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會議成果

會議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17 06:52:26

『壹』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的會議成果

(英文: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或FCCC)是一個國際公約,於1992年9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由世界各國政府首腦參加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制定的。目的是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以盡量延緩全球變暖效應。但沒有對參加國規定具體要承擔的義務,具體問題體現在以後的《京都議定書》中。
公約參加國有189個,有5個國家以觀察員身份出席。
公約將參加國分為三類
1.工業化國家。這些國家答應要以1990年的排放量為基礎進行削減。承擔削減排放溫室氣體的義務。如果不能完成削減任務,可以從其他國家購買排放指標。美國是唯一一個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工業化國家。
2.發達國家。這些國家不承擔具體削減義務,但承擔為發展中國家進行資金、技術援助的義務。
3.發展中國家。不承擔削減義務,以免影響經濟發展,可以接受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援助,但不得出賣排放指標。 (英文:Kyoto Protocol,又譯《京都協議書》、《京都條約》;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補充條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的。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
1997年12月條約在日本京都通過,並於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間開放簽字,共有84國簽署,條約於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個國家通過了該條約(超過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國沒有簽署該條約。
條約規定,它在「不少於55個參與國簽署該條約並且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附件I中規定國家在1990年總排放量的55%後的第90天」開始生效,這兩個條件中,「55個國家」在2002年5月23日當冰島通過後首先達到,2004年12月18日俄羅斯通過了該條約後達到了「55%」的條件,條約在90天後於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 會議達成無約束力協議: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會議和京都議定書第五次締約方會議於當地時間十九日下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落幕。會議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
潘基文當天發表了一篇充滿感情色彩的講話。他說,過去的兩天令人「筋疲力盡」。我們進行的討論「時而有戲劇性,時而非常熱烈」。
《哥本哈根協議》維護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發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採取自主減緩行動作出了安排,並就全球長期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持、透明度等焦點問題達成廣泛共識。
潘基文說,他對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所取得的進展感到滿意,本次會議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步。他表示,過去十三天的談判相當復雜,進展相當艱難。雖然本次會議沒有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但他將盡力推動在二0一0年實現這一點。
本屆氣候變化大會於十二月七日到十九日在哥本哈根召開,比原計劃晚一天閉幕。會議的最終階段為領導人會議,於十八日起舉行,約一百三十國領導人與會,被聯合國官員形容為「歷史盛事」。

『貳』 波茨坦會議的會議成果

復原德國1937年後在歐洲吞並的領土,將奧地利從德國分離出來。 聲明盟國佔領德國的目的:非軍事化、清算納粹主義、民主化和解散卡特爾企業聯合。規定德國境內的最高權力由美、英、蘇、法四國佔領軍總司令遵照本國政府的指令,分別在其各自的佔領區內實行。 《波茨坦協議》,將德國和奧地利分為四個佔領區(在早先的雅爾塔會議就已確定),並類似地將柏林和維也納也分為四個佔領區。 同意以戰犯起訴納粹黨人。 會議承認了新成立的波蘭全國統一臨時政府,並確定了波蘭的疆界問題。 將居住在德國境外的德國人驅逐回國。 戰爭賠款協議。盟國估計損失為2000億美元。在西方的堅持下,德國只需要以資產、工業產品和勞動力的方式支付200億美元。然而,冷戰使償還計劃沒有完全執行。 在斯大林的建議下,波蘭不列入德國賠償分配方案,而由蘇聯所獲賠償的15%轉交給波蘭(從未執行)。 盟國發布了波茨坦公告,確定日本投降的條件。 其它問題將留給盡快召開的最終和平會議解決。盡管西方要求在最終和平會議上才確認德波邊界奧德河—尼斯河線,波茨坦會議上確定的強制德國人口遷移卻使得德波邊界在事實上得到確定並且不可挽回。 為進行關於締結和約所必需的准備工作,設立由英、蘇、中、法、美五國外長組成的外長會議。 解除德國全部武裝,廢除一切軍事機構,解散一切納粹組織,廢止一切納粹法律,逮捕並審判戰爭罪犯,永遠防止德國軍國主義及納粹主義的復活或改組。德國一切民主黨派應准許成立並恢復自由活動權利。司法制度、教育及整個政治生活都在民主基礎上重新建立以實現政治民主化。 德國行政應以政權分散和發展地方政府許可權為原則。處理德國的經濟原則是:消滅德國作戰潛力,禁止軍事生產,鏟除或控制可用作軍事生產的一切工業。消滅壟斷造成的過分集中,發展和平經濟,並把德國視為一個經濟單位。 關於德國賠償問題,蘇、美、英向德國所提的賠償要求,將以德國境內的物資及適當的德國國外資產予以滿足,蘇聯並可由西方佔領區獲得賠償。德國的艦隊和商船隊由蘇、美、英三國均分。哥尼斯堡及鄰近地區讓與蘇聯。關於波蘭問題,對波蘭西部邊界達成原則協議,最後劃定由和約解決。不歸蘇聯管轄的一部分東普魯士和以前的但澤自由市區域,均由波蘭政府管轄。會議還討論了奧地利問題,同意義大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芬蘭五國締結和約問題,領土託管問題和控制黑海海峽等問題。

『叄』 如何開有效率和有成果的會議

執行起來

部門小例會由原來每周二/四/六變為每周二/五,雖然仍然是佔用晚上下班時間將近1小時,老闆已經松動並改變,從時間上來說壓縮了一次即三分之一即33%,已經很不錯了,雖然大家很不滿意,但應當先執行起來,所以,人資部必須第一時間出通知要求各部門執行。

如果不執行,仍然說這不好那不便,一定會引起老闆非常不滿意,他會想到:原來沒讓步時,不是例會照開不誤嗎,我已經讓了步,大家還有意見,是不是其他工作也是一樣,讓了步還有罪了?那乾脆恢復原來的要求,否則,有意見的,可以辭職走人。

要知道,老闆都不是嚇大的,只要老闆一個人在,其他員工走光,他一樣可以重新組建團隊,凡是老闆,都有這樣的氣魄和膽量。

作為人資部、公司中高層、骨幹員工,一定要按照老闆的新要求,貫徹下去、勸導員工,否則,老闆容易抓典型,責罵、處罰、辭退有關管理人員,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中高層穩定了,老闆就不會太擔心,如果個別或一些員工還有意見,處理起來都相對容易些。

所以,老闆的新決定,一定不要沒執行就反對或有意見,一定要執行起來再說,在過程中遇到什麼新問題新情況,再及時匯報處理就是,如果不立即執行,在這等強勢老闆面前,人資部或中高層人員只有苦果子吃的。

耐心引導

人資部應會同中高層幹部,將老闆的要求執行下去,並對員工可能存在的不滿意提出如下對策:

要求明確。小例會的會議紀律與其他會議一樣,沒有特殊,但確因工作或其他事情無法參加的,需提前請假並獲批,否則,一律視為違紀。

勸導用語。各中高層人員一定要充分理解老闆的決定,在員工意見面前,可以有以下幾層引導用語:老闆已經讓步,如果再有意見,老闆會很不高興,大家就有點不通情理了,老闆沒讓步時,每周三次會不也是開得很好嗎;我們開會,不只是為了開會而開會,確實是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有那麼多的問題要處理和解決,同時大家也可以加強聯系、加深溝通,同時還可以起到培訓學習交流的作用,更有利於我們部門團結協作性的養成;如果對這樣的安排還有意見,可以按程序一層一層的反映,公司會有一個合理的答復,絕不允許私下亂傳亂講,否則,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姑息。

領導帶頭。部門負責人及主要骨幹員工,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執行,要定期舉行例會,提前安排好其他工作,會前列好主要內容提綱,保證會議紀律和會議質量,如果有意見,請保留或個別再反映意見,一定要執行起來再說,否則,如果不執行,出現任何情況時,就不要怪不顧同事情份了。

另外,如果有機會與老闆見面或匯報工作,人資部、各中高層可以點到為止的給老闆反映一下普通員工對例會的意見,如果形成較大面的員工意見,可以說多一點,多人多次去給老闆反映,老闆就會更慎重考慮,至少是為今後更優化的例會形式打下一定基礎。

檢查監督

通知要求下去後,人資部需要對會議情況進行抽查,包括實地參加會議、檢查會議紀要、抽訪與會人員等,如果弄虛作假,必須對相關管理人員提出處理意見,送批後執行。

當然,檢查監督要留下記錄,比如:抽查某部門某天的會議,一定要請該部門負責人簽字。存檔備查。

意見處理

普通員工意見。如果是個別部門個別員工的意見,先由該部門負責人勸導和處理,如果無效可由人資部處理,再無效,可公司高層處理,再無效,則只好勸離或協商離職。

管理人員意見。任何管理人員,如果有意見,可由直接上級先行解決,無效時,人資可參與處理,再無效時由高層處理,最終也可以協商離職。

群體意見。一次10人以上反映意見,就可以說是群體性的,一要抓住帶頭員工說服教育,二要多找相關領導出來解釋說明勸導安撫等,三是可以適當讓步以穩定為主,四是及時給上級及老闆反映情況。

勸導老闆

當執行一段時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並處理後,各部門負責人、中高層,包括老闆在內,都一定了解如此執行還是存在問題,等到老闆想松動但不好意思開口時,可以尋機給老闆提出如下建議:

每周一全體員工大會維持,部門例會每周二次,可否改為員工大會後當天舉行,一是及時傳達公司要求,二是檢查上周工作/布置本周工作,如果是業務部門需要每天上班開早會,大約花十來分鍾時間,檢查昨天完成情況/布置今天主要工作等,如果是製造/質量部門每天早會晚會都要開,其他部門開展每天早會,不但總結昨天布置今天,起到日清日高的效果,而且可以將學習公司制度安插進來,並且主持者可以每天一換,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在語言表達和膽量上得到鍛煉,甚至可以制訂早會/晚會流程,要求各部門遵照執行。將時間花整為零/分散進行,不容易讓員工感到不舒服,會議的效果還會更好。

當然,從一種習慣到另一個方式,都有一個調整、轉變和適應的過程,公司要給部門和員工一個適應期,員工也要理解公司的這種做法,如果老闆基本認可就可以執行,如果不認可還只能「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會議會議,聚在一起討論宣布議事之意。因議而會,故,會而要議,議而要決,決而要行;若,因會而會或會而不決或決而不行,是,費時費力費神費錢,沒事干、勞民傷財、不得人心的。過多,成會海,會淹死人,淹沒公司的效益,會過少,上情不下達,下情難上傳,執行會走樣,同樣沒效益。

會議不多不少為啥樣?一般講:周/月/季/半年/全年會不能少,早會/晚會視部門需要定,其實最需要的「現場辦公會

『肆』 2001年,APEC會議取得了哪些成果

會議取得了如下成果:

第一,會議重申了APEC對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支版持,並強烈呼籲權世界貿易組織在2001年啟動新一輪貿易談判,認為將於11月在卡達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將是發動新一輪談判的重要機會,為此會議呼籲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以靈活和建設性的態度盡快制定一項具有廣泛基礎的談判議程,並且在制定議程時,對發展中成員的利益給予特別關注。

第二,會議一致同意APEC將繼續堅定地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的進程,以實現茂物目標遏止貿易保護主義。會議批准了各成員提交的2001年單邊行動計劃報告,通過了APEC貿易便利化原則和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預期成果報告,並就修訂大阪行動議程指導原則改進單邊行動計劃電子格式和審議機制等問題向高官們提供了指導。

第三,會議強調了經濟技術合作對推動亞太經濟秩序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決心努力縮小成員之間的差距,實現共同繁榮。會議歡迎APEC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高峰會議匯報的有關成果,決定將優先考慮人力資源開發工作,要求通過單邊和集體行動盡快落實經濟技術合作行動計劃的制定工作。

『伍』 2014年apec會議取得了哪些成果

取得成果如下:
紅利一,展現中國主導權。
紅利二,互聯互通獲追捧。版
紅利三,啟動亞權太自貿區。
紅利四,中美管控住分歧。
紅利五,俄羅斯送來大禮。
紅利六,中日關系破冰了。
紅利七,中韓自貿談判成功。
紅利八,北京反腐敗宣言出台。

『陸』 會議成效的影響因素包括哪些

◆ 欠缺目標或目標不準確
◆ 欠缺議程
◆ 與會者人選不當,或者與會者人數太多或太少
◆ 會議回時間、地點不當
◆ 開會的通知時間不當
◆ 開會通知的內容欠周詳
◆ 會議場地設備欠佳
◆ 與會者沒有作充分准備
◆ 未定明會議的終止時間以及每一項議題的時間分配
◆ 會議不準時開始
◆ 以前的會議太多,使與會者一聽說要開會,都感到厭煩
◆ 開會次數太少,使每次會議的議題過多
◆ 在會中的交誼活動
◆ 外界的干擾
◆ 與會者離題
◆ 主持人離題
◆ 讓沒有必要留在會場的與會者留在現場
◆ 資料不充足,決策偏頗
◆少數人壟斷會議
◆與會者之間交頭接耳
◆與會者不表明真正的感受或意見
◆與會者之間爭
◆與會者與主席爭論
◆視聽器材發生故障
◆與會者欠缺熱心
◆會議超出預定時間
◆主持人未能總結會議的成果。
◆欠答缺會議記錄
◆對決議落實不力
◆不對會議的成敗得失進行總結
◆不解散已完成任務的委員會或工作小組
◆與會者對會議感到不滿

『柒』 用來概括反應會議精神和會議成果的文件稱為什麼

用來概括反應會議精神和會議成果的文件,稱為什麼這稱為文件總結?

『捌』 會議取得了哪些成果

北京APEC會議概括起來有八大成果。
第一大成果是明確了未來亞太合作的方向與目標。
第二回大成果是答作出了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的重大決定。
第三大成果是勾畫了建設亞太互聯互通網路的新藍圖。
第四大成果是找到了支撐亞太經濟發展的五大新支柱。
第五大成果是開辟了一系列全球性問題的合作新領域。
第六大成果是舉辦了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夥伴對話會。
第七大成果是促進了中國與亞太主要國家雙邊關系的新發展。
第八大成果是廣泛宣示中國內外政策,贏得更多國際理解和支持。

『玖』 中共一大會議成果及其意義

成果:
1.提出黨的奮斗目標
2.確定革命對象。
3.中共誕生,並提出了最高綱領
意義:1.中國共回產黨不僅代表答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2.她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拾』 中共一大會議成果及其意義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後稱望志路106號,現改興業路76號)召開。出席大會的各地代表共12人,他們是:上海小組的李達、李漢俊,武漢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長沙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小組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小組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小組的陳公博,旅日小組的周佛海。參加會議的還有武漢小組的包惠僧(他是在廣州與陳獨秀商談工作期間,受陳個人委派參加會議的)。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當時,對黨的創立作出了重要貢獻的李大釗、陳獨秀因各在北京和廣州,工作脫不開身,而沒有出席大會。共產國際派馬林(荷蘭人)和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克爾斯基(俄國人)出席了會議。
俄國十月革命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中國的先進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並把它與中國正在發展的工人運動結合起來。他們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講解革命道理,組織工人進行斗爭。在這個基礎上,各地先後成立了一些黨的早期組織,這些地方分別是上海、北京、武漢、長沙、廣州、濟南。此外,旅居日本和法國的中國共產主義者也成立了這樣的組織。這些組織當時叫法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則稱共產黨小組或支部,由於它們性質相同,因此,後來統稱它們為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建立後,積極開展工作,推動了馬列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已經成熟。
1921年6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通知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代表到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次全國代表大會。7月下旬,除旅法小組因路途遙遠未能派代表外,其他各地代表陸續抵達上海。由於當時革命活動處於秘密狀態,所以,參加會議的外地代表,統一安排居住在以北京大學暑假旅行團的名義臨時租借的私立博文女校內。
大會的中心議題是正式建立中國共產黨。
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後共開了7次會議。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出席了第一天的會議(馬林後來又出席了第六次會議)。他們代表共產國際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馬林還介紹了共產國際的情況。接著擬定了會議日程。在24日的會議上,各地代表匯報了工作,並交流了經驗。25日至26日,大會休會,由黨綱起草委員會起草黨的綱領和今後工作計劃。27日至29日,大會繼續進行,連續3天詳細討論了黨的綱領和工作計劃。各地代表在黨的性質、綱領和組織原則等主要問題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見。30日晚,舉行第六次會議時,突然有一陌生男子闖進了會場,當詢問他時,他答稱走錯了地方。其實這個人是法租界巡捕房的一個暗探。他的行動引起了與會人員的警覺。會議立即中斷,代表們迅速分頭離開。十幾分鍾後,法國巡捕趕來,包圍並搜查了會場,但一無所獲。當晚,代表們商量改換會議地點,在李達夫人(她是浙江嘉興人)的提議下,決定到嘉興南湖去開完最後一次會議。7月31日,代表們來到南湖,在一艘遊船上舉行了第七次會議。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選舉了黨的領導機構。至此,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
黨的「一大」通過的黨綱主要內容有:確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即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分;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黨的組織方面的規定為,在全黨建立統一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地方組織必須接受中央的監督和指導等。
「一大」通過的《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確定黨成立後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會和教育工人,領導工人運動,對黨領導工人運動的任務、方針、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規定或要求。
「一大」選舉的黨的領導機構為中央局。陳獨秀雖然沒出席大會,但由於他當時在宣傳社會主義方面的影響和威望,以及他作為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所作的貢獻,大會選舉他擔任中央局書記。中央局的另兩位領導人是李達和張國燾,他們分管組織和宣傳工作。
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嶄新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其行動指南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的無產階級因此有了戰斗的司令部,中國的勞苦大眾從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國的革命從此煥然一新。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黨的生日)。

閱讀全文

與會議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