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扶溝縣國土資源局
扶溝縣隸屬周口市,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將軍的故里。轄16個鄉(鎮、場),411個行政村,總人口74.8萬人,總面積1163.2785平方公里(含黃泛區在扶溝境內的面積),是一個平原農業縣。先後被國家授予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縣、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縣、全國果蔬十強縣、全國綠色農業示範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科普先進縣、國家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王趁意 黨組書記、局長
朱福現 黨組成員、副局長
姜中太 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清占 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
從立 副局長
張從亮 主任科員
施保德 副主任科員
劉建設 副主任科員
王振庚 副主任科員
王全友 副主任科員
李群生 副主任科員
王二濤土地執法監察大隊隊長(副科級)
王趁意簡介:扶溝縣呂潭鄉人,1962年6月出生,漢族,法律碩士,中共黨員,1980年12月參加工作。歷任扶溝縣大新鄉經聯社副主任,扶溝縣曹里鄉棉花加工廠黨支部書記,扶溝縣供銷社黨委委員、黨委辦公室主任,扶溝縣監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中共扶溝縣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監察局副局長,紀委副書記、紀委常務副書記兼監察局局長。2002年3月至今,任扶溝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扶溝縣國土資源局始建於1987年,前身為扶溝縣土地管理局,2002年隨管理體制改革,更名為扶溝縣國土資源局。內設機構13個:辦公室、人事股、宣教股、計財股、規劃股、耕地保護股、用地審批管理股、行政審批服務股、地籍測繪管理股、政策法規監察股、地礦股、紀檢監察室、信訪辦。局屬事業單位6個:土地執法監察大隊、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儲備發展(地產交易)中心、測繪室、評估所、城鎮國有土地管理所。轄崔橋、江村、白潭、曹里、韭園、柴崗、固城、練寺、汴崗、大新、呂潭、包屯、大李庄、城郊、城關、農牧場16個鄉(鎮、場)國土資源所。全局現有職工298人。
【土地資源】扶溝縣土地總面積(第二次土地調查農村土地利用現狀一級分類面積匯總數據,不含黃泛區農場在扶溝縣境內的面積)112491.87公頃。耕地面積83614.32公頃,園地面積653.04公頃,林地面積5767.57公頃,草地110.69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3009.78公頃,交通運輸用地3928.99公頃,水域水利設施5143.03公頃,其他土地面積264.45公頃。
【耕地保護】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扶溝縣人民政府與各鄉鎮(場)、縣國土資源局與各基層國土資源所分別簽訂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將耕地保有量、違法佔用耕地面積佔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總面積的比例、土地違法違規行為的發案率、制止率、拆除率、結案率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在加強耕地日常管護的基礎上,按照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會議要求,鎖定5項基本農田保護重點工作,即凡調整規劃的基本農田全部落實到地塊和承包農戶、初步建立「五級」信息報備制度、嚴格實行監督管理、加強基本農田質量建設、落實共同保護責任,採取「分步實施、整體推進」措施予以落實。2010年全縣耕地保有量穩定在78707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穩定在67350公頃。
【耕地佔補平衡】認真落實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嚴格土地用途管制,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求,從嚴從緊把好建設用地預審關,凡佔用耕地的項目全部履行補充耕地措施,實行先補後占、佔一補一,做到占補平衡。全縣2010年分批次用地報批佔用耕地115.4911公頃,單獨選址項目用地報批2.0090公頃,共報批佔用耕地117.5001公頃,補充耕地117.5001公頃。
【土地綜合整治】以改善民生、服務民生為工作理念,精心組織開展土地綜合整治,2010年實施4個項目,整治總面積4890.0344公頃,新增耕地357.8公頃。其中,兩個土地整理項目,即呂潭鄉土地整理項目和大新等兩鄉鎮土地整理項目,整治面積4018.93公頃;兩個補充耕地項目,即扶溝縣2010年第一批補辦城市建設用地補充耕地項目和扶溝縣2010年第二批補充耕地儲備項目,面積871.1044公頃。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按照河南省、周口市規劃修編領導小組的預審意見,結合扶溝縣情,對規劃修編文章中表述的戰略定位、城鎮體系產業優勢、資源潛力、土地綜合整治重點區域、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區規模、邊界對接等進行修訂說明。在圖件規范上,重點對耕地、基本農田格局、土地利用分區、建設用地管制分區、禁止建設區等進行補充修正,增強了規劃的可操作性。2010年5月,扶溝縣縣、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獲省、市政府批准。
【增減掛鉤試點】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統籌安排農民新居、城鎮發展等土地整治活動,合理設置建新、拆舊項目區,堅持「群眾自願、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動」的原則,積極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2010年上報試點項目兩個,分別是鳳翔新村和惠民新村社區建設。在試點工作運行中,始終把維護農民權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依法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受益權,2010年4月兩次召開由項目區內農村基層組織和群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
【地籍管理】在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的基礎上,對全縣城鎮地籍調查數據進行更新匯總與統計分析,全面掌握城鎮土地利用類型、面積、土地利用強度等信息,按時完成了2010年度城鎮地籍調查數據更新縣級匯總任務,及時上報了更新匯總成果。
認真開展土地變更調查,按照《河南省2010年土地變更調查與遙感監測工作實施意見》,以2009年標准時點縣級土地調查資料庫成果為基礎,利用國家下發的2010年遙感監測成果為調查底圖,以2010年12月31日為統一時點,全面查清2010年度各類土地變化情況,更新土地調查資料庫,保持了現勢性,為全縣國土資源管理「一張圖」建設和依法有效監管提供基礎支撐。扶溝縣變更土地面積174.89公頃,涉及8個地類。
規范土地登記發證,認真落實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於貫徹執行<土地登記辦法>進一步加強土地登記工作的通知》,規范土地登記程序,加強規范化建設,積極推進土地登記發證工作,2010年辦理土地登記發證228宗,其中,國有土地登記發證187宗,農村集體土地登記發證41宗。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從2008年起,歷時3年的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圓滿收官,扶溝縣各類土地的分布情況、所有權和使用權情況、農村土地、城鎮土地、基本農田和其他專項用地情況有了精確的數據,完成了全縣行政區域界線與周邊市縣的邊界銜接,調查面積覆蓋全縣1163.2785平方公里,建立了扶溝縣土地利用資料庫,12月15日,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順利通過了河南省土地調查辦專家組的預檢。
【建設用地管理】按照土地調控政策和節約集約用地要求,切實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實施與管理,科學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保障了重點項目建設。2010年共報批用地7個批次,面積142.8667公頃。其中,報省政府審批6個批次,面積141.8公頃;報市政府審批1個批次,面積1.0667公頃。已批准4個批次,面積55.4667公頃。全年項目供地12宗,面積13.0097公頃,保障了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城南110千伏變電站、紗廠路廉租房建設等重點項目用地。
【土地出讓】2010年依法依規「招拍掛」出讓土地25宗,面積47.6742畝,收取出讓價款1.0930億元。
【測繪工作】積極服務於全縣經濟建設,完成測繪項目36個,測繪土地總面積3053.3333公頃。其中,服務土地徵收、農轉用報批、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測繪面積353.3333公頃;服務於新農村建設測繪面積33.3333公頃;服務於土地整理項目測繪面積2666.6667公頃。
【粘土磚瓦窯廠治理】在2008年全部拆除粘土磚瓦窯廠並復耕的基礎上,完善三項措施,確保了2010年度本轄區沒有新建粘土磚瓦窯廠和死灰復燃現象發生。一是建立組織。縣政府高度重視建立了粘土磚瓦窯廠治理整頓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部署全縣粘土磚瓦窯場整治工作。二是落實監管責任。縣政府與16個鄉鎮(場)政府分別簽訂了監管責任書,同時,對縣直各有關部門進行了責任分工,全縣形成了積極推進、全面監管的局面。三是開展專項排查。實行定期排查制度,每季度組織人員進行一次粘土磚瓦窯廠情況專項排查,消除隱患,防止反彈,粘土磚瓦窯場治理整頓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國土資源所建設】圍繞機構設置規范、管理制度配套、人員素質優良、作風建設過硬、工作成效突出的基層國土資源所規范化標准,加大投入,強化管理,採取三項措施,有效推進基層國土資源所的規范化建設。一是統一管理制度,縣局統一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發放到各基層所,全部上牆。二是建立定期培訓制度。對基層所人員每年進行兩次以上的集中培訓,將集中培訓納入局年度工作計劃,指定專人負責落實。同時,採取以會代訓等形式進行不定期培訓。三是實行目標考核管理。將基層所的主要工作任務、黨風廉政建設、政府行風建設等以責任合同的形式實行目標管理,年中督促檢查,年底實行嚴格的目標考核。
【土地協管員管理】按照周口市委組織部《關於開展選派機關黨員幹部駐村任職和建立農村「六大員」制度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在縣委組織部的組織協調下,從重點解決村級國土資源協管員的工資經費問題入手,開展了選聘協管員的試點工作。通過資格審查、統一考試、公示公告等嚴密的組織程序,選聘了20個試點行政村的20名村級協管員。選聘後的村級國土資源協管員,每人每月享受工資135元,其中縣財政負擔100元,村委負擔35元。為促進協管員的工作積極性,縣財政按照每人每月20元的標准設立了績效獎勵基金,作為對年度考核稱職的年終獎勵。
【「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2010年10月,「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全面啟動。通過落實「建立組織、深入動員,制定方案、落實責任,廣泛宣傳、營造氛圍,精心組織、全面排查」等措施,「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共排查部門和個人風險點785個,表現形式795種,其中,部門風險點144個,表現形式14個,個人風險點641個,表現形式651種。同時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對制度執行情況全面清理檢查,復審復查卷宗256份。其中,耕地保護卷宗36份,用地審批卷宗46份,地籍檔案卷宗65份,土地利用卷宗109份。
【執法監察】落實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健全土地執法監管長效機制落實耕地保護責任的意見》(周發〔2009〕23號)文件,全面推行土地執法監察動態巡查制度,扶溝縣土地執法監察大隊分為5個中隊,劃分巡查范圍,每周巡查一次,16個基層國土資源所責任到人,堅持每天巡查。2010年,共發現違法違規用地行為22起,當場制止14宗,立案查處8宗,結案8宗,結案率100%。
【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全國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監測到扶溝縣17個變化圖斑,面積29.8933公頃,按照衛片執法檢查工作規范,組織力量對17個圖斑進行了實地核查,核實分割為22宗地,其中,合法用地12宗,面積17.0067公頃,實地偽變化的9宗,面積7.6539公頃,違法用地3宗,面積6.114公頃。通過整改,經國家土地督察濟南局審核認定,全縣違法佔用耕地面積佔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總面積的比例為3.37%。
【信訪工作】緊緊圍繞「科學發展,構建和諧」中心,採取5項措施狠抓不放。一是深化領導幹部信訪責任制;二是規范信訪秩序;三是集中攻堅解決涉土信訪積案;四是積極開展排查化解;五是開展爭創「四無」活動。先後開展了國土資源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百日競賽活動、信訪突出問題巡查調研活動、重大節日和敏感時段平安建設維穩活動。2010年共排查化解矛盾隱患14起,立案處理來信來訪12起,其中,土地徵收糾紛類1起,權屬爭議類6起,違法佔地類5起,解決處理上級交辦批辦案件5起。
(施洪營)
㈡ 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對土地承包都有哪些優惠政策和補助
河南省周口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的意見
周政[2014]41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發展,根據《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周發[2014]11號)精神,現就加快推進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以下簡稱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和省委相繼出台了具體的政策規定,要求各地在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並保持長久不變,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農戶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從我市的實際情況來看,土地的分散承包經營已越來越不能適應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的要求,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現代農業發展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因此,加快和規范農村土地流轉是我市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對於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農村生產要素優化組合、促進農村生產方式根本轉變、構建農民增收長效機制、提高農村經濟整體效益、催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等事關農業和農村經濟改革發展大局的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從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的大局出發,充分認識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加怏推進全市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為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工作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理念,以穩定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為前提,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發展農村生產力為目標,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遵循「政府引導、產業帶動、農民自願、市場調節、依法規范、有序流轉」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流轉方式,建立健全規范有序的流轉市場,不斷完善流轉機制,促進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優化農村土地資源配置,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速農村勞動力轉移,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二)目標任務
2014年,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完成全市農村流轉土地的登記建檔工作;2015年,全面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市農村土地流轉有形市場初步形成,縣、鄉、村三級基本建立農村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和調解仲裁機構;2016年,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95%以上流轉土地實現規范流轉,農村土地流轉市場體系基本健全,土地資源配置明顯優化。
(三)工作原則
1.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堅持依法辦事,嚴格保護耕地,不得改變農村土地的農業用途,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堅持等價有償流轉。
2.穩定、分權、放活原則。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前提下,使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使用權分離,放活土地使用權,創新流轉機制。
3.集中、規模、增效原則。立足於促進土地相對集中,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產出率,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4.管理、規范、有序原則。加強管理和指導,嚴格規范流轉行為,切實維護各方利益,確保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規范有序進行。
三、工作重點
(一)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經營的支持力度,鼓勵其通過土地流轉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鼓勵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方式成立農民合作社,開展規模經營,發展特色農業,實行專業化生產。鼓勵外出務工、有意流轉土地的農民,採取多種流轉形式依法把土地流轉給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探索農民合作社將社員承包土地集中起來,實行對外招標,集中經營,收益按合作社章程進行分配的路子。引導行政村對農村荒溝、荒丘、荒灘等資源實行公開招標開發和規模經營;引導同村同組農戶以互換流轉形式使土地向種植能手集中,改善土地少而散的狀況,發展生態高效農業,興辦各類家庭農場。鼓勵農業企業、科研單位、農戶等以資金、技術、土地承包經營權、實物、勞動力等生產耍素作為股份,按照自願互利原則興辦農業種植公司,實行企業化經營。鼓勵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服務為載體,以家庭經營為基礎,與農民建立穩定產銷協作關系,通過建立基地、訂單農業、投資開發等方式,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產品質量標准、統一農資供應及產品銷售,實現規模經營。
(二)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的意見》(豫政辦[2014]111號)精神,各縣(市、區)要借鑒外地試點經驗,選擇1-3個村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年內完成試點任務,總結經驗,摸索路子。2015年起全市推開,2016年加快推進,2017年基本完成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各縣(市、區)要及早抓好動員部署、宣傳引導、業務培訓等工作,嚴格依照政策,有序有效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開展。
(三)培育土地流轉市場。培育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市場是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轉機制的基本環節。縣、鄉、村三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機構要積極開展土地流轉信息登記發布、土地評估、合同鑒證、法律政策咨詢等工作,為土地流轉雙方搞好信息共享服務。要進一步推進鄉鎮土地流轉服務大廳建設,201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引導土地流轉雙方自覺向土地流轉服務機構提出申請並進行登記,避免農戶之間自發無序流轉,防止因土地流轉不規范發生糾紛。流轉雙方在土地流轉市場,經平等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的,要簽訂土地流轉合同並經鄉鎮土地承包管理部門鑒證,確保農村土地有序流轉。
(四)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調解機制。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加強學習宣傳培訓,切實提高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行政水平。加強仲裁機構建設,建立健全鄉(鎮、辦)、村(居委會)調解、縣(市、區)仲裁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體系。嚴格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程序,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便民高效」的原則,認真受理和仲裁案件。農業、司法、國土資源等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的指導,積極配合、相互支持,依法履行職責。
(五)提高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整合教育資源,加強農民職業教育,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加快農民職業化進程,提高非農就業能力,讓更多的農民離開土地,為規模經營提供資源聚集空間。加大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規模生產經營水平,增強土地規模經營能力,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切實加強對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分管副秘書長、市農業局長任副組長,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信訪局、市人力資源種社會保障局、周口供電公司等部門和單位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農村土地流轉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農業局,負責日常工作。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及時研究解決土地流轉中的重大問題,為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明確部門職責。財政部門要將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糾紛仲裁工作經費納入預算,保證土地流轉工作的日常管理、流轉合同印製、流轉信息網路建設和土地糾紛調解工作的需要。監察部門要嚴肅查處行政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在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強迫流轉、截留挪用流轉費用、侵害群眾利益等違法違紀行為。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對土地征佔用的管理,監督農村土地合理利用,防止以土地流轉為名,擅自改變農村土地的農業用途。農業部門要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制度,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切實提高土地流轉的服務、監督和管理水平。林業、水利、供電等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加強信息溝通,研究制定具體措施,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規模化經營提供優質便捷服務。信訪部門要認真接待並處理群眾的來信來訪,支持上訪人的合理訴求。人社部門要解放思想,積極研究新形勢下的社會保障思路,探索建立包括農民在內的全民社會保障體系。
(三)強化政策扶持。市財政從今年起,每年安排200萬元作為農村土地流轉專項扶持資金,用於鼓勵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縣級財政也要拿出專項資金用於扶持土地流轉,對全部轉出土地的農戶給予合理的補助,扶持其進城務工創業;對於引導農戶流轉土地較多、增收效果顯著的鄉鎮和行政村給予表彰獎勵;對通過土地流轉集中農戶土地進行規模經營,並能切實帶動農戶增加收入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除進行獎勵外,要從項目、稅收、技術指導等方面給予傾斜。各涉農金融部門要加快建立土地流轉的信貸支持機制,進一步加大對農業規模經營主體的信貸投入,對實力強、資信好的給予一定的信貸授信額度,簡化貸款手續,實行優惠貸款利率。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貸款擔保方式,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鼓勵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積極探索開展農業保險工作,逐步擴大試點,為規模經營提供風險保障。
(四)大力宣傳引導。各縣(市、區)要切實加大宣傳力度,認真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將黨委、政府促進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宣傳到千家萬戶,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農村土地流轉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堅持每年培育扶持一批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的示範典型,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其好的經驗做法,引導更多農民和社會資本踴躍參與,加快推進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規范有序流轉。
2014年9月16日
㈢ 前科協主席扶溝縣李秀紅承包農民的土地什麼時間給老百姓錢
承包的土地就給老百姓的錢說當然是不同的。
㈣ 河南省扶溝縣土地適合種啥以前是鹽鹼地
花白色,花期為6月,果熟期為10月。 原產我國中部和北部。強陽性樹,不耐寒、旱,較耐濕,也耐輕度鹽鹼。是一種木本蔬菜。
㈤ 我是河南省扶溝汴崗人,我想問:村裡把土地給賣掉村民以後該怎麼生活
農村土地實行集體土地所有制 ,村委會有權根據大多數村民的意見 處理土地的使用 ,收益 和處分。收入所得歸集體所有 ,村民在沒有土地的情況下只能自謀生計了。
㈥ 在扶溝買個小院,國有證,土地證不過戶,能辦我個人名下的房產證嗎
現在還能辦房產證嗎?辦不下來吧
㈦ 扶溝縣土地局土地證能過戶嗎
只要是屬於個人的 手續齊全就可以過戶
㈧ 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土地管理局電話是多少
如果要查詢土地管理局的電話,我認為你打一個114是最好的選擇,像這樣的國家單位肯定會在114上注冊
㈨ 扶溝縣農機修造廠停產30年了,一直把廠出租,買地。過了那麼多年,廠里的工人30年沒上班了
工廠雖然停產30年,可能廠的各種執照未注銷,那廠子仍然合法存在,由於房產出租,賣土地等形式,廠里們有收入,可以承擔一批原廠管理人員的工資,福利等,原廠工人30年未上班,可能當時關廠時廠方早己和工人做好解除手續了,所以現在廠出租廠房的收入只要解決管理人員的工資
㈩ 周口扶溝縣崔橋一村村支書串通村長不給土地實際確權的事請問怎麼辦!
土地確權不是重新分配土地,而是對上次農戶每家承包的土地進一步精準確定土地的四至邊界和面積,這些都用航拍的不需要人工測量和計算,只要你家的地塊還是原來那塊數些沒有減少,面積就以這次的為准。這次土地確權原則是增人(新生的、娶進的)不增地,減人(嫁出、死亡)不退地,是繼上一次土地承包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