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是經中央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的以促進中國高等學校科技發展為目的的教育部直屬事業機構。主要承擔高校有關科研基金、科研成果、科技開發、成果轉化與推廣、科技產業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並為教育部在高等學校科技政策方面提供咨詢和建議。
2. 我國多少家高校將建設技術轉移辦公室
教育部科技司、中關村管委會4月26日聯合發布《關於促進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轉版化實施方案》,將在權12家高校率先建設技術轉移辦公室。高校是北京重要的創新資源,具有豐富的科技人才和創新成果,也是中關村示範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方案同時計劃建設概念驗證中心和校企協同創新中心,促進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早期深度融合,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並舉辦全球前沿技術大賽,挖掘轉化前沿顛覆性技術。為解決好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問題,方案還將建立政策落實協調機制,完善科研人員和成果轉化人才考核評價機制。來源:新華網
3. 教育部科技部稱破除SCI論文至上,SCI論文至上會有哪些弊端
破除SCI論文至上是必須要做的,隨著近年來高校出現的SCI論文至上的傾向,對高校的管理和教師的教學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盡管在職稱評定等方面設置SCI論文是必要的,但是盲目追求發文數量已經成為制約高校教師發展和教學的主要因素。
所以目前高校必須要認真反思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提高教學質量上下功夫。
4. 有誰有關於「促進知識產權轉化與產業化」這方面的內容,來個2段字就行,寫報告急用,謝謝
2005年1月23日,教育部發布了一份由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20多所高校聯合完成的「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研究報告。該報告顯示:由於受到缺乏內在動力機制、外在經濟載體、社會投資機制不暢等3個「瓶頸」制約,我國高校雖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至8000項之間,但真正實現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還不到10%。這是中國的現狀,了解具體情況請登錄http://www.civillaw.com.cn/wqf/weizhang.asp?id=37385
5. 科技成果轉化將納入雙一流體系考核嗎
教育部科技司、中關村管委會聯合發布方案,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納入「雙一流」建設考核評價體系。這一方案僅在北京執行。
6.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的第六章
項目驗收與成果轉化
第二十二條 教育部社科項目完成後,均需進行驗收和結項,履行必要的結項手續。
1.一般項目最終成果鑒定工作由依託學校組織,鑒定專家主要由校外同行專家組成;成果鑒定合格者方可申請結項,並提交由鑒定專家簽名的鑒定證明材料報教育部備案。
2.重大項目最終成果鑒定工作由教育部組織,項目責任人可選擇通訊鑒定或會議鑒定方式進行。通過鑒定後,須按教育部提供的帶統一標識的封面和規格出版。
3.申請結項須填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終結報告書》,提供最終成果鑒定證明及成果原件、成果摘要報告(含電子版),經依託學校和申報單位審核同意後,在每年第二季度由申報單位匯總後集中向教育部報送。
4.教育部對通過驗收、確認可以結項者,頒發結項證明或鑒定證明,撥付項目經費的其餘部分,並將驗收結項情況予以公布。
第二十三條 建立科學合理的項目成果評價體系,注重成果質量,注重實際價值。
1.最終成果形式可以是論文、專著、咨詢報告、軟體、資料庫、專利等;除學術成果本身外,項目責任人及課題組成員結合項目研究進行的課程建設、教材編寫、學術報告、咨詢服務及其實際效果和社會影響等,一並納入驗收范圍綜合考慮。
2.項目驗收的主要內容是:項目責任人按項目合同和任務計劃書完成了研究任務;最終成果與立項時批準的「最終成果形式」相符,不存在署名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爭議;經費開支合理合法。最終成果須在顯著位置標明「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項目」字樣,否則驗收時不予承認。咨詢報告類成果須有採納單位的證明材料,並詳細註明採納內容和實際價值。
3.項目驗收分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一般項目中的優秀項目由依託學校推薦報送,教育部對學校推薦的優秀成果進行復審。教育部每年對一般項目組織抽查。重大項目由鑒定專家在打分和投票基礎上確定成果等級。
第二十四條 建立項目成果獎懲制度。對成果驗收為優秀的項目,予以通報表揚並作為項目責任人下次申請項目的重要參考;對成果驗收不合格的項目,一律做撤項處理,項目責任人3年內不得申報教育部社科項目。
第二十五條 強化成果轉化意識,拓展成果轉化渠道,充分發揮教育部社科項目成果的社會效益。
1.各類項目結項時,須同時報送3~5千字的成果摘要報告,簡述本課題學術價值、創新內容、社會影響等情況,經依託學校審核後報教育部。教育部除擇優選報有關部門外,還可向有關媒體推薦刊登,或結集出版。
2.鼓勵項目成果向課程、教材、教學轉化,為培養優秀人才服務;向決策咨詢轉化,為政府和企業科學決策服務;向社會轉化,為提高全民族人文素質服務;向文化產品轉化,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服務。
3.項目責任人應注意收集本課題的引用、轉載、採用、獲獎或進入教材、產生效益的情況,由依託學校擇優上報教育部。對那些通過一個項目形成一個創新領域、一支創新團隊、產生重大影響的項目,要認真總結和推廣其成功經驗。
4.建立教育部社科項目成果庫和學術精品庫。所有驗收合格並正式出版、發表的項目成果轉入成果庫集中保存、展閱。對其中優秀的作品以「學術精品」的形式統一出版和展示。成果庫分設實物展示庫和電子文本庫,面向高等學校和社會開放。
5.申報單位和各高等學校應採取積極措施,支持和資助項目優秀成果的出版,積極做好項目成果的宣傳、推廣和應用工作。有重要應用價值的研究報告、咨詢報告、調研報告,在提交有關部門的同時須報送教育部。
7. 教育部將和科技部到底有沒有合並
目前,教育部將和科技部合並只是民間一些人的呼聲或建議,還沒有合並。
提出兩個機構合並者認為,科學技術與教育的緊密聯系,但現行的體制卻是科學技術與教育相分離,存在「兩張皮」的現象。而且,就政府部門設置來說,有負責自然科學、工程技術方面的科學技術部,卻沒有負責人文社會科學的政府機構。合並後有利於統一管理教育、科學技術、社會科學事業,可以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來落實「科教興國」戰略。
此外,借鑒國外,韓國機構精簡時科技部與教育部合並為教育科學技術部。
事實上,科技部教育部一直在探索建立兩部會商機制。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國務院成立了科教領導小組,成員也包括科學技術部、教育部、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