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院升大學是不是必須要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學院升大學不必要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但必須滿足一下條件。內
學院升大學條件:容
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中對學校的辦學規模、學科設置、校名變更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細致的規定。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稱為學院的本科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5000人以上,8000人以上且在校研究生數不低於全日制在校生總數5%的本科高校才可稱為大學。
在人文學科(哲學、文學、歷史學)、社會學科(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中,稱為學院的應擁有1個以上學科門類作為主要學科,稱為大學的應擁有3個以上學科門類作為主要學科。
稱為大學的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位的人員比例一般應達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一般應達到20%以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數一般應不低於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職務的專任教師一般應不低於100人。
⑵ 教師評職稱的教學成果獎指哪些
學成果指自己獨自撰寫的教學論文,在縣教科所或市、省級教研室組織的教學實驗成果評版比中獲獎,發給教權學成果證書。或是,從教科所申請教研課題,經自己的實踐實驗上報材料後被上級選上,發給教學成果獎證書的。
教學成果獎也是包含有很多的種類,有國家高等教育成果獎、省高等教育成果獎、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市區縣教育教學成果獎還有各級的賽課獎。
(2)2014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擴展閱讀
正高級教師。
1、具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為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發揮了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等工作任務,教書育人成果突出;
2、深入系統地掌握所教學科課程體系和專業知識,教育教學業績卓著,教學藝術精湛,形成獨到的教學風格;
3、具有主持和指導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取得創造性成果,並廣泛運用於教學實踐,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了示範和引領作用;
4、在指導、培養一級、二級、三級教師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在本教學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認的教育教學專家;
5、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並在高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
⑶ 第八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什麼時候評選
國家沒有對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參與人數有規定,只要是開設了這個回獎,就可以在全國范圍答內徵集教學成果,委員會成員就會對提交上來的成果進行評比,最終開設出來,一,二,三等獎各種。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是確定的國家級獎勵,每4年評選一次。前6次分別在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評選。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本次是2013年4月評選,經過3個月公示期,然後,一等獎和二等獎由批准,特等獎由批准。
⑷ 優質課獲獎算是教育教學成果嗎
高等教育教學成抄果獎,是確定的國家級獎勵,每4年評選一次。前6次分別在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評選。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本次是2013年4月評選,經過3個月公示期,然後,一等獎和二等獎由批准,特等獎由批准。
製作課件不包括在內。
⑸ 姚和芳的成果及獲獎情況
一 論文及主編抄教材成果襲:
發表及獲獎的論文總計23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1篇;主持、參與科研項目及成果20項,獲獎4項,獨立開發產品3項,經濟效益800萬元。主編、參編、主審著作8部:主編教材2部,主審查2部,參編4部
二 科研項目及成果:
主持、參與24項,獲獎5項,獨立開發產品3項,經濟效益1200萬元
三 學術團體任職及社會兼職:
1、2005年教育部國家精品課程評審專家
2、2005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專家;
3、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專家;
4、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
5、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會電子類專業研究會主任
6、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會教育管理研究會副主任
7、湖南省職成教學會高職分會圖書館管理研究會副主任
8、湖南省高職院校成人高校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專家
獲獎情況:
1) 2006年:湖南省教學科研成果一等獎
2) 2006年12月:湖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
3) 2007年2月:中國南車集團公司第二屆「中青年專家」
⑹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參加人多少名有效
國家沒有對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參與人數有規定,只要是開設了這個獎,就內可以容在全國范圍內徵集教學成果,委員會成員就會對提交上來的成果進行評比,最終開設出來,一,二,三等獎各種。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級獎勵,每4年評選一次。前6次分別在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評選。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本次是2013年4月評選,經過3個月公示期,然後,一等獎和二等獎由教育部批准,特等獎由國務院批准。
⑺ 什麼是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
職業教育涉及專業行業很多,各行各業的培訓教育也非常注重課程的研專發,並且往往非常有屬別於義務教育階段及高等教育階段的理論性教學,而是更多涉及技術的研討、教學研發、課件研發等等,教學成果獎就主要針對於這塊,目的在於鼓勵教學研發、鼓勵創新、鼓勵職業教育改革。
⑻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介紹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級獎勵,每4年評選一次。前6次分別在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評選。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本次是2013年4月評選,經過3個月公示期,然後,一等獎和二等獎由教育部批准,特等獎由國務院批准。
⑼ 宋乃慶的科研成果
項目
項目來源 項目類型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負責人 開始年月 結束年月 項目
總經費 本人排名 立項批文
其它 重大項目 渝社聯函【2011】21號 城鄉統籌背景下重慶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戰略研究 宋乃慶 2011/06 2013/11 20萬 1/1
部委級科研項目 重大項目 11JBGP018 中國義務教育發展報告 宋乃慶 2011/10 2013/12 10萬 1/1
部委級科研項目 重大項目 11JHQ001 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 宋乃慶 2011/11 2013/12 20萬 1/1
國家社科基金 重大項目 AHA120008 中小學理科教材難易度國際比較研究(小學數學) 宋乃慶 2012/12 2013/12 20
二、論文
作者姓名 通訊作者 題目 期刊名稱 年卷期 起止頁碼 收錄類型 影響因子 掃描上傳
宋乃慶、李光樹、康世剛、張輝蓉、於波 宋乃慶 小學數學教育教材新體系 重慶日報 7 7-8 CSSCI
廖曉衡,唐恆鈞,宋乃慶 宋乃慶 頂崗實習中師范生專業素質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39(01) 63-69 CSSCI
黃燕蘋,陳碧芬,宋乃慶 宋乃慶 西藏初中數學教育現狀調查與思考 民族教育研究 2012,23(4) 57-60 CSSCI
李玲,宋乃慶,龔春燕,韓玉梅,何懷金,陽澤 宋乃慶 城鄉教育一體化:理論、指標與測算 教育研究 2012(02) 41-48 CSSCI朱黎生,宋乃慶 宋乃慶 格式塔美學對數學教學的啟示 數學教育學報 2012,21(06) 10-12+87 CSSCI
李國強,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教育聯系生活現實鍾擺現象與省思 中國教育學刊 2012(5) 30-33 CSSCI
唐小為,李佳,宋乃慶 宋乃慶 課堂科學辯論實施探究——以中美中小學科學課堂案例比較分析為例 課程·教材·教法 2012,32(05) 105-110 CSSCI
朱黎生,沈南山,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課程標准「雙基」內涵延拓的教育思考 課程·教材·教法 2012,32(5) 41-45 CSSCI
廖曉衡,李嶺,宋乃慶 宋乃慶 城鄉統籌下的職業教育戰略發展地位與對策研究——以重慶為例 教育與經濟 2012(02) 22-26 CSSCI
王標,宋乃慶 宋乃慶 西南地區農村義務教育三級課程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38(04) 53-62+174 CSSCI
鄺孔秀,宋乃慶 宋乃慶 我國雙基教學的傳統文化基礎芻議 中國教育學刊 2012(4) 46-51 CSSCI
宋乃慶,凌琳,鄺孔秀 宋乃慶 關於造就教育家的思考 今日教育 2012(09) 32-34 CSSCI
黃燕蘋,李富洪,宋乃慶 宋乃慶 古典算術問題解題策略探析 數學通報 2012,51(3) 35-41 CSSCI
陳燕,宋乃慶 宋乃慶 美國中小學共同核心標準的建立及探析 比較教育研究 2012(3) 37—41 CSSCI
李靜,宋乃慶 宋乃慶 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參考書的編寫 數學教育學報 2012,21(03) 17-19 CSSCI
楊欣,張輝蓉,宋乃慶 宋乃慶 基礎教育對創新人才培育的障礙與對策 中國教育學刊 2012(11) 1-4 CSSCI
李靜,劉志揚,宋乃慶 宋乃慶 基於多元表徵發展代數思維的教學模式研究①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36(03) 268-271 CSSCI
楊慧娟,黃燕蘋,宋乃慶 宋乃慶 中國基礎教育在改革、繼承與自信中前進——數學教育家張奠宙先生心聲及啟示 中國教育學刊 2011(11) 9-11+36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盡快促進我國少數民族數學教育的研究和發展 名族教育研究 2011(06) 18 CSSCI
於波,宋乃慶 宋乃慶 中小學校長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辦學角色定位 教育研究 2011(06) 23-27 CSSCI
楊新榮,宋乃慶 宋乃慶 國際民俗數學研究: 特點、趨勢及啟示 名族教育研究 2011,22(06) 32-35 CSSCI
謝幼如,宋乃慶,劉鳴 宋乃慶 基於問題的網路課堂協作知識建構模式 電化教育研究 2010(01) 36-38+47 CSSCI
陳碧芬,宋乃慶 宋乃慶 藏族初中數學教師 PCK 及其影響因素探究 名族教育研究 2010(03) 62-68 CSSCI
李靜,宋乃慶 宋乃慶 關於新小學數學教學參考書編寫的思考 數學教育學報 2010,19(03) 78-81 CSSCI
沈南山,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教育應試觀爭鳴現象的文化審思 中國教育學刊 2010(11) 58-60 CS宋乃慶,唐恆鈞 宋乃慶 我國義務教育中的「減負」問題探析 今日教育 2010(9) 18-20 CSSCI
楊豫暉,宋乃慶 宋乃慶 小學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教學結構研究 課程·教材·教法 2010,30(04) 54-57+78 CSSCI
徐兆洋,宋乃慶 宋乃慶 檢視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的論爭 數學教育學報 2010,19(05) 17-20 CSSCI
楊豫暉,宋乃慶 宋乃慶 教師教學決策的主要問題及其思考 教育研究 2010(09) 85-89 CSSCI
張奠宙,寧乃慶 宋乃慶 六十年數學教育的重大論爭 小學教學(數學版) 2010(02) 53-54 CSSCI
徐兆洋,廖曉衡,宋乃慶 宋乃慶 提高西南農村地區義務教育質量研究 中國教育學刊 2010(1) 1-4 CSSCI
於波,宋乃慶 宋乃慶 20 世紀我國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發展的歷史階段及其特點 第三屆數學史與數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009/05 9-15 CSSCI
張奠宙,宋乃慶 宋乃慶 60 年數學教育的重大論爭 人民教育 2009(18) 52-55 CSSCI
宋乃慶,唐智松 宋乃慶 試論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目標 西南大學學報 2009,35(2) 123—127 CSSCI
魯慶雲,宋乃慶 宋乃慶 我國數學試題難度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 數學通報 2009,48(4) 47-49 CSSCI
溫濤,彭智勇,許洪斌,宋乃慶 宋乃慶 教育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測度:重慶的證據 改革 2009(05) 81-87 CSSCI
朱福勝,宋乃慶 宋乃慶 基礎教育對公民素質提高的顯示度研究——基於重慶市四區縣的調查 中國教育學刊 2009(06) 16-19 CSSCI
黃梅,宋乃慶 宋乃慶 基於三維目標的教學目標設計 電化教育研究 2009(05) 99-103 CSSCI
謝幼如,宋乃慶,劉鳴 宋乃慶 網路課堂協作知識建構的群體動力探究 電化教育研究 2009(2) 55-58 CSSC
仲秀英,宋乃慶 宋乃慶 經驗學習理論對數學活動經驗教學的啟示 西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9,35(06) 129-132 CSSCI
沈南山,楊豫暉,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學業成就評價測查試題編制研究 教育研究 2009(9) 57-63 CSSCI
楊豫暉,宋乃慶 宋乃慶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與對策 課程·教材·教法 2009,29(04) 39-43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素質教育觀下的教與學 中國教育學刊 2009(8) 1-1 CSSCI
李明振,喻平,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建模的一般認知過程研究 數學教育學報 2008,17(6) 45-48 CSSCI
朱哲,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史融入數學課程 數學教育學報 2008,17(4) 11-14 CSSCI
謝幼如,宋乃慶,劉鳴 宋乃慶 基於網路的協作知識建構及其共同體的分析研究 電化教育研究 2008(04) 38-42+46 CSSCI
宋乃慶,程廣文 宋乃慶 用科學發展觀審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青年教師 2008(12) 20-21 CSSCI
龐坤,李明振,宋乃慶 宋乃慶 GX 實驗是實施數學素質教育的成功範例 西 南 大 學 學 報 ( 自然科學版) 2008,30(02) 161-164 CSSCI
鞏子坤,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教育研究中值得關注的問題—熱點與反思 數學教育學報 2008,17(1) 75-78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因洗盡鉛華而美,因回歸自然而真 今日教育 2008(11) 55 CSSCI
徐學福,宋乃慶 宋乃慶 新課程教學案例引發的思考 中國教育學刊 2007(06) 43-45 CSSCI
謝幼如、宋乃慶 宋乃慶 網路環境下課堂合作學習的 電化教育研究 2007(10) 44-47 CSSCI
楊豫暉,魏佳,宋乃慶 宋乃慶 小學數學教材中數學史的內容及呈現方式探析 數學教育學報 2007,16(04) 80-83 CSSCI
程廣文,宋乃慶 宋乃慶 論高等教育本質與高等學校管理科學性 大學(研究與評價) 2007(07、08) 12-17 CSSCI
李明振,龐坤,宋乃慶 宋乃慶 認知彈性理論指導下的高師數學建模教學 數學教育學報 2007,16(1) 96—99 CSSCI
童莉,宋乃慶 宋乃慶 彰顯數學教育的基礎性——美國數學課程焦點與我國「數學雙基」的比較及思考 課程·教材·教法 2007,27(10) 88-92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平實·朴實·真實 人民教育 2007(19) 44—44 CSSCI
宋乃慶,李士錡,鞏子坤,何文忠,張奠宙 宋乃慶 2006—2007 數學教育高級研討班紀要 數學教育學報 2007,16(3) 99-102 CSSCI
李鐵安 宋乃慶 宋乃慶 高中解析幾何教學策略——數學史的視角 數學教育學報 2007,16(2) 90-94 CSSCI
程廣文,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數學課堂活動教學兩面性 教育學報 2007,3(4) 35—38 CSSCI
程廣文,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教育本體與生活世界 西南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33(01) 123-127 CSSCI
李明振,龐坤,宋乃慶 李明振 認知彈性理論指導下的高師數學建模教學 數學教育學報 2006 234-238 其它
王寬明,宋乃慶 宋乃慶 解題教學中的直觀性原則 數學教學 2006(03) 3-16 CSSCI
鞏子坤,宋乃慶 宋乃慶 新課標小學數學教科書總復習設計的原則與策略 課程·教材·教法 2006,26(08) 33-37 CSSCI
程廣文,宋乃慶 宋乃慶 幾個數學教學案例的反思與啟示 中小學教材教學 2006(05) 59-61 CSSCI
李明振 龐坤 宋乃慶 宋乃慶 高師院校「數學建模」課程教學研究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31(01) 175-179 CSSCI
鞏子坤,宋乃慶 宋乃慶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 反思與建議 人民教育 2006(21) 24-27 CSSCI
楊新榮 李忠如 王洪 宋乃慶 宋乃慶 初 中生數學學 習觀性別差異的調 查研究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6,32(02) 178-182 CSSCI
程廣文,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教學智慧 教育研究 2006(09) 30-36 CSSCI
品潔,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教學幽默的本質與特點 課程·教材·教法 2005,25(05) 26-30 CSSCI
鞏子坤,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數學教育學的范疇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5,30(4) 755—759 CSSCI
李紅婷,宋乃慶 宋乃慶 變革課程理念 創生課程文化——對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數學課程改革的回顧與思考 中國教育學刊 2005(10) 32-35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中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獨立學院的發展 民辦高等教育研究 2005,2(03) 1-4 CSSCI
楊新榮,宋乃慶 宋乃慶 中美高中學段數學課程標准幾何內容的比較研究 數學通報 2005,44(08) 14-16 CSSCI
宋寶和,宋乃慶 宋乃慶 演算法教學策略初探 中國教育學刊 2005(5) 41-44 CSSCI
但琦,宋乃慶 宋乃慶 大學生數學建模障礙分析與對策 大學數學 2005(05) 25-29 CSSCI
宋寶和,宋乃慶 宋乃慶 中學數學「雙基」教學中的誤區及其成因 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17(02) 89-91+101 CSSCI
楊豫暉,宋乃慶 宋乃慶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編寫設計探究 當代教育科學 2004(01) 59-60 CSSCI
宋寶和,宋乃慶 宋乃慶 回歸生活世界 凸顯自主選擇——從兩個教學實例談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課程的自主選擇 中國教育學刊 2004(07) 30-32 CSSCI
宋寶和,宋乃慶 宋乃慶 淡化「雙基」是對「雙基」的誤解——多元視角下的「雙基」解讀 人民教育 2004(11) 12-13 CSSCI
鞏子坤、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優秀生培養中需明確的幾個觀點 當代教育科學 2004(21) 61-62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師范院校發揮人文優勢的思考 重慶行政 2004(6) 80—82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 宋乃慶 數學新課標實驗教材在西南地區的適應性調查研究 中國教育學刊 2004(3) 33-36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高等院校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13(02) 1-2 CSSCI
宋寶和 宋乃慶 宋乃慶 多元視角下的「雙基」解讀 山西教育(教學版) 2004(16) 1 CSSCI
張奠宙,張國祥,宋乃慶 宋乃慶 東西方數學課程概覽——2002重慶數學教育國際研討會側記(英文)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28(01) 1-10 CSSC
朱德全,宋乃慶 宋乃慶 建構主義的全息性概念 中國教育學刊 2003(05) 40-42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袁頂國 宋乃慶 數學新課程在西南地區適應性調查研究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3,28(6) 998-1003 CSSCI
劉靜,宋乃慶 宋乃慶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復習的教學策略 數學教學通訊 2003(12) 1-3 CSSCI
宋乃慶,朱德全,袁頂國 宋乃慶 「六連」結構:民族地區農村中學教育的有效模式 中國民族教育 2003(03) 33-36 CSSCI
劉福林,宋乃慶 宋乃慶 淺談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的編排 中小學教材教學 2003(10) 11—13 CSSCI
肖紅,宋乃慶 宋乃慶 實施課程標准對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3,28(2) 337—340 CSSCI
劉靜,宋乃慶 宋乃慶 圖形計算器支持下的數學學習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2,27(4) 622-625 CSSCI
徐學福,宋乃慶 宋乃慶 探究學習就是創新學習 人民教育 2002(12) 29-30 CSSCI
宋乃慶 羅萬春 宋乃慶 創新學習誤區析 人民教育 2002(01) 32-33 CSSCI
羅萬春,宋乃慶 宋乃慶 關於高中數學課程學習的比較研究——對大學生群體的調查與分析 學科教育 2001(08) 23-28 CSSCI
宋乃慶,閔蘭,張廣祥 宋乃慶 中學數學區別化課程研究 滬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1(03) 12-41 CSSCI
徐學福,宋乃慶 宋乃慶 20 世紀探究教學理論的發展及啟示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1,27(4) 92-97 CSSCI
劉靜,宋乃慶 宋乃慶 西南地區高中數學學習及其相關因素的調查報告 數學教育學報 2001,10(1) 62-64 CSSCI
羅萬春,宋乃慶 宋乃慶 極限概念的表徵及教學策略 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4(03) 102-104+43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羅萬春 宋乃慶 數學課程改革與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角色的轉換 中國教育學刊 2001(6) 37-39 CSSCI
徐學福,宋乃慶 宋乃慶 探究教學的模擬問題研究 中國教育學刊 2001(4) 46-48 CSSCI
程廣文,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數學課堂交往特殊性 數學教育學報 2000,9(1) 28—32 CSSCI
袁愛玲,宋乃慶,張希希 宋乃慶 農村初中「文化農技並進」課程改革實驗 課程·教材·教法 2000(6) 14—17 CSSCI
宋乃慶,朱德全 宋乃慶 論數學策略性知識的學習 數學教育學報 2000,9(2) 26—30 CSSCI
張希希,宋乃慶 宋乃慶 「文化農技並進」芻議 中國教育報 2000(1447) 4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 宋乃慶 論數學教育現代化與素質教育觀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0,26(1) 76—81 CSSCI
李玲 宋乃慶 龔春燕 韓玉梅 何懷金 陽澤 宋乃慶 城鄉教育一體化:理論、指標與測算 教育研究 2 41-48 CSSCI
宋乃慶,朱德全 宋乃慶 試論數學非同步教學原則的特殊性 數學教育學報 1998,7(2) 58-61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 宋乃慶 論素質教育觀下的數學教育 教育研究 1998(5) 23—27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 宋乃慶 談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解決與元認知開發 學科教育 1997(6) 32-34 CSSCI
朱德全,宋乃慶 宋乃慶 中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場情景的表徵及其創設策略 課程·教材·教法 1997(04) 17-19 CSSCI
陳重穆,宋乃慶,曾宗燊 宋乃慶 21世紀的初中平面幾何 數學教育學報 1997,6(04) 6-8+12 CSSCI
陳重穆、宋乃慶 宋乃慶 提高課程效益(GX)實驗研究簡介 數學通報 1996(8) 21-23 CSSCI
宋乃慶,陳重穆 宋乃慶 再談「淡化形式,注重實質」 數學教育學報 1996,5(02) 15-18 CSSCI
宋乃慶,曾崇燊,段澤勇 宋乃慶 義務教育中的數學——大眾數學——兼論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大綱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21(增刊1) 88-92 CSSCI
陳重穆,曾崇燊,宋乃慶 宋乃慶 從素質教育看21世紀的高中數學課程 課程·教材·教法 1995(09) 40-42+34 CSSCI
陳重穆,宋乃慶 宋乃慶 義務教育中的數學——大眾數學——兼論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大綱 川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5,5(04) 1-4+26 CSSCI
陳重穆,曾崇燊,宋乃慶 宋乃慶 「GX」為什麼能減輕負擔,提高質量,又能節約時間? 數學教學通訊 1995(03) 2+41-42 CSSCI
宋乃慶 宋乃慶 變教訓為財富,把整頓當機遇——走出誤區的回顧 高校編輯出版文集 1995(12) 257-263 其它
陳重穆,宋乃慶 宋乃慶 淺談提高課堂效益(GX) 數學教學通訊 1994(01) 1-2 CSSCI
陳重穆,曾宗教,宋乃慶 宋乃慶 減輕負擔、提高質量——GX(提高課堂效益)實驗簡介 數學教育學報 1994,3(02) 1-4+61 CSSCI
陳重穆,宋乃慶 宋乃慶 淡化形式,注重實質——兼論《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 數學教育學報 1993,2(02) 4-9 CSSCI
陳重穆,羅介玲,宋乃慶 宋乃慶 《初中數學》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簡介(初稿)——《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中數學試驗課本》介紹之一 數學教學通訊 1990(04) 2+1-2 CSSCI
羅四維,宋乃慶 宋乃慶 教材要多樣化 數學教學通訊 1989(05) 2 CSSCI
王秀泉,宋乃慶 宋乃慶 大面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綜合運用教材,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1987(02) 97-107 CSSCI
王秀泉,宋乃慶 宋乃慶 配合中學、開展數學教學改革實驗 數學教學通訊 1984(04) 2-5 CSSCI
三、獲獎
獎勵名稱 獲獎項目 證書編號 本人排名 獲獎年度 獲獎等級 參與單位數 本校參與學科數 獲獎類型 證書掃描
「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教育部) 《教育實驗研究》 0 2/3 2006 國家級 1 1 科研
重慶市第五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西南貧困地區「雙證式」教育扶貧模式探索咨詢報告 0 2/3 2006 省部級 1 1 科研
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西南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適應性研究 0 1/1 2006 國家級 1 1 科研
「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國家新課程在西南地區的適應性研究(系列研究咨詢報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等部門採納2001-2004年使用 0 1/5 2006 國家級 1 1 科研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構建西部教學團隊,深化數學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積極服務基礎教育」 0 1/1 2009 國家級 1 1 教學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教育對重慶經濟發展貢獻的研究 0 1/1 2009 國家級 1 1 科研
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數學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研究 0 1/1 2009 省部級 1 1 科研
「重慶市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重慶市人民政府) 《小學數學教育概論》 0 1/5 2011 省部級 1 1 科研
「第三屆重慶市發展研究獎」三等獎(重慶市人民政府) 中國西部農村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問題研究 0 2/5 2011 省部級 1 1 科研
「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教育部) 西南農村地區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研究——「三方聯動實習支教」工程對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的行動研究 0 6/6 2013 國家級 1 1 科研
四、著作
類型 名稱 作者姓名 第一主編 出版年月 出版單位 參與單位數 本人排名 封面
教材 教學設計 徐學福,宋乃慶 徐學福,宋乃慶 2008/02 重慶出版社 0000 12/30
教材 新編初等數學選讀 宋乃慶 宋乃慶 2007/12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000 12/30
教材 《數學課程導論》 宋乃慶,徐斌艷 宋乃慶 2010/03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0000 12/30
教材 小學數學教育概論 宋乃慶,張奠宙 宋乃慶,張奠宙 2008/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00 12/30
教材 教育統計與測評技術 朱德全 宋乃慶 朱德全 2007/08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00000 12/30
教材 課程教學模式論:中學教育與農村建設 朱德全 宋乃慶 朱德全//宋乃慶 2011/05 人民教育出版社 00000 12/30
教材 《數學教育概論(第二版)》 張奠宙、宋乃慶 張奠宙 2009/09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00 12/30
⑽ 什麼叫教學成果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每4年評審一次,獲獎項目需在教育教學理論及實踐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
(10)2014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1993年國家教委第二次獎勵了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在高等學校中,形成了由國家法規所確定的,與科技「三項獎」所並行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制度。
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每四年進行一次高等學校國家級教材獎勵。原定於1996年進行的第三次國家級教材獎與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並軌」。1997年國家教委成果獎中有438項教材參加了評審,117項教材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3項教材獲得了一等獎。
第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獎勵額度,對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和2萬元的獎勵。學校在國家獎勵的基礎上將給予一定程度的配套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