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北京大學教學成果網址

北京大學教學成果網址

發布時間:2021-07-19 00:15:54

1. 如何申請國家級教學成果

教學成果來獎包含有很多的種類源,有國家高等教育成果獎、省高等教育成果獎、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市區縣教育教學成果獎還有各級的賽課獎。 以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為例,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級獎勵,每4年評選一次。

2. 北京大學歷史

學校名稱:北京大學 中文簡稱:北大 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 英文縮寫PKU(英文媒體也常用Beijing University)成立時間:1898年(京師大學堂)學校網址: http://www.pku.e.cn/ 請查看網路「北京大學」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1471.html?wtp=tt

3. 張生勇的教學成果獎

1989年
1、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
思想政治理論課『三基一綜合』教學法
2、軍隊院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項
醫學基礎機能學科專題綜合實驗教學法
軍事醫學學習教學法
3、軍隊院校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
學科建設的規律認識運用及成效
1993年
1、軍隊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高校系列教育評估指標系的構建
2、軍隊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大學英語「兩化、三習、四不變」教學法
3、軍隊級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4項
軍醫大學臨床實習基地正規化建設與管理
構建五大實踐教學模式 確定學員德育新體系
按專業分層次的流行病學課程建設
寓德育於專業教學全過程的研究
4、軍隊級優秀教學成果四等獎1項
部隊三年制口腔醫學專科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1997年
1、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構建「三位一體」育人體系,培養獻身國防衛生事業的高素質人才
2、軍隊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狠抓五個環節,深化教學改革,培育一流人才
3、軍隊級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
「兩環融合、三段實施」軍事醫學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放射影像學》光碟教材及其教學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口腔醫學形象化教學的建設與實踐
人體解剖學教學體系改革
4、軍隊級教學成果四等獎2項
外科理論課程「五位一體」教學改革系列研究
「一校兩網」開放協作,探索提高佃學效益之路
2001年
1、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
構建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新體系
2、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分子生物學網路多媒體教學系統
3、軍隊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寓創新理念於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之中,大力培養軍隊衛生事業創造型人才
外科學課程組合教學模塊和網路教學應用研究
4、軍隊級教學成果三等獎3項
優化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創建醫學學生畢業前臨床能力綜合評價方案及其應用
醫學課程電視教材系列化建設
5、總後優秀教學成果1項
全方位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高標准培養新時代教學人才
2005年
1、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
教育教學信息化研究與實踐
外科學及野戰外科學教學模式的創新與與實踐
軍事教育技術基本理論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
2、軍隊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創「四新」促「三進」 鑄牢學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堅定信念
3、軍隊級教學成果三等獎3項
圍繞學員「三大能力」培養構建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新體系
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系列課程綜合改革
4、總後優秀教學成果2項
醫學院校本科教學評價研究與實踐
創建有軍事特色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
2009年
1、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醫學課程信息化教學新模式的應用與實踐
2、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現代教育技術學科發展研究與教學實踐
3、軍隊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
信息化進程中的教育技術發展研究
人體解剖學課程體系的改革
構建政治理論教學四大升級系統 鑄就軍校學員的軍人核心價值觀
4、軍隊級教學成果三等獎3項
生物化學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實踐
眼科學現代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
以「SP、PBL、模擬人相結合」為核心的軍醫大學外科臨床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5、總後優秀教學成果1項
軍醫大學理工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教學模式的創新

4. 您好,請問那個網址打不開了,如果您那裡有袁行霈的資料可以告訴我網址嗎

1936出生,江蘇武進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學部主任、國學研究院院長。195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 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1984年晉升教授,1986年取得博士生導師資格。1982年4月至1983年3月任日本東京大學外國人教師;1992年7月至1993年9月以及1998年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1997年9月至12月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訪問研究學者。2004年9月至11月任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2005年9月開始兼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與北大聯聘)。此外,還先後在日本愛知大學,美國哈佛、耶魯、哥倫比亞、華盛頓、夏威夷等大學,以及香港大學、台灣大學講學。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個人生平
男,原籍江蘇武進。
1936年4月出生於山東濟南,出身於一個傳統的讀書人家庭,家庭培養了他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1953年他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1957年北大中文系畢業留校任教,從此開始了教學與科研生涯。
1958年秋先是帶著學生到北京城子煤礦半工半讀,每周三天下礦井挖煤三天上課,持續了兩個多月。接著又到密雲鋼鐵公社勞動了大半年,燒過鍋爐,做過爐前工、木工、鑄工。
1959年夏他又下放到齋堂公社白虎頭大隊勞動。
1960年3月才回到北大。
1962年以後那段狠抓階級斗爭的歲月里,先生被定為全校的「白專」典型。
文革開始後,很自然地受到批判,下放鯉魚洲「五七幹校」勞動了一年多,在一次翻車事故中,從波陽湖大堤上摔下來,差一點丟了性命。在那種壓抑的氛圍中,先生感到動輒得咎,無所適從,「那是我一生中最不開心的時候」。
1977年高校恢復招生後,袁行霈在北大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中國文學史、中國詩歌藝術研究、陶淵明研究、唐詩研究、李賀研究、唐宋詞研究等課程。他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進取,取得較好的效果。
1979年晉升講師。獨自撰寫了《山海經初探》、《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考辨》、《魏晉玄學中的言意之辨與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等論文在1979年發表,開始引起學術界的注意。
1980年任副教授。
1982年至1983年,他應日本東京大學的邀請,前往講授陶淵明研究等五門課程。
1984年成為中文系特聘教授。
1986年取得博士生導師資格。
1992年,袁行霈兼任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學研究》主編。
1992年至1993年,他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1994年任大型系列電視專題片「中華文明之光」(150集)總顧問。
1997年以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身份在哈佛大學訪問研究,並在哈佛、耶魯、哥倫比亞、華盛頓、夏威夷等大學演講。
1998年再次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1999年出任北京大學人文學部主任。
2000年又出任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
2004年任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
2005年被北京大學確認為資深教授,享受理科院士待遇,同年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聘為教授(與北京大學聯聘)。
2006年1月18日,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先生走上學術道路和他從小所受的文化熏陶有很大關系。他出身於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培養了他對古典文學的愛好,啟迪了他對文學的慧心和妙賞。
1953年,先生考進北京大學,從此受到嚴格的學術訓練。
1957年畢業,被林庚先生留 袁行霈
做助教。
在1960年至1964年的幾年間,他和陳貽焮先生一起跟隨他們的導師林庚先生主編了《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還參加了林庚、馮沅君主編的《中國歷代詩歌選》的選注工作。做這些工作需要閱讀大量的作品和史料,為他今後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78年先生在光明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縱通」與「橫通」》,文章不長,卻是先生第一次公開地表白自己的學術追求,預示著他學術道路上一個新的開始。文章指出:所謂「縱通」是「就文學論文學,著重研究文學史上各種現象、體裁、流派的發生、發展和衰落;研究一個個時代和作家的成就,及其承上的作用和啟下的影響;力求將上下三千年文學發展的來龍去脈整理清楚」。所謂「橫通」就是力求將文學和史學、哲學、宗教、藝術乃至自然科學結合起來進行研究,「並努力從他們的關聯上,從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滲透的關繫上,尋求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他認為將「縱通」與「橫通」結合起來,從更廣闊的背景上觀察和研究文學發展的歷史,「一定會有很多新的發現,甚至開拓出一些新的學科領域」。
1987年他的《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出版,此後在日本又出版了此書上編的日文譯本,在韓國出版了全書的韓文譯本。此書於1991年獲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一等獎,於1992年獲國家教委授予的高等學校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特等獎。學界對於這一專著的認可令先生感到欣慰,然而談及這本書的時候,先生屢屢提及的卻是林庚先生所作的序言,其中顯示了兩代學者心靈的脈脈相通,特別是他對導師的感恩之情。林庚先生在序言中說:「人之會心,或囊括宇宙,或隱於針鋒,靈犀脈脈,若相問答。行霈為學多方,長於分析,每觸類而旁通,遂游刃於群藝,嘗倡邊緣之學;舉凡音樂、繪畫、宗教、哲學,思維所至,莫不成其論詩之注腳。本書上編蓋由淺入深,沿波以探源;下編則青山歷歷,峰巒自見。彷彿兩條坐標軸構成一幅坐標圖,交輝映照,互為表裡。話固不可以若是其幾也,譬喻又總是跛足的,不知其可耶非耶。多年來行霈時叩我柴扉,每縱談終日,樂而忘返;蓋習以為常,亦性之所近也。」 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
1987年他應邀到日本愛知大學講學,此後不久出版的《中國文學概論》就是這次講學的講稿。1994年,先生與弟子孟二冬教授、丁放教授合著的《中國詩學通論》出版,隨即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全國高等學校第二屆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隨著學問的精進和學術成就的積累,先生對做學問的見解愈加高屋建瓴。他認為做學問無非是兩種方法:一種是把復雜的事情說得簡單明白;另一種是對簡單的事情,作出深入細致的分析。先生認為,學問也和詩歌一樣具有氣象。「學問的氣象,如釋迦之說法,霽月之在天,庄嚴恢弘,清遠雅正。不強服人而人自服,無庸標榜而下自成蹊。」而形成這種氣象至少有三個條件:第一是敬業的態度,對學問十分虔誠,一絲不苟;第二是博大的胸襟,不矜己長,不攻人短,不存門戶之見;第三是清高的品德,潛心學問,堅持真理,堂堂正正。先生說,具有大家氣象的學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他們學術的格局和視野開闊,能夠左右逢源,游刃有餘,處處顯示出總攬全局的能力;他們的學問都具有開山之功,開拓新領域,建立新學科,發凡起例,垂範後學;他們都是學問和道德並重,用正直、誠實、剛強成其寬容、獨立之氣象。
1995年,教育部請袁先生主編面向21世紀教材《中國文學史》。他約請了19所高校的29位學者,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氣氛,大家團結一致,經過兩年半的努力,完成了全部書稿,共四卷。他不但將這部書定位為教材,也定位為學術著作,因為好的教材都應反映最新的學術成果,並有獨到的見解。他為這部書花費了大量心血,從組織班子、草擬編寫要點、確定全書體例、擬定編寫工作條例、統改編寫大綱,直到全書初稿完成後對全書進行統改潤飾定稿,以及看校樣,他總是事必躬親。他還親自撰寫了總敘論、第三卷敘論,以及第三卷的兩章。他利用去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研究的機會統改書稿,在哈佛大學的圖書館夜以繼日辛苦了將近四個月。他手提著一箱子書稿,從中國到美國,又從美國返回中國。他說自己從不做掛名主編,這部書就是證明。關於這套教材的編寫方針,先生提出「守正出新」四個字,先生還確立了撰寫文學史的三條原則:文學本位、史學思維、文化學視角。這與先生關於詩歌藝術研究經驗的總結(博採、精鑒、深味、妙悟)同樣有其個人特點,即強調會通化成。傅璇琮先生認為該書「打破傳統概念,開拓研究視野,展示了學術發展的新方向」;楊義先生認為全書的總緒論和各編的緒論,「從文化學的大視野考察了文學與政治社會、宗教信仰、學術思潮、傳媒和受眾等諸因素的聯系,犖犖大端,層次分明,有些地方寫得非常大器」。該書在1999年8月出版,2000年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2001年獲得第五屆國家圖書獎,2002年又獲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至今已經印刷了多次,被許多高校採用。這是對他們這個集體的高度肯定。
主要著作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中國文學概論》 《陶淵明研究》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中國文學史綱要》(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元代卷) 《中國文言小說書目》(合著) 《中國詩學通論》(合著) 《歷代名篇賞析集成》(主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主編之一) 《袁行霈學術文化隨筆》 《當代學者自選文庫·袁行霈卷》 《中國文學史》(主編) 《陶淵明集箋注》 《中華文明史》(主編) 《中國文學作品選注》(4卷本)(主編) 《愈廬集》1989年獲全國高等學校首屆優秀教學成果獎國家級特等獎1991年獲國家教委和人事部授予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稱號暨人民教師獎章1993年獲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北京市人民教師稱號(公眾推選的十佳教師)1995年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稱號。1987年出版的《中國詩歌藝術研究》於1991年獲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一等獎,於1992年獲國家教委授予的高等學校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特等獎。1994年,先生與弟子孟二冬教授、丁放教授合著的《中國詩學通論》出版,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全國高等學校第二屆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1999年8月出版的先生主編面向21世紀教材《中國文學史》2000年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2001年獲得第五屆國家圖書獎,2002年又獲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人物評價
馬嘶先生說:「袁行霈沒有年輕人通常具有的心猿意馬、輕佻浮躁、好高騖遠那等凌厲之氣,也從無生活懶散、讀書不求甚解的郎當作風。他從不張揚誇耀、顯示自己的長處,也從不幹華而不實、嘩眾取寵之事。他於朴實無華的為人處世之中,時時洋溢著一股蓬勃向上、昂奮進取的朝氣,表現出一個有志有為青年的高潔品質。」 學生說:「在我們的眼裡,先生總是帶著親切的微笑,他不會讓你感到局促和緊張。他認為兩個人之間——哪怕是晚輩和長輩,也應該平等地對話。他從來都是那樣心平氣和,那樣波瀾不驚。在先生面前你會以為這種氣象的背後一定有曲折離奇的故事。」
社會評價
為人師表:雅量高致
在北大中文系,當得起「儒雅」二字的,老一輩教授中非林庚先生莫屬,接下來就該是他的學生袁行霈了。這固然得益於其研究對象古典文學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他們強調知行合一,注重學問與道德的合一,因而這份儒雅是從骨子裡透出的儒雅,不會隨身份、地位的變化而變化。 袁行霈和學生
袁行霈在北大中文系任教已有半個多世紀了。對於一茬茬學子來說,他的課是很多人的美好記憶。 上袁行霈的課,的確是美的享受。俊秀飄逸的板書豎寫始終是他的習慣,一節課下來,黑板上就是一篇優秀的書法作品。他把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稱為好友,興起時便在課堂上吟誦他們的佳作,優美的音質,瀟灑的氣度,陶醉過無數學子。 他的課是北大中文系最受歡迎的課之一,每當他上課時,教室內外幾乎水泄不通。袁行霈講授的陶淵明研究、唐詩研究等專題,成為中文系學子心中的經典課程,他本人被視為北大學者風度的象徵。聽過袁先生課的人,只要被問及感受,多半是「如沐春風」,有位學生說:「上袁先生的課,你經常有這樣的體驗,不知怎麼,咦,一節課就過去了。」 袁先生帶博士生時,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十分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課堂上總是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國學研究院博士生曹勝高說:「袁行霈老師很有雅量,盡管他是一位聲名遠播的學者,但是他非常虛心,非常坦然地傾聽同學的不同見解。」國學研究院每一屆學生開學典禮時,袁先生在講話中都要提到:這里的學生要提交兩篇論文,一篇是學術的論文,一篇是個人品德的「論文」。他要求學生做到學問與道德的統一。正是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他的學生中才涌現出孟二冬這樣的時代俊彥和學界翹楚。而他本人先後獲得國家級與市級嘉獎,並於2006年獲北京大學「蔡元培獎」——這是被北大師生公認的「北大教師最高榮譽」。
治學之道:橫通與縱通
作為一名治古典文學的學者,袁行霈的研究領域偏重於六朝詩、唐詩、宋詞、文言小說,但他沒有囿於這些,而是由此開拓出一派雅正恢宏的格局。 早在1978年,袁行霈在《光明日報》發表《橫通與縱通》的文章就提出治學主張。「橫通」原是貶義詞,袁先生賦予它褒義,強調多學科交叉研究,左右打通;「縱通」則指對研究課題有縱向把握,上下打通,並加強對學術史的關注和了解。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奠定袁行霈學術地位的《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一書,即是橫通與縱通的成功嘗試。後來他用二十年的時間撰寫了《陶淵明研究》、《陶淵明集箋注》和《陶淵明影像》三本書,把自己的學術能量全部釋放在陶淵明這一個點上,以求突破。又由文學史而美術史、音樂史,繼而從中國文學史出發,擴大到中華文明史的研究。由他擔任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四卷本,先後獲得國家圖書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至今已經印刷了多次;他與數十位學者一起,經過近7年的潛心研究編輯出版的4卷本《中華文明史》,則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貢獻。此書英譯本將於2012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 不僅學術上注重橫通與縱通,袁行霈還喜歡一邊欣賞古典音樂一邊讀帖。他說:「眼前是二王,顏柳,蘇黃米蔡,耳邊是巴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書法與音樂,中國和歐洲,頗有可以溝通的地方。巴赫與顏真卿的恢宏,貝多芬與蘇東坡的雄放,肖邦與文徵明的俊逸,往往令我驚異其間的相似。當讀到筆墨酣暢之處,又恰逢五音繁會之際,浸潤在一片不可言說的愉悅之中,如痴如醉,物我兩忘,不知時光之流逝。」這大概就是文化的融會貫通之境吧。
開門辦館:廣納天下賢才
自1999年開始,袁行霈成為繼符定一、章士釗、楊東蒓、葉聖陶、蕭乾、啟功之後的中央文史研究館第七任館長。這固然是他的榮譽,但他更視之為社會責任——文史研究館是名流耆宿匯集之地 袁行霈
,如何延攬人才,凝聚館員智慧?去年年初,在他的提議下,任繼愈、饒宗頤等6人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在袁行霈的主張下,文史館面向社會,開門辦館,服務大局,回報人民。當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後,袁行霈和中央、地方各館精心創作了360餘幅書畫作品贈給災區。他還將自己書寫的對聯交由榮寶齋義賣,所得收入全部捐贈給災區。他注意到館員中有很多著名詩人,但一直沒有一本詩選,便經過5年的努力,編輯出版了《綴英集——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詩選》。他的另一大手筆是編撰國家重點文化項目《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全書預計1500萬字,將於2012年出版,可稱為集全國文史研究館之力的「文化地圖」。袁行霈說:「對參加工作的館員和館外專家,第一要尊重,第二要尊重,第三還是要尊重。」 「常懷感激之心,常存慚愧之意」,這是他的真情話語,絕非謙虛之辭。從書齋到社會,從教授到館長,袁行霈都以高潔、扎實的道德學問踐行著自己的人生追求。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大約只有「表裡俱澄澈,心跡喜雙清」如袁行霈這樣的人,才能有從骨子裡透出的儒雅吧?
編輯本段其他信息
最好認的代表 盡管袁行霈代表做事一向低調,不喜歡「出頭露面」,婉拒了幾乎所有記者的采訪要求,但在本次兩會上,年已71歲的袁行霈代表依然十分惹人注目。「袁教授最好認了,滿頭銀發,這里只有他一人如此儀表。」其實,袁行霈代表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的身份:國學大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在他看來,作為一個學者,應該遠離媒體,充分利用時間,扎扎實實地做學問。 「得慢慢來」、「急不得」 針對當下的國學熱、現代私塾的是與非等問題,袁行霈代表表示自己不好發表過多的評論。不過,記者追問之下,他說,國學的傳承和復興不是一下子就能實現的,「得慢慢來」、「急不得」。畢竟,作為「一國固有之學問」(梁啟超語)的國學,是經過幾千年積累、傳承下來的學問,內容十分豐富,不能以實用主義的態度簡單對待。 國學不是要不要的問題 袁行霈代表一向認為,國學不能救中國,也不能引導中國走向現代化。然而,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充分重視中國的國情,國情既包括中國的現狀,也包括中國的歷史,以及中國的學術和文化傳統。從這個意義上講,深入研究國學是很有必要的。「不管願不願承認,也不管是不是喜歡,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國家的文化傳統之中,並以自己的言談行為顯示著這個傳統的或優或劣的特色。而國學作為固有文化傳統深層的部分,已經滲進民眾的心靈,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現代生活。」袁行霈代表說。所以,對國學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必須認真面對、認真研究,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應當抱著分析的態度、開放的態度、發展的態度來對待國學。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的、潛移默化的過程。

5. 劉業政的教學成果


1、 楊善林,劉業政,梁昌勇,李興國,何建民,任明侖,倪志偉 以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的教學團隊建設 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2012.12
2、 劉業政 電子商務概論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 2012.123、 劉業政 電子商務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國家級教學團隊 2010.094、 劉業政,何建民,任明侖,梁昌勇,倪志偉, 電子商務新專業建設與實踐, 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0.095、 楊善林,劉業政,梁昌勇,李興國,趙惠芳,任明侖,何建民,倪志偉,朱衛東,馬溪駿, 創新型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9.096、 楊善林,劉業政,何建民,倪志偉,任明侖,梁昌勇, 創新型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2008.127、 劉業政, 電子商務概論, 國家級精品課程/安徽省級精品課程, 2006.108、 劉業政, 2005年度最受歡迎的老師, 2006.099、 楊善林,劉業政,馬溪駿,李興國,梁昌勇, 信息管理類專業教學研究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5.0910、 楊善林,劉業政,馬溪駿,李興國,梁昌勇, 信息管理類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研究與實踐, 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2004.1211、 楊善林,劉業政, 管理信息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安徽省級精品課程, 2004.1212、 何建民,劉業政,左春榮, 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系統, 安徽省優秀教學軟體二等獎/合肥工業大學優秀教學軟體特等獎, 2003.10 1、 劉業政,何建民, 電子商務概論(普通高等學校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08
2、 何建民,劉業政, 網路營銷(普通高等學校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0.01
3、 楊善林,劉業政, 管理信息學(普通高等學校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08

6. 吳國珍的教學成果

本來就資金很緊的學校,2004年我市又要迎接省「普九」的復查。面對這一重大事件,中美UPS西下營小學又是一所對外窗口學校,怎麼辦?她幾夜失眠,輾轉反側,深知雖然學校教學樓堪稱一流,但學校的硬體和內部設施卻很差。儀器室、音樂室、美術室、少先隊活動室、多媒體室、圖書室、衛生室幾乎是零的設施,只有微機室基本上達標。這可不是一點資金就能解決的問題呀!最後一咬牙,決定還是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按「普九」的要求,把這所學校辦成達標學校。於是,她首先拿出家裡的一萬多元,把急需購置的物品買好,使這七室先有大概,然後又積極主動地和美國UPS公司的名譽校長雪麗爾取得聯系,向她匯報了學校的工作和美好前景,雪麗爾非常滿意,副總裁威爾曼先生也表示支持,撥給3萬美金。購買了儀器設施和多媒體設備。首先建好了這兩室。當威爾曼和雪麗爾校長在2004年6月份來訪時,看到了學校內外的變化很大,非常高興。她又有了組建學校自己的樂隊的想法,威爾曼先生被這樣的大的變化和盛情的接待所感動, 又為學校購置了價值十萬元的樂器。這樣,音樂教室又符合了驗收的標准了。她的奔走大見成效,她鼓起勇氣,決心向著更高、更好邁進。在省人大會上,結識了唐山財政局的局長,經她的介紹,局長對中美UPS西下營小學的現在和將來非常關注,給予大力支持,撥款20萬元。學校領導班子通過研究,首先購置了三萬五千元的圖書和書櫃,學校的全體教師暑假裡在圖書室一干就是半個月,對圖書進行了分類、編號、填寫卡片。一道道的工續一點兒都不馬虎。對所有儀器的標號、登記也是一絲不苟。她和教師們一起干。一天,她覺得自己的身體總是不舒服,也沒有在意,班子成員和教師們都勸她去醫院檢查一下,可她覺得教師們堅持工作,自己不在學校堅持怎麼能行呢?一直把圖書和儀器都整理好了,她才去醫院,一檢查,得了心肌炎,這又是「普九」的關鍵時刻,身體不行怎麼辦,醫生建議她住院治療,可是她開了些葯又返回了學校。圖書室達標了,我們又投入到少先隊活動家室進行布置。又購買了體育器材、葯品和應具備的醫療器械,經過三個多月的奔走,終於使應驗收的七室達到標准了。此後,對校園的美化、綠化、凈化、硬化都進行了合理的布局。2004年l0月河北省驗收小組成員來到中美UPS西下營小學,進行了逐一檢查,一致認為符合標准,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幾個月的辛苦沒有白費,再大的苦和累化作了欣慰。
2005年,學校又投入到了普及學前三年教育這項工作當中。無論怎樣,也要把「普三」這項工作按照上級的要求做好。她又開始為資金的事發愁,首先她召集了六村幹部會,把「普三」的重要性講給他們聽,開始一些村幹部認識不足,不願拿出資金,通過她苦口婆心的講解,最後使他們提高了對普三重要性的認識。這樣集資6000多元,於是,立即購買了幼兒普三急需的物品,利用暑假時間,她和教師們一齊對幼兒三個教室和一個幼兒活動室進行布置,初見成效。盡管如此,普三的一些硬體問題還急待解決,於是她和丈夫商量又拿出家裡僅有的3000多元,購置了幼兒圖書,圖書雖然買了,還沒有書架,她又暗暗地對自己說,以前比這還要大的困難都努力地克服了,辦法是靠自己想出來的,假期里她沒有休息,多方奔走,籌集資金。又籌到了一萬多元資金,於是購置了幼兒書架,杯巾架,而且更換了三個幼兒教室的桌椅,她又和教師一起壘水池、墊沙坑,當教師們知道她靠吃葯打針堅持工作時,教師們勸她在家好好休息,被她謝絕了,一個月的假期,她大半時間吃住在學校,普三工作就續後,她邀請了各村的村幹部,當他們參加完幼兒園發生的變化時,一致認為他們的資金用在了刀刃上,滿懷感激地說:「吳校長你為我們西下營的孩子們著想,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我們非常感謝。」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校的幼兒園由原來的三類園升為一類園,同時各項軟、硬體都達到了普三的要求,受到了上級的表揚。

7. 張曉明的教學成果

長期以來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從事教學和教學管理工作,曾擔任過木材加工專業和建築裝飾專業的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先後教授過《木材學》、《傢具設計》、《木製品生產工藝學》、《室內裝飾設計》、《建築構造》等多門課程,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任教以來在省部級以上刊物近 20 余篇, 2000 年參加教育部「面向 21 世紀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規劃中等職業學校木材加工專業整體教學改革方案的研究」的教科研項目,該項目獲省「九五教科研成果」二等獎;主持黑龍江省「十五」教科研課題《 21 世紀我國傢具工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並已結題驗收。現正參加教育部「林業工程類專業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的課題。
主參、編三部教材, 1988 年主編《木材學》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 1998 年參編《木製品生產工藝學》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 2002 年主編人全國規劃教材《木製品裝飾工藝學》一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8. 馬凌飛的教學成果

2011年 指導學生Zea Huang考入Berklee College of Music(伯克利音樂學院)。
2013年指導學版生扈智傑考入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舊金山藝術大權學)。

9. 林晶的教學成果

聲樂研究所所培養的學生,均在朝鮮「四月之春」國際藝術節上獲金獎和銀獎。在2003年由文化部主辦的「新人新作」聲樂大賽中獲美聲組一等獎,在全國「金鍾獎」聲樂大賽上獲美聲組三等獎,特別演唱獎。在全國少數民族聲樂比賽「孔雀杯」聲樂大賽上獲二等獎、三等獎。第二屆全國朝鮮族聲樂比賽美聲組第一名。

閱讀全文

與北京大學教學成果網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