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職稱評定中的科研成果要求

職稱評定中的科研成果要求

發布時間:2021-07-12 04:39:33

Ⅰ 中高職稱評定科研成果得有哪些材料

各省要求不太一樣,要看你所在的省廳要求你上報哪些材料
我們省要求科研原件,獲獎證書在件等

Ⅱ 教師職稱評定中科研成果是指什麼

SCI,SSCI,國家自然基金、科研項目,學術成就

Ⅲ 論文在職稱評審,科研成果評價中有何利弊

淺談論文在職稱評復審、科研成果評價制中利弊
論文在科研成果評價、職稱評審硬體要求中的弊端,已是人人詬病的問題。個人覺得任何評價機制都有其兩面性,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候,即需順應形勢,改革是必需要進行的。以下內容從自身的經歷,談論文用於科研成果評價、職稱評審的利弊,同時提出了對應策略。

鑒於我所在行業為檢測行業,對於整個制度的評述,肯定比較片面,歡迎拍磚、討論。

在此簡單界定,學術型的科研機構主要指高校、非業務服務型研究院/所等,學術研究是員工的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論文作為研究成果之一,是工作績效考核最重要指標之一。

而非學術研究機構,包括基層檢測集體、業務服務型研究院/所等,這些機構對員工發表論文無明確要求,員工發表論文普遍是為了自己的職稱評審,而非日常工作業績要求。

Ⅳ 職稱評定時成果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人是指國家級獎勵、省部級獎勵和地市級獎勵規定證書獲得者。

Ⅳ 中級工程師評審中要求科技論文大學時的可以嗎

論文是有時間限定的,是評助理工程師以來,最好是近5年在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大學時的若沒發表過,可以重新發表,錄用後可以。

Ⅵ 評審中一職稱里的科研成果指那些

應該是發表的或者獲獎的論文、專著、課題等,應該側重於「研究」。

求採納。

謝謝。。

Ⅶ 中級工程師中的業績與成果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中級工程師中的業績與成果需要滿足下列條件:

一、申報材料清單

1. 《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表》 (中、初級一式兩份)、附件表(一式一份),正表中主要工作業績一欄要填寫詳細、具體。

2、上一年度的 《專業技術人員考核登記表》 。

3、專業論文和業務工作總結。

二、專業論文

1、必須親自撰寫,不得抄襲。

2、要結合本人工作和崗位實際。

3、字數不少於 3000 字。

三、交驗畢業證、初級職稱證原件。

四、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水平能力測試合格證》。

五、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業績的相關材料。

(7)職稱評定中的科研成果要求擴展閱讀:

中級工程師對學歷和外語的要求:

一、學歷

(1)博士研究生畢業。

(2)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從事所申報專業工作滿2年。

(3)本科畢業後,從事所申報專業工作滿5年。

(4)專科畢業後,從事所申報專業工作滿7年。

(5)專科及以上學歷畢業後,取得助師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滿4年。

(6)1982年底前取得中專學歷,並從事所申報專業工作滿15年。

二、外語

申報人須持有2000年及以後取得的全國職稱外語B級合格證書、合格成績或評審當年的外語成績通知書,其中1977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其2004年度及以後職稱外語等級考試B級(或A級)達到45分以上可以申報。

Ⅷ 職稱評審有哪些要求

申報條件

⒈助理級:

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一年以上。

⑵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年以上。

⑶中專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三年以上。

⑷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七年以上。

⑸初中以下學歷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年以上,同時應具備員級職務。

⒉中級:

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⑵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六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⑶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⑷初中以下學歷人員須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⒊高級:

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十年以上,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⑵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⑶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十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破格申報

為了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對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人員,可以不受學歷、資歷的限制破格申報高、中級職務任職資格。

一破格申報高級職務者必須具有下列條件中的二條:

1、獲得部、省級表彰的學科帶頭人;地市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獲國家、省級表彰的鄉鎮企業家或優秀廠長、經理。

2、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省、部二等獎以上;地市一等獎以上(含發明獎、成果獎、自然科學獎、星火獎)項目的主要完成者;獲得國家級金、銀產品獎或省、部級名牌產品獎或優秀工程獎的主要生產技術負責人;創國家級、省級新產品獎的主要生產技術負責人。

3、直接主持完成大型項目或全面負責大中型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或對非公有制企業技術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取得明顯經濟效益者;企業連續二年營業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省確定的山區縣1000萬元以上)、或利稅在400萬元以上(省確定的山區縣200萬元以上)的主要負責人。

4、在技術發明、創新、改造、專利、推廣、應用中,取得的經濟效益連續二年(申報高級職務的前二年)占該企業利稅總額(400萬元以上,貧困山區200萬元以上)20%以上的主要技術負責人。

職稱評審 證書5、對本專業技術崗位的工作創立了有價值的經驗,並在省內同行業中推廣的主要貢獻者;擔任中級職務期間,成績顯著,並獲得省級以上先進工作者稱號的;或者在地市以上報刊或會議上發表過兩篇以上被同行專家認定為有價值的學術論文,或正式出版過有價值的著作或譯著。

二破格申報中級職務者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二條:

1、獲國家科技進步、星火計劃四等獎或省、部級科技進步、星火計劃三等獎以上項目的主要完成者,或獲地(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項目的主要完成者或獲省部優質產品或優質工程的主要技術負責人。

2、在地市級以上報刊發表專業技術論文三篇以上或專著。直接主持中型項目或中型骨幹企業的專業技術工作,且連續二年以上取得了明顯效益者。

3、擔任助理級期間,成績顯著且獲地(市)級優秀企業家或先進專業技術工作者稱號的。

材料清單

⒈《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表》(中、初級一式兩份)、附件表(一式一份);正表中主要工作業績一欄要填寫詳細、具體。

⒉上一年度的《專業技術人員考核登記表》。

⒊專業論文和業務工作總結。

專業論文要求:

⑴必須親自撰寫,不得抄襲。

⑵要結合本人工作和崗位實際。

⑶字數不少於 3000 字。

業務工作總結要求:

⑴要把自己工作的經歷寫清楚。

⑵要把負責或參與的主要項目寫清楚。

⑶要把發表的論文或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獎勵寫清楚。

⑷字數不少於 1500 字。

⒋交驗畢業證、初級職稱證原件。

⒌《專業技術人員水平能力測試合格證》;

⒍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業績的相關材料。

⒎一寸彩照6張,身份證,學歷證復印件各兩份。

凡不按上述要求備齊相關材料的,概不受理。

初級工程師

碩士生,如果你一畢業就初定了助理工程師,過2年就可以評中級。如果你一畢業沒有初定助理工程師,那麼過3年可以直接初定工程師。所以如果一畢業就初定那麼可以提早一年評上工程師。

中級工程師

年限要求

⒈ 中專畢業:在同專業或相近專業崗位上見習期滿1年,可認定為

技術員,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可認定助理工程師。

⒉ 大專畢業: 在同專業或相近專業崗位上見習期滿1年,可認定

為技術員,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可認定為助理工程師。

⒊ 大學本科畢業: 在同專業或相近專業崗位上見習期滿1年,可

認定為助理工程師,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可晉升工程師(中

級)。

⒋ 雙學士學位獲得者,可認定為助理工程師,再從事專業技術工

作3年,可晉升工程師(中級)。

⒌ 碩士學位獲得者,在本專業工作1.5-3年,可認定為工程師(中

級).

中級工程師評定原則

《工程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規定的任職基本條件:

擔任工程師職務,應具備下列條件:

1、具備下列部門之一的條件

⑴生產、技術管理部門

①基本掌握現代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的方法,有獨立解決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的能力。

②能夠靈活運用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③有一定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的實踐經驗,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和經濟效益。

④能夠指導助理工程師的工作和學習。

⑵研究、設計部門

①有獨立承擔較復雜項目的研究、設計工作能力,能解決本專業范圍內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

②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③有一定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工作的實踐經驗,能吸收、採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提高研究、設計水平和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④能夠指導助理工程師的工作和學習。

2、獲得博士學位後,經考察合格;獲得碩士學位或取得第二學士學位,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二年左右;獲得學士學位或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四年以上;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四年以上。

若滿足以上條件,所在單位會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組織評審時,評審對象應提交的材料按如下順序裝訂成冊(如材料多可以分成2冊):

⑴材料目錄;

⑵學歷證書(復印件)1份;

⑶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證書(復印件)1份;

⑷聘任書(或聘約書)(任期內連續)1套;

⑸外語考試合格證書(復印件)或《外語免試審核表》(附表5)或《外語考試成績審定表》(附表)1份;

⑹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合格證(復印件),屬於免試對象的提供計算機專業畢業證書復印件或45周歲以上的身份證復印件1份;

⑺單位轉體文件或工資轉移單(轉體單位或分流人員必附)1份;

⑻《破格推薦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審批表》批件(附表)1份;

⑼個人專業技術工作總結(列印稿)1份;

⑽專業技術人員考核表(事業單位人員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登記表》)(近兩年年度考核表)1套;

若要分冊自以下材料開始,裝訂順序如下:

⑴材料目錄(本冊);

⑵論文、論著或研究報告(復印件),已經發表的論文、論著應同時提供刊物的封面及目錄復印件1套;

⑶研究成果(復印件)1套;

⑷項目獲獎證書等(復印件)1套。

以下材料不需要裝訂:

⑴《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不得列印和復印)3份;

⑵《推薦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人員情況綜合表》(附表8)統一使用B4規格紙張,一式25份;

⑶外語考試合格證原件,或《外語免試審核表》或《外語考試成績審定表》(內容與裝訂成冊中一樣)1份;

⑷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合格證原件,或計算機專業畢業證書復印件,或45周歲以上的身份證復印件1份;

⑸《破格推薦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審批表》批件1份(內容與裝訂成冊中一樣);

⑹提交多篇論文或著作者,請選一篇為代表作並註明。

高級工程師

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十年以上,擔任 中級職稱 職務五年以上。

⑵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並擔任 中級職稱 職務五年以上。

⑶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十年以上,並擔任 中級職稱 職務五年以上。

並且要到當地的人事部門進行學習培訓(lucrehuang)

凡符合上述申報條件的人員,還必須遵紀守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在本專業崗位上做出顯著成績,且具備相應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此外一般還需要參加職稱英語、職稱計算機考試,同時必須有相關論文。

Ⅸ 高級職稱評審 科研成果按時間還是級別排序好

同等級別領導幹部排序一般規則如下1、對於「新提拔」的幹部,排名主要按被提拔回的時間為順序答。2、官員排名的普遍規則是,官員平級調動後的排名主要看資歷,也即根據擔任「同一級別」職務的年限長短確定排名,而不是看任現職的時間先後。3、在幹部任用的實踐中,經常會同時任命同一部門幾個副職,對他們的排名同樣要論資排輩,主要就是看他們在任新職務之前所擔任的職務高低、年限長短。

Ⅹ 辯論賽 高校教師職稱評定應不應該以科研成果為評定標准

一、我國職稱制度的發展

事實上,我國的職稱制度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49—1965年,為初步萌芽,此時我國的專業技術職務屬於任命制,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只評不聘;第二階段是1966—1977年,為十年挫折,此時的職稱評聘處於間斷狀態;第三階段是1978—1983年,為蘇醒階段,此時實行的是專業技術職稱評定製度;第四階段是1986—2000年,評定製度成熟階段,雖然此時的專業技術職務實行的是聘任制,但是這一聘任制流行形式,歸其原因主要在於:一是思想認識模糊,將職稱評定製等同於職稱聘任制;二是法律法規等社會環境不配套,職稱與工資福利待遇息息相關;三是高校缺乏辦學自主權,干預過多。第五階段是從2001年開始,聘任制全面落實階段,尤其是在2006年人事部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的推動下,職稱制度逐步從評聘制向聘任制推進。

二、現階段我國職稱制度形式

鑒於我國地域遼闊以及各地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為更好的研究我國職稱制度,現以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河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新疆9個省(直轄市)的教授職稱評審制度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目前我國職稱制度主要分為單位內聘制和職稱評聘制兩種形式。

  1. 單位內聘制

  2. 根據調研發現北京和上海屬於典型的單位聘任制。2005年北京33所市屬市管高校和成人高校就已全面實行教師聘任制和全員聘用制;2009年上海在本科院校、高職高專、成人高校等56所院校中試行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停止職稱評審。這兩個直轄市以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改革為契機,將聘任制進一步深化,擺脫了原先事事親為的家長制束縛,相反更多地扮演宏觀規劃與調控角色,通過控制崗位結構比例實行宏觀動態管理;而高校則在被賦予更多辦學自主權的基礎上,通過崗位聘任不僅完善了學校自主用人、教師自主擇崗、依法監督的高校用人制度,而且有利於形成開放、競爭的用人氛圍,實現職務聘任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切實保障和維護了教師根本利益和學校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從實際效果來看,單位內聘制也使高校獲得了主動權,使學校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推動了學校「走出去、請進來」,加快了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和融合的趨勢。

  3. 2.職稱評聘制

  4. 根據調研發現天津、重慶、河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新疆7個省市當前仍以職稱評聘制為通用作法,即實行評定製與聘任制相結合,先評後聘,目前的這種職稱評聘主要參考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5. (1)學歷及資歷條件學歷作為教師學習能力、知識水平的一個重要反映,它不僅較好的反映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而且也是推動中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動力所在。研究發現,除廣東省外其餘6省市所定的條件基本一致: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副教授職務五年以上就可以申報教授。而浙江、江蘇則進一步針對新老教師採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策略,明確規定40歲以下人員須具有研究生學歷或者是碩士學位,雖然一些省市暫時沒有明文規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似乎這已成為潛規則,高學歷人員往往最有先天優勢,最低也具有碩士學位,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當前出現大量年輕教師成為考博大軍中的一員。而廣東唯獨將任職年限放寬為3年,這些微小政策的變化實際就是廣東吸引人才的一個重要表現。

  6. (2)教育教學條件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學是教師的首要工作。也曾多次發文強調,高等學校要把教授、副教授為本科學生上課作為一項基本制度,把教師是否為本科生上課作為教師職務評聘和考核的必要條件,實行一票否決。調查結果顯示,這7個省市均將國家政策落實到實處,河北、天津、江蘇、重慶、廣東5省市明確申報人員必須講授2門課程。新疆針對不同的教師從門數、課時量進行了區別對待:教學為主的教師,須承擔兩門及以上基礎課、專業課教學;科研並重的教師,任期內須承擔一門以上專業課。浙江則只從課時數上對教師申報職稱提出要求,即專業課每周4-6節,基礎課每周6-8節。與此同時,河北、天津、江蘇、新疆、廣東5省市將「指導碩士研究生,或協助指導過博士研究生,或指導過青年教師或進修教師」作為一項申報條件,顯得非常必要,尤其是在當前大量年輕教師蜂擁教學一線,採取以老帶新、以熟帶生、以優促新、互學共進的幫扶制度,有利於幫助和提高教師教學業務能力,達到優化教師隊伍和梯隊建設。而浙江、重慶2省市則並未談及。

  7. (3)業績成果教師作為科研的主體,是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對此教師必須承擔起這個職責,將科教興國戰略與培養人才理念緊密結合,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為此,在職稱評審過程中,對教師的業績成果要求也非常明確,主要從獲獎科研、論文著作兩個方面來衡量。獲獎方面主要以國家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優秀教學成果獎為主,如表1所示,河北、天津、江蘇、重慶4省市明確了獲獎等級及相應名次;浙江除以上獎勵外又將精品課程納入獲獎范圍;新疆將獲獎作為一個優先條件,而不是必須條件。科研方面,除新疆、廣東以外,基本比較一致,一般要求至少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1項。對於論文著作方面,如表2所示,區別比較大,不僅論文總數各不相同,而且對核心論文的篇數差距也較大,這從一定側面也反映出職稱評審地區的差異性。

  8. 知網CNKI論文檢測系統萬方相似度論文查重維普資料庫期刊發表職稱

  9. 三、我國職稱制度發展趨勢及建議

  10. 高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而發展,也將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而變革。目前的事業單位聘任制改革,既是契機,又是挑戰,職稱制度改革勢在必行,當前的單位內聘制可以說是趨勢,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就目前而言雖然僅北京、上海已全面推廣,全國其他省市並未完全推進,但這畢竟是國家今後的主導方向。評聘製作為當前主流,實際上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單位內聘制改革的影響,也正發生細微變化,逐步向單位內聘制靠攏,有逐步融合之趨勢,從原先重身份、重評審、重資格向重崗位、重聘任、重考核轉變。實際上,就高等教育本身而言,職稱制度不會消失,相反隨著高校教師人力資源作用的凸顯,職稱的評價、激勵作用會更加得到關注。學校在被授予更多辦學自主權的前提下,高校法人地位得到進一步認可,學校的去行政化、法制化、科學化得到進一步加強,職稱制度的內涵將表現得更加突出地區情況、學校自身特點,並會展現出新的面貌。

  11. 1.未來我國職稱制度評價指標

  12. 鑒於當前我國正處於教育體制以及用人機制的轉換階段,不同省市同一職稱評定標准存在顯著差異性,雖然大多主要以學歷資歷、教育教學考核、科研獲獎、論文著作等為標准,考慮了教學與科研、學歷與能力等諸多關系,但是相對而言還是缺乏容易量化的指標,而且由於對科研、論文過多重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造成了學術浮躁、忽視教學而一味追求科研的偏向。對此應以當前崗位聘任制為導向,從完善用人機制,促進高等教育活力,發揮高校辦學主體的宗旨,以公開招聘、擇優聘任、績效考核、薪酬激勵等環節為手段,構建我國職稱制度評價指標體系。如表3所示,我國職稱制度評價指標體系分解為3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實際上,這些指標主要來源於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三大職能,這三大功能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人才培養作為大學的核心工作,科學研究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服務社會作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功能的延伸,只有準確把握三大職能的關系,才能實現高等教育的組織目的。同時,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國家將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增強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重點著力,對此也要求高校應積極利用人才、設備、信息等資源,直接為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發展服務,實現大學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融入社會,以此不斷提升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在職稱制度指標設計上也應有所體現,將服務社會作為一個重要方面加以考慮,突出了教學工作、學科建設等方面,改變了傳統職稱評聘方面的不足。對於指標的權重問題,可以用屬性權重來反映各指標的重要程度,只設定一級指標權重,對於二級指標權重可通過層次分析法來確定每一指標的權重。這正是考慮到地區特點、學校特點,而沒有進一步細分,將這種權利直接賦予學校,由學校根據自身發展階段合理設計,既保證職稱總體框架結構的合理性,又體現各自歷史延續特點。

  13. 2.對完善我國職稱制度的建議

  14. 職稱評定製向單位內聘制邁進是必然趨勢,但在此過程中,我們也應該進一步清醒地認識到各地區、各院校的具體特點,因地制宜,不應操之過急,一刀切,而應是有步驟、有計劃地穩步推行。及時調整職稱評定的具體條件,既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相對穩定性,又要逐步推進聘任制;同時積極建立完善的具有動態、量化特徵的學術評價機制,由於學術評價直接影響教師學術研究和教學活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只有建立符合高校教師職業特點的科學評價體系,採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才能全面客觀地評價教師的工作業績和綜合素質,有力地維護學術的尊嚴和學術的獨立性及嚴肅性。積極發揮社會服務的影響作用,將社會服務納入職稱評價機制,讓學生在學習中、社會活動中踐行「四學會」,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以適應當代社會發展需要,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體現人生的價值。

閱讀全文

與職稱評定中的科研成果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