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術論文中的綜述是什麼意思
文獻綜述:
研究者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於研究論文的文體。綜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課題的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從其歷史到現狀,存在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都要進行全面的介紹和評論。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預測技術的發展趨勢,為選題和開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http://www..com/s?ie=gb2312&bs=%CA%E9+%D7%DF%CF%F2%D7%BF%D4%BD&sr=&z=&cl=3&f=8&tn=&wd=%CE%C4%CF%D7%D7%DB%CA%F6&ct=0
㈡ 請問什麼叫學術綜述
綜述是指對特定問題在特定時域內
的情報資料的綜合敘述,是一種記敘性的文體.從內容和范圍上分,有科技綜述,
學術綜述,會議綜述,問題討論綜述等.綜述的特點就體現在"綜"和"述"
上."綜"即縱橫匯集,全面系統,廣而不亂地反映所述對象的歷史,現狀,
發展趨勢以及不同方面,個例(如國家,機構,研究者)的研究情況,實際水
平和不同觀點等."述"即對所選用的資料作客觀的敘述或說明,編者一般述
而不評,不議論,預測,也不提建議.
http://www1..com/s?tn=sitegamerhome&ie=gb2312&bs=%D1%A7%CA%F5%D7%DB%CA%F6&sr=&z=&cl=3&f=8&wd=%D1%A7%CA%F5%D7%DB%CA%F6%CA%C7%D6%B8&ct=0
㈢ 論文的綜述怎麼寫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的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分析綜合當前該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從而揭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為後續研究尋找出發點、立足點和突
約翰 W.克雷斯威爾(John W. Creswell)曾提出過一個文獻綜述必須具備的因素的模型。他的這個五步文獻綜述法倒還真的值得學習和借鑒。
克雷斯威爾認為,文獻綜述應由五部分組成:即序言、主題1(關於自變數的)、主題2(關於因變數的)、主題3(關於自變數和因變數兩方面闡述的研究)、總結。
(1)序言告訴讀者文獻綜述所涉及的幾個部分,這一段是關於章節構成的陳述。
(2)綜述主題1提出關於「自變數或多個自變數」的學術文獻。在幾個自變數中,只考慮幾個小部分或只關注幾個重要的單一變數。
(3)綜述主題2融合了與「因變數或多個因變數」的學術文獻,雖然有多種因變數,但是只寫每一個變數的小部分或僅關注單一的、重要的因變數。
(4)綜述主題3包含了自變數與因變數的關系的學術文獻。這是我們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
這部分應該相當短小,並且包括了與計劃研究的主題最為接近的研究。或許沒有關於研究主題的文獻,那就要盡可能找到與主題相近的部分,或者綜述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提及的與主題相關的研究。
(5)總結強調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綜述中重要的主題,指出為什麼我們要對這個主題做更多的研究。
一、文獻綜述的含義
文獻閱讀報告,即「文獻綜述」,英文稱之為「survey」、「overview」、「review」.是在對某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領域研究成果的綜合和思考。一般認為,學術論文沒有綜述是不可思議的。需要將「文獻綜述( Literature Review)」與「背景描述(Backupground Description)」區分開來。
我們在選擇研究問題的時候,需要了解該問題產生的背景和來龍去脈,如「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程」、「國外政府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政策和問題」等等,這些內容屬於「背景描述」,關注的是現實層面的問題,嚴格講不是「文獻綜述」,關注的是現實層面問題,嚴格講不是「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學術觀點和理論方法的整理。
其次,文獻綜述是評論性的( Review 就是「評論」的意思),因此要帶著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 thinking)來歸納和評論文獻,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
評論的主線,要按照問題展開,也就是說,別的學者是如何看待和解決你提出的問題的,他們的方法和理論是否有什麼缺陷?要是別的學者已經很完美地解決了你提出的問題,那就沒有重復研究的必要了。
二、意義和目的
㈣ 什麼是研究綜述
文獻綜述簡稱綜述,是對某一領域,某一專業或某一方面的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搜集大量相關資料,然後通過分析、閱讀、整理、提煉當前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或建議,對其做出綜合性介紹和闡述的一種學術論文。
好的文獻綜述,不但可以為下一步的學位論文寫作奠定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提供某種延伸的契機,而且能表明寫本綜述的作者對既有研究文獻的歸納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綜合能力,從而有助於提高對學位論文水平的總體評價。
(4)學術成果綜述擴展閱讀
總結和綜合該方向前人已經做了的工作,了解當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存在問題,指出可能的研究問題和發展方向等,並且列出了該方向眾多的參考文獻,這對後人是一筆相當大的財富,可以指導開題報告和論文的寫作。
文獻綜述的目的因研究的性質不同而不同。如果你的研究目的是要展現有關某個研究課題的現有知識,那麼你要做的是一個基本文獻綜述。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揭示一個研究問題,從而進行深入研究,那麼你要做的是一個高級文獻綜述。
㈤ 文獻綜述到底寫什麼
摘要 闡述了文獻綜述的目的與作用,給讀者提供了一個如何撰寫好文獻綜述的概念、框架以及步驟。指出了寫作文獻綜述一般常犯的錯誤,並推薦介紹了文獻綜述的四個基本步驟:概述(歸類)、摘要、批判、建議。
文獻綜述在碩士、博士論文寫作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論文中的一個重要章節。文獻綜述的好壞直接關繫到論文的成功與否。
文獻綜述是文獻綜合評述的簡稱,指在全面搜集、閱讀大量的有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經過歸納整理、分析鑒別,對所研究的問題(學科、專題)在一定時期內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問題以及新的發展趨勢等進行系統、全面的敘述和評論。「綜」即收集「百家」之言,綜合分析整理;「述」即結合作者的觀點和實踐經驗對文獻的觀點、結論進行敘述和評論。其目的並不是將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辨別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論文來綜合與評估這些資料。一個成功的文獻綜述,能夠以其系統的分析評價和有根據的趨勢預測,為新課題的確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論證。
一、 文獻綜述的作用與目的
文獻綜述要針對某個研究主題,就目前學術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文獻綜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題的特定領域中已經被思考過與研究過的信息,並將此議題上的權威學者所作的努力進行系統地展現、歸納和評述。在決定論文研究題目之前,通常必須關注的幾個問題是:研究所屬的領域或者其他領域,對這個問題已經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議與對策是否成功;有沒有建議新的研究方向和議題。簡而言之,文獻綜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矗
大多數研究生並不考慮這些問題,就直接進行文獻探討,將在短時間內找到的現有文獻做簡略引述或歸類,也不作批判。甚至與論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也無關。
其實回顧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什麼是探索性研究,所以必須主動積極地擴大研究文獻的來源。也只有這樣,才可能增加研究的假設與變數,以改進研究的設計。
文獻綜述至少可達到的基本目的有:讓讀者熟悉現有研究主題領域中有關研究的進展與困境;提供後續研究者的思考:未來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義與更顯著的結果;對各種理論的立場說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構;作為新假設提出與研究理念的基礎,對某現象和行為進行可能的解釋;識別概念間的前提假設,理解並學習他人如何界定與衡量關鍵概念;改進與批判現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類研究,發掘新的研究方法與途徑,驗證其他相關研究。
總之,研究文獻不僅可幫助確認研究主題,也可找出對研究的問題的不同見解。發表過的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就是重要的問題來源,對論文的回顧會提供寶貴的資料以及研究可行性的範例。
二、文獻綜述中常見的問題
文獻綜述可以幫助新研究者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所以撰寫此章節時,要向讀者交代論文不同於先前研究之所在。它是一個新的有關此類研究主題方面的重要的學術研究。但是研究生在撰寫文獻綜述過程中易犯以下四種錯誤:
1. 大量羅列堆砌文章
誤認為文獻綜述的目的是顯示對其他相關研究的了解程度,結果導致很多文獻綜述不是以所研究的問題為中心來展開,而變成了讀書心得清單。
2. 輕易放棄研究批判的權利
我國高等院校多以本校學生考本校研究生者居多,因而往往出現大量引用自己導師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意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的現象,學生擔心學位論文答辯通不過,所以難得見到學生批判導師已有研究的不足;遇到名校名師,學生更易放棄自己批判的權利。由於大量引用他人的著作,每段話均以誰說起始,結果使自己的論文成為他人研究有效與否的驗證報告,無法說服讀者相信自己的論文有重要貢獻。
3. 迴避和放棄研究沖突另闢蹊徑
對有較多學術爭議研究主題,或發現現有的研究結論互相矛盾時,有些研究生的論文就迴避矛盾,進行一個自認為是創新的研究。其實將這些沖突全部放棄,就意味著放棄一大堆有價值的資料,並且這個所謂的創新,因為不跟任何現有的研究相關與比較,沒有引用價值,會被後人所放棄。遇到不協調或者互相矛盾的研究發現,盡管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處理,但是不要避重就輕,甚至主動放棄。其實這些不協調或者沖突是很有價值的,應多加利用。將現有文獻的沖突與矛盾加以整合是必要的,新研究比舊研究具有更好、更強的解釋力,原因之一是新的研究會將過去的所得做一番整合與改善。
4. 選擇性地探討文獻
有些研究生不是系統化地回顧現有的研究文獻,找適合研究的問題或可預測的假設,卻宣稱某種研究缺乏文獻,從而自認他們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如果有選擇性地探討現有文獻,則文獻綜述就變成了研究生主觀願望的反映,成了一種機會性的回顧。
因此一定要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文獻綜述,以嚴謹的科學設計來尋找、評估以及整合科學研究的證據,確保文獻綜述完整不偏。要端正學風,勇於探索和不迴避沖突。分析沖突的原因、方法與結論,可以為未來的研究及論文奠定成功的基礎,使論文的研究結果對後續研究有應用價值和理論意義。
三、綜述的基本方法與步驟
文獻綜述不僅僅是對一系列無聯系內容的概括,而且是對以前的相關研究的思路的綜合。文獻綜述的基本步驟為:
1. 文獻綜述的第一步:概括歸納
收集文獻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各種檢索工具,如文獻索引、文摘雜志檢索,也可利用光碟或網路進行檢索;二是從綜述性文章、專著、教科書等的參考文獻中,摘錄出有關的文獻目錄。
選擇文獻時,應由近及遠,因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參考資料,並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識和認識的現狀。首先要閱讀文獻資料的摘要和總結,以確定它與要做的研究有沒有關系,決定是否需要將它包括在文獻綜述中。其次要根據有關的科學理論和研究的需要,對已經搜集到的文獻資料做進一步的篩選,詳細、系統地記下所評論的各個文獻中研究的問題、目標、方法、結果和結論,及其存在的問題、觀點的不足與尚未提出的問題。將相關的、類似的內容,分別歸類;對結論不一致的文獻,要對比分析,按一定的評價原則,做出是非的判斷。同時,對每一項資料的來源要註明完整的出處,不要忽略記錄參考文獻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時間、頁碼和出版單位所在城市等。
對要評論的文獻先進行概括(不是重復),然後進行分析、比較和對照,目的不是為了對以前的研究進行詳細解釋,而是確保讀者能夠領會與本研究相關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個別地和集中地對以前研究的優點、不足和貢獻進行分析和評論,這在文獻綜述中是非常重要的。
2. 文獻綜述的第二步:摘要
不同的學科對引用摘要的要求與期望不同[1]。雖然文獻綜述並不僅僅是摘要,但研究結果的概念化與有組織的整合是必要的。其做法包括:將資料組織起來,並連到論文或研究的問題上;整合回顧的結果,摘出已知與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獻中的正反爭論;提出進一步要研究的問題。
3. 文獻綜述的第三步:批判
文獻綜述是否有價值,不僅要看其中的新信息與知識的多少,還要看自己對文獻作者及編輯者的觀點與看法如何。
閱讀文獻時,要避免外界的影響甚至干擾,客觀地敘述和比較國內外各相關學術流派的觀點、方法、特點和取得的成效,評價其優點與不足。要根據研究的需求來做批判,注意不要給人以吹毛求疵之感。
一個具有批判性的評論,必須要有精確性、自我解釋性和告知性。批判的程度,主要在測試研究生評鑒技巧:是否能分析出文章的中心概念與所提出的論據,做出摘要,並提出簡要評估。
文獻綜述的第三步是在形式上批判其是否符合一些基本寫作的標准,即判定其是否為一篇好文章還要看文獻中引用的文章與評論的標准。有的台灣學者將其歸納為:代表性、顯著性、相關性、適時性和簡捷性。
表1 香港大學建議的論文撰寫模式
導論 開頭段落 ◇簡介主題;◇主題的重要性;◇理清首要問題;◇簡介各篇(例如A.B.)文章與作者,及其不同或互補之處。
主文部分(3個示範) 1.1分析A與B的理論/觀點 1.2分析B的理論/觀點 1.3比較A與B的理論/觀點
2.1找出A與B的共同性 2.2找出A與B的差異性 2.3探討出一個中心議題
議題1:探討A&B 議題2:探討A&B 議題3:探討A&B
結論 提出一個比其他更好的理論與立場
提出一個優於每一個理論與立場的部分的摘要
4. 文獻綜述的第四步:建議
通常一個文獻綜述是以比較性評論的方式為主,分析兩個以上不同的思想學派、議題或者不同人所持的不同立常香港大學建議的模式[2]如表1所示[3]。可以看出,這個模式有三個選項:導論、主文與結論。
文獻綜述的最後步驟是在回顧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議。根據發展歷史和國內外的現狀,以及其他專業、領域可能給予本專業、領域的影響,根據在縱橫對比中發現的主流和規律,指出幾種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對其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等趨勢進行預測,從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案等,並說明成果的可能性等。
還要指出的是,閱讀和分析已有的其他專業研究人員的文獻綜述,可以高效率地獲得有益的觀點和建議。但是,這類集中介紹研究成果的綜述性文章只能作為新的研究的基礎或參考點,不能被用來替代自己的獨立研究。總之,要做好碩士、博士論文的選題與研究,必須重視資料概覽,認真寫好文獻綜述。
(張麗華 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大連1160024)
注釋與參考文獻
1 Zimmerman D ,Rodrigues D.Research and Writing in the Disciplines.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92
2 http:// ec.hku.hk/ acadgrammar/ EACLP Lit Rev. htm
3 朱宏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灣正中書局,1999
4 唐·埃思里奇。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5 Howard S Becker. Writing for Social Scientist:How to Start and Finish Your Thesis, Book or Articl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6 Harry F Wolcout. 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CA: Sage,1990
㈥ 論文綜述的寫法
我能
好會的
㈦ 比較普通學術論文和綜述類文章的異同
普通學術論文的觀點主要是你自己的,並且引用的文獻要不能超過一定限度;這不是說綜述類文章就完全是引用,綜述,綜述,顧名思義,就是把別人的觀點綜合概述出來。當然,我覺得還有一個不同,就是普通學術論文在掌握資料的深度和廣度上面,沒有後者要求嚴格,畢竟綜述類文章得基本上把所研究的資料都要過一遍,不然怎麼寫好綜述呢?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不管是什麼論文,我們只有掌握了詳實的資料,我們啊才能寫出一篇好文章。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