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最高科技獎簡介
獎項名稱:國家最高科技獎
創辦時間:2000年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
獎金:500萬元 為了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速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國務院頒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設立下列國家科學技術獎:
(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二)國家自然科學獎;
(三)國家技術發明獎;
(四)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家設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負責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數額由國務院規定。獲獎者的獎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這兩個獎項不分等級。 其他三個獎項由國務院頒發證書和獎金,分為一、二等獎兩個等級;對做出特別重大科學發現或者技術發明的公民,對完成具有特別重大意義的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可以授予特等獎。
『貳』 簡述以下2018年度最高科技獎的人物及成果
1月8日,來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源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澤山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侯雲德,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年過八旬的王澤山,一生專注於研究火炸葯,突破了多項世界性的瓶頸技術
『叄』 2017最高科技獎人物+成果急!!!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澤山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侯雲德,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年過八旬的王澤山,一生專注於研究火炸葯,突破了多項世界性的瓶頸技術
『肆』 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什麼意思
科技成果獎抄是一個統稱,主要指各省人民政府或國家部委授予的科技獎項,比如某某省科學技術獎就屬於省部級科技獎,參照國家科技獎有一些分類,但每個省情況不同,基本分類是最高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成果推廣獎等,不同的地級市獲得省部級科技獎的數目是不一樣的,要和科技實力掛鉤。
地質科學技術理論研究成果,主要按其理論水平,學術意義和作用劃分獎勵等級,地質報告,主要按理論技術水平和實用價值劃分獎勵等級。地質科技成果獎分為四等。
(4)科技獎成果簡介擴展閱讀:
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主要獎勵以下四類成果:
1、屬於國內首創,本行業先進和經過實踐證明具有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應用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
2、在推廣、轉讓、應用已有的科學技術成果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成果。
3、在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設備研製和企業技術改造中,採用新技術,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科技成果。
4、在科學技術管理和標准、計量、科學技術情報等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特別顯著效益的工作成果。
『伍』 高德利的成果簡介
1 科技成果獎勵情況[1]中國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鑽井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2]新型高抗擠套管與復合管柱技術,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3]定向井、叢式井技術研究,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990[4]中國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鑽井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5]新型高抗擠套管(TP130TT)與復合管柱技術,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02[6]實鑽地層正交各向異性的評估方法,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998[7]井口脈沖振動固井新技術研究與應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2012[8]實鑽地層鑽井特性的評估方法及其應用,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9]淺層稠油熱采井套管設計、完井工具的研製及應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10]高溫高壓氣井油套管柱密封性及安全性研究,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11]南海西江邊際油田大位移井開發技術,深圳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2;2003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2]大港低滲塊狀砂岩油藏水平井鑽井技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13]復雜工況下鑽柱安全性關鍵因素研究,國家安全生產科技成果二等獎,2009[14]授權發明專利16件[15]登記軟體著作權12項
2 第一作者發表的部分論著 [1]Modeling & Simulation in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for Oil & Gas.Tech Science Press,Duluth,USA,2012 [2]復雜結構井優化設計與鑽完井控制技術.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11[3]油氣井管柱力學與工程.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6[4]井眼軌跡控制.石油大學出版社,1994[5]復雜地質條件下深井超深井鑽井技術.石油工業出版社,2004[6]油氣鑽探新技術.石油工業出版社,1998[7]Displacement and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the SMD System in Ultra-deepwater Condition.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8]The Post-Buckling Behavior of A Tubular String in An Inclined Wellbore.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3[9]Research into Magnetic Guidance Technology for Directional Drilling in SAGD Horizontal Wells.Petroleum Science, 2013[10]無隔水管深水鑽井作業管柱的力學分析.科技導報,2012[11]On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of the Down-hole Drag & Torque in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ERD).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2[12]New Method for Predicting Casing Wear in Horizontal Drilling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13]On a Method of Prediction of the Annular Pressure Builp in Deepwater Wells for Oil & Gas.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2[14]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nsitivity to Loads and Strength of Casing under Complicated Conditions.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15]On Appropriately Matching the Bottomhole Penlum Assembly with the Anisotropic Drill Bit, to Control the Hole-Deviation.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2[16]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gradation of TP110TS tube steel in high H2S corrosive environment.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2011[17]Study of a Mechanism for Well Deviation in Air Drilling and Its Control.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18]Evaluation Method for Anisotropic Dr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by Using Acoustic Wave Information.Acoustic Waves,InTech,2011,ISBN 978-953-307-572-3[19]海洋石油大位移鑽井關鍵技術研究. 世界石油工業,2010[20]Prediction of Casing Wear in Extended-Reach Drilling. Petroleum Science, 2010[21]Limit analysis of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in South China Sea. Petroleum Science, 2009[22]地層自然造斜特性的測井評價方法研究. 石油學報,2008[23]Study and experiment on the vibration characters of BHA. SPE114634,2008[24]煤層氣多分支井身結構設計模型研究. 石油學報,2007[25]南海流花超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及導向鑽井分析.石油鑽采工藝,2006[26]Experimental study of rock drill-ability anisotropy by acoustic velocity. Petroleum Science, 2006[27]易斜地層防斜打快鑽井理論與技術探討. 石油鑽探技術,2005[28]南海西江大位移井鑽完井工藝分析研究.石油鑽采工藝,2004[29]南海西江大位移井定向控制技術研究.石油鑽采工藝,2004[30]南海西江大位移井鑽頭選型技術研究.石油鑽采工藝,2004[31]鑽井科技發展的歷史回顧回顧、現狀分析與建議.石油科技論壇,2004[32]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ubing Behavior in HPHT Wells,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2004[33]油氣鑽井技術展望.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4]含鹽膏層井復合管柱優化設計技術.石油鑽探技術,2003[35]Buckling Behavior of Pipes in Oil & Gas Well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2[36]Inversion Method of the Formation Anisotropy.IMMM2001,Japan,27-31 May 2001[37]水平井管柱屈曲與摩阻分析.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38]On Instability of Wellbore & Its Trajectory.ISSST 2000[39]套管載荷分析與強度設計軟體研究.石油鑽采工藝, 1999[40]油氣鑽井中井眼系統的不穩定性與控制問題//高德利等:中國科協第46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報告文集.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41]地下資源勘探開發與鑽井問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第三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42]An analysis of helical buckling of long tubulars in horizontal wells.SPE50931,1998[43]談談定向井井壁穩定性問題. 石油鑽采工藝,1997[44]油氣勘探開發中的若干工程問題//高德利等:中國科協第21次「青年科學家論壇」文集.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1997[45]鑽柱渦動特性分析.石油鑽采工藝,1996[46]井眼軌跡控制問題的力學分析方法.石油學報,1996[47]鑽壓防斜技術的實踐與理論探討.石油鑽采工藝,1995[48]Predicting and Scanning of Wellbore Trajectory in Horizontal Well Using Advanced Models.SPE 29982, 1995[49]石油鑽井底部鑽具組合大撓度三維分析.應用力學學報,1995[50]鑽頭和地層各向異性鑽井特性的一種表達方法.石油學報,1994[51]鄰井距離掃描計算與繪圖原理.石油鑽采工藝,1994[52]談談石油鑽柱失效問題.石油鑽采工藝,1994[53]典型導向鑽具組合的力學分析方法.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1993[54]地層各向異性的評估方法.石油學報,1993 [55]下部鑽具組合大撓度問題的權余法分析.石油學報, 1992[56]石油鑽井底部鑽具組合平面縱橫彎曲大撓度分析.工程力學,1992[57]鑽頭各向異性鑽井特性的理論分析與實驗.石油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58]帶彎接頭井下動力鑽具組合的造斜特性.石油鑽探技術,1991[59]正交各向異性地層對井斜的影響.石油學報,1990[60]典型地層的各向異性鑽井特性.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61]A mechanical analysis of BHA behavior in a horizontal well with the Method of Wghted Resials.Second China-Canada Heavy Oil Symposium,1990[62]鑽頭與地層相互作用的三維宏觀分析.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9[63]鑽頭與地層相互作用的新模型.石油鑽采工藝, 1989[64]井眼軌跡控制的多功能微機程序.石油鑽采工藝,1989[65]彈性鑽柱兩個特殊點的意義及計算方法.華東石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87[66]受內壓異厚度截錐~圓柱組合薄殼的塑性極限分析.機械強度,1986
『陸』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的獎項介紹
2004年,鄧小平同志親屬按照他的遺願,把鄧小平同志生前的全部稿費100萬元捐獻出來,用於鼓勵青少年的科技創新。2008年12月,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香港卓越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又分別向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各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同時,自2008年第五屆評選表彰起,將獎勵對象擴展到港澳地區在校學生。
這一基金的設立,對於引導廣大青少年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對於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對於不斷激勵廣大青少年積極投身科技創新,大力推動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的推薦標準是: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熱愛科學、樂於探究、積極實踐、勇於創新;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績或顯示較大潛力。被推薦人的年齡不超過28周歲。
在上述標准基礎上,對具備下列條件的候選人予以優先考慮:「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系列競賽中特等獎獲得者;在國際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或論文被SCI收錄者;學術科研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推廣價值,或應用於實踐領域產生顯著社會經濟效益者;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未來杯」全國中學生創意設計競賽、中國少年兒童海爾科技獎、「明天小小科學家」等活動中表現突出者;在其他國內外科技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者。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採取組織推薦和社會推薦相結合、以組織推薦為主的方式進行,由各省級團組織統一協調。候選人可由省級團委統一組織推薦,也可由國內科技教育領域的權威專家聯名推薦。組織推薦的基本程序是:學校黨團組織審核推薦;省級團組織審核推薦。社會推薦的基本程序是:專家老師聯名推薦;省級團組織認定推薦。各省級團組織確定推薦候選人名單後,通報候選人所在單位及有關組織,在一定范圍內公示,公示時間一般不少於3天 。
「中國青年科技創新獎」評委會成員名單
主任委員:
楊樂 中國科學院院士
副主任委員:
丁仲禮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柒』 發明專利技術成果簡介怎麼寫
1.與擬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最相接近的現有技術的狀況,特別是已有同類技回術存在的缺陷。2.本發明要解答決的技術問題。3.解決該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對工藝方法專利,需詳細描述其工藝過程。4.應用本發明所能產生的積極(有益)效果的舉證。對涉及葯品的專利,要以動物實驗或臨床實驗報告作為舉證材料。
『捌』 科學技術研究成果與科技進步獎有什麼區別
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是研究的成品,是成就,是真實的結果。
科技進步獎只是一個證書,用來證明你的成就的。
『玖』 2017年最高科技成果獎獲獎人物是誰,並簡述獲獎感言
屠呦呦2016年中國科技界最高榮譽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17年來首次授予女科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屠呦呦研究員。
『拾』 國家科技成果網的簡介
國家科技成果網由科技部發展計劃司於1999年創建,2006年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回辦公室管理。國家科技答成果網的建設、運行、維護單位為中國化工信息中心。
建設國家科技成果網的目的是,為科技成果登記管理提供工作性平台,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支撐性信息服務,加快全國科技成果進入市場的步伐,促進科技成果的應用與轉化。
國家科技成果網由兩個平台組成。一是面向全國科技成果登記機構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平台;二是面向公眾用戶的科技成果信息查詢、發布與交流平台,名為「國科網」。
作為國家級科技創新信息服務平台,經過多年建設,已搭建起一個覆蓋全國的科技成果信息服務網路。通過國家科技成果網,一方面使基層科技管理部門、科研機構、企業及科技中介機構等各類主體能便利地得到政府信息資源的服務,另一方面,促進科研單位、科研人員、企業之間的科技創新交流、溝通和展示。
自2000年正式運行以來,國科網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在科技界及社會中具有較高知名度。與全國35個省部級科技成果管理機構合作建設國家科技成果子網站,與20多個行業門戶網站合作建設科技頻道,直接用戶達數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