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都科技成果三權改革

成都科技成果三權改革

發布時間:2021-07-12 20:08:11

①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內容是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② 2016年四川省正式啟動了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對科研的人員給予什麼獎勵調動職務發

答: 2016年四川省正式啟動了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對科研的人員給予升職獎勵
祝心想事成
開心快樂。

③ 成都理工大學的雙一流大學中的一流學科,是真的嗎

是真的,遲早的事。

2016年10月29日,成都理工大學迎來了60周年校慶,上午9點30分,在成都理工大學西區田徑場,廣大海內外校友、學校師生及各級領導嘉賓和社會各界友人歡聚一堂,共同見證國土資源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理工大學開啟「雙一流」建設的嶄新歷程。


在「雙一流」建設部省市校推進大會啟動儀式上,部省市校領導共同觸摸啟動儀,正式啟動了部省市校推進「雙一流」建設的歷史嶄新征程。《成都市人民政府與成都理工大學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共建一流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將在科技成果「三權」改革實踐、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制度體系、推動學校與本地企業協同創新、共建成都理工大學醫學院、共建成都自然博物館、共建成都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環成都理工大學成果轉化區等七大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第三張圖片來自Firefly950,其餘來自網路)

④ 「三權下放」讓成果轉化有多快

「三權下放」讓成果轉化有多快?
將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由國家下放到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事業單位,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和成效。去年9月,財政部會同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了《關於開展深化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的通知》。同年11月,20家中央級事業單位正式啟動了試點。
這一被稱為「三權改革」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政施行1年來究竟效果如何?又有哪些難點還需進一步破解?在日前舉行的由上海市科協主辦、上海市電子學會和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葯物所共同承辦「科技成果三權改革」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就此進行了一番熱議。
釋放驚人創新活力
「試點單位和科研人員對『三權下放』的期待非常高,積極性也很高。」 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曉軒說。作為該項政策的評估專家,李曉軒對試點一年的「三權下放」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他在走訪相關試點單位時發現,不僅是不少科學家們都在討論新的政策,還有一些高校教師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也開始准備帶著成果去創辦公司,「原來大家都還有一些後顧之憂,現在膽子大了。」
伴隨科研人員積極性大增的是試點單位對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機制體制流程的優化。李曉軒說,在尋求具體操作方法與政策之間的配套方面,各家單位都下了很多功夫。「『三權下放』之前,成果轉化採用多種方式規避上報國家的流程,造成了很多灰色地帶,這次下放可謂『開前門、堵後門』,把灰色東西變白了,將其納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按照李曉軒的說法,「三權下放」後,轉化的科技成果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了。中科院上海葯物所合作與成果轉化處處長關樹宏列舉的一組數據成為最好的證明:該所在2010年到2014年的5年中,一共完成了15個項目的轉化或專利轉讓,總合同額約8億元;而在2015年1月改革試點以來的半年多里,已經有11個項目實現轉化或專利轉讓,總合同額超過4.6億元,另有5個項目正在履行轉化的程序,其中2個項目合同總額達2.3億元,使得總合同額已經接近7億元。
中科院上海葯物所科技成果轉化在改革的半年裡的成果直逼5年總和。即使考慮到上海創建科創中心和相關22條出台所帶來的影響,依然能從一個側面清晰地展現出「三權下放」在科技單位所釋放出的令人驚嘆的創新活力。
還有難題需破解
「三權下放」能否根治我國科技成果轉化難的頑疾?似乎還不夠。李曉軒坦言,在試點中,也發現了這一政策難以解決的轉化難題。「首先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考核壓力,所有權沒有下放,科技成果依然屬於國有資產,需要保值增值的考核,這與成果轉化的高風險性相違背,不利於釋放積極性。」他說,「還有,作為領導幹部的科研人員兼職獲取報酬或股份,以及是否鼓勵單位辦企業等問題上,現有政策規定都與成果轉化有所沖突。」
另一個不合理的是成果轉移轉化稅收問題。「我們有的團隊拿著個人的資產出資。剛剛出完資,還什麼收益都沒有,因為項目作價400萬元就需要交20%即80萬元的稅。這個對科研人員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打擊很大。」中科院微電子所院地合作與產業化處負責人介紹說。
李曉軒表示,成果轉化相關權利從完全國有到部分下放單位,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到今天已經算是很大的跨度了。而造成難題的原因之一在於我國成果轉化的所有權還沒有下放,「單位是國有的,科技成果所有權也在國家手上,即使科技成果完成轉化,科研人員依然會發現自己是打工的,而不是老闆。」 李曉軒說,「可以採用分類管理的辦法加以解決:把無形知識產權從傳統國有資產中分離出來,在管理上加以差別對待。」

⑤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科技成就

1.嫦娥三號登陸月球、神舟十號飛船和天宮一號交會對接12月15日,「嫦娥三號」攜帶的「玉兔」月球車在月球開始工作,標志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成功,這也是人類時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開探測工作。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探月任務成為中國科技工業綜合實力的一次完美展現。准時發射,精確入軌,穩定落月,創新探索,嫦娥三號的每一步都代表著中國航天新的進步。探月工程副總指揮許達哲說:「美國和前蘇聯達到這樣一個目標,都經過了20次以上的任務,我們是用三次就實現這樣一個目標。」2013年夏天,執行我國第五次載人航天任務的「神舟十號」飛船實現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應用性飛行,實施了我國首次航天器繞飛交會試驗,這標志著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的對接技術已經成熟,我國將就此進入空間站建設階段。

⑥ 什麼是三權分置改革這樣做的目的都有哪些

土地是農民的根本,是生活來源的保障,關於土地制度是觸擊農民的敏感神經。我國土地改革三次大的變遷,直到82一86年正式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法律地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將土地權利一分為二,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分開。

在公有制不變的情況下,將分離的承包經營權給農民,極大地激發農民積極性,很快全國人民吃上飽飯。三權分置,就是對農村的土地而定的,那就是農村土地的所有權歸集體,土地的承包權歸農戶,土地的經營權歸土地的經營者!


對於農民來說,你承包了集體的土地,土地的承包權就在你的手裡,也就是說,在你的承包合同期限內,誰也不能動用你的土地的,如果國家建設徵用了你的土地,那也是要給你補償的,而且國家建設徵用了你的土地,補償標准也是很高的,也就完全能夠你生活的,而且還會給你安排工作的,幫助你解決後顧之憂的!


所以,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分置的清楚,分置的明白,特別是對承包土地的農民來說,只要你承包了土地,土地就會給你提供了生活的保障,你可以在你承包的土地上去下功夫,搞好土地的種植,如果你想打工了,你也可以放心地把你的土地流轉,轉租給別人的,你什麼時候想回來種地的話,那土地還是你的,還是你說了算的!


⑦ 改革開放以來成都市的變化

一、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大為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八五」和 「九五」計劃期間,成都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實力又上新台階。1997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10億元,提前實現本世紀末國內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戰略目標;農業經濟全面發展,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90萬噸以上;工業經濟在改革中穩步發展,工業增加值1997年達到387.2億元;商貿、金融、交通、運輸、郵電、房地產、旅遊等第三產業迅速發展。1997年產業結構調整明顯,一、二、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分別為12.1%、45.2%、42.7%。

成都市加快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的建設,增強了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全市現有各類科技人員44萬人,1997年可轉化科技成果應用率由1987年的36%上升到69%,科技進步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1987年的30%上升到43.7%; 1997年,生產資料和消費品市場達783個,全年商品交易市場成交額397.8億元,年成交額上億元的商品市場達25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83年的27.3億元發展到410億元;全市共有國內金融機構1582個,外資金融機構在蓉辦事處10個, 1997年金融機構存款余額891.9億元,貸款余額為702.2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18%和15.7%,最近中央政府決定,在成都設立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管轄四川、雲南、貴州、西藏; 1997年鐵路完成貨物周轉量199.6億噸公里,旅客周轉量210億人公里,公路總里程5300公里,公路密度43.1公里/百平方公里,位於成都的西南航空公司航空運輸能力居全國第四位。1997年市內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118萬門,全市電話用戶超過100萬戶。

二、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發揮特大中心城市作用。

成都市提出了「改革立市、開放強市、科教興市、依法治市」的跨世紀戰略方針。今後五年的奮斗目標是,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完成「九五」計劃,確保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三番;城鄉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寬裕;經濟、社會、人口和環境協調發展,逐步把成都建設成為綜合經濟實力強、人民生活富裕、社會文明進步的現代化特大中心城市。重點要抓好「三中心、兩樞紐」的建設,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發揮成都省會城市和特大中心城市的作用;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努力形成具有較強競爭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格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開發區示範帶動作用,改善全市的軟硬投資環境,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大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提高城市現代化程度;加快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為跨世紀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繼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強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努力提高市民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堅持依法治市,切實提高政府機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三、內外開放兼顧,加強經濟合作。

成都市把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擺到同等重要地位,一方面以改善投資環境為重點,增強對外資的吸引力;以招商引資為重點,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以提高效益為重點,努力擴大對外貿易;以培育體制新區、經濟強區為重點,加快開發區建設;另一方面通過聯合協作,加強與各城市和地區之間、企業之間的聯合協作,推動商品流通、科技交流、交通通信網路建設,加強同毗鄰省區市、長江流域經濟帶的區域經濟聯合與協作,合理選擇和接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

⑧ 三權分置改革的意義和好處有哪些

「三權分置」[1] 思想是指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格局[2] 。「三權分置」下,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既存在整體效用,又有各自功能。從當前實際出發,實施「三權分置」的重點是放活經營權,核心要義就是明晰賦予經營權應有的法律地位和權能。

改革開放之初,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土地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分設,所有權歸集體,承包經營權歸農戶,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積極性,有效解決了溫飽問題,農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現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願,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以下簡稱「三權」)分置並行,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三權分置」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展現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持久活力,有利於明晰土地產權關系,更好地維護農民集體、承包農戶、經營主體的權益;有利於促進土地資源合理利用,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三權分置」的重要意義,妥善處理「三權」的相互關系,正確運用「三權分置」理論指導改革實踐,不斷探索和豐富「三權分置」的具體實現形式。

⑨ 如何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分配權

根據中發〔2015〕8號文件的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要求,內為解決容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問題,自治區出台了本《暫行規定》,進行事業單位科技成果管理改革。通過轉變職能、簡政放權,將科技成果管理由過去的「審批制」改為「放權制」,把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分配權下放給事業單位,更有利於調動事業單位及其科技人員轉移轉化科技成果的積極性,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產業化。
以前,科技成果的使用和處置一直按照現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執行,科技成果對外投資、轉讓,要由單位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批及備案。這次改革將事業單位科技成果的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使用事項的審批納入了改革范圍,取消了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事項的所有審批和備案要求。改革後,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對科技成果的使用、處置和收益分配不再審批或備案。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分配權都下放給事業單位,減少層層審批,縮短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時間,大大激勵了科技人員轉移轉化科技成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一突破,不僅簡化了程序,而且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速度。

閱讀全文

與成都科技成果三權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