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何在浙江成功分離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後,其他省市還在繼續分離
因為各個省市出現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所以在浙江成功分離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後,其他省市,仍然在繼續分離。這次病毒最嚴重的地區就是武漢了。真個武漢地區的人們都挺危險的,因為這次病毒的發現地點就是武漢的一個海鮮市場,所以說武漢的疫情才會如此嚴重。並且這次疫情的爆發,還集中在過年這個時間點。所以會有很多人會從武漢出去,像是一些在武漢做生意的人回家過年,或者是在武漢上學的人放假回家。並且這個病毒還在不斷的變化過程中,因此需要作下一步的准備,並且浙江成功分離新型冠狀病毒毒株,並不代表不會出現差錯,而如果一旦出現差錯,這個成果被所有人使用了,是會帶來很多的麻煩的,很有可能會陷入又一次的恐慌中,所以在浙江成功分離新型冠狀病毒毒株之後,其他的省市還在繼續分離病毒。
⑵ 研製出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葯,今年能得到諾貝爾獎嗎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已經在全世界蔓延,已造成數百萬人感染,二十餘萬人死亡。在有醫療資源保障的情況下,其致死率雖然不及SARS和MERS,但傳染能力明顯要強。對於新冠肺炎,目前沒有什麼有效的葯物能夠殺死致病病毒,主要是依靠人的免疫系統將病毒清除掉。如果有人能夠研製出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葯,為其頒發諾貝爾獎應該是不成問題的。至於什麼時候能獲獎,至少也要等十幾年。
如果葯物真的研發成功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要拿諾貝爾獎還有一個時間問題。這個時間長也正常,短也正常。屠呦呦在70年代發現青蒿素,到了2015年才獲得諾貝爾獎。目前大多數獲諾貝爾獎的成果要經歷這種時間的考驗。
⑶ 李蘭娟關於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成果為何遭到質疑
因為體外實驗與最終應用於人體的臨床試驗往往結果差異很大 。
李蘭娟團隊的研究成果
我希望這一次並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希望這兩種葯物最終能真到一隻新冠狀病毒。我希望武漢人民可以渡過這次難關,我希望中國可以活這此難關。
那麼你對這次遭到質疑的研究成果有什麼看法呢?
⑷ 新研究發現冠狀病毒致命弱點,這種研究對於疫情防控可以起到什麼作用
新研究發現,冠狀病毒致命弱點,對於所有相關冠狀病毒,它都具備一定的效果。那麼這種研究對於疫情的防控可以起到什麼作用呢?那作用就大了去了,通過使用這種方法,我們就可以很好的控制新冠病毒,而使得其傳染性和危害性最小化,對於我們的防疫有著巨大作用。隨著這一年以來的接觸,新冠病毒早已讓我們畏懼不已,對於任何有效的防疫方法,目前都是非常受歡迎的,畢竟能夠全方位的控制疫情,對於我們生活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好處的。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除了這種所謂的新研究之外。還有哪些方法是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我們終有一天能夠戰勝疫情,終有一天會恢復到原有的生活節奏。所以大家一定要團結一致,一定要引起重視。
⑸ 譚家駒的醫學研究及成就
從事醫療工作近30年,在食道癌、肺癌以及先天性、後天性心臟疾患的診斷及手術治療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是應用電視胸腔鏡手術診斷和治療胸腔疾病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對乳腺癌有較深入的研究,參加世界性早期乳腺癌手術治療的臨床研究協作組工作並取得初步成果。先後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佛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參與國家863、973項目各1項,主持省、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8項,獲專利9項。主編(副主編)《微創外科手術與麻醉》、《醫院的法律風險》、《實用微創外科手冊》、《農肥、污水與食管癌》、《SARS冠狀病毒分子生物學》、《生物醫學搜索引擎與網路信息資源建設》等專著。
譚家駒(1841—1917)
字雪庵,四川旌陽人,優貢生。長於詩文,書風取意
石濤,久居金陵。所畫多淡遠超曠,於花卉功力尤
深。最喜畫梅,系出於王冕,筆墨能繁能簡,風格濃
艷簡淡皆能為之。於江南畫界極富聲望,晚歸故鄉,
富收藏。
⑹ 科學家找到能在48小時內殺死冠狀病毒的葯物,什麼時候能上市
莫納什生物醫學發現研究所(BDI)與墨爾本大學以及彼得·多爾蒂感染與免疫研究所(多爾蒂研究所)領導的一項合作研究表明,已經找到一種葯物可以在48小時內幹掉COVID-19病毒,但這種葯物從現在還看還有一個致命缺點!
但瓦格斯塔夫博士同時稱,他們仍然不清楚依維菌素對到底對病毒是怎麼樣產生作用的,但它在對付其他寄生蟲的原理中,可能會恢復宿主細胞清除病毒的能力!
⑺ 新型冠狀病什麼時候結束
目前大家最關心的無疑是這次新冠肺炎了,那麼這個病毒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這個「冠狀病毒」比當年「非典病毒」傳播速度和范圍以及危害的人數程度要輕很多。而且國家已經有了控制「突發性病毒」的經驗和科學防範系統,組織了相關專家對「冠狀病毒」進行科學研究,以及研發出針對此病毒的葯物控制方法。
提醒大家,不要串門、不要到人員聚集的地方去,盡可能待在家裡,外出時戴好口罩,這是對自己、家人最好的保護,也是對抗擊新型冠狀肺炎所可以作出的最大貢獻!
⑻ 除開在抗擊疫情方面有突出貢獻,鍾南山院士還有什麼科研成果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爆發之後,84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在第一時間就趕往武漢,因為時間緊迫,他還是在高鐵上隨便找了一個靠近餐車的位置,爭分奪秒,在高鐵餐車上面研究文件。鍾南山院士的出現,彷彿一劑社會情緒的鎮定劑。在民眾眼裡,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學,代表權威。鍾南山院士對抗擊新冠肺炎有著巨大的貢獻,不過,他不僅僅是在抗擊疫情有突出貢獻,他在其他領域也是得到豐碩的科研成果。
鍾南山院士多次獲得中國國家、省市各級科研成果,在2005年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特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並獲得了廣東省和廣州市科技進步個人特等獎。2003年獲何梁何利科技獎。
⑼ 新冠病毒的首個3D圖像曝光,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子
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子?近日,奧地利研究人員通過提取,掃描和數字化樣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狀病毒病毒顆粒,成功拍攝了該病毒的3D照片。今日俄羅斯RT稱,這是新冠病毒首個3D圖像。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 。人感染了冠狀病毒後常見體征有呼吸道症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腎衰竭,甚至死亡。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
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做好自我保護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並盡可能避免與任何錶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2020年8月,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新冠病毒的傳播特徵:高傳染性和高隱蔽性 ;9月,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 ;10月,澳大利亞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在鈔票、玻璃等表面存活近一個月 。12月23日,英國繼又發現了另一種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 。
⑽ 在此次疫情中,李蘭娟院士做出了什麼貢獻
2020年的一場病疫,讓我們記住了無數的"逆行者",更記住了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84歲的鍾南山爺爺,73歲的李蘭娟奶奶。
"李蘭娟口罩下的勒痕"一度占據了熱搜榜單很久,這位慈眉善目又雷厲風行的奶奶,是這場疫情中的靈魂人物之一。
2月4日,李蘭娟抵達武漢的第三天,她的團隊發現了"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病毒。"這無疑,是一項重大突破。可是,臟水也隨之而來,矛頭直指李蘭娟。
"我沒有時間對付這些謠言。"李蘭娟在接受訪問時,只是匆匆地說了這樣一句話。謠言止於智者,在李蘭娟看來,這些謠言總會不攻自破,與新冠肺炎爭分奪秒的關鍵時刻,決不能浪費在這些無聊的謠言上。
有些人把自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而李蘭娟把病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夜以繼日地對新冠肺炎病毒進行研究,不顧疲憊地進入"紅區"探視病情,在李蘭娟的人生字典上,對自己的標記永遠是一個醫生。
3月31日,李蘭娟院士團隊撤離武漢,但她依舊繼續關注著疫情。無症狀感染者應該怎樣管理和治療?會不會出現第二波疫情?這些問題李蘭娟都還在和她的團隊一起研究並給出合理化建議。
李蘭娟院士就像披甲上沙場的巾幗英雄一樣,值得人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