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貧困地區脫貧取得哪些成果
截至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3046萬人,累計減少6853萬人;貧困發專生率屬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計下降7.1個百分點。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舉世矚目,但這不是終點。
行百里者半九十。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到「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緊要關頭,從中央到地方,從領導幹部到被幫扶的困難群眾,更加需要堅定信念、明確方向、同力協契,為實現全面小康全力沖刺。來源:人民網
② 孔子七十二賢人名單及成就
1,顏回(孔子弟子;孔門72賢之首;復聖)
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稱顏子,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人。十四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孔子對顏回稱贊最多,贊其好學、仁人。歷代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歷代帝王封贈有加 。
2,閔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丘弟子,為七十二賢之一。
閔子以孝聞名,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稱贊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1074年,齊州太守李肅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蘇轍撰文、蘇軾書寫《齊州閔子祠記》的石碑,敘述了修建祠堂的經過。到明代,經歷城人劉敕發集,捐資重修了閔子騫墓和祠,並在殿後修起了「講學堂」的東西廂房「齋」和「蘆花館」。
3,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魯國(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鐸數傳至冉離,世居「菏澤之陽」,人稱「犁牛氏」,受儒教祭祀。
《冉氏族譜》稱離娶顏氏,生長子耕,次子雍。顏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後公西氏聞孔子設教闕里,「命三子往從學焉」。品學兼優。為人度量寬宏,「仁而不佞孔子稱其「可使南面」,即可擔任一方長官(《雍也》)。
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冉子」。
4,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人(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孔門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好勇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魯哀公十五年),衛亂,父子爭位,子路被蒯聵殺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結纓遇難,葬於澶淵(今河南濮陽)。
5,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稱宰我,春秋末魯國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門十哲」「言語」科之首(排名在子貢前),「孔門十三賢」之一 。
《大成通志》記載宰予小孔子二十九歲,能言善辯,曾從孔子周遊列國,游歷期間常受孔子派遣,使於齊國、楚國。
唐開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為「齊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臨淄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再進封為「齊公」,明嘉靖九年改稱為「先賢宰予」。
③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開播,近兩年脫貧取得了多少成果
脫貧攻堅是我國近兩年的主要活動,在脫貧攻堅取得重大勝利之後,“鏡頭中的脫貧故事”也正式開播了。“鏡頭中的脫貧故事”中講述的故事都是實際發生在貧困地區脫貧的故事,從這些故事當中我們也能看得出這些年脫貧攻堅帶來的巨大改變。近兩年的脫貧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很多貧困地區的人民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很多貧困縣區鄉鎮都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進一步得到了改善。接下來,我就一起聊一聊近兩年脫貧取得的成果。
脫貧攻堅不僅僅是改善人民的收入狀況,脫貧工程也走進了人民的生活。很多破舊的房屋,很多無法通車的道路都被國家整修了起來,不僅讓人們賺到錢,也讓大家生活在了一個舒適的環境里。
你怎麼看,給我留言吧。
④ 脫貧攻堅成果是什麼
脫貧攻堅成果是: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定信心、勇於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各級領導幹部要保持頑強的工作作風和拼勁,滿腔熱情做好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要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要建立年度脫貧攻堅報告和督察制度,加強督察問責。
要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幹部,激勵各級幹部到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要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選好一把手、配強領導班子。
(4)脫賢成果擴展閱讀:
扶貧開發投入力度,要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相匹配。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央基建投資用於扶貧的資金等,增長幅度要體現加大脫貧攻堅力度的要求。中央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各類涉及民生的專項轉移支付,要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
省級財政、對口扶貧的東部地區要相應增加扶貧資金投入,要加大扶貧資金整合力度。要做好金融扶貧這篇文章,加快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步伐。要加強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集中整治和查處扶貧領域的職務犯罪,對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要從嚴懲處。
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要重視發揮廣大基層幹部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事業。
⑤ 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後面是什麼
後面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實現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成為世界上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有以下9點進步:
1、經濟實力大幅躍升。
2、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3、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4、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
5、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
6、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
7、科技整體實力顯著增強。
8、重點領域創新取得新突破。
9、自主創新能力全面增強。
(5)脫賢成果擴展閱讀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以習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
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繼續乘風破浪、堅毅前行。實踐再次證明,有習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頑強奮斗,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出現的各種艱難險阻,一定能夠在新時代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有力地推向前進。
⑥ 古希臘七賢生平 成就~
古希臘七賢,古代希臘七位名人的統稱,現代人了解較多的只有立法者梭倫和哲學家泰勒斯兩人,剩餘五人一般認為是奇倫、畢阿斯、庇塔庫斯、佩里安德、克萊俄布盧,但無法確定。
* 雅典的梭倫Solon of Athens- 他的格言是「避免極端」"Nothing in excess"
* 斯巴達的契羅(亦譯奇倫)Chilon of Sparta- 他的格言是「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
* 米蒂利尼的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 他的格言是「過份執著穩健只會帶來災難」"Too bring surety brings ruin"
* 普里恩的畢亞斯(亦譯畢阿斯)Bias of Priene- 他的格言是「人多手腳亂」"Too many workers spoil the work"
* 林度斯的克留勃拉(亦譯克萊俄布盧)Cleobulus of Lindos- 他的格言是- 「凡事取中庸之道」"Moderation is the chief good"
* 米利都的庇塔碦斯(亦譯庇塔庫斯)Pittacus of Mytilene- 他的格言是「緊抓時機」"Know thine opportunity"
* 科林斯的勃呂安德(亦譯佩里安德)Periander of Corinth- 他的格言是「行事前要三思」"Forethought in all things"
羅馬時代的古希臘哲學史家第歐根尼·拉爾修在其《名哲言行錄》中首卷即描述希臘七賢,令人深思。結合公元3世紀羅馬動盪的社會背景,可明白拉爾修意圖通過七賢高尚睿智的言行,為混亂黑暗中的羅馬人擎起一盞指路明燈。
梭倫(前638年 - 前559年),生於雅典,出身於沒落的貴族,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詩人,是古希臘七賢之一。梭倫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執政官,制定法律,進行改革,史稱「梭倫改革」。他在詩歌方面也有成就,詩作主要是贊頌雅典城邦及法律的。
泰勒斯(公元前625年?~公元前547年?)是古希臘哲學家、自然科學家。約公元前625年生於小亞細亞西南海岸的米利都,早年是商人,曾游歷巴比倫、埃及等地,學會了古代流傳下來的天文和幾何知識。泰勒斯創立了愛奧尼亞學派,企圖擺脫宗教,通過自然現象去尋求真理。他認為處處有生命和運動,並以水為萬物的本源。泰勒斯在埃及時曾利用日影及比例關系算出金字塔的高。泰勒斯最早開始了數學命題的證明,它標志著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這在數學史上是一個不尋常的飛躍。
奇倫(6th cent. B.C.) Chilon
奇倫是斯巴達人,第一個建議任命監察官來輔助國王,並於公元前556年擔任這一職務。作為監察官,他提高了這個位置的權力,並首次使監察官同國王一起監督政策。他給斯巴達的訓練帶來了極大的嚴格性;他最著名的格言是:「遵守諾言。」
畢阿斯(6th cent. B.C.) Bias
畢阿斯是普里耶涅人,他是一名強有力的律師,並總是將他的言語能力用於好的目的。在他看來,人力的增長是自然的,但用語言來捍衛國家利益則是靈魂和理性的天賦。畢阿斯承認神的存在,主張把人的好行為歸於上帝。
庇塔庫斯(650—570 B.C.) Pittacus
庇塔庫斯,米提利尼人,是一個政治家和軍事領導人。他在阿爾卡尤斯兄弟的幫助下推翻了列斯堡的僭主美蘭克魯斯,成為那裡的法律制定者,統治了十年。作為一個溫和的民主政治者,庇塔庫斯鼓勵人們去獲得不流血的勝利。但他也阻止被流放的貴族返回家園。
佩里安德(665—585 B.C.) Periander
佩里安德生於科林斯,後為僭主。在位期間,他所統治的城邦獲得了極大的繁榮。他改革了科林斯的商業和工業,修築了道路,開鑿了運河。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熱心於科學和藝術。
克萊俄布盧(c. 600 B.C.) Cleobulus
克萊俄布盧生於林迪,後成為林迪的僭主,據說他曾追溯其祖先到赫拉克勒斯。強壯而英俊的克萊俄布盧對埃及哲學很熟悉。他很關心教育,主張女子應該和男子一樣受教育。
⑦ 寧夏脫貧攻堅取得哪些成果
8月2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發布會召開。回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辦、答人社廳、住建廳、農牧廳、衛計委和金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向媒體介紹了寧夏成立60周年以來脫貧攻堅新成就。
結合特色優勢,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緊緊圍繞「一特三高」現代農業,制定特色產業精準扶貧規劃,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大力發展草畜、馬鈴薯、冷涼蔬菜等特色富民產業。於2017年打造扶貧示範村109個、扶貧龍頭企業124家、規范培育扶貧合作社375家、提升發展致富帶頭人2103名。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助貧困人口挪窮窩。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寧夏先後組織實施了吊庄移民、扶貧揚黃工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十二五」生態移民工程,累計搬遷移民120多萬。
⑧ 元順帝為什麼要罷免賢相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 亦作托克托,蒙古族,字大用,蔑里乞氏。幼養於伯顏家,從浦江吳直方學。元朝元統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遷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當時伯顏為中書右丞相,權傾朝野,向為順帝所忌,脫脫恐受其累,與順帝密謀除伯顏。後改伯顏舊政,復科舉取士。曾參加鎮壓徐州芝麻李紅巾軍起義,執意屠城,軍事成就卓著,功封太師。十四年,討伐高郵(今屬江蘇)張士誠起義軍,元廷長期以來的結黨相爭又一次爆發,一部分官僚貴族以「勞師費財、坐視寇盜」為名攻擊脫脫,這種臨陣換將的做法,使元軍不戰自亂,導致戰敗。至正十五年(1355年),被流放雲南,後被元順帝派人毒死。二十二年,昭雪復官。
一句話,功高震主
⑨ 孔子72個賢德弟子及成就
顏回魯國人,字子淵,小孔子三十歲,最為孔子鍾愛,並一再褒獎之:「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回也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因為窮而好學,營養極度不良,而用腦格外過度,導致嚴重早衰,二十九歲頭發白盡,三十一歲就交了公糧本,提前去孔廟占席位等著吃冷豬肉了。回死,孔子哭之極慟。 閔損魯國人,字子騫,小孔子十五歲。以德行著名,孔子稱其孝。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祿,品格很高。 冉耕魯國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曾得惡疾難愈,孔丘說是他命不好。 冉雍魯國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其父不肖。孔子以其為有德行,說:「雍也可使南面。」 冉求魯國人,字子有,與以上二冉同族。小孔子二十九歲。是魯國權臣季氏之管家。有才藝,以政事聞名。 仲由國藉不詳,字子路,小孔子九歲。性鄙,好勇力,性伉直,曾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之,子路於是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然後來仍多直言,頂撞孔子,是孔門痴兒。孔子容而愛之。以政事聞名。後死於衛國之亂,被砍作肉漿。孔子大慟,為之不食肉糜。 宰予字子我, 魯國人。口才極好。因為白天打瞌睡,被孔子罵作「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污」,於是聞名百代。孔丘很不喜歡這位巧舌如簧的門生,每拿話來艮他。宰予在齊國混了個臨淄大夫的官,後來與田常作亂被夷族。孔子恥之。 端木賜字子貢,衛國人。口才同樣極好,可是孔子卻對他青眼有加。齊相田常伐魯,魯子命之出使救魯。子貢去齊國,吳國,越國和晉國轉了一圈,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竟做下了樁天大的事業,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一使而動五國之政。子貢又中國經濟,善做生意,銀子掙得嘩嘩的。每次出使,車仆之盛,擬於王侯,又仗著孔門高徒的名份,與諸侯相抗禮。儒學之昌盛,子貢大聲勢大排場的宣傳功不可沒。孔子沒有白喜歡他。 言偃字子游,吳國人。小孔子四十五歲。以文學著名。做過武城宰的官,管理得不錯。 卜商字子夏,衛國人。小孔子四十四歲。孔子說「商始可以言《詩》已矣。」鼓勵他要做「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孔子死後,於西河行教。治學嚴謹,敢於懷疑經史之謬誤。曾聽人說史志曰:「晉師伐秦,三豕渡河。」子夏說:「『三豕』應該是『己亥』之筆誤。」讀史志者問諸晉史,果然是「己亥」之誤。於是名重天下,衛人以之為聖。魏文侯師事之而諮國政。 顓孫師 字子張,陳國人。小孔子四十八歲。為人有容貌姿質,寬沖博接,從容自務,居處不刻意立於仁義之行,門人友之而不敬。 曾參字子輿,南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歲。為人極孝,後娘待他極不好,而他孝行越謹,他老婆因為給她蒸梨不熟,就把老婆給休了。一天去田裡除草,他不小心弄斷了一根瓜秧,他老爹曾點發起火來,拿著大棍子,一棍子打得昏死過去。所幸曾參命大,又活了過來,蘇醒後,馬上強做出一付活蹦亂跳的樣子,以示無礙,並哭喪著臉向曾點請罪,說是因為打他而讓老人家費了力,自己真是該死。然後又蹦跳進屋,搬出琴來大彈,以免老爹還想著這事內疚。孔子聞之,大發脾氣,罵他不懂「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的道理其實是大不孝:「明知道老爹拿著那麼粗的大棍子發了狠要打,還不快跑了躲開?如果竟被打死了,豈不是陷父親於不義不慈之地,讓父親背個惡名么?」曾參於是請罪。孔子以其能通孝道,因之以做《孝經》。 澹臺滅明字子羽,武城人。小孔子三十九歲(《孔子家語》作四十九歲)。相貌丑惡,孔子薄之。畢業後南遊江淮,為人敢與去就,率直重諾,從游弟子達三百人,名聞諸侯。孔子聞之,嘆氣說:「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宓不齊字子賤,魯國人。小孔子三十歲(《孫子家語》作四十九歲)。做過單父宰的官,有才智,仁愛,孔子贊他是君子。 原憲字子思,宋國人。小孔子三十六歲。清靜守節,安貧樂道。孔子死後,退隱草澤中。子貢為衛相,擺著大排場去看他,見其衣冠襤縷,恥之,說:「夫子居然樂於過這種生活,真是有病!」原憲答道:「我聽說,沒錢花是貧窮,辛辛苦苦學了道卻不去行道,才是有病。象我,是貧窮,而不是有病。」子貢大慚,為輕易說錯了話而後悔了一輩子。 公冶長字子長,齊國人。大肚量,能忍人所不能忍之恥辱。孔子說:「長可妻也」。把他招作了自己的女婿。 南宮適(《史記》作南宮括。古讀「括,適」同音。)字子容。以智自將,世清不廢,世濁不污。孔子曾贊嘆道:「這人真是君子啊,這人高尚得很吶!」(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把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 公皙哀字季次,齊國人。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不願屈節做人家臣。孔子特嘆賞之。 曾點字子皙,曾參之父,就是拿著大棒差點把孝須兒子打死的那位。孔子曾使諸弟子各言其志,獨稱曾點「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瀟灑。可是誰想像得到,就是這位高蹈脫俗之人,竟因為一棵瓜秧子差點要了兒子的命! 顏無由(《家語》作顏由)字路(《家語》作季路)。顏回的爸爸,父子倆共師孔子。顏回死後,他打過孔子的車的主意,想討來給兒子做棺槨。孔子沒給。 商瞿字子木,魯國人。小孔子二十九歲。對《易》極有興趣,得孔子真傳。 高柴字子羔,齊國人。小孔子三十歲(《家語》作四十歲)。長得比較侏儒,身長不足五尺。相貌醜陋。孔子以為愚,不怎麼看重他。曾被子路提攜,作了個費郈宰的官。後來衛亂,子路死,高柴逃歸。孔子反又贊他明大義善保身。 漆雕開字子開,(《家語》作子若),蔡國人。小孔子十一歲。習《尚書》,不樂仕。孔子以是悅之。 公伯僚字子周。(《家語》中沒有這位。) 司馬耕字子牛(朱熹《四書集注》謂名"犁")。宋國人,"大惡人"宋國司馬桓(鬼隹)的弟弟。孔子周遊過宋,不知怎麼惹惱了桓(鬼隹),要殺了他;時孔子正於大樹下與弟子講禮,桓司馬就把樹給撥了。因為這個過節,司馬牛每覺不安。孔子安慰他說,只要平素所為無愧於心,"內省不疚",則就不必優懼。子牛為人性燥,多言語。 樊須字子遲,魯國人,小孔子三十六歲。曾向孔子請教農業方面的知識。孔子以是薄之。子遲曾問"仁"。孔子答:"愛人"。問智。孔子答:"知人"。 有若字子有,魯國人,小孔子四十三歲(《家語》作三十三歲)。博學強識,雅好古道。長相肖於孔子。孔子死後,門人思之不已,便把他當作孔子,以師禮事之。只是他徒有孔子的長相,沒有孔子的學問,眾門人有問,他答不出,眾人怫然,又把他趕下了師座。 公西赤字子華,魯國人。小孔子四十二歲。束帶立朝,嫻賓主之儀。曾言其志說:"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 為小相焉"。孔子認為他很謙虛。 巫馬施字子旗(《家語》作巫馬期,字子期。《論語》亦作巫馬期),陳國人,小孔子三十歲。 梁鱣字叔魚,齊國人。小孔子二十九歲(《家語》作三十九歲)。到三十一歲時,他老婆也還沒給他生個兒子出來,於是生心想休了她,後聽同門商瞿勸說,未行休事。兩年後得子。 顏幸(《家語》作顏辛)字子柳,魯國人,小孔子四十六歲。 冉孺字子魯,魯國人,小孔子五十歲。 曹血阝字子循,小孔子五十歲。 伯虔字子析,小孔子五十歲。 公孫龍字子石,衛國人,小孔子五十三歲。 以上三十五人資料相對較詳,聞見於書傳。以下四十二人唯知其姓名: 冉季字子產 公祖句茲(《家語》作公祖茲)字子之。 秦祖字子南。 漆雕哆(《家語》作侈)字子斂。 顏高字子驕。(《家語》無此人) 漆雕徒父 (《家語》無此人,卻有個叫漆雕從,字子文的。疑為誤筆,如三豕己亥故事。) 壤駟赤字子徒。(《家語》作字子從,古"從"字與徒字相近,亦疑為彼此筆誤。) 商澤字子秀 石作蜀 (《家語》為石子蜀)字子明 任不齊(《家語》作任子齊。應亦為筆訛)字子選 公良孺字子正,陳國人,賢而有勇。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贊助了五輛牛車並從游。 後處字子里。(《家語》作字里之,應謬。) 秦冉字開。 公夏首字子乘。 奚容箴字子皙。 公肩定字子中(《家語》作子仲)。 顏祖字襄。(《家語》無此人)。 梟阝單字子家(《家語》無之)。 句井疆字子疆。 罕父黑字子索(《家語》作宰父黑,字子黑)。 秦商字子丕(《家語》作丕茲),魯國人。其父名堇父,與孔子父叔梁紇俱以勇力聞名。 申黨字周(《家語》作申續,字子周)。 顏之仆字子叔。 榮祈字子祈(《家語》作子祺。) 縣成字子祺(《家語》作子橫)。 左人郢字行(《家語》無之)。 燕(亻及)字子思。 鄭國 (《家語》作薛邦)字子徒。 秦 非字子之。 施之常字子恆(《家語》作子常)。 顏噲字子聲。 叔步乘字子車。 原亢藉(《家語》作原[忄亢],字子藉)。 樂咳(《家語》作樂欣,應為錯誤)字子聲。 廉潔字子庸。 叔仲會字子期,魯國人,小孔子五十歲。 顏何字冉(《家語》無此君)。 狄黑字皙(《家語》為字皙之)。 邦巽(《家語》作卦選)字子斂。 孔忠(《家語》無之。而有一個"孔弗字子蔑"的,應與之是一個人)。 公西輿如(《家語》作公西輿)字子上。 公西點字子上(應誤。《家語》作字子索)。 以上為《史記》版孔門七十二聖(外加五個編外人員)名單。而《家語》中又有琴牢,陳亢,懸亶三人,為《史記》所未載。附錄於後: 琴牢字子開,一字張,衛國人。 陳亢字子亢,一字子禽,陳國人。小孔子四十歲。《論語》載之。 懸亶字子象。 這樣加起來,正好八十人,比法定的七十二人整多出了八個。至於哪八個是混珠的魚目,因年代久遠,而資料極乏,已難考正。這八十人中,除了極有影響的幾個人外,姓名每有差謬,而且看得出差不多都是抄刻之錯訛。以儒家要典,尚且如此,遑論其它雜著。上古出版業之不堪恭維,遠古所謂"遺跡""真本"之不可輕信可見一斑。這對盲目祟尚古本,並一本正經拿古本來做嚴肅研究的人,是一個挖苦,一聲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