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論文如何評審
論文的評審:主要看論文的內容、邏輯、結構性、層次、科學性強度如何,還有論文的格式和錯別字問題都是不可忽視的細節,當然還有論文的仿照率不能超過百分之二十。
⑵ 研究性學習中論文成果摘要怎麼寫
摘要
摘要是現代科技論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極短的文章才能省略。它是解決讀者既要盡可能掌握浩瀚的信息海洋,又要面對自身精力十分有限這一對矛盾的有效手段。
根據GB6447-86的定義,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摘要有兩種基本寫法:報道性摘要--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摘要(也稱簡介);指示性摘要--指示一次文獻的陳述主題及取得的成果性質和水平的簡明摘要。介乎其間的是報道/指示性摘要--以報道性摘要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述其餘部分的摘要。一般的科技論文都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而對綜述性、資料性或評論性的文章可寫成指示性或報道/指示性摘要。
摘要應簡明,它的詳簡程度取決於文獻的內容。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過400字為宜,純指示性摘要可以簡短一些,應控制在200字上下(GB6447-86規定:報道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一般以400字為宜;指示性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GB7713-87規定: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如遇特殊需要字數可以略多)。對於使用英、俄、德、日、法以外文種書寫的一次文獻,它們的摘要可以適當詳盡一些。學位論文等文獻具有某種特殊性,為了評審,可寫成變異式的摘要,不受字數的限制。摘要的編寫應該客觀、真實,切忌摻雜進編寫者的主觀見解、解釋和評論。如果發現一次文獻有原則性錯誤,可加註"摘者注"。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並擁有與一次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文獻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種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編寫摘要的注意事項]:
① 排除在本學科領域方面已經成為常識的內容;
② 不得簡單地重復文章篇名中已經表述過的信息;
③要求結構嚴謹,語義確切,表述簡明,一氣呵成,一般不分或力求少分段落;忌發空洞的評語,不作模稜兩可的結論。沒有得出結論的文章,可在摘要中作扼要的討論。
④ 要用第三人稱,不要使用"作者"、"我們"等作為摘要陳述的主語;
⑤要採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尚未規范化的,以採用一次文獻所採用的為原則。如新術語尚無合適的中文術語譯名,可使用原文或譯名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⑥不要使用圖、表或化學結構式,以及相鄰專業的讀者尚難於清楚理解的縮略語、簡稱、代號。如果確有必要,在摘要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
⑦ 不得使用一次文獻中列出的章節號、圖號、表號、公式號以及參考文獻號等;
⑧ 必要提及的商品名應加註學名。
當然,應該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以及正確地書寫規範字和標點符號。
摘要的書寫要求詳細見國標GB6447-86。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經常作為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麼研究(why)"這個問題。它簡明介紹論文的背景、相關領域的前人研究歷史與現狀(有時亦稱這部分為文獻綜述),以及著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包括論文的追求目標、研究范圍和理論、技術方案的選取等。引言應言簡意賅,不要等同於摘要,或成為摘要的注釋。引言中不應詳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書上已有陳述的基本理論、實驗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導;除非是學位論文,為了反映著者的學業等等,允許有較詳盡的文獻綜述段落。如果在正文中採用比較專業化的術語或縮寫詞時,最好先在引言中定義說明。
⑶ 論文評成果後論文還加分嗎
一般是可以加分的,因為評成果和最後評職稱都是 可以用到的
⑷ 如何寫論文評述
論文綜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於研究論文的文體。綜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課題的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從其歷史到現狀,存在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都要進行全面的介紹和評論。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預測技術的發展趨勢,為選題和開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文獻綜述的格式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提出自己的見解並對進一步的發展方向做出預測。 三、文獻綜述規定 1. 為了使選題報告有較充分的依據,要求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之前作文獻綜述。 2. 在文獻綜述時,研究生應系統地查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的國內外文獻。通常閱讀文獻不少於30篇 3. 在文獻綜述中,研究生應說明自己研究方向的發展歷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等。 4. 文獻綜述要條理清晰,文字通順簡練。 5. 資料運用恰當、合理。文獻引用用方括弧[ ]括起來置於引用詞的右上角。 6. 文獻綜述中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鼓勵研究生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並指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7. 文獻綜述不少於3000字。 四、注意事項 ⒈ 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的綜述。 ⒉ 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 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
⑸ 論文在職稱評審,科研成果評價中有何利弊
淺談論文在職稱評復審、科研成果評價制中利弊
論文在科研成果評價、職稱評審硬體要求中的弊端,已是人人詬病的問題。個人覺得任何評價機制都有其兩面性,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候,即需順應形勢,改革是必需要進行的。以下內容從自身的經歷,談論文用於科研成果評價、職稱評審的利弊,同時提出了對應策略。
鑒於我所在行業為檢測行業,對於整個制度的評述,肯定比較片面,歡迎拍磚、討論。
在此簡單界定,學術型的科研機構主要指高校、非業務服務型研究院/所等,學術研究是員工的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論文作為研究成果之一,是工作績效考核最重要指標之一。
而非學術研究機構,包括基層檢測集體、業務服務型研究院/所等,這些機構對員工發表論文無明確要求,員工發表論文普遍是為了自己的職稱評審,而非日常工作業績要求。
⑹ 論文發表與科技成果對職稱評定是否有相同作用
論文發表與科技成果對職稱評定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論文發表一般是職稱評定的必要條件,是必須的,不具加分能力;
科技成果一般是職稱評定的補充條件,不是必須的,是加分項。
⑺ 論文的評析,
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評價:
一、學術論文的選題
學術論文的選題,是所決定研究的第一步,是研究的開始,直接影響所研究課題的價值,論文的優劣。因此,應該看「關於分拆提高公司價值」這一題目是否具有時代感。另外,題目太大等都會直接影響論文的優劣。
二、學術論文的研究水平
學術論文的研究水平可以從一下五個方面來說明。
1、學術論文研究水平的獨創性。每一篇學術論文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論文作者創造性智力勞動的成果。論文應該或者在觀點上,或者在方法上有所突破,有所創造。看文章的學術核心有沒有屬於自主研究成果的說明。獨創性是評價學術作品的重要的道德性尺度,是有關學術論文優劣的生命線,研究應該具有同類研究中的獨創性,作者應該是該成果的主要或至少是一般參加者。
2、學術論文研究水平論證的嚴密性。任何學術觀點都是建立在嚴格的論證基礎上的,總的說來,任何學術論文的研究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過程,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經驗的總結,都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所以,學術論文研究論證是否嚴謹也直接影響到學術論文的優劣。
3、學術論文研究水平語言的規范性。學術論文的語言特徵應該是句式嚴格,行文規范、術語准確,詳略得當。特別是術語和詳略問題。作為一篇優秀的學術論文,其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從內涵到外延都有嚴格的界定,反映在術語上應有其十分嚴格的意義界定。
4、學術論文的研究方向和定位是否相符。每一學術論文都有其嚴格的學術方向,即使屬於同一學術方向的論文,它們的倚重點也不一定相同,但一般也有所倚重,這些都是評價一篇學術論文優劣的標准。
5、新穎性和創新性是科技論文學術水平不可或缺的要素,有些文章洋洋灑灑地介紹其「成果」,但對該研究領域他人已有成果、水平、本研究在哪些方面有所改進和獨到之處絲毫不提,造成「無對照」的致命缺憾。這種新穎性和創新性可以表達在「前言」部分、「結果與分析」與「參考文獻」部分,而且盡可能表達為翔實的數量化指標。
三、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可以是審核評價研究成果大小的標准之一,他可以便於檢驗研究同等性質的問題。如果說研究方法模糊不清,說明很含糊,就可能引起他人對你提出材料的質疑,最終影響評價論文的優劣。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研究方法要採用哪種或哪幾種方法來研究目標對象
2、通過採用的方法帶來的信息、資料進行匯總、經驗總結、分析,進行理論學習
3、如何安排具體研究的程序等這樣些問題也影響論文的優劣。
四、學術論文的統計方法
統計方法對學術研究成果以及判斷其學術演進動向和趨勢,帶有很大重要性。統計方法可以反映學術論文結論准確性,更加准確、全面反映了本篇學術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對象的實際狀況。
五、學術論文的參考文獻、基金支持項目的標注以及屬於獲獎研究項目的標注學術論文的參考文獻、基金支持項目的標注以及屬於獲獎研究項目的標注對學術論文的優劣也有及其重要的影響。
1、學術論文的參考文獻。科學研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事業,每一項研究都要參照大量前人的成果,因此,將文中引用的重要前人成果以參考文獻的形式標注清楚,既是一個人科學素質的表現,也可避免不必要的知識產權糾紛。如果引文中有該刊以往發表過的文章,則更不應遺漏,因為評價一個刊物的重要指標:「影響因子」,就是指該刊物在統計當年的前面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被學術期刊引用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發表文章總數之比。這里說的「學術期刊」既包含其它刊物也包含該刊物,目前,有人建議將本刊引用的數量扣減出去,或單列一個「自引率」,但權威科技刊物統計分析機構迄今並未執行。常見有的作者對參考文獻草率處理,甚至標以「參考文獻略」,這在任何刊物處理時,都會使文章大失其分。
2、基金支持項目的標注。屬於科研基金支持項目研究的文章,可以顯示該研究方向的「含金量」和加大評價該文章的「砝碼」,因為國際統計源檢索機構和國內科技期刊統計分析機構均將這一類做單獨的統計,並以「基金支持研究論文比率」指標,一並列入刊物評比大表。因此不應遺漏,當然,這里指的是省、部級以上立項的科研項目,同時應給出項目登記編號。這是參評進入優秀學術論文的重要指標。
六、最後還可以談談你自己通過文章學到了什麼。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⑻ 如何正確評價基礎研究成果
主要應從學術價值復、制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三個方面進行評審。對不同類型的成果,要有不同的側重,但不能偏廢。對基礎研究成果,主要側重於學術價值;技術研究成果(應用研究印發展研究成果)應側重於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在成果具體評價上,必須堅持科學性、客觀性原則。體育科研成果有:體育科學理論成果、體育科學新技術成果、體育科學新產品成果、體育軟科學和體育信息成果,以及對已有科技成果的推廣與應用。分為理論性成果和應用性成果兩種形式。對前者通過評審的方式進行評價.對後者用鑒定的方式進行評價。體育科研的理論性成果,通常是以學術論文、研究報告或專著等形式表現出來的。這類成果佔有相當數量.但「可比性」較差,又缺乏一種相對檢驗的標尺,所以較難評審。對這類成果可以通過各種學術會議來宣讀論文,組織評審;組織專題報告,以答辯的形式進行評審;把論文上報本單位學術委員會,或通過本部門年度科研評獎工作進行評審;把材料寄給有關專業研究機構.或通過報刊編輯出版單位進行評審等。具體的評審方法有寫出評審意見、推薦宣讀、批准發表。投票表決、訂分評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