,他的影響力高達1500mD。
雖然出乎意料,但仔細想想羅素老師確實有這個實力。羅素是20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他同懷特海合寫的《數學原理》用數學的方法來定義邏輯,在邏輯學和數學的發展史上都是劃時代的。他提出的最有名的理論是所謂「羅素悖論」。
羅素還是一個傑出的哲學家,可以說是古典認識論的集大成之人物,他對「人的認識」和「自然實體」關系的辯證看法對20世紀以來的科學研究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羅素還是20世紀最著名的公共知識分子。他反對殖民主義,反對一戰,反對納粹,同情共產主義,同時對斯大林持批判態度。他還曾經訪問過中國……總之,羅素是一個特別能折騰的人物。相比起來,達爾文是個很低調的人,敗給羅素也並不冤枉。
排名 跌眼鏡和生面孔
排在第三的又是大熟臉———愛因思坦,影響力達到878mD。排在第四的又讓人跌了一次眼鏡———劉易斯·卡羅爾。卡羅爾曾長期在享有盛名的牛津大學任基督堂學院數學講師,發表了好幾本數學著作,專業領域主要是幾何學、線性代數和數學邏輯。卡羅爾死抱古典數學,反對「四元數」(Quaternions)、「連續性原理」等新的數學理論,可以說是數學上的反動分子,對科學本身沒有什麼貢獻,但憑借《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贏得了驚人的文化影響力,他的影響力達到479mD。
排在第五的是一個很生的面孔———克勞德·伯爾納(Claude Bernard)。伯爾納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生理學家和哲人。伯爾納曾自學寫劇本,後經一位批評家建議,放棄文藝而進入巴黎醫學校習醫,養成了勤於動手,勤於思考的作風。後世生理學家公認,在胰腺的消化功能、肝臟的糖原生成功能、血管運動機制、箭毒和一氧化碳等毒物的作用機制等方面的研究是與伯爾納的名字分不開的。他在晚年提出了「身體內所有的活命機制的目的是保持內環境恆定」的理論。伯爾納於1878年逝世,法國為他舉行了國葬。伯爾納的影響力達到429mD。
排在第六位的更是生面孔:奧利弗·洛奇(Oliver Lodge)。他是英國物理學家,對發明無線電話起到了關鍵作用,影響力達到394mD。排在第七至第十位的分別是:生物學家赫胥黎(Julian Huxley);統計學之父卡爾·皮爾生(Karl Pearson)、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玻爾(Niels Bohr)、電話的發明人貝爾。
排在後面的科學人物都是無名之輩嗎?非也!諾貝爾和霍金分別排在第57和58位,可見這個排行榜競爭之激烈。
在現在還活著的科學人物中,排名最高的是美國生物學家,環保鬥士康芒納(Barry Commoner)。1917年出生的康芒納排名第39位,影響力109mD。華人方面,物理學家楊振寧排名第486,影響力11mD,另一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排名第583,影響力9mD;中國台灣生物學家吳成文排名第610,影響力9mD(四捨五入結果9mD,但原始數字不同,所以排名有先後);中國物理學家周光召排名第1969,影響力2mD;中國物理學家錢三強排名2287,影響力2mD;中國物理學家謝希德排名第2412,影響力2mD。

F. 古代皇帝成就排名

第一位:秦始皇嬴政
第二位:漢武帝劉徹
第三位:唐太宗李世民
第四位:成吉思汗
第五位:隋文帝楊堅
第六位:康熙
第七位:武則天
第八位:忽必烈
第九位:拓跋宏
第十位:宋太祖趙匡胤

G. 魔獸世界成就排行在那可以查到.

很遺憾的告訴你官方沒有成就排行系統一般都是人為的統計各個伺服器的第一名成就多少內 但也不是很准確容 http://bbs.ngacn.cc/read.php?tid=2971266這個是全區全服第一成就 你可以參考一下

H. 王者榮耀中成就排名是根據什麼來的

是根據你所在大抄區你的襲成就等級排名的,等級一樣誰經驗多誰靠前

I. 熊才平的成果獲獎

1、2013年3月,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人文社會科學)回(教社科[2013]2號),獲獎項目:答基於網路教學平台的城鄉教師教研互動研究
2、2010年3月,獲浙江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浙政發[2009]79號),獲獎項目:
教育信息化新視界(叢書)共8冊
3、2008年3月,獲得浙江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學術進步獎(浙社科規辦〔2008〕3號),獲獎項目:基礎教育信息化城鄉均衡發展:問題與對策(教育研究,2006第3期)排名:1/2
4、2007年9月,獲得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獲獎項目:「基礎教育信息化區域性均衡發展理論與實踐」,排名:1/3
5、2005年9月,獲得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項目:「面向教師教育的信息化環境創建與應用」,排名:3/5

閱讀全文

與成果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