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北省召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有什麼意義
發揮科技創新在開放帶動和創新驅動中的關鍵作用,探索新常態下科技創新的新途徑、新方式,加快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集聚創新創業要素,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找准科技創新的切入點、著力點和關鍵點,消除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造良好的體制機制環境和政策環境。一要加快完善引導企業創新的市場體系,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創新是轉型升級的動力,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要讓技術創新更多地由企業來實施,引導創新資源更多地向企業聚集,讓企業真正成為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應用的主體。二要加快完善激勵和保護創新的制度體系,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的激勵措施,鼓勵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讓科技人員的勞動價值得到充分體現。三要加快完善支撐創新的人才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模式,培養和造就一批科技領軍人才、頂尖人才、卓越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打造科技創新的人才高地。四要著力營造包容創新的文化環境,解放和激發科技第一生產力的潛能。在全社會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和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使創新成為一種價值導向、生活方式和時代氣息,在全省上下形成濃郁的創新文化氛圍,為創新提供豐厚肥沃的土壤。
❷ 武漢領創未來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武漢領創未來科技有限公司,由「湖北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培訓班」(以下簡稱省科創班)24位學員聯合創立的,旨在響應湖北省政府、省教育廳以及省科技廳、武漢市科技局「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吸收外部資本和專業管理力量建立的一個專業化、職業化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台。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調動全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等多種社會資源於一體,為中小企業輸入信息、技術、管理、文化等高端科技服務,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競爭力、強化企業生命力的根本目的,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
法定代表人:宋元勝
成立時間:2015-08-19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10000053462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大學科技園內慧業樓4樓5號
❸ 科技成果轉化
我部十分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近年來加強了資源利用技術、工程勘查施工技術以及環境技術的開發研究力度,現已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先進技術,通過廣泛應用,初步實現了產業化。
新型鑄造塗料的研究與開發應用
以斜綠泥石、葉蠟石、鈉雲母、高嶺石、白雲母等礦物為原料,經表面改性復合加工,研製出一種性能優良的可取代石墨粉的珠光粉耐火材料,生產的新型ZH系列鑄造塗料,為國內外首創。選擇以珠光粉為主的礦物,經工藝處理後製成的SCC系列懸浮劑.在水和醇中有優良的懸浮性能。研製出的鑄鋼(鑄鐵)用醇基、水基系列塗料,根據塗掛方式的不同,分為四大類型:刷塗型、噴塗型、浸塗型和流塗型。根據耐火粉料的不同,又分為鋯質型、鉻質型、鋯鉻質型、鋯鋁質型、鋁質型、鎂質型、石墨型、珠光粉型和復合型等40餘種,該系列鑄造塗料已在湖北、江蘇、山東、湖南、安徽等地鑄造廠應用,並獲得良好的贊譽。1999年9月被國家科技部列入「九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在全國推廣應用,現已建成了一條新型鑄造塗料生產線,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02年國土資源科技發展報告
金礦堆浸活性炭吸附解吸電解一體化新技術及新裝置
該套裝置集吸附、解吸、電解功能於一體,在礦山堆浸生產現場就能邊吸附、邊解吸、邊電解,生產出電解金粉,免去了活性炭在吸附塔和解吸塔之間的反復裝卸和長途運輸,減少了載金炭損失和粉化,節省了運輸費用。電解貧液可直接返回堆浸作業繼續使用,充分回收利用電解貧液中的殘留金、氰化物和氫氧化鈉,提高了金的回收率並降低了生產成本。現場產出的電解金粉可及時熔煉成合質金錠上交當地銀行,加快資金周轉,減少流動資金投入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002年國土資源科技發展報告
該裝置在海拔3700米,自然水溫4℃以下,水沸點僅80℃的現場運轉,若採用新發明的工藝將使解吸溫度在3小時內從4℃升至110℃,打破了常規氰化鈉解吸電解不能在高海拔地區運行的歷史,使常規氰化鈉解吸工藝從48~60小時縮短到12小時,因此該裝置的應用范圍大大廣於國內外同類產品。
該套裝置的吸附率在99%以上,解吸率在98%以上,電解率在99%以上,解吸電解周期10~12小時;可用於海拔5000米以下的金礦堆浸廠,就地邊吸附邊解吸電解生產金粉。
煤系高嶺石質煤矸石生產硅酸鋁耐火纖維技術
以大同盆地石炭紀—二疊紀煤系地層山西組四號煤層為主要研究和利用對象,從山西組地層1739平方公里分布范圍內的7個不同產出地點,採取同一層位夾矸進行化學成分、礦物學特徵的對比研究,掌握了該層位夾矸質量的時空變化規律,確認該層夾矸為高嶺石質煤矸石。經初步估算其儲量可構成超大型礦床,煤矸石質量穩定分布,基本具備作為現代工業原料基地的條件。
細菌預氧化工廠全景
❹ 湖北科技企業加速器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湖北科技企業加速器有限公司打造120萬平方米的一流科技企業加速器園區,集研發、辦公、配套於一體的新興產業綜合體、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重點發展光電信息、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高新產業,將聚集300家高成長性中小科技企業,實現產城一體化。
法定代表人:陳惠芬
成立時間:2012-05-18
注冊資本:1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71000000830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鄂州市葛店開發區高新三路光谷聯合科技城C6-1棟1層
❺ 八 科技成果轉化
近年來,國土資源部大力提高國土資源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國土資源事業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屏蔽室與三維線圈及其集成磁場空間裝置
該裝置可以衰減環境磁場強度(達到<300nT),改善環境磁場的梯度(達到<50nT/m),使線圈系統的均勻區不失真;可以屏蔽和抵消外場,達到零磁空間,產生矢量磁場;可以完成線圈系統的本身功能,實施對屏蔽室的磁清洗。
屏蔽室與三維線圈的復合套裝,成功解決了線圈在屏蔽室內的幾何定位及其相互隔震;形成零磁場或產生矢量的背景場的高度均勻;三維線圈對屏蔽室六面可在不發散磁場的情況下,實施磁清洗。可調節三組線圈的間距和幾何姿態,具備調節正交性的功能,儲備擴展不同指數均勻區的機構。屏蔽室構建採用大循環包鑲及無焊點、少鉚眼、大封擠的新方法,這樣可以提高屏蔽系數,降低資源消耗。配置檢測設備,可以由平面坐標到立體坐標,由小區域到大范圍,在空間任一點支持三分量的准確定位。項目研製的系列產品在中國科學院、國防科工委、高等院校、國土資源部、石油及地震系統得到廣泛應用。
野外數據採集界面
GPS/PDA土地調查新技術示範應用
國土資源部在大興舉辦調查之星技術培訓班,學員們在現場實習
在嵌入式3S集成技術、基於GPS網路差分/高精度單點動態定位技術、矢量圖形自動分割技術、基於GPS/PDA的土地調查作業流程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形成了調查精度滿足1:10000到1:2000及1:1000、數據導入/導出符合OPENGIS通用交換標准、變更圖斑能自動分割的土地調查作業系統。
在2004年北京大興綜合示範應用的基礎上,2005~2006年國土資源部又在北京、吉林、河北、江蘇、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九省市13個區縣進行了較大范圍的示範應用,試點縣市地處東部、西部和南方、北方,地形包括平原、山區、丘陵,通過實際應用,驗證了GPS的定位精度,優化了系統的作業流程,完善了系統的軟體與硬體。在此基礎上,對系統的軟體進行了權威測試,對產品的硬體進行了工業化設計,形成了定型後的符合工業化標準的「調查之星」系列產品。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已將定型後的「調查之星」設備裝備到14個區縣。
❻ 湖北省關於鼓勵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創業的政策是什麼
一、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掛職或者參與項目合作
事業單位選派符合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掛職或者參與項目合作,是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的重要舉措,有助於實現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協同創新,強化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源頭支持。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掛職或者參與項目合作期間,與原單位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審、項目申報、崗位競聘、培訓、考核、獎勵等方面權利。
合作期滿,應返回原單位,事業單位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對業績突出人員在崗位競聘時予以傾斜;所從事工作確未結束的,三方協商一致可以續簽協議。專業技術人員與企業協商一致,自願流動到企業工作的,事業單位應當及時與其解除聘用合同並辦理相關手續。
事業單位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掛職或者參與項目合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與專業技術人員變更聘用合同,約定崗位職責和考核、工資待遇等管理辦法。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企業應當約定工作期限、報酬、獎勵等權利義務,以及依據專業技術人員服務形成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品種以及成果轉讓、開發收益等進行權益分配等內容。
二、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創新或者在職創辦企業
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與本單位業務領域相近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社會組織等兼職,或者利用與本人從事專業相關的創業項目在職創辦企業,是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合理利用時間,挖掘創新潛力的重要舉措,有助於推動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兼職單位的工作業績或者在職創辦企業取得的成績可以作為其職稱評審、崗位競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據。專業技術人員自願流動到兼職單位工作,或者在職創辦企業期間提出解除聘用合同的,事業單位應當及時與其解除聘用合同並辦理相關手續。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或者在職創辦企業,應該同時保證履行本單位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專業技術人員應當提出書面申請,並經單位同意;單位應當將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和在職創辦企業情況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
事業單位應當與專業技術人員約定兼職期限、保密、知識產權保護等事項。創業項目涉及事業單位知識產權、科研成果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相關企業可以訂立協議,明確權益分配等內容。
三、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新創業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帶著科研項目和成果離崗創辦科技型企業或者到企業開展創新工作(簡稱離崗創業),是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人才流動性,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創新創業活力的重要舉措,有助於科技創新成果快速實現產業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期間依法繼續在原單位參加社會保險,工資、醫療等待遇,由各地各部門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政策結合實際確定,達到國家規定退休條件的,應當及時辦理退休手續。
創業企業或所工作企業應當依法為離崗創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費用,離崗創業人員發生工傷的,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離崗創業期間非因工死亡的,執行人事關系所在事業單位撫恤金和喪葬費規定。離崗創業人員離崗創業期間執行原單位職稱評審、培訓、考核、獎勵等管理制度。
離崗創業期間取得的業績、成果等,可以作為其職稱評審的重要依據;創業業績突出,年度考核被確定為優秀檔次的,不佔原單位考核優秀比例。離崗創業期間違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相關規定的,按照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等相關政策法規處理。
事業單位對離崗創業人員離崗創業期間空出的崗位,確因工作需要,經同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同意,可按國家有關規定用於聘用急需人才。離崗創業人員返回的,如無相應崗位空缺,可暫時突破崗位總量聘用,並逐步消化。
離崗創業人員離崗創業期間,本人提出與原單位解除聘用合同的,原單位應當依法解除聘用合同;本人提出提前返回的,可以提前返回原單位。離崗創業期滿無正當理由未按規定返回的,原單位應當與其解除聘用合同,終止人事關系,辦理相關手續。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須提出書面申請,經單位同意,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對離崗創辦科技型企業的,按規定享受國家創業有關扶持政策。
事業單位與離崗創業人員應當訂立離崗協議,約定離崗事項、離崗期限、基本待遇、保密、成果歸屬等內容,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同時相應變更聘用合同。離崗創業項目涉及原單位知識產權、科研成果的,事業單位、離崗創業人員、相關企業可以訂立協議,明確收益分配等內容。
四、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設置創新型崗位
在事業單位設置創新型崗位,是促進事業單位全面參與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有助於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優勢,加快推動科技創新。
事業單位可根據創新工作需要設置開展科技項目開發、科技成果推廣和轉化、科研社會服務等工作的崗位(簡稱「創新崗位」),並按規定調整崗位設置方案。通過調整崗位設置難以滿足創新工作需求的,可按規定申請設置特設崗位,不受崗位總量和結構比例限制。
創新崗位人選可以通過內部競聘上崗或者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等方式產生,任職條件要求具有與履行崗位職責相符的科技研發、科技創新、科技成果推廣能力和水平。事業單位根據創新工作實際,可探索在創新崗位實行靈活、彈性的工作時間,便於工作人員合理安排利用時間開展創新工作。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應當向在創新崗位做出突出成績的工作人員傾斜。創新崗位工作人員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單位績效工資;取得的技術項目開發、科技成果推廣和轉化、科研社會服務成果,應當作為職稱評審、項目申報、崗位競聘、考核、獎勵的重要依據。
事業單位應當與創新崗位工作人員訂立或者變更聘用合同,聘用合同內容應當符合創新工作實際,明確合同期限、崗位職責要求、崗位工作條件、工資待遇、社會保險、合同變更、終止和解除的條件、違反合同的責任等條款,雙方協商一致,可以約定知識產權保護等條款。
事業單位可以設立流動崗位,吸引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海外高水平創新人才兼職。事業單位設置流動崗位,可按規定申請調整工資總額,用於發放流動崗位人員工作報酬。
流動崗位人員通過公開招聘、人才項目引進等方式被事業單位正式聘用的,其在流動崗位工作業績可以作為事業單位崗位聘用和職稱評審的重要依據。事業單位應當與流動崗位人員訂立協議,明確工作期限、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要求、工作條件、工作報酬、保密、成果歸屬等內容。
(6)湖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擴展閱讀
《武漢鼓勵事業單位技術人員創新創業離崗創業保留5年基本待遇》
離崗創業人員經原單位同意,可在5年內保留人事關系,以及保留基本工資等待遇。記者昨日從市人社局獲悉,日前,我市出台《武漢市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新創業實施辦法》(下簡稱《辦法》),用一系列激勵事業單位專技人員創新創業的新政策舉措,為他們創新創業「搭台鋪路」。
《辦法》是國家授權我市先行先試的改革項目。《辦法》細化了對事業單位離崗創新創業人員范圍、期限、批准許可權、工資福利待遇、社會保險、職稱評聘等人事政策。
離崗創業人員經原單位同意,可在5年內保留人事關系,離崗創業期間,原單位發放基本工資,保留其參加職稱評審、崗位等級晉升、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益。同時明確,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含擔任六級以上管理崗位領導職務人員)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經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後,可以辭去領導職務以專業技術人員身份離崗創業。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與目前已出台離崗創業政策的其他省會城市相比,武漢在政策措施上最大限度地體現了對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的支持。」
如我市放寬了適用范圍和對象,目前,國家、省和外省市政策大多限於高校、科研院所,對象限於科研人員,武漢則放寬到除中小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和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外的所有事業單位,對象從科研人員放寬至所有專業技術人員。
明確離崗創業人員,最長可在5年內保留人事關系,比國家規定的不超過3年更寬松,適當延長了離崗創業人員的創業孵化期,從一定程度上提升離崗創業人員的創業成功率。
而保留離崗創業人員的基本工資、社會保險費(含職業年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可以減輕離崗創業人員的生活負擔,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此外,我市還明確規定武漢事業單位擔任六級以上管理崗位領導職務的人員,經批准可辭去領導職務以專業技術人員身份離崗創新創業,這對於備受關注的「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可否離崗創新創業是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