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瀘州是那省的
風光旖旎的瀘州位於四川盆地南緣,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地處長江和沱江匯流處。轄江陽、龍馬潭、納溪三區和瀘縣、合江、敘永、古藺四縣。幅員12243平方公里,人口462萬。氣候溫和,物產富饒,荔枝、龍眼等佳果久負盛名。境內江河縱橫,素有"魚米之鄉"、"天府糧倉"之稱。瀘州又是多民族聚居地,民風純朴,民俗獨特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瀘州古稱江陽, 夏、商時屬梁州之域,西漢景帝六年(前151年)設置江陽縣,蕭梁武帝大同年間(535—546年)建置瀘州。1949年,設置瀘縣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5年改稱瀘州專員公署,1983年瀘州市改為省轄市。 兩千多年的文明史為瀘州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和眾多的文物古跡。漢代畫像石棺、 宋代報恩塔、四百年國寶窖池、明代龍腦橋、明代玉蟾山摩崖造像、 清代春秋祠、清代堯壩鎮東岳廟及古街道民居群等古跡遍布瀘州境內。美麗富饒的土地,生生不息的文化,孕育了瀘州人不屈不撓、奮發拼搏的精神品格。宋、元之際,蒙古軍入蜀,瀘州築城於合江神臂崖堅持抗戰35年之久,「天生的重慶,鐵打的瀘州」由此而得名。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遺址、瀘州起義指揮部、朱德紀念館以及朱總司令親筆題寫的「救民水火」、「護國岩」等革命遺址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土地肥沃,物產富庶。具有春榮夏艷秋實冬秀的江南特色。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農、林、牧、副、漁業提供良好的條件,成為四川省的糧、豬、林、煙、果、中葯材等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 羅沙貢米、瀘州桂圓、合江荔枝、納溪柚子、古敘優質「雲貴型」烤煙等,遠近聞名。
「瀘州老窖」、「古藺郎酒」舉世聞名,使瀘州擁有「酒城」的美譽。年產合成氨80萬噸 、尿素124萬噸的瀘天化(集團)有 限責任公司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尿素生產企業,被列為全國十八個化工基地之一,中國500家 最大工業企業和最佳經濟效益企業。長江工程機械集團屬全國最大的工程機械集團之一 ,以長工集團為龍頭的50多家機械工業企業可生產近20個大類、2000多個品種規格的機械產品。醫葯、建材、精細化工、印刷包裝業等都具有相當規模。儲量豐富的天然氣、古敘優質無煙煤,使瀘州成為西南重要的能源工業基地。瀘州為雲、貴、川、渝四省市結合部的物資集散地,商品市場繁榮,發展迅速,已形成了一大批有規模、上檔次的綜合集貿市場和專業批發市場。佳樂廣場、王氏商城、沱江批發市場、 電腦商城等都具有較大的輻射力。�
。隆納(隆昌到納溪)高速公路已建成並與成渝高速公路相連接。瀘州至北京、上海、廣州、海口、昆明 、貴陽等地的直達航班已開通。瀘州港已成為四川長江上游常年通行1000噸級船舶的港口和四川省的長江第一大港。瀘州港集裝箱多用途碼頭是年吞吐量5萬標箱的直立式綜合性碼頭。 通訊網路先進高效。已建成國內互聯網上規模最大、信息最齊全的酒類專業網— —中國酒類信息網。中國西部農副產品市場信息網、中國液壓元件信息網 、中國名酒信息網即將建成。城區建設已初現大城市雄姿。人居環境優越,濱江路榮獲2000年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的良好範例稱號。城區綠化覆蓋率40.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4.57平方米。投資軟環境極大改善,「一站式」服務進一步加強。�
文化發展,科技進步。伴隨經濟的發展,瀘州市科技、文化、教育、衛生、廣播、 電視、體育等事業迅速發展。市內有瀘州醫學院、四川警官高等專科學校等高等院校5所,中等專業學校7所,專業科研機構20個,三甲醫院 1個,二甲醫院11個,科技人員近6萬人,多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部委、省級獎項。大力實施 「科教興瀘」戰略,開展了科技人才庫、科技項目庫建設,啟動了民營科技園區、農業科技園區,發展以生物技術、綠色環保、信息技術工程為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全市「普九」人口覆蓋率達到99.5%,廣播電視實現了市到縣區光纖聯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推進。
❷ 瀘州市楊邦國的成就有哪些
1941年生,筆名楊君、羊羊。四川渠縣人。1961年肄業於西北師范學院中文系。歷任瀘州市川劇團編劇、瀘州市文化局創研室創作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戲劇家協會理事、瀘州市文聯副主席、瀘州市戲劇家協會主席。二級編劇。《瀘州文藝》副主編。1978年開始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作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散文、詩歌、川劇劇本、電視文學劇本。主要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說《冤家》、《會撒"窩子"的人》、《岩上那古寨》等。劇作有新編歷史川劇《軹侯劍》、大型現代川劇《朱德和他的同學們》。三集電視連續劇《瀘州起義》在中央電視台播放。《軹侯劍》一劇獲四川第一屆振興川劇調演優秀劇目獎、劇本創作獎及1985年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優秀劇目調演鼓勵獎。1999年創作大型現代川劇劇本《星隕長空》,該劇由瀘州市川劇團會同四川省川劇院聯合排演,參加文化部、四川省、重慶市聯合舉辦的川劇匯演,該劇獲得銀獎。2002年《邦國劇作選》由中國戲劇家出版社出版。
❸ 許德富和瀘州老窖有什麼關系
許德富出生於四川瀘州市,國家注冊一級釀酒師、一級品酒師、中國釀酒大師,中國白酒工藝大師,西南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第23代傳承人,首屆四川釀酒大師、瀘州市拔尖人才等。許德富完成30餘項科研成果、公開發表論文170餘篇、編著出版80餘萬字《瀘型酒技藝大全》專著,創建了八大白酒產業理論,為瀘州酒業在中國白酒界的技術領先和中國白酒生產的「提質控耗」做出了重大貢獻
❹ 瀘州市敘永縣的大概生活條件情況如何
瀘州市敘永縣的大概生活條件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一、文化事業
2013年,敘永縣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8個,新建53個民生籃球場,舉辦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和廣場文化活動52場。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干線網路總長1917.8公里,有線廣播電視用戶40717戶,數字電視用戶26432戶。[2]
二、教育事業
2013年,敘永縣共投資275個教育建設項目1.7億元新建、維修、改造校舍,新建校舍13.17萬平方米,高考本科上線732人,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加快推進,投入科技創新資金1332萬元,對31個項目給予立項支持。全縣共有小學38所,在校學生6.4萬人,專任教師2804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96%;普通中學37所,在校學生2.8萬人,專任教師1742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70人,專任教師18人。職業高中1所,在校學生3211人,專任教師89人。[2]
三、醫療事業
2013年,敘永縣440個基層醫療機構全部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葯品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食品葯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實現基本全覆蓋,職工醫保98.5%,居民醫保參合率96.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2%。擁有醫療衛生機構505個,實有床位2180張,衛生技術人員1663人,其中執業醫生494人,執業助理醫師218人,注冊護士548人。[2]
四、體育事業
2013年,敘永縣組織群眾性體育競賽活動33餘場(次),獲得省級以上金牌56枚、銀牌25枚、銅牌12枚;省級團體第1名2個、第2名1個;省級團體一等獎6個。[2]
五、基礎設施
2013年,敘永縣採用環狀網供水,日供水能力2萬噸以上,水質穩定良好。原有總裝機容量近3萬千瓦,年供電16萬千瓦時,裝機容量3萬千瓦的四川瀘州黃浦電力公司敘永雙橋煤矸石火力發電廠已建成投入使用,有35千伏變電站3座,110千伏變電站2座,10千伏開關站1座,並與川南電網和貴州省畢節電網聯網供電。敘永縣已實現電話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光纖化,支撐系統智能化。程式控制、移動、小靈通等通訊網路遍布城鄉各地。縣城天然氣供氣管網全面建成,日供氣能力8萬立方米。
❺ 瀘州是衛生城市嗎
瀘州市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歷程
--------------------------------------------------------------------------------
發表日期:2008年9月1日 出處:城鄉衛生科 作者:小熊
1990年8月,在第一次全國城市衛生檢查評比中,瀘州市被評為全省地級市倒數第一名。同月,瀘州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指揮部成立,市長曹錫森親任指揮長和市愛衛會主任。
��1991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召開「1991年度創衛暨愛衛工作總結表彰大會」。曹錫森市長作了題為《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把全市愛國衛生運動推上新台階》的講話。
��1992年2月, 市政府制定了瀘州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規劃,提出「爭取在1992年達到全國衛生城市標准,1995年或稍長一點的時間內,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准」。
��1992年9月,以四川省愛衛會副主任兼省愛衛辦主任殷大奎為團長的第二次全國城市衛生檢查團四川省第四團對瀘州市創建工作進行了檢查考核。瀘州市被評為全省地級市第一名。
��1992年12月,全國愛衛會命名瀘州市「全國地級市十佳衛生城市」稱號。
��1993年4月,瀘州市確定了「抓鞏固、保十佳、上台階,用三年時間爭創國家衛生城市」的奮斗目標。唐寧市長任新一屆市創建指揮部指揮長和市愛衛會主任。
��1993年12月,瀘州市獲全省滅蠅先進城市(區)稱號;1994年10月,獲全省滅蟑螂先進城市(區)稱號;11月,獲全省「健康教育優秀獎」,名列全省地級市第一名。
��1995年1月,瀘州市政府制定了1995年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攻堅計劃,並從元月1日起實施攻堅迎國檢任務目標倒計時。
��1995年7月,以全國愛衛辦副主任蘇菊香為組長的國家衛生城市考核鑒定組對瀘州市創建工作進行了全面考核。考核組宣布瀘州市創建工作達到了《國家衛生城市檢查考核標准實施細則》的基本要求。11月6日,全國愛衛會命名瀘州市為國家衛生城市。
��1996年1月22日,唐寧市長從北京捧回「國家衛生城市」金牌。當天舉行了隆重的接牌儀式和盛大遊行,市民歡心鼓舞,全市一篇歡騰。市委書記楊運洪從唐寧市長手中接過金牌,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1996年4月3日,《中共瀘州市委瀘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鞏固發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的決定》提出了在2010年前後把我市創建為「生態城、健康城、花園城」的宏偉目標、主要任務和有力措施。
��1996年4月5日,在瀘州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慶功表彰大會上,市委書記楊運洪、市長唐寧分別作題為《乘風破浪,繼往開來,奪取鞏固發展創衛成果的新勝利》和《為全面鞏固發展國家衛生城市成果而努力》的重要講話。
��1996年9月5日,在瀘州市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查暨滅蚊、滅鼠創先達標動員大會上,市委書記楊運洪、市長唐寧分別作題為《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嚴肅紀律,確保我市國衛復查取得優異成績》和《大動員攻堅迎復檢,齊參與創優爭第一》的重要講話。
��1996年10月24日,瀘州市國家衛生城市通過了第一次復查,並通過了滅鼠先進城市的復查,創滅蚊先進城區達標。
��1997年4月3日,瀘州市編委員發出《關於建立瀘州市國家衛生城市管理委員會的通知》;6月9日,市政府召開市國家衛生城市管理委員會成立大會,市國家衛生城市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司職。
1999年4月8日,第四次全國城市衛生檢查團四川省第四分團來瀘檢查,我市通過國家衛生城市第二次復查。檢查團一致認為:瀘州市自1995年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後,瀘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鞏固發展國家衛生城市成果的工作,在全市上下進一步深化創衛意識,把創衛工作提高到「抓創衛就是抓經濟、抓開放、抓發展、抓穩定」的高度來開展愛國衛生工作;把創衛工作同兩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並作為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來對侍,深受群眾擁護。
市長先開金提出:當前應著重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創衛工作絲毫不能鬆懈,要在保持好現在的創衛成果的同時,集中精力完善檢查團指出的一些薄弱環節。其次,現在就開始著手研究,今後如何持之以恆,如何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創衛成果,如何進一步健全科學的、合理的管理體制。比如門前「三包」問題,衛生監督員問題,不能靠一時的突擊,要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使之制度化、法制化、科學化。第三,要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我們不能停留在現在創衛這個層次上,要瞄準瀘州創建第一流的現代化大城市的宏偉目標,向環境、健康、生命為主題的目標邁進。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創衛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一個層次高過一個層次,真正把兩江匯合的瀘州建設成為一個美麗的健康城、花園城、兩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的名城。
2001年9月,肖天任市長任市愛衛會主任,同年9月28日,我市滅蠅工作通過復查,繼續保持省級滅蠅先進城區稱號。
2002年10月,市委書記徐波強調:基本衛生問題解決不了,沒資格談「三個代表」。2002年10月23日,我市通過國家衛生城市第三次復查。肖天任市長首次提出:認真研究城市管理的長效機制和科學機,採取更為科學、系統、有力的手段管理好國家衛生城市。並提出把「金牌必保,丟分必究」改為「金牌必保,回潮必究」。
2003年6月,瀘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瀘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構建城市長效管理機制的意見》,提出了高質量鞏固發展國家衛生成果,做到大街小巷一個樣、白天晚上一個樣、檢查不檢查一個樣,把我市建設成為最適合人居、最適合創業的城市的目標。國家衛生城市長效管理機制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打破了「突擊——迎檢——回潮」、「再突擊——再迎檢——再回潮」的怪圈,正朝向國家衛生城市精品邁進
2004年2月,古藺縣雙沙鎮被省愛衛會命名為四川省衛生鎮。12月,合江縣被市政府命名為市級衛生縣城,至此,我市四個縣均建成市級衛生縣城。
2005年1月,瀘縣被省愛衛會命名為四川省衛生縣城,龍馬潭區石洞鎮被命名為四川省衛生鎮。3月,為部署我市接受國家衛生城市第四次復查考核和城區滅鼠第二次專項復查考核工作,中共瀘州市委辦公室、瀘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查和城區滅鼠第二次專項復查的意見》,8月,中共瀘州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理市長朱以庄繼任瀘州市第五屆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主任。9月20日至22日,省政府副省長、省愛衛會副主任劉曉峰率四川省衛生城市復查團,對我市近3年來國家衛生城市的鞏固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復查。復查團一致認為:瀘州市國家衛生城市成果得到鞏固並有新的發展,復查合格,建議報請全國愛衛會予以確認。
2006年7月26日,市委辦公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的實施意見》;9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瀘州市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緊急工作會》,市長、市愛衛會主任朱以庄作迎檢工作安排,市委書記袁本朴在會上作重要講話。
2007年2月,全國愛衛會發出了《關於對2006年國家衛生城市(區、鎮)復審工作的通報》(全愛衛發[2007]2號),並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06年對國家衛生城市(區、鎮)的復審結果:我市等43個市被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我市再奪國衛金牌,是全市人民辛勤努力的結果,是瀘州的光榮和驕傲,必將鼓舞全市人民為構建和諧瀘州,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而不斷奮進。
2007年5月,中共瀘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朱以庄任瀘州市第六屆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主任。
2007年8月,瀘州市創建文明城市指揮部工作簡報第20期轉發了《四川省文明城市考評第六組關於瀘州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明查工作的考評意見》,充分肯定了我市「創建工作成效突出」,「城市管理非常到位,街面整潔,設施完好,整個城市呈現出一派美麗、衛生、秩序井然的良好景象」。
2007年12月,瀘州市榮獲四川省「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電視大賽總決賽全省第二名。
二○○八年八月六日
❻ 張問陶的個人成就
張船山一生致力於詩、書、畫,造詣精深,其詩被譽為清代「蜀中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詩人,詩作5000餘首,今存3500餘首,表現了他獨特的思想個性和藝術風格。對於詩歌創作,他主張抒寫性情,強調獨創,反對摹擬。詩作多描寫日常生活。作品較好的是一些紀游、寫景、題畫之作,如《嘉定舟中》、《瀘州》、《瞿塘峽》、《巫峽同亥白兄作》、《下新灘》、《空□峽》、《題李墨庄前輩歸槎圖》等。亦間有反映白蓮教起義和清軍腐朽的作品,如《出棧宿寶雞縣題壁十八首》、《鄉愁五首》、《庚申六月寄亥白兄成都》等。他的詩風清新自然,以七絕最勝,但有一部分詩篇情調沉鬱。著有《船山詩草》20卷,清嘉慶二十年(1815)刊行;《船山詩草補遺》6卷,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行,兩書共收詩3000餘首。1986年,中華書局將《船山詩草》(包括補遺)列入「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出版,2000年重印。這是目前最完備、最通行的張船山詩集。著名文史專家胡傳淮著有《張問陶年譜》(2000年巴蜀書社出版、2005年修訂再版)、主編有《張問陶研究文集》(2009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主編《張問陶家族詩歌選析》(2012年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成鏡深、胡傳淮等編有《船山詩草全注》(180萬字,2010年巴蜀書社出版),有助於張問陶研究。
清人評論其詩「生氣湧出,沉鬱空靈,於以前諸名家外又辟一境」,是「太白少陵復出」。書師米芾,險勁放野,別具一格。其畫,近似徐青藤(徐渭),不經意處,皆有天然,尤善畫猿、馬、鷹、鳥等,「墨猴」畫技藝尤精。傳世作品有藏於故宮博物院的《芍葯》扇等。楊守敬說其:「乾嘉間之書家,莫不胎息於金石,博考名跡,惟張船山,宋芷灣絕不依傍古人,自然大雅,由於天分獨高,故不師古而無不合於古」。張問陶是乾嘉詩壇泰斗、清中葉詩冠、三百年來第一人。
張問陶弟子有崔旭、梅成棟、姚元之等,合稱「張門三才子」,受張問陶影響巨大。 張問陶的繪畫亦集明四大畫家(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之技藝精華而揮筆自如、線條流暢,工筆精湛、韻味宏厚,技藝一絕、別具風格。畫山——險峻陡峭。畫樹——枝粗葉茂。畫面清爽,工筆水墨相間,圖紋轉折如行雲流水,圖文並茂。如《深山隱居圖》。
❼ 瀘州 看胃病請問下
胃腸的話推薦瀘州I中科I胃腸病I醫'院,硬體設施都很齊全,醫師們工作勤勤勉勉
,平時真是人滿為患°
人生要清清楚楚看昨天,扎扎實實抓今天,高高興興看明天。向昨天要經驗,向明天要動力,向今天要成果。記住昨天,思索明天,善待今天。跌倒的時候,要能認識障礙,勇敢站起;失意的時候,要能自我檢討,再次出發;困難的時候,要能冷靜分析,尋找突破;彷徨的時候,要能看清目標,不變方向。
❽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創新認識
1.2.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系統地劃分了四川盆地及周緣構造體系類型:緯向構造體系、華夏構造體系、新華夏構造體系、經向構造體系及弧形構造體系等,各構造體系之間形成斜接,反接、疊加及穿切等復合聯合關系,構造體系演化具四大明顯特徵;第一古構造體系控制構造-沉積遷移作用;第二構造體系疊加復合作用;第三構造體系差異性,即:同一個構造斷裂帶兩端活動性及強度存在明顯的差異性。
2)深化了單一構造體系或多構造體系的復合控油源區及生、儲、蓋組合分布,如川西上三疊統及侏羅系油氣區主要受控於華夏構造體系和新華夏構造體系的復合作用。
3)建立了3種構造體系控油模式:①新華夏構造體系與緯向構造體系聯合控制廣福坪氣田模式;②反「S」型構造體系控制下的永宜氣田,石油溝-東溪油氣田及相國寺氣田等;③緯向系與經向系聯合作用下形成納敘氣田。
4)總結了四川盆地油氣分布規律:①各時代古隆起控制油氣田分布,如樂山-龍女寺、瀘州、開江、大興、江油-綿竹等古隆起及周圍是油氣田分布重要地區;②各時代區域性不整合面控制油氣分布,如震旦系與寒武系、寒武系與奧陶系、奧陶系與志留系、志留系與泥盆系、泥盆系與石炭系、中三疊統與上三疊統等,這些區域性不整合面經歷不同程度的風化剝蝕和淋濾作用,造就了程度不同的碳酸鹽岩縫、洞、孔儲集體,有利於油氣富集成藏;③沉積相控制油氣田分布,如上三疊統須家河組和侏羅系碎屑岩的三角洲相,及石炭-二疊系的礁灘相,均是油氣田分布有利地區(帶);④多期不同方向應力作用形成多組裂縫是油氣有利聚集地區(帶)。
5)指出了四川盆地油氣勘探有利地區和勘探方向:①5個古隆起及周圍地區(樂山-龍女寺、瀘州、開江、大興及江油-綿竹);②石炭系-中三疊統碳酸鹽岩礁灘相帶;③上三疊統和侏羅系碎屑岩三角洲及河道砂體區;④多個區域性不整合面碳酸鹽岩縫、洞、孔發育層(帶);⑤各時期多應力方向形成的多組裂縫區(帶)是油氣聚集的重點,如川西和川中須家河組。
1.2.2 創新點
1)首次系統地劃分了盆地及周緣地區構造體系類型,即華夏構造體系、緯向構造體系、新華夏構造體系、經向系及弧形構造體系及其復合、聯合關系。
2)首次恢復了在構造體系控制下的各時代盆地原型,即元古宙裂谷盆地、震旦-奧陶紀裂陷克拉通盆地、志留-泥盆紀擠壓、克拉通盆地、石炭紀-中三疊世克拉通內坳陷盆地、晚三疊世-新近紀前陸盆地。
3)建立了3類構造體系控油模式:①緯向和新華夏體系復合型;②反「S」型;③緯向構造體系與SN向構造復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