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運行結果是什麼
運行結果:ItisB.
㈡ 程序運行結果是什麼
int main()
{
cout<<"Step one:"<< endl;
Point *ptr1 = new Point; //創建一個對象,調用構造函數Point()。成員變數x=0,y=0;如果寫成Point *ptr1 = new Point(5,6);則是調用構造函數Point(int x,int y),成員變數x=5,y=6。輸出結果不一樣了。
delete ptr1; //刪除對象時調用析構函數。
cout<<"Step two:"<<endl;
return 0;
}
這是在考查對象是如何創建的。
㈢ 軟體預期運行成果
從上節的對比分析中可以看出,該井斜預測軟體已經能准確預測井斜發展趨專勢,預測的屬鑽頭三維軌跡與實際數據的誤差在合理范圍之內,經過進一步完善,該軟體應能對定向鑽井和深孔鑽井軌跡控制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經過與實際數據對比和理論分析,可以預見軟體在深孔鑽井軌跡控制中能取得以下成果:
1)有鑽井史的井段(大體了解地層走向、岩層性質),軟體預測效果好,可以保證一定的准確度,預測數據具有現實使用性;
圖3.10 4號鑽孔預測、實測軌跡對比圖
2)在未知地層井段,井斜角預測效果好,可以為井斜控制服務,方位角預測效果一般;
3)隨著鑽井工程的進展,上部已鑽井段的測斜數據可以大大提高軟體的預測效果;
4)軟體的反向運用,即控制一定的井斜,預測合適的工藝參數、泥漿性能參數等,可以為深孔施工工藝參數、深孔泥漿性能提供指導性意見。
㈣ 運行的結果是什麼
這個就是將a[10]中的元素首尾兩兩交換位置,即a和j交換,b和i交換,依次類推,結果為
jihgfedcba
㈤ 運行結果是什麼,為什麼
這個程序定義了一個有4個元素的結構體數組,主程序把每一個結構體元素的指針傳給了函數f,
在函數f中,程序在結構體的字元串中尋找與結構體的字元相同的字元的位置k,
並返回指向這一位置k的字元指針,如果沒有找到相同的字元,則返回指向結構體字元串首部的字元指針.
主程序根據返回的指向結構體的字元串位置k的指針或指向結構體字元串首部的字元指針列印字元串.
代碼的解釋見注釋
這個結果要分4段看,123,21,3,321因為沒有換行,四段列印在一起了.
因為'1'在字元串"123"的第一個位置所以列印出了整個字元串"123",
'2'在字元串"321"的第二個位置所以列印出了字元串"21",
'3'在字元串"123"的第三個位置所以列印出了字元串"3",
'4'不在字元串"321"中,返回字元串的首部指針,所以列印出"321".
㈥ 運行結果是什麼為什麼
運行結果為:
原因:
#include <stdio.h>
struct ks
{
int a;
int *b;
} s[4], *p;
int main()
{
int n = 1, i;
for (i = 0; i < 4; i++)
{
s[i].a = n;
s[i].b = &s[i].a;
n = n+2;
}
// 經過這里運行得到s[2] == 5
p = &s[0];
// p指向第一個
p++;
// p指向第二個
printf("%d,%d ", (++p)->a, (p++)->a);
// 注意前置的++是先加1後其它運算,所以這里第一個輸出是指向的第三個結構的a
// 也就是s[2],所以輸出5;後面的後置++是先其它運算後加1,所以還是s[2]
return 0;
}
㈦ 主要工作成果是什麼意思
一、主要工作成自果是完成起決定作用的工作後產生的成就。
二、工作成果是完成工作後產生的。能力越高,工作成果就越好。我們暫且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R=F(C.M)
R代表工作成果(Result),C代表能力(Capacity),M代表成熟度(Maturity)。F是它們之間的關系函數,每個人的關系函數應該都不一樣,但總體來說應該是工作成熟度M和能力C越高,工作成果越好。
㈧ 工作成果怎麼寫
題目******
一、工作時間段
二、工作內容
三、較前段時間有什麼進展
四、對後一階段的展望
這些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㈨ 寫出C++運行成果
operator(iostream, int )只能讀取整數,遇到'.'忽略
因此a ch b分別為1, '.', 5
㈩ 工作成果
通過CSAMT剖面測量,獲得鳳凰山礦區13條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剖面。在充分研究現有的地質資料、物性資料的基礎上,根據各條電阻率擬斷面圖的特徵對其進行地質解釋。從鳳凰山礦區的具體情況出發,認為地表附近由於受土壤層、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的影響,常出現低阻效應,其影響范圍通常在100m以內,最大可達200m;地下深處的電阻率基本上反映岩石的實際情況,大理岩和花崗閃長岩體通常反映高電阻率,而接觸帶附近由於蝕變礦化作用強,或由於裂隙及破碎帶發育導致地下水豐富,從而反映為低電阻率。因此,電阻率剖面中的低電阻率帶可能反映大理岩與岩體之間的接觸帶,也是找礦的主要目標。
根據安徽省勘查技術院物探分院的資料,物探成果分別敘述如下。
1.21~23線(CSAMT) 剖面電性異常特徵及推斷解釋
21線:①整條剖面電性層不明顯,根據地質資料可知,其上部為二疊紀地層。②在220點、500點為傾向北東的低阻帶,推測為F1與F2的反映。
23線:①在320點~500點之間為傾向北東的低阻帶,推測其兩側的電阻率梯級帶分別為F1斷層和接觸帶的反映,鳳凰山鐵礦就位於接觸帶上。②在接觸帶的北東側為花崗閃長岩(鳳凰山岩體),其南西側為三疊系地層。
2.25~37線(CSAMT) 剖面電性異常特徵及推斷解釋
從25~37線電阻率斷面圖可見如下特徵:①在25線的300點~500點、28線的500點~980點、31線580點~900點、34線的420點~820點、37線420點~820點之間為低阻帶,而在其兩側為高阻帶;②根據地質資料推測低阻帶為接觸帶,其北東側的高阻帶為花崗閃長岩(鳳凰山岩體)反映,南西側的高阻帶為三疊紀灰岩反映。接觸帶為形成矽卡岩型銅、硫化物礦床的有利部位,如31線的CK311孔在低阻帶的邊部發現了約15m銅礦(含銅矽卡岩),34線已發現的銅礦床位於低阻帶內。
3.40~50線(CSAMT) 剖面電性異常特徵及推斷解釋
從40~50線電阻率斷面圖可見如下特徵:①在40線的500點~700點、46線的700點~940點、48線的980點~1380點、50線的780點~1140點之間為低阻帶,而在其兩側為高阻帶。②根據地質資料推測低阻帶為岩體與三疊紀灰岩的接觸帶,其北東側的高阻帶為花崗閃長岩(鳳凰山岩體)反映,南西側的高阻帶為三疊紀灰岩反映。③在40線的20點~200點、46線的20點~340點、48線的100點~580點之間的深部也為低阻體,可能與礦化有關,應多加註意。
4.52線、55線(CSAMT) 剖面電性異常特徵及推斷解釋
從52線、55線電阻率斷面圖可見如下特徵:①在52線的580點~1300點,55線的420點~700點、980點~1260點之間為低阻帶,而在其兩側為高阻帶。②根據地質資料推測52線的580點~1300點、55線的980點~1260點之間低阻帶為岩體與三疊紀灰岩的接觸帶,其北東側的高阻帶為花崗閃長岩(鳳凰山岩體)反映,南西側的高阻帶為三疊紀灰岩反映。③在55線的420點~700點之間的低阻帶為穿插在三疊紀灰岩內的閃長岩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