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讓游戲促進幼兒的發展研修產生的預期成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園的游戲又分為創造性游戲和規則性游戲,而創造性游戲又包括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其中角色游戲是幼兒園的主要游戲形式之一,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以模仿和想像,藉助真實或替代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游戲。它是培養幼兒創造力、想像力的理想載體,能有效促進每個幼兒的個性發展。幼兒園角色游戲的有效開展能滿足幼兒對成人世界的想像,從中可以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及幼兒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游戲中幼兒會產生矛盾並解決矛盾,從而促進幼兒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角色游戲的優點不容贅述,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如何選擇適宜幼兒的角色游戲內容就需我們推敲斟酌。
在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幼兒處處在模仿成人的動作、語言。如在娃娃家的孩子,模仿爸爸媽媽的語言動作安撫著哭鬧的寶寶,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快樂,有了不同以往的生活體驗,對孩子來說是新奇的,感興趣的,孩子的模仿的同時也在發揮著自己的創造力,我們往往能在孩子游戲中發現孩子語言方面、動作方面的發展,這就是角色游戲的魅力所在。然而好的角色游戲不僅要在選材上適宜所在年齡段的孩子,而且環境的布置還很重要,只有生動有趣的形象才能吸引著孩子,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依舊以娃娃家為例,鮮艷多彩的娃娃家的布置要比單調的布置來的吸引。因此角色游戲要孩子樂在其中要對題材,要場景明確吸引,教師更要融入其中,成為孩子游戲中的觀察者,引導者,輔助孩子更快樂的開展游戲。我認為孩子能否在游戲中更好的發展,教師還要在如下方面多下苦工。
一、讓孩子成為游戲中的主人
案例:在娃娃家中,老師給孩子准備了精緻的托盤,剪刀和彩紙,鼓勵孩子在家裡可以爸爸媽媽給寶寶准備面條吃,多數孩子遵循著老師的意願在開展游戲,認真的准備著面條,突然哭鬧聲傳開來,了解之後發現孩子歡歡和樂樂因為一張彩紙發生了矛盾,歡歡指責樂樂剪壞了他的「照片」,因為歡歡把老師給寶貝們准備做苗條的紙比作了照片。
在一案例中我在反思,孩子在游戲時教師提出了單一明確的要求,多數孩子還在遵循著老師的要求,但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缺乏自主選擇,孩子是否得到快樂。把彩紙比作照片的孩子顯然是剪面條的游戲無法滿足他的興趣,所以他才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游戲內容。由此我們更應該清楚的了解孩子的興趣是游戲開展的依據,孩子興趣濃厚才會在游戲中持續,反之就會不耐煩,甚至有無所事事的情況出現。
二、在游戲中均衡強弱勢幼兒
案例:在小游戲中,孩子們本來都在有序的扮演者醫生、護士、病人等角色,醫生用聽診器給孩子聽聽胸口,護士在給病床上的孩子打針,突然一位娃娃家的孩子歡歡想要進入游戲區域,原先在游戲的孩子紛紛拒絕了歡歡,歡歡在游戲區轉了一圈又提出加入游戲還是遭到了拒絕,這時歡歡搶了護士的針筒還把針筒給掰斷了,其他孩子都跑來老師這指責歡歡,歡歡遭到拒絕本來就心情不快,於是甩了針筒就走了。
喜歡游戲是每一個幼兒的天性,對幼兒來說你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他們越是渴望得到他,如果多次不能參加自己喜歡的游戲,一類幼兒會主動退卻,失去積極性,另一類則會產生攻擊性行為。而案例中的孩子歡歡明顯是後者,孩子在受挫後表現出的霸道也是現在我們在幼兒園中常見到得現象。在上述案例中我們不能放任孩子間的矛盾擴大,而是應該鼓勵孩子主動自我解決,教師是孩子解決問題的引路人,我們不能讓弱勢孩子失去游戲機會,也不能放任強勢孩子破壞游戲秩序,教師作為引導者應該觀察孩子在游戲中的行為以及孩子所處角色地位鼓勵孩子合作游戲,強勢帶動弱勢,讓孩子在游戲中感受快樂。
三、注重幼兒的個別性、差異性及創造力
案例一:在角色游戲開展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在娃娃家的孩子跑到了賽車場,在的孩子跑到了娃娃家;我們也會看到本來好好的賽車變成了追逐游戲,里的醫生護士會在娃娃家抱著娃娃不出來,等等。
在案例中的孩子經常離開自己所在的區域,老師鼓勵孩子可以區域間穿插活動,但是這些孩子是游離在了預設游戲之外的,教師去引導孩子回到原來的游戲中去,但孩子還是沒有辦法持續。這些孩子有其獨特的個性,如果我們一味的去干預孩子,還在在老師的強壓下游戲,這樣顯然是得不到快樂和發展的。教師只有發現孩子身上的個別性才能有的放矢。同時孩子之間還存在差異性,孩子能力發展有差異,游戲能力的高低也決定了孩子在游戲中的表現,因此關注孩子的差異性在孩子的游戲中也是教師必須注重的方面。
案例二:我們在觀察娃娃家的孩子游戲時經常可以看到,孩子在顧客多的時候都對游戲樂在其中,忙前忙後,並能根據生活中經驗招呼顧客等,比如手工坊的孩子在顧客多的時候都在忙著為客人准備食物,收拾桌子,等到顧客吃完到別的游戲區去的時候,手工坊的孩子立刻離開了自己本來的崗位,有的跑到了賽車場,有的到了建構區。教師提問孩子:你為什麼不在手工坊游戲了啊?孩子回小朋友都走了。老師反問:那你們想一想,怎麼樣才能把顧客吸引回來了。孩子的想法充滿創意,有的甚至是老師都沒有考慮到的。
在案例中的孩子對自己所在的游戲區並不是缺乏興趣,而是因為其餘幼兒的游戲注意力轉移,使得原游戲區域的孩子也發生了興趣轉移,這時教師適時的介入游戲,用提問孩子的方法提醒孩子,孩子的想法往往出人意料,這樣不僅使孩子游戲內容豐富了,而且孩子在游戲中激發出了創造力,這樣孩子在之後的游戲中遇到類似問題就有了解決方法。
教師是孩子游戲中的觀察者,引導者,孩子是游戲的主人,孩子的興趣,孩子的能力發展決定了游戲的設置,教師在游戲中協調孩子間的矛盾,為孩子設置適宜孩子的游戲內容,孩子在游戲中體現出來的個體性和差異性都是教師觀察的對象,觀察孩子的游戲過程會發現孩子在游戲中是否有了發展,是否享受在游戲中,也只有細致的觀察教師才能在適當的時候介入游戲,輔助孩子更好的游戲。游戲是幼兒園的主要教學方式,也是孩子最感興趣的方式,還在享受在游戲中才能在游戲中得到發展,也就是所謂的「做中學」。
2. 中小學教師培訓,提交主題研修成果 以實際案例說明你是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以實際案例說明你是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