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股權轉讓未經其他股東同意

股權轉讓未經其他股東同意

發布時間:2020-12-17 02:51:07

① 未經其他股東同意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雙方來意思表示真實,自約定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主體適格達成的合同均為有效合同。有效合同但不一定都能履行,履行不能的違約方要承擔違約責任。所以股權轉讓協議也是如此。一般情況下即便未經其他股東同意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仍然是有效的,但未必可以得到履行。
能否得到履行,首先要看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的程序有無特殊規定,如果沒有的,則適用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所以就公司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而言,對為經其他股東同意的股權轉讓協議,在沒有章程特別規定的前提下,應先征詢其他股東的意見,其他股東不同意轉讓的應當購買,不購買的,則視為同意轉讓。

② 股權轉讓其他股東不同意怎麼辦

股權轉讓過程中,其他股東不同意股權轉讓如何處理,需要首先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這個條文規定有以下幾點應注意:

1、公司股東之間可以任意相互轉讓股權,沒有法律限制。

2、考慮公司的人合性,將股權轉讓給股東以外的人,需要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不同意股權轉讓的,應當受讓該股權;不受讓的,則視為同意。

3、公司章程可以對以上法律規定的股權轉讓做出不同的規定,但是司法實踐一般認為不得禁止股權轉讓,公司章程規定事實上導致股權無法轉讓的相應條款無效。如果公司章程有關股權轉讓的規定無效,則該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予以適用。

所以關於「股權轉讓其他股東不同意怎麼辦」問題的答復意見如下:

第一,首先需要查閱公司現行有效的公司章程。如果章程中有關於股權轉讓過程中其他股東不同意如何處理的規定且有效的,應按照章程的規定辦理。

第二,如果章程中規定的股權轉讓程序與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規定一致,或者沒有規定的,則由不同意的股東購買該股權,如果不購買的,則視為同意轉讓。

③ 未經其他股東同意的股權轉讓是否有效

如果是股東之間轉讓的,不需要征詢其他股東的意見。如果是向股東以外的第三人轉讓專的話,須征詢其屬他股東的意見,未經其他股東同意進行轉讓,侵犯了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可以申請撤銷。而且,未經其他股東同意,也無法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的。

④ 股東將股權轉讓了他人但未通知其他股東如何救

如果股東已經將股權轉讓了他人,但未通知其他股東,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應如何救濟?
這種情況現在並不少見。往往是一部分股東同意對外轉讓,另一部分股東卻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實踐中,多數被忽視的股東都是請求確認轉讓協議無效,請求恢復原狀。法院也多是判決轉讓協議無效,股權退還原股東,再給一定的期間行使優先購買權。上述做法並不是最好的。股權轉讓合同不應是無效合同,而應是可撤銷的合同。而且,救濟的方法也應當更加合理。
優先購買權有很多種,如土地的優先購買權、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等,公司法上的股東優先購買權只是其中一種。那麼,優先購買權是一種什麼性質的權利呢?它是一種附條件的形成權。權利人可以通過單方意思表示在自己和形成權相對人之間成立買賣合同。此項權利的行使以相對人向第三人出賣為前提條件。例如,乙對甲的房產有優先購買權,待甲與丙訂立買賣合同後,乙如果表示行使優先購買權,則自動於甲乙之間成立另一買賣合同,內容與甲丙的相同。兩個合同均為有效成立,但甲應當履行和乙的合同。正常情況下,甲應當在和丙的合同中約定合同僅在乙不行使優先購買權時才實施或者在乙行使優先購買權時解除。優先購買權行使的前提條件是相對人和第三人訂立合同,所以認定該合同無效是不對的。如果該合同無效也就不會形成權利人和相對人的合同了。即使相對人未通知權利人就將標的物移轉給了第三人,只要權利人得知後不提出異議,該合同還是完全可以繼續合法存在下去的。如果權利人提出購買的要求,則該合同應被撤銷,效力及於訂立之時。所以,該合同是可撤銷的合同,並非無效合同。
優先購買權的救濟方法有請求損害賠償或請求撤銷合同並移轉標的物。約定的優先購買權效力不及於第三人,權利人只能請求損害賠償;法定的以及物權性質的優先購買權效力及於第三人,權利人可以請求撤銷合同並移轉標的物。
股東優先購買權屬於法定的權利。因為這是法律明文規定的,所以視為任何人均應知曉,包括第三人。如果被忽視的股東請求行使優先購買權,則應當撤銷出售股東與第三人的合同,判決向被忽視股東移交股權,同時該股東交付價款。有三種情況:(1)若第三人已經支付了價款,判決權利股東向第三人支付價款,取得股權;(2)若第三人未支付價款,判決權利股東向義務股東支付價款,取得股權;(3)若第三人支付了部分價款,判決權利股東補償第三人並將餘款支付義務股東,取得股權。以上三種情況,無論股權在義務股東名下還是已經移轉至第三人名下,均需向權利股東移轉。
目前那種判決轉讓協議無效,股權退還原股東,再給一定的期間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做法有一個弊端:有的股東出售股權給第三人後又反悔了,於是串通其他股東以優先購買權受到侵犯為由起訴,最終判決了合同無效,返還了股權。但實際上那個起訴的股東也就不再購買股權了。這種現象非常不合理。作為出售股權的股東,股權不應當再回到他名下,或者歸第三人,或者歸其他股東。而作為主張優先購買權的股東,其主張也不應當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應當有實際的支付價款行動。如果他沒有實際付款的能力,證明即使他有優先購買權也不打算行使。

⑤ 股權轉讓未經其他股東同意,股權轉讓合同是否有效

股權轉讓合同與股權轉移或者股權實際交付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法律行為。股權移轉需要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包括股東名冊變更登記和工商變更登記;股權變更登記是股權轉讓合同的履行內容,而非轉讓合同的生效要件。
我國《公司法》未規定股權轉讓合同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方才生效,股權轉讓合同自雙方協商一致即成立,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起生效。而股權轉讓合同的簽訂和履行涉及公司內外部多方利益,與一般合同有所區別。因此,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問題有一定的特殊性,需具體分析。
股權轉讓合同何時生效,股權轉讓合同效力與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或放棄優先購買權的關系如何,目前理論和實務爭議較大:
一種是無效說,即股權轉讓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或放棄優先購買權,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行為,應屬無效行為;
二是可撤銷說,股權轉讓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或放棄優先購買權,並非無效,而屬於可撤銷行為;
三是附生效條件說,即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和行使優先購買權是法定條件,因條件法定,與轉讓人和受讓人的意思表示無關,若條件不具備,股權轉讓合同不發生法律效力。
四是效力待定說,既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或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行為,應適用我國《合同法》第47條規定,確認為效力待定。 確定違反法定程序的股權轉讓合同效力問題,不僅應從法律規定和法理方面進行分析,還應考慮現實生活和實際的需要。無效說雖然對於轉讓人和受讓人過於苛刻,但對於保護公司及其他股東的同意權和優先購買權還是有益的。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及行使優先購買權是法律強制性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守,該權利應受法律保護。
股權轉讓合同效力與股權轉讓是相對分離的,公司或其他股東可以通過不予辦理股權登記,阻遏股權轉讓合同的實際效力,但不排除公司登記制度和機制的不健全,以受讓人實際接受公司控制權而自行辦理了登記手續等情形,達不到阻遏登記的效果,受讓人已經實際進人公司,並行使股權。
因此,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或者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合同,應認定合同未生效。訴訟中,法院可以徵求其他股東的意見,其他股東不表示反對或者不願意購買股權的,應視為同意轉讓,可以認定為合同有效。但其他股東過半數不同意轉讓或者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和其他股東可以主張合同無效,或者請求法院予以撤銷。

⑥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是否可以不經其他股東同意,進行出質

以有限公司的股權出質的,不需要其他股東的同意。

因為以股權出質的,自登記時質權設立,而根據法律規定,在辦理股權出質登記時,並不需要其他股東同意的材料。但是在要實現該質權時,也即要轉讓該股權時,則需要按照法律規定取得過半數股東的同意。

相關法律可參考: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股權出質登記辦法》第七條 申請股權出質設立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股權出質設立登記申請書》;

(二)記載有出質人姓名(名稱)及其出資額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名冊復印件或者出質人持有的股份公司股票復印件(均需加蓋公司印章);

(三)質權合同;

(四)出質人、質權人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復印件(出質人、質權人屬於自然人的由本人簽名,屬於法人的加蓋法人印章,下同);

(五)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辦理的,還應當提交申請人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的證明。

(6)股權轉讓未經其他股東同意擴展閱讀

股權轉讓一般要經過如下程序:

一、公司受讓股權召開公司股東會,研究收購股權的可行性,分析收購股權的目的是否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並對收購方的經濟實力經營能力進行分析,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規定程序進行操作。

二、聘請律師進行律師盡職調查。

三、出讓和受讓雙方進行實質性的協商和談判。

四、評估、驗資(私營有限公司也可以協商確定股權轉讓價格)。

五、股權轉讓的公司召開股東會,並形成股東會決議,免去轉讓方股東的相關職務,表決比例和表決方式按照原來公司章程的規定進行,參加會議的股東在《股東會決議》上簽字蓋章。

六、向股東以外的第三人轉讓股權的,由轉讓股權的股東向公司董事會提出申請,由董事會提交股東會討論表決;股東之間轉讓股權的,不需經過股東會表決同意,只要通知公司及其他股東即可。股東對股權轉讓給第三方放棄優先購買權,出具放棄優先購買權的承諾或證明。

七、雙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對轉讓股權的數額、價格、程序、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做出具體規定,使其作為有效的法律文書來約束和規范雙方的行為。

八、需要召開新股東會議,經過新股東會表決同意,任命新股東的相關職務,表決比例和表決方式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進行,參加會議的股東在《股東會決議》上簽字蓋章。討論新的公司《章程》,通過後在新的公司《章程》上簽字蓋章。

九、收回原股東的出資證明,發給新股東出資證明,對公司股東名冊進行變更登記,注銷原股東名冊,將新股東的姓名或名稱,住所地及受讓的出資額記載於股東名冊,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但出資證明書作為公司對股東履行出資義務和享有股權的證明,只是股東對抗公司的證明,並不足以產生對外公示的效力。

十、將新修改的公司章程,股東及其出資變更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工商變更登記。《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股權的,應當自轉讓股權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並應當提交新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

參考資料:網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股權出質登記辦法

⑦ 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的股權轉讓合同無效嗎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的,提交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的文件;其他股東接到通知三十日未答復的;提交擬轉讓股東就轉讓事宜發給其他股東的書面通知。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閱讀全文

與股權轉讓未經其他股東同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