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產生的理論成果是什麼
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由毛澤東倡導並在二十世紀中國革命中大范圍實踐的一種政治、軍事、發展理論,一般認為其為馬列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中國共產黨認可毛澤東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理論。毛澤東思想中比較突出的內容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槍桿子里出政權"、"農村包圍城市"、"游擊戰十六字方針"、"群眾路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文藝為無產階級革命服務"、"三個世界的劃分"等等。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理論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證明過的正確的理論思想和經驗總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開始了全新的中國革命。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理論,把中國革命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的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在長期艱苦鬥爭中,毛澤東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於中國共產黨的全部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國共產黨人特色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這主要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正是堅持了這些立場、觀點和方法,他才能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提出系統的、完整的關於中國革命的科學理論、戰略策略和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與此同時,毛澤東思想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黨的許多卓越領導人,包括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鄧小平、陳雲等,都對它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它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的聰明才智,是黨和人民群眾進行偉大革命實踐的經驗總結。
㈡ 試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的主要內容
全面認識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其中,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 (2)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3)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產物。它正確的回答了中國的社會性質、革命性質、革命的領導階級和同盟軍、中國革命的道路等一系列問題。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貫穿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4)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時間過程中,在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鄧小平理論科學地把握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問題,這一理論的主題是「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三個論論成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涵。「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與發展,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新成果,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執政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水平。 (6)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成長、發展的三個階段性標志,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財富。
㈢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大理論成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產生了一系列的理論成果,其中第一大理論成果就是毛思想。
㈣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什麼
應該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即: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㈤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有哪些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思想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產物.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鄧小平理論,解決了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問題.實踐基礎是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經驗.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次歷史性飛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新時期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問題.
拓展資料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同中國的優秀歷史傳統和優秀文化結合起來,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又發展馬克思主義。一是馬克思主義在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實現具體化。二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上升為馬克思理論。三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於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更進一步地同中國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具體化。
第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
第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提升為理論;
第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把馬克思主義根植於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
(資料來源:網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㈥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毛思想。毛思想是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理論,鄧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則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過程。 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同中國的優秀歷史傳統和優秀文化結合起來,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又發展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以及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
㈦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偉大理論成果是( ) A、大同思想 B、三民主義 C、毛澤東思想 D、鄧小平理論
是毛澤東思想。選擇C。因為馬克思主義是1918年傳入中國的版,1921年建黨。1921-1927年是毛澤東權思想的孕育期;1928-1935是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期;1935-1945年是毛澤東思想的完善成熟時期。到1945年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偉大的理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