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遺產繼承權是不是可以轉讓
繼承權可以放棄,但不可以轉讓。因為繼承權作為法定權利,其與身份緊密相關,有別於一般的民事權利,故不可以轉讓。但在繼承完成後,繼承人可以將所繼承的財產所有權轉讓或贈與其他繼承人。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1)遺產權轉讓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能夠引起繼承權發生轉移的只有「代位繼承」和「轉繼承」兩種情形。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如果只是不孝敬父母,不贍養父母,不喪失繼承權。喪失繼承權的情形只有以下幾種,喪失繼承權的情形只包括以下幾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七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但是,如果子女有條件贍養父母卻拒絕贍養,雖然不喪失繼承權,在分割遺產時,應當少分或不分遺產。
如果子女確實沒有贍養條件,無力贍養,遺產分配份額,相關規定如下:《繼承法》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⑵ 繼承權轉讓怎麼辦理
房產證在你父親名下,但是你父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也是專他們的夫妻共同財產,你父屬親去世後,房子的一半先分出歸你母親,另一半由你母親和你們兄弟共同繼承,你所說的你母親有4/6,你和你哥分別都是1/6 是正確的。
你母親可以將她的4/6份額歸你,讓你得到5/6。但這不是繼承權轉移,繼承權不能轉移,而是你母親將她應繼承的份額贈與給你,你可以和你母親一起到公證處做個公證,證明她自願將自己所有的1/2份額和她應繼承的1/6贈與給你。
將來辦理房產過戶時,如果你哥不轉讓給你,房產證會有你們2人名字,要注意辦證時要求寫清每個人的份額。
可使有矛盾,共有一套房將來會很麻煩,即使你份額較多也不方便,共有房產你不能單獨處分,建議和在你母親辦完贈與你的公證後,找你哥商量一下,按房子現在的市場價,將他的1/6由你出資買過來,即使多給他些錢也好,買過來後過戶到你一人名下,省得將來再有麻煩了。
⑶ 遺產繼承權能夠轉讓給其他被繼承人嗎
1,繼承的房產需要來所有繼承自人一同辦理繼承公證後,拿公證書辦理過戶手續,不經過其他繼承人同意,無法直接過戶
2,如果繼承人之間不能協商房產分配份額的,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解決,拿法院的判決書辦理過戶手續
3,如果繼承人通過虛假公證的手段取得公證書,辦理過戶手續的,其他繼承人在知道自己繼承權被侵害二年內,可以向房產所在地基層法院起訴,要求撤銷當事人的房屋所有權證
⑷ 遺產繼承權是不是可以轉讓
遺產繼承權不可以轉讓只可以放棄。
因為這涉及到其他遺產繼承人的權益問題。
你完全可以先把遺產繼承過來,然後再轉讓或贈與給別人。
⑸ 法院明確遺產份額後,可以轉讓嗎
這個應該能轉讓吧。法院既然已經明確了遺產的分配份額,也就是說你已經合法的獲得了應得的遺產份額,也已經是你的私有財產了,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你也就有了對這份遺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配權等,所以你要怎樣用送給誰,那都是你的權利,誰也無權干涉!
⑹ 遺產可以轉讓嗎
在法律上,遺產是按照繼承順序繼承的,貌似沒有聽說可以將遺產轉讓的
⑺ 怎樣辦現房屋繼承權轉讓
是否按揭貸款購房,這樣的房產轉讓起來有難度,如不是繼承人里的侄女是未成年人嗎,(未成年人不能放棄繼承)如不是可有你的父母及侄女均放棄繼承,,上述房產由你大嫂一人繼承後在轉讓(交易)給你
⑻ 遺產繼承的權力可以轉贈嗎
不可以:要麼先繼承,再贈與。遺產繼承權放棄的話會消失,不能轉送給他人。
因為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遺產繼承權是屬於非財產權利,是一種期得權利。所謂的期得權是與既得權相對應的,指在一定條件下才可獲得的利益,需要在被繼承人死亡時才能享有財產繼承的權利。
因為是期得權利,所以繼承權在期得的條件未實現時,未實現其權益前,不得將此項權利進行轉讓,除放棄該權利外,他對所擁有的受益權沒有任何處分的權利。
而贈與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的實質是財產所有權的轉移。贈與針對的對象是財產權利而非非財產權利。所以一般來說,可以放棄繼承權由別人繼承。或者是繼承之後,再進行相關的贈與也可以。
(8)遺產權轉讓擴展閱讀
繼承權的接受與放棄是不可轉讓的。
自繼承開始,客觀意義的繼承權也就轉化為主觀意義的繼承權,繼承人得自主決定是行使繼承權、接受繼承,還是放棄繼承權。依我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後,遺產分割前,繼承人未表示放棄繼承權的,視為接受繼承。
繼承的放棄,是指繼承人作出的放棄其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的意思表示。繼承權的放棄,須以明示的方式作出。繼承權的放棄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繼承權的放棄不能附加任何條件。繼承權的轉讓問題:繼承權是一種以身份關系為前提的財產性權利,基於其人身屬性,繼承權是不可以轉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