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殲20戰機到底發生了什麼巨大變化
殲-20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高隱身性、高機動性第四代戰斗機,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戰斗機。
殲-20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式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布局。機頭、機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傾斜,起落架艙門為鋸齒邊設計,機身以高亮銀灰色第三代隱身塗裝。側彈艙採用創新結構,可將導彈發射掛架預先封閉於外側,同時配備中國國內最先進的新型空對空導彈。
❷ 中國殲20到底有多先進
美國軍事網站《驅動者》出了一篇論文,美國軍事專家泰勒·羅格維對殲20作出了評價:“殲20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幾乎找不到弱點的戰機。”殲20自從2011年橫空出世後,其他國家對殲20的態度逐漸由質疑轉變為認同,現如今已經開始出現對殲20贊不絕口的聲音。
泰勒·羅格維首先對殲20的工藝贊不絕口,認為殲20已經完全擺脫了俄式戰機的影子,為了提高戰機的隱身性能,殲20採用了埋頭鉚釘工藝和鋸齒狀蒙皮加工技術,做工不亞於任何西方戰機,相比蘇57有明顯的進步。
並且殲20的載油量是五代機中最多的,擁有遠超F22的航程。此外殲20的最快飛行速度達到了3140千米/小時,是五代機中最快的。殲20目前唯一的遺憾是發動機推力略顯不足,但是在“升力體邊條翼鴨式氣動布局”的幫助下,殲20依然擁有非常優秀的機動能力,巡航速度也能夠達到1馬赫以上。
殲20還能夠掛載先進的空對空導彈,殲20的主要武器是霹靂15遠程空對空導彈,這種導彈的射程超過150千米,而F22和F35使用的AIM120C空對空導彈,射程只有120千米左右,蘇57使用的R77空對空導彈的射程更是只有100千米。
殲20的側倉還能容納2枚霹靂10E紅外製導導彈,這種導彈裝備了最先進的紅外聚焦陣列導引頭,能夠根據紅外信號輪廓識別目標,普通的紅外干擾彈無法影響到霹靂10。
殲20目前使用的渦扇10發動機,最大推力只有140千牛左右,未來的殲20還將會換裝渦扇15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的推力將會達到160千牛以上,並且會配備矢量推力技術,讓殲20的各方面性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❸ 中國的殲20戰機發動機現在研究這什麼樣
眾說紛紜,不過可以肯定是,這回用上國產發動機了
至於到底是什麼,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用的是WS10的最新改進型;還有一種是刀口堅持的,使用了WS15
但結合航發集團的八股上看,前者可能比較大
大概是前年的時候,從航發集團八股上看,WS15是615所(江油所主抓的);沈陽的606所則在WS10的基礎上放大外涵道,搞了一個備胎
應該是在2015年下半年,WS15工程樣機結束裝配,轉到606進行小規模試產,但606覺得有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上自己的備胎
綜合考慮進度,估計這次上的應該還是WS10的大改,WS15應該還有2-3年
❹ 殲20實現哪四大成果
總師楊偉:殲20實現四大成果, 將不斷帶來驚喜。
據3月20日報道,昨天上午,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開啟最後一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9名全國人大代表接受采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殲20飛機總設計師楊偉說,殲20開始列裝作戰部隊,下一步將不斷提升系列化發展,提升飛機作戰能力。
殲-20戰機畫面
楊偉說,今後一方面將大力支持部隊盡快提升戰鬥力,一方面會系列化發展,不斷提升飛機作戰能力。「未來,我們會在戰斗機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征程上不斷前行,再立新功,給大家不斷帶來驚喜。」
❺ 中國新研製的殲20具體介紹下
俄專家稱殲20是F-22A的翻版
裝備殲一20戰斗機准備工作預計將在2015年完成。
從對現有報道進行分析可以推測,殲一20戰斗機研製過程將屬於被稱為新型航空技術"螺旋式"研製工藝之列。
❻ 中國將研發新版殲20戰機有什麼意義
近日,文章表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楊偉在接受采訪時說:「殲-20研發態勢迅猛,後面我們更不會停歇。隨著殲-20系列戰機的發展壯大,我們也會再開辟新的領域,滿足國家戰略需求。」說:「之前別人做什麼,我們跟著做,今天國家戰略需要什麼,我們就能幹什麼。」
報道稱,殲-20戰機於2011年首飛,並於2016年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展出。2017年3月,殲-20已進入空軍序列,盡管這款戰機當時的產量還很少。
此後,殲-20多次參加活動和訓練演習。在2017年7月30日舉行的紀念解放軍建軍90周年的朱日和閱兵式上,3架殲-20進行了編隊飛行表演。幾個月後,中國空軍宣布,殲-20已開始與其他軍機混編訓練。
❼ 如今中國的發明科技的成就
一、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上首顆量子實驗衛星「墨子」號送上天空,這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
二、殲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
.殲-20身披割裂迷彩塗裝參加珠海航展並首次對外進行展示。
三、神州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
「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升空。神州十一號飛船2016年10月19日3時31分,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並進行一系列的空間實驗。
四、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
直徑500米,全球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也被稱為「天眼」,在貴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啟用。FAST將在未來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成為中國和世界天文學研究的「利器」。
五、核聚變實驗裝置「人造太陽」
「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在電子溫度超過5000萬度,持續時間達102秒的超高溫長脈沖等離子體放電。這一重大成果標志著中國在穩態磁約束聚變研究方面繼續走在國際前列。
六、繪制全新人類腦圖譜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路組研究中心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他團隊,經過6年努力,成功繪制出全新的人類腦圖譜。
七、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
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超算大會(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由中國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運算速度奪得第一。
八、高鐵總里程達兩萬公里
鄭(州)徐(州)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標志著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萬公里。中國不僅是高鐵里程最長的國家,而且高鐵的安全運輸規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九、中國造出世界最大起重船
振華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噸起重船在上海長興島基地交付,並在現場命名為「振華30號」。這艘船一單臂架12000噸的吊重能力和7000噸360度全回轉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十、「高分」家族新丁雷達遙感衛星高分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