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有人說鈴木是被迫退出中國市場的
鈴木公布2018全球的四輪車銷量,全球年銷量高達300餘萬的產銷數據,在日本、歐洲、印度、美洲,鈴木這個車企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可以毫不避諱的說鈴木在全世界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都相當高,這也足以證明鈴木這個車企在全球地位依然舉足輕重。那麼為什麼要退出中國市場呢?
鈴木的退市從來就不是因為自身的質量、口碑不行,開過鈴木汽車的消費者對於鈴木的質量相信有更清晰的認識,此外鈴木旗下的維特拉、驍途也是深受消費者青睞的車型,從銷量的趨勢就能看出。
嚴重的是急劇下滑的市場份額,讓本就競爭力弱的鈴木汽車無法翻身,2014年鈴木汽車在中國總共售出了266.6萬輛汽車,但是僅僅只過去三年,銷量驟降至 11.9萬輛。即使到了這個地步,都無法使鈴木向中國市場低頭。對我們中國的消費者來說,你來,狂風驟雨我都回去接你,但你走,我一定不會挽留你。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最不缺的就是車企。
『貳』 雙方「一拍兩散」雷諾沒有更多時間等待東風雷諾「絕地反擊」
隨著近兩年東風雷諾銷量持續「腰斬式」下滑,再加上今年1、2月其產量跌至0、月均銷量僅221輛,汽車界有關「雷諾將退出中國市場」的言論一度甚囂塵上。如今,雷諾在東風雷諾合資公司中撤出,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但卻,留下來了一地雞毛......
相比起來,東風雷諾的退出運營有些狼狽,但這次並不是簡單粗暴地將合資公司做破產清算處理,而是重組。雷諾並沒有退出中國市場,只是東風雷諾沒有了。但東風和雷諾的合作還在,易捷特之中東風持股50%、雷諾持股25%、日產持股25%。僅以如今的局面來看,東風雷諾的出走,折損的是雷諾的臉面。
《汽車年輪》認為,這次「東風雷諾股份全歸東風,雙方和平分手」的操作著實讓不少人「被震驚」了一把,曾經的合資改進口了,以後只能買進口雷諾了。這家號稱「法國驕傲」「歐洲前三」的車企退出中國,實際上更多是其自身實力的真實寫照。期待雷諾在精簡國內品牌戰略後拿出更多的驚喜。
微信公眾號:汽車年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退出中國市場的第一年,盤點鈴木留下的燦爛遺產,寫在鈴木百年
閑來無聊翻翻微博,看到了鈴木中國的賬號,最後一條微博發布於2019年6月28日,是鈴木船外機的一則廣告,下面轉發評論多達90多條。熱評第一條讀起來讓人淚目,「鈴木,你啥時候回來啊,我想要雨燕,我出來工作稍微有些能力了,你卻不在了。」
2018年9月4日,鈴木將其在長安鈴木的50%股權轉讓給長安汽車集團,結束了25年的合資經營。藕斷絲連,雖然合作終止,但是緣分未盡,長安汽車在那以後還可根據許可,繼續在中國生產和銷售鈴木品牌的汽車一段時間。但那些故事,就永遠沉睡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以前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