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敬畏成果

敬畏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13 11:11:54

⑴ 以心存敬畏為題寫一篇800作文

為什麼可以在天上飛翔?人很羨慕,於是有了飛機。魚,為什麼能夠在水裡游刃有餘?人覺得很新奇,於是我們知道了潛艇。人類的先祖,曾經蜷居於洞穴之內,樹葉裹身,與自然萬物同生共處,與天地萬象親密接觸,對自然界充滿著敬仰與贊美,對動物界充滿著膜拜與信服,對一切生命、生靈充滿著敬畏之情。他們和平共處,相互依存。而當我們匯聚了天地之精氣,承載了自然之光華,以站立的姿態爬上了生物鏈的頂端,在走向自我文明的演變中卻漸漸疏離了自然。於是,冷血、兇狠、殘冷便記錄在了人類文明的詞典中。
動物以死亡的方式接近人類,人類卻以遺忘的方式拋棄過去。在優勝劣汰、適著生存的游戲規則中,人類越來越不信賴自己,以致於彼此之間需要一段段關系來不斷地驗證與固定。然而,這關系往往太過脆弱,不堪一擊,以致於我們徘徊在不斷地傷害與受傷的邊緣。
曾幾何時,人類是如此自信:在人定勝天的口號聲中,我們削山、填海、圍湖、造田,林立的工廠覆蓋了田園牧歌,鋼筋水泥盤剝了綠色大地,潛水艇開進了龍王的殿堂,宇宙飛船駛向了嫦娥的枕邊。人類變得為所欲為,認為自然界不再神秘。可正當人類沾沾自喜地享受著現代文明成果的同時,洪水、火災、地震、乾旱、沙塵暴,還有許多來不及取名的疾病,伴隨著自然界的種種懲罰不期而至。人,是應該心存敬畏的。
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心存敬畏,就是要有戰戰兢兢的體察心情;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小心翼翼的戒懼意念;心存敬畏,還應該有如負泰山的神聖責任。因為心存敬畏,我們三思而後行,不再莽撞;因為心存敬畏,我們審時度勢,永遠謙遜平和。
人類真正的強大,不在於戰勝了自然,而在於不斷地剋制自己。「人定勝天」不過是人類極其無知的盲目自大,「天意難違」則更是人類懦弱膽怯的搪塞借口。茫茫宇宙,孕育了世間紛繁萬物;滾滾紅塵,蓄養了人間萬千生靈。所有的困惑,不過是人類內心的嗔念所起,事因何起,也能因何而滅。人,是應該心存敬畏的。只有心存敬畏,才可能實現自我教育、自我審視、自我約束和自我節制;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夠抵制和克服困惑、困難、誘惑、猶豫、躊躇和羈絆。心存敬畏,讓我可以和自己對話;心存敬畏,讓我們的生命疆域更加寬闊;心存敬畏,讓我們正在構建的和諧社會得以沿著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越走越遠

⑵ 關於尊重和珍惜勞動成果

故事發生的年代距今已有好些年了,當時,經常跑藏北的人總能看見一位老獵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他將捕獲的大量獵物賣錢後,除了自己消費一少部分外,更多地是用來救濟那些路遇的朝聖者——那些磕著長頭去拉薩朝覲的藏家人。
老獵人一面大量殺生,一面不斷行善,風餐露宿,日子雖然艱辛卻也逍遙自在。直到有一天清晨,他從帳篷里出來,伸伸懶腰,正准備喝一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幾步之遙的對面草坡上站立著一隻肥肥壯壯的藏羚羊。老人眼睛一亮,迅速回到帳篷拿來獵槍,他舉槍瞄準。這時候藏羚羊也看到了老人。奇怪的是,那隻肥壯的羚羊並沒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老人,然後沖著他前行兩步,用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兩行清淚從它的眼裡流了下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鬆了一下。因為藏區流傳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可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悲憫打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於是老獵人雙眼一閉,扣動扳機。槍聲響起,那隻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地後仍是跪卧的姿勢,眼裡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
雖然老獵人成功地獵殺了藏羚羊,但他並沒有往日捕獵成功的喜悅和輕松。他感到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麼要下跪?這可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惟一見到的一次。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近藏羚羊,隨後對藏羚羊開膛扒皮,當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被打開時,老人驚呆了,手中的屠刀當啷一聲掉在了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靜靜地卧著一隻小藏羚羊,它已經成形,但自然是死了。這時候,老獵人終於明白了藏羚羊的身體為什麼肥肥壯壯,也終於明白了它為什麼要彎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
當天,老獵人沒再出獵,他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隻藏羚羊連同它那沒有出世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跟了他大半輩子的獵槍……
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天下所有的母親,包括動物在內,都愛自己的孩子;天下所有母親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聖的。我們在有感於母愛偉大的同時,是不是也感悟到了生命的珍貴、感悟到了生命——來之不易。
的確,生命來之不易。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生命都寄託了父母、家人無限的希望,都飽含著母親孕育的不易與生產的艱辛,都是母親在十個月的喜悅、擔心、期盼、害怕後迎來的新的、最大的希望。能順利來到這個世界是我們的幸運,能為這個世界添一抹亮光更是我們的驕傲。我們沒有理由不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我們更沒有理由漠視生命、殘害生命!
還清楚地記得我校高九六屆有一名女生,高一第一眼見到她時,發現她的嘴唇是紫色的。顯然,這孩子的健康有問題。隨後聽說她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母親在生下她時就被告知「這孩子活不過18歲」。女生的父母在猝不及防、傷心痛惜之後理智地接受了現實,他們向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疼愛著自己的寶貝,而這個女生也很懂事、很爭氣,從不怨天尤人、自憐自艾,她勤奮好學、積極向上、孝敬父母、與人為善,她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但不出醫生所料,未及上到高三,她的生命就終結了。對於她的離去,盡管父母親人傷心、同學老師不舍,但大家悲痛過後,內心留下的是這個女孩兒的美好與頑強。對於她的離去,幾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內心釋然、沒有抱怨與遺憾,因為盡管她的生命很短暫,但她珍惜生命、認真過好了她所擁有的每一天。大家都覺得她沒有死,她只不過像到過人間的天使一樣重返了天堂,留給人們無盡的美好與遐想。相反,我們周圍那些不珍愛生命,因為一點坎坷與不如意就自戕、就結束自己生命的人留給父母親人的是無盡的傷痛與悲哀,留給同學朋友的是長期的恐懼與陰霾。這些人,他們的世界是灰暗的,也讓周圍人的世界變得灰暗;他們的內心有陰影,最終讓這陰影籠罩了更多的人。就在上周,土門新華印刷廠家屬院內,一名15歲花季少年從16層樓上跳了下來,他的父母悲痛欲絕、精神崩潰。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不得不問:多大的事情能讓你放棄生命?你這是跳樓,如果沒有身亡,而是摔殘了、摔癱了、摔成植物人了,你後半生怎麼過?現在身亡了,你倒是所謂的「解脫」了,「不帶走一片雲彩」,可你想過你的父母家人沒有?你知不知道從此以後他們的天——塌了!他們將不再有歡笑和喜悅,不再有幸福與美好,他們萬念俱焚、形如枯槁。特別是到了晚年,當別人闔家團聚、盡享天倫之樂的時候,他們會怎樣?他們將在孤獨、寂寞、追悔、痛苦中度過餘生,想想這些,你忍心拋下他們不管嗎?你真的就那麼自私自我嗎?
人常說,人生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難免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與問題、磨難與煎熬,但只要我們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困難、以積極的心態解決問題,只要我們多替他人想想,我們定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定能跨過阻擋在我們面前的那道坎兒。我們要堅信山重水復之後一定會是柳暗花明,風雨過後定將有彩虹!
人的一生很長,也許你現在不出色但你將來很優秀,也許你做這件事情困難重重但做其他事情卻得心應手。只要我們堅定信念、樂觀頑強,只要我們珍惜生命、享受生命過程,我們的一生必將無怨無悔。
珍愛生命,我們不僅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葯家鑫就是因為不尊重他人生命最終也喪失了自己的生命;周克華就是因為踐踏他人生命最終被武警擊斃;納粹分子、日本軍國主義者更是因為塗炭生靈遭人唾棄,最終被壓上了歷史的審判台。害人者終將害己的道理大家都懂,可近年來,學生中因為一句話、一件小事就報復同學、殘害同學的事情還是時不時發生,讓人難以理解。這些人,他們不懂得生命的寶貴,更不懂得尊重他人生命,他們的眼裡只有一己之利、只有自己的私慾!他們視別人的生命如草芥,置別人的生命於不顧。其實,生命不分貧富貴賤,生命更沒有優劣差異,他人的生命和我們的生命一樣寶貴,一樣值得珍惜、值得尊重。
珍愛生命,我們不僅要牢固樹立這樣的意識,更要認真落實這樣的行動,要讓珍愛生命成為我們的日常行為習慣。大家知道美國「雅虎新聞網」上列舉的全球10大意外死亡原因中居於首位的是什麼原因嗎? 對,是發簡訊走神。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稱,2001年至2007年,因開車或走路時發簡訊、打手機造成的交通事故,已導致大約1.6萬人死亡。 想想看,我們中的很多人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危險習慣?的確,在死亡原因中,除了疾病,還有很多讓我們忽視的因素:高空墜物、不良飲食、溺水、違規用電等等等等,你的許多不經意的行為都有可能讓你靠近死亡。
平日里,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肆意橫穿馬路,老師家長講了一遍又一遍,可有多少同學真正聽進去了?不到危險的地方去、不做危險的事情,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2010年,18名復旦大學的學生因為探險,被困在黃山一段未開放的區域,為了救他們,年僅24歲的民警張寧海不幸墜崖犧牲。近年來,因驢友探險遭遇險情的事件不斷發生。應該承認,探險體現出一種可貴的探索精神,本可以提倡。但是探險畢竟不是誰都可以去的,要通過專業的學習與培訓,包括專業器材的准備。穿上鞋背個包,就敢殺進深山老林,就敢闖入鮮有人去的地方,那不是探險,那是冒險,是玩命。一旦遇險,你知道得有多少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你?得耗費多少社會成本、社會資源去換回你?如此淺顯的道理,遺憾的是我們很多同學不懂。更有甚者,事情發生後,有些獲救學生不僅不反思、不感恩,反倒在校園網上忙著討論如何控制媒體,如何危機公關,甚至有人說出「他們就該為納稅人服務」這樣讓人心寒的話!這件事不僅暴露出部分大學生的冷血與自私,更表明這些所謂的天之驕子,在對待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的生命及付出時缺乏一種最基本的尊重與敬畏。試想若干年後,當推動社會前進的重擔落在他們肩上時,他們能承擔得起嗎?
社會要發展,人類要進步,前提是什麼?是生命的美好延續,是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良好的道德感和責任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珍惜生命、都有義務延續生命,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剝奪自己的生命、更沒有資格踐踏他人生命。真正的仁者,視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勇者,願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而我認為,真正的智者,珍愛自己生命的同時也尊重他人的生命。讓我們做個智者,珍愛生命, 珍惜曾經的走過、此刻的經歷、將來的擁有,不管是幸福快樂,還是苦痛折磨!做個智者,享受生命給予我們的一切:苦難挫折那是我們活過的證據,愛和傷害都是值得歡呼的經歷、都該表框起來當做回憶!做個智者,不讓自己的生命貶值消逝,也不讓別人的生命因為自己留下遺憾、缺少完美。
珍愛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及勞動成果,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一個生命都綻放出他應有的光輝!

⑶ 陳求之的主要成就

1965年生於安徽望江縣太陽山下,自幼從父學楷書。勞作之餘,為顏真卿楷書所迷,習之。1992年初春赴深圳從事西洋油畫臨制,於日復一日的臨制中獲得獨特的藝術悟解。2006年在深圳太芬油畫村,以傳揚中華人文文化為主旨,以舊房改造的方式興建深圳太陽山藝術中心。2007年在自已的建築空間中重拾荒廢十六年的毛筆、宣紙,知天高地闊,更敬畏前賢,穿山入林,獨辟蹊徑,經由書藝,國圖實現漢字的復魅,創造性回歸字、詞、句本初的形象表達。
著作:《陳求之書法集》、《東部有大美》太陽山畫家畫深圳東部油畫作品集、《激揚文字——紀念中國共產黨九十華誕陳求之文畫作品邀請展作品集》、《激揚文字——陳求之作品集》。
建築:深圳太陽山藝術中心(四合院)、大芬美術館廣場巨石雕塑設計施工、2010年入選深圳設計之都《創意新大陸》紀錄片。
設計:北京馬奈藝術空間。
太陽山藝術中心
簡介:
太陽山藝術中心坐落於大芬村深處,始建於2006年,共三層,展廳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創始人陳求之先生別具匠心的將中國傳統建築藝術融合在其空間藝術創作之中,使得藝術中心糅合了徽派、客家、京派、蘇州園林及現代設計等諸多元素。在此,感受茶與咖啡,書法與油畫,傳統與現代的融洽無間。庭院清幽,唯美雅緻,青磚黛瓦,古色生香,游魚流水、花草樹木點綴其間,至乎美,止於此。
經過多年發展,太陽山已經建成了一座集展覽展廳、多功能廳、會議廳、咖啡廳、茶室、美食、書吧、美術教育於一體的藝術中心,是藝術家、學者進行作品展示、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的一個理想場所。
年表:
2015年5月19日,太陽山藝術中心獲深圳創意設計七彩獎建築空間優秀獎。
2012年3月,太陽山藝術中心作為藝術與建築的典範選入中央電視台《遠方的家》節目。
2011年,太陽山藝術中心藝術建築選入中央電視台《見證》節目專集。
2010年5月14日,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專程蒞臨太陽山藝術中心參觀指導。

⑷ 古代因心存敬畏成就大事的人有誰

古代因心存敬畏成就大事的人:劉備、李世民……
但凡成大事者,大都心存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道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⑸ 心存敬畏,成就精神是啥意思

意思:
一個人要懂得謙遜
時刻保持敬畏之心
才能有所成就

⑹ 請以《敬畏 _》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思想積極,內容健康,600字以上

這個的話你自己要理解,要做好提綱就可以寫得出來。

⑺ 「心存敬畏」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敬畏」,這是一個狀態的兩面,敬對內心,畏對外部;
但這個畏不是「怕」而是一種清晰認知後的震驚、尊重和自持的心理狀態,是和敬融合在一起的「驚-敬-信」一體的東西;
而「敬畏」里的敬也是面向人類內心那種萬象森嚴,持有的一樣的心理狀態。
近代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哲學家康德有一句名言:
「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日新月異、有加無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這句話橫跨東西屏障,穿越時間長河,至今仍然是人們精神生活的座右銘。
在這句話中,我們需要把握一個關鍵詞:敬畏。
「敬畏」是什麼?就是「既敬重又畏懼」。這是人對待事物的情感態度,它囊括了「敬」與「畏」的雙重情感內涵:「敬」是指恭敬、敬重、彬彬有禮,「畏」是指懼怕、畏怯、戰戰兢兢。在這里,「敬」,體現的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價值追求,是對事物人格化的一種尊重;「畏」,是一種行為的警示界限,是一種對自身言行的自律,是一種對萌生不規行為的自我約束。敬畏是一種態度、一種觀念、一種品德、一種境界、一種自省、一種約束,也是一種憂患、一種睿智、一種敏銳、一種原則、一種覺悟。一句話,是內在精神境界和價值追求的自然外化。
翻開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人們就會明白,敬畏是中華倫理道德的精髓,是做人之基、成事之道、從政之德、治國之本。在我國,古人對「敬畏」早有精闢論述:有「君子以恐慌修省」之良言;有「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的名言;有「有所畏者,其家必齊;無所畏者,必怠其睽」的警告;有「畏法度者最快樂」之達觀;有「君子觀洊雷威震之象,以恐懼自修飭循省也。君子畏天之威,則修正其身,思省其過,咎而改之」之告誡;有「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的勸解;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的操守;有「君子大心則敬天而道,小心則畏義而節」,「小人則不然,大心則慢而暴,小心則淫而傾」的界限;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之習慣......
中國語境中的「敬畏」常和「道德典範」聯系在一起。孔子曾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天命」對人而言是神聖而不可輕易達致的東西;「大人」是「天命」的承載者,是社會政治秩序的代表;「聖人」是「天命」的闡釋者,是人心秩序話語的表述者。由對「天」的敬畏在現實中轉變為對「大人」、「聖人」之敬畏,中國人的敬畏對象是指向道德典範的,是現實的、具體的,人們相信只要表達了對大人、聖人之敬畏必然就表達了對天之敬畏,因為大人、聖人是其現實中的代言人。這里的「畏」具有主動性,「畏」由「敬」生。在「敬」和「畏」之間,「敬」是因,「畏」是果。「畏」在這里不單純是指一種害怕、順從,而是指一種為了實現人生理想、信念而對自己行為的主動限制、反省,是一種道德自律,表達的是一種有所不為的精神。
而在西方語境中,「敬畏」往往從「敬畏上帝」開始。英文欽定版《聖經·箴言》中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聖經·希伯來書》中則說,「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神、上帝、耶和華,那是隱秘的,這就使敬畏沒有了具體可觀的意向對象。由於意向對象是不可觀的,因而其不可能成為敬畏者的價值取向,對上帝敬畏並不是希望自己成為上帝,而是因為懼怕上帝的懲罰而按照上帝的要求去約束自己的言行。當然,這種怕是與敬相聯系的怕,如果不與敬相聯系,那麼這種怕和動物本能的恐懼也就沒有二致了。在西方語境中,「敬」和「畏」之間,「畏」是因,「敬」是果,順序不可逆轉。
然而,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類自步入工業社會以來,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學技術作為一種極具創造力的生產力要素,將人們的生活送上了現代化的道路。與此同時,受科學技術進步的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也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表現得比較明顯的就是「唯科技至上」、「唯自我至上」的觀念逐步占據人們的心靈,人們盲目地將征服自然,改造社會作為自身唯一的價值追求。在這種價值觀念的引導下,人們變得狹隘和自私,工具性的思維方式橫行,他們開始只關注自我、只關注自身所能控制、掌握的內容,卻忽視了對內心的審視,對情感價值的追尋,以及對自我以外的他者的傾聽和關注,人們開始顯得「肆無忌憚」,無法堅守內心的價值秩序。這給個體心理成長、道德情感發展造成的沖擊突出地表現為敬畏意識淡薄,敬畏感缺失。
從前有句老話,常人都知道,說的是:「舉頭三尺有青天。」還有:「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進一步,話更重,道是「人可欺,天不可欺」,或者說「人在做,天在看」。這么多警句,就一個意思,指的是做人做事要有敬畏。我們可以不相信天地神靈,但我們必須相信道德規律。我們要敬畏生命。生命是宇宙間最偉大的奇跡。世界上最大的罪過,就是將生命無辜地剝奪。
我們要敬畏自然。人是自然之子,在總體上只能順應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無論人類創造出怎樣偉大的文明,自然永遠比人類偉大。
我們要敬畏律令規則。律令規則是人類社會發展基本保障。沒有它們,我們的社會就像沒有約束的泛濫洪水,將會淹沒一切。
我們要敬畏社會公德。社會公德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者一個群體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下來的道德准則、文化觀念和思想傳統的集中體現,其對人們行為的約束力的下降,會導致社會基礎秩序的混亂。
我們要敬畏傳統文化。世界各國、各地之間的區別除了自然環境和人種的區別之外,主要就是傳統和文化的區別。我們應當敬畏我們的傳統和文化,因為它們構成了我們作為中國人的特質。
我們要敬畏歷史。歷史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整體發展的過程,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和個人的經歷。換言之,歷史就是過去的事實。敬畏歷史,就是敬畏當下。敬畏歷史,就會對當下負責。你對歷史負責,歷史就會對你負責。
我們要敬畏民意。民意就是民眾的願望,民眾的需求,民眾的評判,民眾的心聲,民眾的輿論,民眾的信任。民意不是官員手中揉捏的玩物,民意不是水,隨著盛它的容器變化而相應變化,它是不可塑造、不可欺詐的。
我們要敬畏信仰。信仰就是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或榜樣。這個世界上,總有一種信仰讓我們充滿力量,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奮進前行。
總而言之,時代需要我們心存敬畏。

《道德八書:心存敬畏》定位為大眾通俗讀物,同時具備一定的理論深度。每冊均採用8~10個專題的形式,突出主題的迫切性;然後援引基本理論分析原因;重點在於實踐部分,講明怎麼看待、怎麼做、怎麼修養;總體體現「問題——解釋——原理——實踐」的邏輯結構。《道德八書:心存敬畏》主要內容包括:我們這個缺乏敬畏的時代;敬畏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敬畏自然:在自然中詩意地棲居;敬畏律令規則:畫一條紅色警戒線等。
作者簡介
袁衛星,男,1970年生,江蘇省張家港市人。曾任中學語文教師,獲全國語文教師教學業務大賽「四項全能」稱號;現任中學語文教研員、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出版事業部部長。愛好旅遊,一般選擇自駕游;痴迷音樂,常常為一兩支曲子流淚;曾經有很大的野心:做一個特立而不獨行的學者型語文教師,記住每—個學生,並讓每一學生乃至學生家長記住。25歲開始寫書,有《美麗的過程》、《中學語文教與學》、《細數陽光》、《情感:像霧像雨又像風》、《生命課——個父親的諄諄教誨》、《生命課——一位教師教育手記》、《生命課——名學生的必修課程》等書出版。現致力於喚醒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研究。
檀傳寶,1962年生,安徽省懷寧縣人。先後就讀於安徽師范大學(1979—1983)、北京師范大學(1991—1993)、南京師范大學(1993—1996)。1996年在南京師范大學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1996—1998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後站工作,1998年5月出站,留校工作。曾經訪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2002—2003)。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除德育原理外,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基本理論、美育理論、教師倫理學、教師教育等。截至2005年,已發表學術論文、學術評論等100餘篇,出版個人專著《德育美學觀》(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學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教師倫理學專題——教育倫理范疇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美善相諧的教育》(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等5部,以及詩文自選集《作為—棵風中的樹》(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德育美學觀》獲得過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等。

⑻ 關於心存敬畏的作為

心存敬畏

鳥,為什麼可以在天上飛翔?人很羨慕,於是有了飛機。魚,為什麼能夠在水裡游刃有餘?人覺得很新奇,於是我們知道了潛艇。人類的先祖,曾經蜷居於洞穴之內,樹葉裹身,與自然萬物同生共處,與天地萬象親密接觸,對自然界充滿著敬仰與贊美,對動物界充滿著膜拜與信服,對一切生命、生靈充滿著敬畏之情。他們和平共處,相互依存。而當我們匯聚了天地之精氣,承載了自然之光華,以站立的姿態爬上了生物鏈的頂端,在走向自我文明的演變中卻漸漸疏離了自然。於是,冷血、兇狠、殘冷便記錄在了人類文明的詞典中。
動物以死亡的方式接近人類,人類卻以遺忘的方式拋棄過去。在優勝劣汰、適著生存的游戲規則中,人類越來越不信賴自己,以致於彼此之間需要一段段關系來不斷地驗證與固定。然而,這關系往往太過脆弱,不堪一擊,以致於我們徘徊在不斷地傷害與受傷的邊緣。
曾幾何時,人類是如此自信:在人定勝天的口號聲中,我們削山、填海、圍湖、造田,林立的工廠覆蓋了田園牧歌,鋼筋水泥盤剝了綠色大地,潛水艇開進了龍王的殿堂,宇宙飛船駛向了嫦娥的枕邊。人類變得為所欲為,認為自然界不再神秘。可正當人類沾沾自喜地享受著現代文明成果的同時,洪水、火災、地震、乾旱、沙塵暴,還有許多來不及取名的疾病,伴隨著自然界的種種懲罰不期而至。人,是應該心存敬畏的。
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心存敬畏,就是要有戰戰兢兢的體察心情;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小心翼翼的戒懼意念;心存敬畏,還應該有如負泰山的神聖責任。因為心存敬畏,我們三思而後行,不再莽撞;因為心存敬畏,我們審時度勢,永遠謙遜平和。
人類真正的強大,不在於戰勝了自然,而在於不斷地剋制自己。「人定勝天」不過是人類極其無知的盲目自大,「天意難違」則更是人類懦弱膽怯的搪塞借口。茫茫宇宙,孕育了世間紛繁萬物;滾滾紅塵,蓄養了人間萬千生靈。所有的困惑,不過是人類內心的嗔念所起,事因何起,也能因何而滅。人,是應該心存敬畏的。只有心存敬畏,才可能實現自我教育、自我審視、自我約束和自我節制;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夠抵制和克服困惑、困難、誘惑、猶豫、躊躇和羈絆。心存敬畏,讓我可以和自己對話;心存敬畏,讓我們的生命疆域更加寬闊;心存敬畏,讓我們正在構建的和諧社會得以沿著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越走越遠。

閱讀全文

與敬畏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