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多高層建築物沉降及傾斜觀測.pdf
1、我們對高層建築物的沉降觀測對象主要是基礎沉降觀測,其變形允許值和兩相鄰測點的差異沉降量一般由設計部門確定,具體在工程測量規范裡面的條文說明有詳細說明,因項目比較多不能一一予以說明,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變形監測的變形量預警值,通常取允許變形值的75%;當最後100d的沉降速率小於0.01~0.04mm/d時可認定為已進入穩定階段,一般取0.02。觀測值中誤差不應超過變形允許值的1/20~1/10,或者±(1~2)mm,對於相對沉降取1/20。
2、在《建築變形測量規程》JGJ/T 8—97《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中,關於對結構構件(實體)施工垂直度偏差、標高的檢測規定。在確定了建築平面軸線及結構構件(如牆、柱)等具體位置之後,由於施工操作及外部環境影響等諸原因,結構牆、柱構件實體在對應軸線位置、垂直度、標高、截面尺寸等方面有可能出現偏差。為此,《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對現澆及預制裝配的混凝土結構構件施工允許偏差作了具體的規定。如對現澆混凝土結構牆柱構件的垂直度允許偏差,分為層間與全高兩方面同時控制,層高≤5m時及>5m時的層間垂直度偏差分別不能大於8mm及10mm;總高偏差不能大於H/1000及30mm(H為建築物全高)。對現澆混凝土結構牆柱構件的標高允許偏差,分為層間與全高兩方面同時控制,層間標高±10mm;總標高偏差±30mm。這些規定,是對具體工序操作技術及質量的要求,也需進行檢測及記錄。
『貳』 經緯儀垂直投影法來測建築傾斜,具體是怎麼操作的
6.2.1 建築主體傾斜觀測應測定建築頂部觀測點相對於底部固定點或上層相對於下層觀測點的傾斜度、傾斜方向及傾斜速率。剛性建築的整體傾斜,可通過測量頂面或基礎的差異沉降來間接確定。
6.2.2 主體傾斜觀測點和測站點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從建築外部觀測時,測站點的點位應選在與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線上距照準目標1.5~2.0倍目標高度的固定位置。當利用建築內部豎向通道觀測時,可將通道底部中心點作為測站點;
2 對於整體傾斜,觀測點及底部固定點應沿著對應測站點的建築主體豎直線,在頂部和底部上下對應布設;對於分層傾斜,應按分層部位上下對應布設;
3 按前方交會法布設的測站點,基線端點的選設應顧及測距或長度丈量的要求。按方向線水平角法布設的測站點,應設置好定向點。
6.2.3 主體傾斜觀測點位的標志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築頂部和牆體上的觀測點標志可採用埋人式照準標志。當有特殊要求時,應專門設計;
2 不便埋設標志的塔形、圓形建築以及豎直構件,可以照準視線所切同高邊緣確定的位置或用高度角控制的位置作為觀測點位;
3 位於地面的測站點和定向點,可根據不同的觀測要求,使用帶有強制對中裝置的觀測墩或混凝土標石;
4 對於一次性傾斜觀測項目,觀測點標志可採用標記形式或直接利用符合位置與照準要求的建築特徵部位,測站點可採用小標石或臨時性標志。
6.2.4 主體傾斜觀測的精度可根據給定的傾斜量允許值,按本規范第3.0.5條的規定確定。當由基礎傾斜間接確定建築整體傾斜時,基礎差異沉降的觀測精度應按本規范第3.0.5條的規定確定。
6.2.5 主體傾斜觀測的周期可視傾斜速度每l~3個月觀測一次。當遇基礎附近因大量堆載或卸載、場地降雨長期積水等而導致傾斜速度加快時,應及時增加觀測次數。施工期間的觀測周期,可根據要求按照本規范第5.5.5條的規定確定。傾斜觀測應避開強日照和風荷載影響大的時間段。
6.2.6 當從建築或構件的外部觀測主體傾斜時,宜選用下列經緯儀觀測法:
1 投點法。觀測時,應在底部觀測點位置安置水平讀數尺等量測設施。在每測站安置經緯儀投影時,應按正倒鏡法測出每對上下觀測點標志間的水平位移分量,再按矢量相加法求得水平位移值(傾斜量)和位移方向(傾斜方向);
2 測水平角法。對塔形、圓形建築或構件,每測站的觀測應以定向點作為零方向,測出各觀測點的方向值和至底部中心的距離,計算頂部中心相對底部中心的水平位移分量。對矩形建築,可在每測站直接觀測頂部觀測點與底部觀測點之間的夾角或上層觀測點與下層觀測點之間的夾角,以所測角值與距離值計算整體的或分層的水平位移分量和位移方向;
3 前方交會法。所選基線應與觀測點組成最佳構形,交會角宜在60°~120°之間。水平位移計算,可採用直接由兩周期觀測方向值之差解算坐標變化量的方向差交會法,亦可採用按每周期計算觀測點坐標值,再以坐標差計算水平位移的方法。
6.2.7 當利用建築或構件的頂部與底部之間的豎向通視條件進行主體傾斜觀測時,宜選用下列觀測方法:
1 激光鉛直儀觀測法。應在頂部適當位置安置接收靶,在其垂線下的地面或地板上安置激光鉛直儀或激光經緯儀,按一定周期觀測,在接收靶上直接讀取或量出頂部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作業中儀器應嚴格置平、對中,應旋轉180°觀測兩次取其中數。對超高層建築,當儀器設在樓體內部時,應考慮大氣湍流影響;
2 激光位移計自動記錄法。位移計宜安置在建築底層或地下室地板上,接收裝置可設在頂層或需要觀測的樓層,激光通道可利用未使用的電梯井或樓梯間隔,測試室宜選在靠近頂部的樓層內。當位移計發射激光時,從測試室的光線示波器上可直接獲取位移圖像及有關參數,並自動記錄成果;
3 正、倒垂線法。垂線宜選用直徑0.6~1.2mm的不銹鋼絲或因瓦絲,並採用無縫鋼管保護。採用正垂線法時,垂線上端可錨固在通道頂部或所需高度處設置的支點上。採用倒垂線法時,垂線下端可固定在錨塊上,上端設浮筒。用來穩定重錘、浮子的油箱中應裝有阻尼液。觀測時,由觀測墩上安置的坐標儀、光學垂線儀、電感式垂線儀等量測設備,按一定周期測出各測點的水平位移量;
4 吊垂球法。應在頂部或所需高度處的觀測點位置上,直接或支出一點懸掛適當重量的垂球,在垂線下的底部固定毫米格網讀數板等讀數設備,直接讀取或量出上部觀測點相對底部觀測點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
6.2.8 當利用相對沉降量間接確定建築整體傾斜時,可選用下列方法:
1 傾斜儀測記法。可採用水管式傾斜儀、水平擺傾斜儀、氣泡傾斜儀或電子傾斜儀進行觀測。傾斜儀應具有連續讀數、自動記錄和數字傳輸的功能。監測建築上部層面傾斜時,儀器可安置在建築頂層或需要觀測的樓層的樓板上。監測基礎傾斜時,儀器可安置在基礎面上,以所測樓層或基礎面的水平傾角變化值反映和分析建築傾斜的變化程度;
2 測定基礎沉降差法。可按本規范第5.5節有關規定,在基礎上選設觀測點,採用水準測量方法,以所測各周期基礎的沉降差換算求得建築整體傾斜度及傾斜方向。
6.2.9 當建築立面上觀測點數量多或傾斜變形量大時,可採用激光掃描或數字近景攝影測量方法,具體技術要求應另行設計。
6.2.10 傾斜觀測應提交下列圖表:
1 傾斜觀測點位布置圖;
2 傾斜觀測成果表;
3 主體傾斜曲線圖。
『叄』 傾斜、沉降觀測標製作及安裝資料怎麼做
沉降觀測不是有沉降觀測記錄
『肆』 您好,我想詢問 使用經緯儀如何進行一般建築物的傾斜觀測呢。具體的操作方法。謝謝
可以採用經緯儀進行測量,一般是測量樓頂部與樓底部之間的橫向變形差。具體參考建築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第6.2節的規定進行測量。
6.2.1 建築主體傾斜觀測應測定建築頂部觀測點相對於底部固定點或上層相對於下層觀測點的傾斜度、傾斜方向及傾斜速率。剛性建築的整體傾斜,可通過測量頂面或基礎的差異沉降來間接確定。
6.2.2 主體傾斜觀測點和測站點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從建築外部觀測時,測站點的點位應選在與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線上距照準目標1.5~2.0倍目標高度的固定位置。當利用建築內部豎向通道觀測時,可將通道底部中心點作為測站點;
2 對於整體傾斜,觀測點及底部固定點應沿著對應測站點的建築主體豎直線,在頂部和底部上下對應布設;對於分層傾斜,應按分層部位上下對應布設;
3 按前方交會法布設的測站點,基線端點的選設應顧及測距或長度丈量的要求。按方向線水平角法布設的測站點,應設置好定向點。
6.2.3 主體傾斜觀測點位的標志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築頂部和牆體上的觀測點標志可採用埋人式照準標志。當有特殊要求時,應專門設計;
2 不便埋設標志的塔形、圓形建築以及豎直構件,可以照準視線所切同高邊緣確定的位置或用高度角控制的位置作為觀測點位;
3 位於地面的測站點和定向點,可根據不同的觀測要求,使用帶有強制對中裝置的觀測墩或混凝土標石;
4 對於一次性傾斜觀測項目,觀測點標志可採用標記形式或直接利用符合位置與照準要求的建築特徵部位,測站點可採用小標石或臨時性標志。
6.2.4 主體傾斜觀測的精度可根據給定的傾斜量允許值,按本規范第3.0.5條的規定確定。當由基礎傾斜間接確定建築整體傾斜時,基礎差異沉降的觀測精度應按本規范第3.0.5條的規定確定。
6.2.5 主體傾斜觀測的周期可視傾斜速度每l~3個月觀測一次。當遇基礎附近因大量堆載或卸載、場地降雨長期積水等而導致傾斜速度加快時,應及時增加觀測次數。施工期間的觀測周期,可根據要求按照本規范第5.5.5條的規定確定。傾斜觀測應避開強日照和風荷載影響大的時間段。
6.2.6 當從建築或構件的外部觀測主體傾斜時,宜選用下列經緯儀觀測法:
1 投點法。觀測時,應在底部觀測點位置安置水平讀數尺等量測設施。在每測站安置經緯儀投影時,應按正倒鏡法測出每對上下觀測點標志間的水平位移分量,再按矢量相加法求得水平位移值(傾斜量)和位移方向(傾斜方向);
2 測水平角法。對塔形、圓形建築或構件,每測站的觀測應以定向點作為零方向,測出各觀測點的方向值和至底部中心的距離,計算頂部中心相對底部中心的水平位移分量。對矩形建築,可在每測站直接觀測頂部觀測點與底部觀測點之間的夾角或上層觀測點與下層觀測點之間的夾角,以所測角值與距離值計算整體的或分層的水平位移分量和位移方向;
3 前方交會法。所選基線應與觀測點組成最佳構形,交會角宜在60°~120°之間。水平位移計算,可採用直接由兩周期觀測方向值之差解算坐標變化量的方向差交會法,亦可採用按每周期計算觀測點坐標值,再以坐標差計算水平位移的方法。
6.2.7 當利用建築或構件的頂部與底部之間的豎向通視條件進行主體傾斜觀測時,宜選用下列觀測方法:
1 激光鉛直儀觀測法。應在頂部適當位置安置接收靶,在其垂線下的地面或地板上安置激光鉛直儀或激光經緯儀,按一定周期觀測,在接收靶上直接讀取或量出頂部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作業中儀器應嚴格置平、對中,應旋轉180°觀測兩次取其中數。對超高層建築,當儀器設在樓體內部時,應考慮大氣湍流影響;
2 激光位移計自動記錄法。位移計宜安置在建築底層或地下室地板上,接收裝置可設在頂層或需要觀測的樓層,激光通道可利用未使用的電梯井或樓梯間隔,測試室宜選在靠近頂部的樓層內。當位移計發射激光時,從測試室的光線示波器上可直接獲取位移圖像及有關參數,並自動記錄成果;
3 正、倒垂線法。垂線宜選用直徑0.6~1.2mm的不銹鋼絲或因瓦絲,並採用無縫鋼管保護。採用正垂線法時,垂線上端可錨固在通道頂部或所需高度處設置的支點上。採用倒垂線法時,垂線下端可固定在錨塊上,上端設浮筒。用來穩定重錘、浮子的油箱中應裝有阻尼液。觀測時,由觀測墩上安置的坐標儀、光學垂線儀、電感式垂線儀等量測設備,按一定周期測出各測點的水平位移量;
4 吊垂球法。應在頂部或所需高度處的觀測點位置上,直接或支出一點懸掛適當重量的垂球,在垂線下的底部固定毫米格網讀數板等讀數設備,直接讀取或量出上部觀測點相對底部觀測點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
6.2.8 當利用相對沉降量間接確定建築整體傾斜時,可選用下列方法:
1 傾斜儀測記法。可採用水管式傾斜儀、水平擺傾斜儀、氣泡傾斜儀或電子傾斜儀進行觀測。傾斜儀應具有連續讀數、自動記錄和數字傳輸的功能。監測建築上部層面傾斜時,儀器可安置在建築頂層或需要觀測的樓層的樓板上。監測基礎傾斜時,儀器可安置在基礎面上,以所測樓層或基礎面的水平傾角變化值反映和分析建築傾斜的變化程度;
2 測定基礎沉降差法。可按本規范第5.5節有關規定,在基礎上選設觀測點,採用水準測量方法,以所測各周期基礎的沉降差換算求得建築整體傾斜度及傾斜方向。
6.2.9 當建築立面上觀測點數量多或傾斜變形量大時,可採用激光掃描或數字近景攝影測量方法,具體技術要求應另行設計。
6.2.10 傾斜觀測應提交下列圖表:
1 傾斜觀測點位布置圖;
2 傾斜觀測成果表;
3 主體傾斜曲線圖。
『伍』 建築物垂直測量記錄表傾斜角怎麼計算
用解三角形的公式:
tanα=對邊比鄰邊
sinα=對邊比斜邊
cosα=鄰邊比斜邊
餘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正弦定理a²=b²+c²-2bccosA
滿意請採納。
『陸』 建築物的傾斜觀測
測定建築物傾斜的方法有兩類:一是直接測定建築物的傾斜量;另一類是通過測量建築物基礎相對沉陷的方法來確定建築物的傾斜量。現舉例說明如下。
一、圓形建築物的傾斜觀測
如圖13-5,煙囪底部中心為O,在煙囪附近選擇兩個點A和B,使AO,BO大致垂直,且AB兩點距煙囪的距離盡可能大於1.5H,H為煙囪高度。
圖13-5 圓形建築物的傾斜觀測
13-6 圓形建築物傾斜分量
將經緯儀安置在A點,用方向觀測法測出與煙囪底部斷面相切的兩點1,4及與頂部斷面相切的兩點2,3的方向值a1,a2,a3,a4,令
a上=(a2+a3)/2 (13-1)
a下=(a1+a4)/2 (13-2)
則煙囪傾斜的一個分量δA(見圖13-6)為
建築工程測量
經緯儀安置在B點,用相同做法求得煙囪的另一個傾斜分量δA為
建築工程測量
式中:DA,DB——A,B兩點至煙囪底部邊緣的距離;
R——煙囪底部的半徑,其值可用量出的圓周長徑計算求得。
煙囪的傾斜量OO′為
建築工程測量
傾斜度i為
建築工程測量
OO′的假定方位角θ為
建築工程測量
用羅盤儀求得α下的磁方位角後,用羅盤儀求得A點到底部中心點O的磁方位角α磁A下,OO′的磁方位角A磁OO′為
A磁OO′=A磁A下+θ (13-8)
二、一般建築物的傾斜觀測
在進行觀測之前,首先在建(構)築物相互垂直的兩個立面上,設置同一豎直面內的上、下兩點或上、中、下三點標志,作為傾斜觀測點,如圖13-7所示,M,N與P,Q為觀測點。如果建築物發生傾斜,MN和PQ將由垂直線變為傾斜線。觀測時,在離建築物距離大於其高度的地方安置經緯儀,瞄準上部觀測點M,用正倒鏡法向下投點得N′,如果N′與N不重合,則說明建築物在該垂直方向上發生傾斜。以ΔB表示N′,N之間的水平距離,即傾斜位移分量。用同樣的方法,可以觀測另一垂直方向的傾斜位移分量ΔA,則總的傾斜位移量為
Δ=ΔA+ΔB (13-9)
若以H表示建築物的高度,則傾斜度為
建築工程測量
建築物的高度H可以實量得到,因而傾斜觀測主要是求傾斜位移量Δ。
由於建築物的不均勻沉降,必然會導致建築物的傾斜,故還可通過沉降觀測得到的沉降量,計算傾斜位移量Δ。如圖13-8,A,B兩點的沉降量之差為δ,間距為l,則該方向的傾斜位移分量為
建築工程測量
用此式即可計算出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傾斜位移分量ΔA和ΔB,進而求出總的傾斜位移量。
如果由於沉降不均勻在建築物上已出現裂縫,則A,B點應選在裂縫的同一側。根據ΔA和ΔB以及煙囪高度H,即可求出總傾斜位移量Δ′和傾斜度i。若以AO為基準方向,則Δ的傾斜方向角為
建築工程測量
圖13-7 直接法傾斜觀測
圖13-8 相對法傾斜觀測
『柒』 建築沉降傾斜監測內容主要有哪些
1、房屋沉降監測應通過設置基準點、在房屋上設置觀測點,對房屋的沉降進行定期觀測。
2、對同一個或同一批監測對象(房屋),應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位置設置基準點。基準點應設在房屋沉降變形影響范圍以外,便於長期保存和觀測的穩定位置,使用時應作穩定性檢查或檢驗。
3、在單個房屋上,沉降觀測點布置數量和位置可按現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既有建築物結構檢測與評定標准》(DG/TJ08-804)的規定確定。沉降觀測點觀測標志的製作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建築變形測量規程》(JGJ8)的規定。
4、房屋沉降宜採用水準儀量測,量測等級、精度要求、數據處理、相對沉降的計算以及相關的技術要求應按現行行業標准《建築變形測量規程》(JGJ8)的規定執行。
5、當懷疑房屋的沉降未穩定而對房屋進行沉降監測時,監測頻率應符合下列要求:
1)監測頻率應根據地基土類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
2)除有特殊要求外,可第一年沒三個月一次,以後每半年一次,直至沉降穩定為止。
6、當考慮相鄰施工對房屋的影響而對房屋進行沉降監測時,監測頻率應符合下列要求:
1)監測頻率應根據相鄰工程的施工工藝和地基上的類型確定。
2)相鄰工程施工結束後,尚應繼續進行沉降觀測。一般情況下,可第一年每月一次,以後每半年一次,直至沉降穩定為止。
7、在觀測個過程中,如出現房屋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減、房屋四周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水等情況時,應增加觀測次數。當房屋突然發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開裂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三天一次的連續觀測。
8、沉降是否穩定的判斷標准可按現行行業標准《建築變形測量規程》(JGJ8)的要求確定。
『捌』 怎麼用經緯儀測柱子是否傾斜啊
首先,把經緯儀調平(精平)
後視柱子的一頭,鎖好經緯儀的水平鎖,不讓它水平轉動
然後前視柱子的另一頭,看後視和前視是否在一條直線
就可以了
上面這個方法不是很准。
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叫個人在前視跟你比尺子,這樣可以准確讀數,才知道柱子到底偏了多少,是否在規范范圍內
當然應該在多個點測
才能保證准確
『玖』 竣工時建築物差異沉降與相對傾斜記錄匯總表怎麼填
《建築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6.2.1明確規定:建築主體傾斜觀測應測定建築頂部觀測點相對於底部固定點,或上層相對於下層觀測點的傾斜度、傾斜方向或傾斜速率。剛性建築的整體傾斜,可通過測量頂面或基礎的差異沉降來間接確定。因此,如果層頂
『拾』 急!建築物傾斜觀測測量的數據是什麼
水平值和歷史觀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