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北京大學教學成果獎

北京大學教學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07-11 21:48:06

『壹』 王曙光的榮譽與獎勵:

1.19923 北京大學「三好學生獎學金」2.1996 北京大學「安泰獎學金」3.1996 北京大學「中日經濟關系論文大賽」一等獎4.1997 北京大學「世川良一獎學金」5.1998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中國經濟研究一等獎學金」6.1999 北京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7.2000 北京大學摩托羅拉科研獎8.2001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學優秀獎(香港)9.2001 北京大學博士創新基金獎10、2002 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韓國學」獎助金11、2004 北京大學「中流-喜馬拉雅」獎教金12、2004 北京大學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二等獎。(獲獎著作為《金融自由化與經濟發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3、2004 榮獲北京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14、2007 北京市精品教材獎(《農村金融學》)
15、2013 北京市精品教材獎(《金融倫理學》)
16、2014 第二屆全國金融圖書金羊獎(《普惠金融》)Awards:
1. 2004: Peking University 「Excellent social science achievement prize」 2. 2004: Peking University Excellent teaching achievement prize3. 2003: Peking University Zhongliu Research Fund.4. 2002: Peking University Ecation Fund 「Korea Study Award」.5. 2001: The Innovation Award of Ph.D. of Peking University.6. 2001: The Teaching Excellence Awards of Peking University.7. 2000: Chen Dai Sun Economic Research Awards, Peking University.8. 1999: The Teaching Excellence Awards of Peking University.9. 1998: Highest Scholarship of China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Economy Research (CCER) of Peking University.10. 1997: Japan Shichung Scholarship, Peking University.11. 1996: Antai Insurance Scholarship, Peking University.12. 1992/3: Excellent Students Scholarship, Peking University.

『貳』 丘維聲的獲得榮譽

他兩次被評為「北京大學最受學生愛戴的十佳教師」。他積極進行高等代數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建設,編寫的《高等代數(上冊、下冊)》被評為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他先後獲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特等獎,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他共出版了《有限群和緊群的表示論》等著作15部。
他的科研工作成績顯著,發表學術論文34篇;七、八十年代獲北京市科學技術先進工作者稱號和總參謀部科學技術成果獎;1991年以來研究差集和乘子猜想,提出了新的方法,取得了乘子猜想的一系列進展,解決了n=3p^r情形的乘子猜想,獲得國內外同行的稱贊,多次應邀在國際或全國性學術會議上作大會報告。
所獲獎勵
獲獎時間 所獲獎勵
1977 北京市科學技術先進工作者
1985 總參謀部某部科學技術成果獎
1985 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
1986 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
1986 全國廣播電視大學優秀主講教師
1991 北京大學科研成果三等獎
1991 北京大學安泰青年教師科研成果獎
1995 北京大學科研成果二等獎
1996 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
1996 北京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1997 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特等獎
1997 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9 北京大學最受學生愛戴的十佳教師
1999 主持的「高等代數及習題」課程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主幹基礎課
2001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1 北京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1 北京大學最受學生愛戴的十佳教師
2003 第一屆全國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3 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2004 編著的《簡明線性代數》被評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叄』 朱漢城的獲獎情況

一、指揮、指導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獲得過以下獎項:
1.1986年指揮合唱隊獲北京市「五月的鮮花」大學生合唱一等獎
2.1992年指揮、輔導軍樂隊獲北京市大學生管樂比賽 合奏一等獎、重奏一等獎、獨奏一等獎
3.1993年指揮軍樂隊獲全國大學生吹奏樂比賽 舞台演奏金獎
4.1993年指揮軍樂隊獲全國大學生吹奏樂比賽 指揮金獎
5.1999年指揮軍樂隊獲北京大學生藝術節管樂隊合奏一等獎第一名
6.1999年指揮軍樂隊獲全國大學生藝術節管樂隊合奏兩個一等獎
7.2001年指揮合唱隊獲得全國大學藝術歌曲比賽合唱一等獎
二、其他獎項
1.1997年獲清華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2.2000年獲清華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3.2001年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一等獎》(五人集體獎)
4.2002年獲清華大學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優秀指導教師二等獎
5.2003年獲清華大學教書育人獎
6.2003年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優秀學會工作者獎

『肆』 湛中樂的科研成果及獲獎情況

專著:《現代行政過程論》(北京大學出版社,年); 《權利保障與權力制約》(法律出版社,2003年); 《法治國家與行政法治》(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國家責任法》(合著)(台灣元照出版社,2005年)
主編或副主編的著作與教材有:《公立高等學校法律問題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 ;《行政法學》(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大學自治、自律與他律》(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3版,該書為國家九五、十五核心教材,獲北京大學優秀科研教學成果一等獎);《公務員法釋義》(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公務員行政許可法讀本》(主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依法行政培訓教材》(主編,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年);《高等教育與行政訴訟》(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行政法學》(副主編,法律出版社,1998年)、《中國九十年代行政法治發展狀況調查報告》(副主編,法律出版社,1998年);《行政執法與行政訴訟中的法律適用》(副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公安行政法》(主編,中國人事出版社,1994年);《中國司法審查制度》(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該書獲1995年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法治的理想與現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該書被全書翻譯成日文於1995年在日本出版);《環境行政法》(主編,中國人事出版社,1993年);《行政行為法研究》(分編主編,人民出版社,1992年);《警察行政法》(合著)(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行政訴訟法概論》(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有:
2007年承擔中國法學會部級重點課題《行政調解、和解制度研究》和司法部課題《社會撫養費問題研究》;2006年承擔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公立高等學校相關法律問題研究》;2005-2006年承擔廣州市政府法制辦《依法行政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課題;2005年承擔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條款與費率監管制度比較研究》課題;2004年承擔中國工商學會《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設與制度創新》課題。等等。

『伍』 河南財經學院經濟學系的研究生教育

經濟學系課程層次和責任層次分明,課程設置注重基礎性和前沿性。經濟學系將研究生課程分為4個層次,採取4級分工負責制。第一個層次的課程是公共課(政治和英語),由研究生處負責設定和管理;第二個層次的課程是專業基礎課,由系部(及研究生處)負責設定和管理;第三個層次的課程為專業課,由學位點負責設定和管理;第四個層次的課程為方向課,由各研究方向負責設定和管理。經濟學系在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置上注重基礎性和前沿性,開設了高級微觀經濟學及專題、高級宏觀經濟學及專題、計量經濟學及專題以及博弈理論及應用專題等基礎課程,跟蹤理論前沿,實現了國際接軌。
經濟學系研究生管理規范,研究生活動活躍。經濟學系專門配備一名研究生教學秘書,並為每個碩士點配備了一名專業教學秘書,經濟學系研究生教學秘書的配備為各個碩士點的工作和全體研究生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經濟學系成立了研究生分會,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活動,先後舉行了學術論文寫作、文獻閱讀等方面的學術活動,在研究生中每年評比「學術標兵」、「學習標兵」,鼓勵和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
經濟學系碩士生導師隊伍精幹,具有高級職稱的導師30多名,具有博士學位的導師10餘名。博士生導師李小建教授是區域經濟學學科帶頭人,長期從事經濟地理學和區域發展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主持國家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及國際合作項目16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一等獎6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10篇,出版專著14部。主要學術貢獻領域包括:(1)建立了中國的公司地理學;(2)發展了區域研究的微觀尺度方向;(3) 系統進行經濟地理的空間網路研究;(4)立足國際學術前緣,結合中國實際進行了系統研究,推動了中國經濟地理學研究的國際化。
碩士生導師周雄飛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受業於厲以寧教授,是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在高級微觀經濟學、高級宏觀經濟學以及博弈論方面教學成果突出。周教授近幾年先後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國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兩項,在《經濟研究》和《地理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先後兩次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周教授應邀作為專題會場主持人或論文評論人連續參加第2-8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其學術造詣在國內經濟學界引起很大反響。
碩士生導師李利英教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是河南省巾幗建功標兵、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其研究工作獲得福特基金會贊助的第五期「中國女經濟學者研究培訓班」資助,並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中國工業經濟》等國內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兩部,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十餘項。
經濟學系的碩士生導師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仉建濤教授是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全國優秀教師,河南省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崔朝棟教授是河南省首屆優秀中青年社科專家,全國優秀教師,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曾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王艷萍教授師從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高鴻業教授,獲中國人民大學外國經濟思想史專業博士學位,其專著《克服經濟學的哲學貧困---阿馬蒂亞·森的經濟思想研究》獲2006年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霍彥立教授對經濟學思想的剖析深刻,在制度經濟學領域頗有建樹。胡榮濤教授是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在國民經濟管理領域有重要影響。郭軍教授在《中國工業經濟》等核心期刊和《人民日報》、《中國改革報》等權威媒體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專著5部,在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樊明教授,是美國北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在勞動經濟學領域頗有建樹,十分關注社會現實問題,經常為有關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咨詢。朱紅恆博士連續參加數屆中國經濟學年會,並在2008年第8屆中國經濟學年會上擔當論文評論人。

『陸』 北京大學中文系的獲獎成果匯編

■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34項)
1. 第一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5年/8項)
王 力(一等獎):工具書《同源字典》;
徐通鏘(一等獎):著作《歷史語言學》;
林 庚(一等獎):著作《天問論箋》;
孫欽善(一等獎):著作《中國古文獻學史》;
陳貽焮(二等獎):著作《杜甫評傳》;
蔣紹愚(二等獎):著作《古漢語詞彙綱要》;
樂黛雲(二等獎):著作《比較文學原理》;
陳平原(二等獎):著作《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2. 第二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8年/9項)
何九盈(二等獎):著作《中國現代語言學史》;
王福堂(集體,二等獎):著作《漢語方言詞彙(第二版)》;
裘錫圭(二等獎):論文《釋殷墟卜辭中的「▲」等字》;
溫儒敏(二等獎):著作《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
袁行霈、孟二冬(二等獎):著作《中國詩學通論》;
陳保亞(三等獎):著作《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
沈 陽(三等獎):著作《現代漢語空語類研究》;
陳平原(三等獎):著作《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
樂黛雲(集體,三等獎):著作《世界詩學大辭典》。
3.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3年/2項)
陳平原(一等獎):著作《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
陳保亞(三等獎):著作《二十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
4.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6年/6項)
袁行霈(一等獎):著作《陶淵明集箋注》;
沈 陽(二等獎):著作《生成語法理論與漢語語法研究》;
袁毓林(二等獎):著作《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
李 楊(三等獎):著作《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
孟二冬(三等獎):著作《登科記考補正》;
夏曉虹(三等獎):著作《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
5.中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2009年/9項)
陳平原(一等獎):著作《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
嚴紹璗(一等獎):著作《日藏漢籍善本書錄(三卷)》;
袁行霈(集體,二等獎):著作《中華文明史(四卷)》;
汪 鋒(二等獎):著作《Comparison of Languages in Contact-The Distillation Method and the Case of Bai》;
孔江平(二等獎):著作《Laryngeal Dynamics and Physiological Model》;
劉勇強(三等獎):著作《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
陳泳超(三等獎):著作《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現代軌轍》;
陸儉明、沈陽(普及獎):著作《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
李 零(普及獎):著作《兵以詐立——我讀〈孫子〉》。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67項)
1. 第一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87年/8項)
王 瑤(榮譽獎):論文《魯迅〈故事新編〉散論》;
朱德熙(一等獎):論文《自指和轉指》、《漢語方言里的兩種反復問句》;
裘錫圭(一等獎):論文《戰國貨幣考》;
陳貽焮(一等獎):著作《杜甫評傳(上卷)》;
嚴家炎(二等獎):著作《求實集——中國現代文學論集》;
徐通鏘(二等獎):論文《寧波方言的『鴨』[e]類詞和兒化的殘跡》;
孫玉石(二等獎):著作《〈野草〉研究》;
葛曉音(二等獎):論文《論初盛唐詩歌革新的基本特徵》。
2.第二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1年/7項)
裘錫圭(特等獎):著作《文字學概要》;
袁行霈(一等獎):《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褚斌傑(二等獎):教材《中國古代文體概論》;
葛曉音(二等獎):著作《八代詩史》;
張少康(二等獎):著作《古典文藝美學論稿》;
呂德申(二等獎):著作《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發展史》;
陸儉明(二等獎):論文《「V來了」試析》、《「VA了」述補結構語義分析》;
3.第三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4年/6項)
徐通鏘(一等獎):著作《歷史語言學》;
孫欽善、倪其心(集體,一等獎):古籍整理《全宋詩》;
金開誠(一等獎):著作《屈原辭研究》;
錢志熙(一等獎):著作《魏晉詩歌藝術原論》;
方錫德(二等獎):著作《中國現代小說與文學傳統》;
張雙棣(二等獎):工具書《呂氏春秋詞典》;
4.第四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6年/5項)
何九盈(一等獎):著作《中國現代語言學史》;
商金林(一等獎):著作《葉聖陶傳論》;
沈 陽(一等獎):著作《現代漢語空語類研究》;
蔣紹愚(二等獎):著作《近代漢語研究概況》;
夏曉虹(二等獎):著作《晚清文人婦女觀》。
5.第五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8年/9項)
張雙棣(一等獎):著作《淮南子校釋》;
錢志熙(一等獎):著作《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
孟 華(羅芃等,集體,一等獎):著作《法國文化史》;
張聯榮(二等獎):著作《漢語詞彙的流變》;
徐通鏘(二等獎):著作《語言論》;
佘樹森(二等獎):著作《中國當代散文報告文學發展史》;
馬 真(二等獎):著作《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
沈 陽(二等獎):論文《漢語句法結構中名詞短語部分成分移位現象初探》;
郭 銳(二等獎):論文《過程和非過程》。
6.第六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0年/7項)
袁行霈(集體,特等獎):著作《中國文學史》;
王洪君(一等獎):著作《漢語非線性音系學》;
張 健(二等獎):著作《清代詩學研究》;
袁毓林(二等獎):著作《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分析》;
張少康(二等獎):著作《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
孫玉石(二等獎):著作《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史論》;
褚斌傑(二等獎):著作《詩經全注》。
7.第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2年/7項)
張少康(一等獎):著作《文心雕龍研究史》;
沈 陽(一等獎):著作《生成語法理論和漢語語法研究》;
詹衛東(一等獎):著作《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現代漢語短語結構規則研究》;
杜曉勤(張燕瑾等,集體,一等獎):著作《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叢書》;
張 健(二等獎):著作《元代詩法校考》;
傅 剛(二等獎):著作《文選版本研究》;
王岳川(二等獎):著作《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
8.第八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4年/7項)
袁行霈(一等獎):著作《陶淵明集箋注》;
郭 銳(一等獎):著作《現代漢語詞類研究》;
孟二冬(一等獎):著作《登科記考補正》;
董秀芳(二等獎):著作《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
胡敕瑞(二等獎):著作《〈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
李 楊(二等獎):著作《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
顧永新(二等獎):著作《歐陽修學術研究》。
9.第九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年/4項)
陳平原(一等獎):著作《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
韓毓海(二等獎):論文《所謂無詞的言語》;
陸儉明、沈陽(二等獎):著作《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
楊榮祥(二等獎):著作《近代漢語副詞研究》。
10.第十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年/4項)
袁行霈(集體,特等獎):著作《中華文明史》;
嚴紹璗(一等獎):著作《日藏漢籍善本書錄》;
溫儒敏(二等獎):著作《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
汪 鋒(二等獎):著作《Comparison of Language in Contact》。
11.第十一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0年/3項)
陳平原(二等獎):著作《歷史、傳說與精神——中國大學百年》;
陳曉明(二等獎):著作《中國當代文學主潮》;
袁毓林(二等獎):著作《基於認知的漢語計算語言學研究》。
■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1. 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及指導教師(5項)
孫玉文(導師郭錫良):博士論文《漢語變調構詞研究》(1999年);
詹衛東 (導師陸儉明):博士論文《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漢語短語結構規則研究》(2000年);
張 赬(導師蔣紹愚):博士論文《漢語處所介詞片語和工具介詞片語詞序變化》(2001年);
陳 劍(導師裘錫圭):博士論文《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2002年);
姜 濤(導師溫儒敏):博士論文《「新詩集」與新詩的發生研究》(2003年)。
2. 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項)
陸儉明:第一屆國家教學名師(2003年);
蔣紹愚:第二屆國家教學名師(2006年);
溫儒敏:第四屆國家教學名師(2008年)。
3.國家級精品課程(7項)
陸儉明等:《現代漢語》(2003年);
蔣紹愚等:《古代漢語》(2005年);
溫儒敏等:《中國現代文學》(2005年);
洪子誠等:《中國當代文學》(2006年);
袁行霈等:《中國古代文學史》(2006年);
商金林等:《中國現代名著導讀》(網路課程/2008年);
陳保亞等:《理論語言學》(2009年)。
4.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4項)
陸儉明等(一等獎):「現代漢語系列課程建設理論與實踐」(1996年);
王福堂等(二等獎):「漢語方言學系列課程」(2004年);
蔣紹愚等(一等獎):「古代漢語系列課程建設的新開拓」(2005年);
溫儒敏等(二等獎):「建立嚴格的博士生教育管理制度」(2005年)。
5.國家級教學團隊(1項)
沈 陽等:「現代漢語」國家級教學團隊(2008年)。

『柒』 陳紅的近年獲綜合獎勵情況

教學獲獎:
2014年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二等獎(省級);2013年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省級);2012年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省級);2010年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二等獎(省級);2009年獲第九屆江蘇省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08年指導的研究生論文獲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省級);2007年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省級);2005年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省級);2012年中國礦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2年中國礦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中國礦業大學優秀教學質量一等獎。科研獲獎:
2013年獲中國職業安全健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12年獲國家能源局能源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
2011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10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排名第八;2009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8年獲第十七屆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青年科技獎;2008年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8年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7年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6年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6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6年獲安全生產科技成果獎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6年獲徐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2005年獲江蘇省科協首屆軟科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2004年中國礦業大學科技工作先進個人。
其它榮譽:
2013年6月,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了2013~2014年中國大學本科分專業排行榜,所任系主任的人力資源管理系專業獲得全國綜合排名第七的喜人成績。這既是系學科建設的一個標志性成果,也是師資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各方面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本次全國參加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科評估的有297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眾多「985工程」、「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
2012年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2010年獲中國礦業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2008年獲中國礦業大學三八紅旗手稱號;2007年4月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省級);2005年入選中國礦業大學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

『捌』 樊東升的資料

樊東升,男,漢族,江蘇省鎮江市人,1963年8月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
個人履歷1984年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醫療系,獲醫學士學位;
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研究生院,獲醫學碩士學位;
1996年畢業於日本自治醫科大學研究生院,獲醫學博士學位;
1998年日本自治醫科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回國。現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兼神經科主任、研究員、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神經科醫、教、研工作20餘年,主攻方向為神經變性疾病(特別是運動神經元病)、神經肌肉疾病以及腦血管疾病等,發表論文100餘篇。2010年12月被選為監察部第五屆特邀監察員.
引成就及其榮譽曾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中華醫學基金優秀青年獎、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北京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等,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主持承擔了國家863計劃、教育部211工程、北京市科委等重大項目基金課題;同時,作為子課題負責人,承擔了國家973計劃、「九五」及「十五」醫學攻關、衛生部重點項目學科以及中國-斯洛維尼亞政府間合作項目課題等。
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特約監察員、北京市衛生系統「青聯」常委、中華神經病學會全國委員、中華神經病學會北京分會委員、中華神經病學會全國肌電圖與臨床神經生理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北京市腦血管疾病防治協會副會長、北京神經科學學會理事、北京醫學倫理學會理事、北京神經病學沙龍組委會委員、美國紐約科學院ACTIVE MEMBER、日本基因治療學會會員、日本神經內科學會會員,以及《中華神經科雜志》、《中華神經醫學雜志》、《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中國腦血管疾病雜志》、《中國神經免疫與神經疾病雜志》、《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臨床神經電生理學雜志》、《世界醫學雜志》、《臨床薈萃》等雜志編委或常務編委

『玖』 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如何進去啊

考研的要求和北大本不是一樣的,通過全國法碩聯考,在經過復試(筆試和面試,全部英文考)。這個項目當然是很好的,2011的招生信息可以參考今年的招生信息。除了法碩聯考之外,入學評獎學金還要考LSAT。
招生的計劃目標是100人一屆,其中推免50%,國際學生20%,還有30%通過考試。學校每年寒暑假有WHP和SHP兩個保送項目,如果您的學校可以推免的話可以看看今年的SHP, 項目很好,很有收獲。
學院建校時間較短,網上對其評價很多,不過眼見為實,自己親自去判斷吧。但是絕對要強調的是這個學院絕對不是大家認為的什麼掛羊頭賣狗肉,賺錢項目,富家子弟……這樣的。進法學院學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如果只是想混一個北大碩士的學位就不要考慮了。
如果有興趣的話和我私下聯系一下吧~

『拾』 國內有在職心理學博士點的院校和專業有哪些具體如何申請

北京師范大學

【專業特色】心理學院是中國高校成立的第一個心理學院,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心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和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3個博士點。「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為全國重點學科。擁有教育部「認知科學與學習」重點實驗室和「腦與認知科學網上合作研究中心」。

【招生特點】心理學院按照心理學一級學科統一招生,入學後進行寬口徑培養,學生經過兩年左右的學習,可分流到基礎心理學、心理咨詢與輔導、管理心理與人力資源3個專業方向。學院拓寬和加強學科基礎教學、強化心理學研究方法訓練、鼓勵學生早期介入科研與社會實踐。

【師資科研】全院有專職教師51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講師15人,8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學院中既有國際心理科學聯盟副主席張厚粲教
授、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林崇德教授、著名認知心理學專家彭聃齡教授等老一輩著名學者,又有像舒華、董奇、申繼亮等成果豐碩的中青年專家。心理學院承擔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等重點項目40餘項,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和教學成果獎20餘項。

【畢業去向】從近幾年的情況看,畢業生中50%以上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或出國留學,其餘則在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綜合醫院、廣告公司、市場研究等部門工作。

北京大學

【專業特色】北京大學是中國最早傳播心理學的學府,早在1900年即開設心理學課程。1917年創立中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這是中國現代科學心理學的開端,是由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倡導的心理學系。生理心理學和基礎心理學被教育部確立為重點學科。

【師資科研】該系近20年來發表SCI論文
數居國內高校心理學系之首。截至2002年,有在職教學、科研人員3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7人。該系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可授予心理學各
專業理學或教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同時設有心理學成人自學考試點,開設大專和專升本教育,還受理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博士學位。每年招收約30餘名本
科生,25名碩士生,15名博士生。

【畢業去向】其本科畢業生85%以上繼續在國內攻讀研究生或進入國外著名大學深造。

中山大學

【專業特色】心理學系學生接受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訓練,掌握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廣泛的心理學知識,掌握心理學基本研究方法,能夠適應社會的各種實際需
要,特別是心理輔導與咨詢、組織行為與廣告消費心理、工程心理學和神經心理康復等方面的工作。注重對學生進行英語、統計學、生理學和計算機編程與應用等方
面的訓練。

【招生特點】心理學系採用與國際接軌的教學模式,部分主幹課程聘請境外教師授課,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主幹課程用英文教材或採用全英文授課;實行導師制
(從第一年開始每位學生都有一名學習導師,進入三年級部分學生將有科研導師)和科研成果代學分制,以鼓勵學生開展各項科研創新活動,並鼓勵學生跨系選修課
程。

【師資科研】心理學系現有全職教師14名、兼職教師9名。實驗室包括基礎心理學實驗室,認知、神經心理學實驗室,心理生理學實驗室,心理健康實驗室。系裡目前擁有專業書刊萬余冊以及42種心理學英文雜志。擁有應用心理學碩士點以及社會學博士點。

【畢業去向】本科畢業後,既適合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與輔導、商業管理與策劃以及各類學校與科研機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也可繼續攻讀心理學及相關專業碩士、博士學位。心理學系2001年秋季開始招收各級學生,目前還沒有畢業生。

浙江大學

【專業特色】該院是國家重點學科點所在單位、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最早批准具有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所在單位,
是我國心理學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實驗室(浙江大學工業心理學國家專業實驗室)所在單位,是心理學領域最早被批準的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心理學科還是浙江大學「211工程」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自1998年以來心理系研究生招生規模已居全國心理系首位。

【師資科研】心理與行為科學學院現有教授12名,博士導師5人,副教授9名。高級職稱的教師中10人具有博士學位,百分之九十以上曾出國深造。青年學術骨幹中有9人進入學校百名跨世紀人才行列,3人進入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人被列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近5年來學院承擔國家級課題20餘項,省部級項目40餘項,國際合作課題20餘項。在航空工程心理學領域中連續20年承擔國防科研項目。在人機交互領域中連續10年承擔863計劃項目。

【畢業去向】畢業生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衛生部門、各類公司和重點中學。

武漢體育學院

【專業特色】運動人體科學與心理學系原名運動心理與保健康復系,始建於1989年。該專業主要從競技運動心理和大眾鍛煉健康心理兩個方面開展研究,將心理學的原理和競技體育、大眾健身鍛煉相結合,充分體現了應用心理學的特色。

【招生特點】該系對拔尖人才或學有所長的學生,有博士、教授等直接指導,有針對性地選修校內外課程、參與國家2008年奧運科技攻關項目實踐,以期造
就體育高科技一流人才。本系還應用「雙語」教學、專業外語、口語聽力提高、公務員考試輔導、各專業方向技能培訓等。給學生提供適合自己特點和主動發展的條
件和環境。

【師資科研】現有專職教師40餘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7人。教師中獲博士學位和在讀博士學位16人;碩士和博士學歷者占教師總數76%。為加強開放性辦學,已聘有7名國際運動醫學和運動心理學領域知名學者為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

該系擁有運動心理專業實驗室和專業資料室,現有專業書籍萬余冊,中外文期刊66種,用於心理教學、研究的儀器設備100餘台(套)。下設五個教研室和一所附屬醫院,並有一中心實驗室。

【畢業生去向】其畢業生在體育教育、體育科研和全民健身等眾多領域里,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三年本系兩專業畢業生考研錄取率保持在25%-40%。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85%~96%。碩士研究生考博士研究生錄取率保持在30%~60%。

首都師范大學

【專業特色】心理學系擁有「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點和「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基礎心理學」兩個碩士點。有認知心理學、情緒心理、心理統計與測量,
以及發展與心理咨詢四個研究方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是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的重點建設學科,也是北京市的重點建設學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點始建於
1983年,是我國設立學位點後首批批準的博士點之一。

【師資科研】心理學系現擁有專職教師18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0名,講師兩名。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3名,在讀博士兩人。心理學系目前在研
項目總數32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攀登計劃項目二級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項目29項。近年來出版專著、教材和譯著29本,發表論文79
篇(核心刊物以上41篇),國際會議發表論文12篇。

【畢業去向】本科畢業後,既適合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與輔導、商業管理與策劃以及各類學校與科研機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也可繼續攻讀心理學及相關專業碩士、博士學位。

陝西師范大學

【專業特色】心理學系是教育部在西北地區成立最早且惟一一所培養心理學專門人才的教育科研基地。現設有基礎心理學、教育史碩士學位點兩個,研究方向有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學基本理論、外國教育史、中國教育史。

【師資及科研】心理學系現有教授、副教授10人,6人具有博士學位,14人具有碩士學位。擁有西北地區較為齊全的心理學實驗室和微機實驗室,有300
余台心理學實驗儀器,32台微機和成套實驗軟體包,可供本科生、研究生教學科研之用。該系主持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1項,特別在空間認知、人因工
程、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等研究領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風格。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8項。

【畢業生去向】該系本科生就業率98.5%。

南京師范大學

【專業特色】教育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是學校的品牌特色專業。自2002年起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全面使用新課程方案。三大板塊課程是心
理教育與咨詢課程板塊、人力資源測評課程板塊、廣告與營銷心理課程板塊。現有基礎心理學博士點和碩士點,以及教育與發展心理學碩士點。

【師資科研】該院現有教職工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講師3人、助教4人;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7人;4人具有博士學位,2名在讀
博士研究生,11人具有碩士學位。在「九五」規劃期間,全系共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近20年來,全系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580餘篇,出版
著作和教材80部。

【畢業去向】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學校心理衛生咨詢、心理健康教育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及市場營銷、市場調查等工作。在全校各專業中,心理學系學生就業形勢較好。

江西師范大學

【專業特色】江西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有「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個碩士點,「基礎心理學」是江西省重點學科。該專業在本科教育上有厚基礎(開
設8門心理學基礎課)、重應用(分別針對學生3個可能就業的方向設置了2-3門專業課程)和強實踐(教學上確保1/3的時間用於實踐或實驗)的特點。

【師資科研】現有專任教師18人,教授6人,副教授6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人,35歲以下教師均獲碩士以上學位。配備有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手段,擁有中、外專業圖書3.1萬冊,中外文期刊100餘種。

【畢業去向】可作為各類學校心理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心理輔導專業人員,可以在企、事業單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廣告與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心理學應用工作。近年來,學生一次性就業率達87%,直升研究生比率達10%,學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華中師范大學

【專業特色】心理學系在兒童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咨詢與輔導、人力資源與管理、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心理學的理論與歷史等領域取得相當突出的成就。主要培養有比較扎實的心理學基礎,能夠獨立地開展研究和教學的心理學工作者。

【師資科研】全系有教授8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位,有國外訪問學者或博士後工作經歷的教師9位,並且均為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教師。該系共獲國家級獎
勵1項,省部級獎勵9項。重要著作獎5項,論文獎20項;教學獎4項。近年來,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6篇,出版學術著作13部。實驗室共有固
定資產80萬元,其中計算機20台,設有多功能實驗室(具備單向觀察、音頻與視頻監視、多媒體演示功能)和生理實驗室。實驗室面積150平方米。中英文圖
書8萬余冊。

【畢業生去向】畢業生主要去向是高校、中小學、教育行政部門、科研機構、社會服務部門和企業。

華東師范大學

【專業特色】心理學系擁有兩個博士點(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3個碩士點(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1999年設立博士後流動站。2002年該系基礎心理學學科點被批准為國家和上海市重點建設學科。

【師資科研】目前全系教職工近40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8名,講師9名;博士生導師7人。「九五」期間心理學系承擔了19項省部級以上科研與基
金項目,多項橫向課題,經費300餘萬。心理學系下設四個教研室,一個基礎實驗室。1996年由國家教委確定為第四批「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
養基地」,1997年起面向全國招收基地班學生

【畢業去向】本科畢業生每年有30% 40%考取研究生,其他畢業生有的進入高校、中學、機關及研究機構從事心理學教學和科研。

上海師范大學

【專業特色】應用心理學專業根據市場對心理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進行專業設置,應用心理學專業除了開設心理學基礎專業課程,同時設有心理輔導與咨詢、人力
資源管理及市場營銷三個專業方向。各個方向都根據專業的應用特點,設置與市場要求相符合的、實用性較強的課程。該系現有「應用心理」專業(本科)和「發展
與教育心理」碩士點,是全國首批有權授予碩士學位的單位之一。

【師資科研】目前該專業有在編教師23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2名。其所屬的教育科學學院擁有心理學科的專業中文圖書20萬冊,外文圖書2700冊,中文專業期刊24種,外文期刊20種。心理學實驗室和兒童心理實驗室。

【畢業去向】應用心理專業的畢業生一部分活躍在諸如愛立信、沃爾瑪等國際知名大公司及各大市場調研公司的研發部,從事心理咨詢、人才測評、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調查與策劃、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工作;也有一部分進入各類學校從事教學、科研及咨詢工作。

華南師范大學

【專業特色】心理學專業分兩個方向,師范類心理學本科專業的主要培養目標是從事心理教育、咨詢與輔導的教師;非師范類(人力資源管理與人才測評方向)的心理學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人事、組織部門的管理人員或人事測評的專門人才。

【師資科研】該專業擁有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心理應用研究中心)、國家級重點學科(教育心理學)。另有一批廣東省重點學科、一個重點實驗室和一個重點建設資料室。

【畢業去向】近幾年心理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均接近100%,主要服務於珠江三角洲的大中專院校,部分畢業生服務於公安、監獄、勞教、軍隊、公司企業等單位。

西南師范大學

【專業特色】從2004年開始,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全日制本科將實施寬口徑招生。具體辦法如下:學制4年,按心理學一級學科招生(文理兼收);入學
後,前兩年統一學習心理學的基礎課程和公共課,後兩年根據人才市場需要和自己愛好確定專業,以打好基礎和滿足學生發揮個性特長的需要。本科各專業學生畢業
後通過考試在本院可直接攻讀碩士至博士學位研究生。該院目前設有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兩個本科專業。特別要求:外語語種——英語,師范專業身高男1.60米
以上、女1.50米以上。

【師資科研】學院現有教授8名,副教授5名,講師4名,助教5名,政工和行政、教輔人員6名。學院有較為先進的重點學科實驗室、本科教學實驗室,擁有10多萬冊中外期刊、圖書和音像資料。

學院目前擁有一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一個心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具有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三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及重點實驗室,四個碩士點。

【畢業去向】心理學院每年大約30%左右的畢業生進入師專、中小學校從事教學或心理輔導工作。心理學(師范類)歷年畢業生考研率約50%,就業率達100%。應有心理學(非師范類)該專業此前無畢業生。

山東師范大學

【專業特色】應用心理學專業在中小學生學習困難及其教育、學習策略、認知風格、後現代心理學思想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在教學中,該專業注重師生雙向互動和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能力。

【師資科研】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導師1名。獲得博士學位者5人、在讀博士3人。專業有山東省最大的心理學實驗室。

【畢業去向】已畢業的兩屆本科生有三分之一以上考取碩士研究生,其餘畢業生大都進入大學和中學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或在企事業單位做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工作。

閱讀全文

與北京大學教學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