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證協議書
沒有經過公證復,只是各自簽了字、制按了手印,這樣的協議是當然有效的。你可以撇開「婚前」兩個字,其實就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一份協議。不以是否做公證為生效要件。(當然,做了公證更保險一點) 現在盛行的一種做法是律師見證,即自寫或由律師代寫協議,律師簽名,並加蓋律師事務所公章。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❷ 催收借款通知書沒有簽收,通過公證是否同樣具有法律效用
你的意思是說對方拒絕簽字,你找證人證明當時對方已經看過通知書吧?
如果是這種情況,是可以的。公證人員如果跟著的話,就可以公證。
補充:
對方的公證只能證明當時確實發信通知了,並不能說明你確實收到了。不能算什麼有用的證據。
債務轉讓時,需要得到債權人的同意(一般應該是書面的),或者默示同意(也就是你沒明確表示同意與否,但已經要求新的債務人還債,視為你默認了)。
你這兩個都不是,不能算同意了。
補充:
這么說吧,就算他們真的通知你了,並且你也收到了,不等你書面表態或默示表態(見上個補充),他們也不應該動。比如你一拖拖了100年不做任何錶態,那麼債務還是不能轉移走。
條文請看合同法的法條,具體的條文忘記了。我要睡覺了所以你自己搜索下吧,網上肯定有。搜索關於「債務人轉移債務」。
❸ 給對方發律師函,對方不簽收怎麼辦
對於特別重要律師函: 如起到終止時效類律師函或必須對方簽收的律師函,建議可以公證送達。 1、辦理律師函郵遞公證業務。 2、公證員會隨同你一起前往EMS快遞中心,填寫律師函面單(ems面單填寫規范在這里不表),確認郵件內律師函內容,並且跟蹤律師函的送達情況,對律師函確實發送進行公證,出具公證書。 3、花費在1000元左右。 4、經過公證後,即使對方不接收律師函,也可表明你方律師函發送的目的,並更大程度上避免了對方簽收律師函卻拒不承認是律師函、以及否認知曉律師函內容的情形。好律師網參考
❹ 公證處已完成所有調查手續 何時有公證書拿 是自己拿還是他電話來叫你去拿
1、你可以打電話問問。
2、《公證程序規則》
第三十五條公證機構經審查,認為申請公證的事項符合《公證法》、本規則及有關辦證規則規定的,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向當事人出具公證書。
因不可抗力、補充證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實有關情況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並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
第四十六條公證書出具後,可以由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到公證機構領取,也可以應當事人的要求由公證機構發送。當事人或其代理人收到公證書應當在回執上簽收。
❺ 公證書應該是一式幾份
當事人各方各收執一份,並根據當事人要求製作副本份數,並於受理後的十五個工作日內向當事人出具公證書。,相關條文如下:
《公證程序規則》
第四十五條 公證機構製作的公證書正本,由當事人各方各收執一份,並可以根據當事人的需要製作若干份副本。公證機構留存公證書原本(審批稿、簽發稿)和一份正本歸檔。
第三十五條 公證機構經審查,認為申請公證的事項符合《公證法》、本規則及有關辦證規則規定的,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向當事人出具公證書。
因不可抗力、補充證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實有關情況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並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
(5)公證書簽收擴展閱讀:
《公證程序規則》
第四十四條 公證書自出具之日起生效。
需要審批的公證事項,審批人的批准日期為公證書的出具日期;不需要審批的公證事項,承辦公證員的簽發日期為公證書的出具日期;現場監督類公證需要現場宣讀公證證詞的,宣讀日期為公證書的出具日期。
第四十六條 公證書出具後,可以由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到公證機構領取,也可以應當事人的要求由公證機構發送。當事人或其代理人收到公證書應當在回執上簽收。
第四十七條 公證書需要辦理領事認證的,根據有關規定或者當事人的委託,公證機構可以代為辦理公證書認證,所需費用由當事人支付。
❻ 離婚協議書是簽收按手印就有法律效力,還是得公證處公證過才有法律效力
按照法律效力的大下依次是這樣的,民政局離婚協議與法院離婚判決書有同等法律效力,公證其次,雙方簽署離婚協議有簽字也有法律效力,要按照離婚約定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十一條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辦理下列公證事項:
(一)合同;
(二)繼承;
(三)委託、聲明、贈與、遺囑;
(四)財產分割;
(五)招標投標、拍賣;
(六)婚姻狀況、親屬關系、收養關系;
協議書是社會生活中,為保障各自的合法權益,經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簽定的書面材料。經過協商而達成一致後,簽署的具有法律效力。
❼ 雙方簽訂協議,需要公證,在公證處寫,還是自己寫了去公證
雙方簽訂協議,需要公證,可以在公證處簽訂協議,也可以簽訂協議後提供給公證處公證。
根據我國《公證程序規則》
申請與受理
第十七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公證,應當填寫公證申請表。公證申請表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申請人及其代理人的基本情況;
(二)申請公證的事項及公證書的用途;
(三)申請公證的文書的名稱;
(四)提交證明材料的名稱、份數及有關證人的姓名、住址、聯系方式;
(五)申請的日期;
(六)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申請人應當在申請表上簽名或者蓋章,不能簽名、蓋章的由本人捺指印。
第十八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辦理公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自然人的身份證明,法人的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及其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二)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代理人須提交當事人的授權委託書,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須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三)申請公證的文書;
(四)申請公證的事項的證明材料,涉及財產關系的須提交有關財產權利證明;
(五)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關的其他材料。
第十九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申請,公證機構可以受理:
(一)申請人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利害關系;
(二)申請人之間對申請公證的事項無爭議;
(三)申請公證的事項符合《公證法》第十一條規定的范圍;
(四)申請公證的事項符合《公證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和該公證機構在其執業區域內可以受理公證業務的范圍。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公證的事項,符合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規定條件的,公證機構應當受理。
對不符合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條件的申請,公證機構不予受理,並通知申請人。對因不符合本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不予受理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向可以受理該公證事項的公證機構申請。
第二十條
公證機構受理公證申請後,應當向申請人發送受理通知單。申請人或其代理人應當在回執上簽收。
第二十一條
公證機構受理公證申請後,應當告知當事人申請公證事項的法律意義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告知其在辦理公證過程中享有的權利、承擔的義務。告知內容、告知方式和時間,應當記錄歸檔。
第二十二條
公證機構受理公證申請後,應當按照規定向當事人收取公證費。公證辦結後,經核定的公證費與預收數額不一致的,應當辦理退還或者補收手續。
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當事人,公證機構應當按照規定減收或者免收公證費。
第二十三條
公證機構受理公證申請後,應當指派承辦公證員,並通知當事人。當事人要求該公證員迴避,經查屬於《公證法》第二十三條第三項規定應當迴避情形的,公證機構應當改派其他公證員承辦。
(7)公證書簽收擴展閱讀
《公證程序規則》
審 查
第二十四條
公證機構受理公證申請後,應當根據不同公證事項的辦證規則,分別審查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人數、身份、申請辦理該項公證的資格及相應的權利;
(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
(三)申請公證的文書的內容是否完備,含義是否清晰,簽名、印鑒是否齊全;
(四)提供的證明材料是否真實、合法、充分;
(五)申請公證的事項是否真實、合法。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應當向公證機構如實說明申請公證的事項的有關情況,提交的證明材料應當真實、合法、充分。
公證機構在審查中,對申請公證的事項的真實性、合法性有疑義的,認為當事人的情況說明或者提供的證明材料不充分、不完備或者有疑義的,可以要求當事人作出說明或者補充證明材料。
當事人拒絕說明有關情況或者補充證明材料的,依照本規則第四十八條的規定處理。
第二十六條
公證機構在審查中,對申請公證的事項以及當事人提供的證明材料,按照有關辦證規則需要核實或者對其有疑義的,應當進行核實,或者委託異地公證機構代為核實。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法予以協助。
第二十七條
公證機構可以採用下列方式,核實公證事項的有關情況以及證明材料:
(一)通過詢問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核實;
(二)通過詢問證人核實;
(三)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了解相關情況或者核實、收集相關書證、物證、視聽資料等證明材料;
(四)通過現場勘驗核實;
(五)委託專業機構或者專業人員鑒定、檢驗檢測、翻譯。
第二十八條
公證機構進行核實,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有關辦證規則的規定。
公證機構派員外出核實的,應當由二人進行,但核實、收集書證的除外。特殊情況下只有一人外出核實的,應當有一名見證人在場。
第二十九條
採用詢問方式向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證人了解、核實公證事項的有關情況以及證明材料的,應當告知被詢問人享有的權利、承擔的義務及其法律責任。詢問的內容應當製作筆錄。
詢問筆錄應當載明:詢問日期、地點、詢問人、記錄人,詢問事由,被詢問人的基本情況,告知內容、詢問談話內容等。
詢問筆錄應當交由被詢問人核對後簽名或者蓋章、捺指印。筆錄中修改處應當由被詢問人蓋章或者捺指印認可。
第三十條
在向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證人或者有關單位、個人核實或者收集有關公證事項的證明材料時,需要摘抄、復印(復制)有關資料、證明原件、檔案材料或者對實物證據照相並作文字描述記載的,摘抄、復印(復制)的材料或者物證照片及文字描述記載應當與原件或者物證相符,並由資料、原件、物證所有人或者檔案保管人對摘抄、復印(復制)的材料或者物證照片及文字描述記載核對後簽名或者蓋章。
第三十一條
採用現場勘驗方式核實公證事項及其有關證明材料的,應當製作勘驗筆錄,由核實人員及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根據需要,可以採用繪圖、照相、錄像或者錄音等方式對勘驗情況或者實物證據予以記載。
第三十二條
需要委託專業機構或者專業人員對申請公證的文書或者公證事項的證明材料進行鑒定、檢驗檢測、翻譯的,應當告知當事人由其委託辦理,或者徵得當事人的同意代為辦理。鑒定意見、檢驗檢測結論、翻譯材料,應當由相關專業機構及承辦鑒定、檢驗檢測、翻譯的人員蓋章和簽名。
委託鑒定、檢驗檢測、翻譯所需的費用,由當事人支付。
第三十三條
公證機構委託異地公證機構核實公證事項及其有關證明材料的,應當出具委託核實函,對需要核實的事項及內容提出明確的要求。受委託的公證機構收到委託函後,應當在一個月內完成核實。因故不能完成或者無法核實的,應當在上述期限內函告委託核實的公證機構。
第三十四條
公證機構在審查中,認為申請公證的文書內容不完備、表達不準確的,應當指導當事人補正或者修改。當事人拒絕補正、修改的,應當在工作記錄中註明。
應當事人的請求,公證機構可以代為起草、修改申請公證的文書。
❽ 「公證送達」的法律依據,請明確XXX法XXXX,XXXX條XXXX
《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六條:「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公證法》第十一條 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辦理下列公證事項: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願申請辦理的其他公證事項。」
❾ 除了到公證處公證個人簽字為本人親筆簽名,哪些單據上的簽字也可以證明為本人親筆簽名,有法律效用
1、除了到公證處公證個人簽字為本人親筆簽名,其它任何單據上的簽字都不可以回證明為本人親筆簽名,沒答有法律效用;
2、公證處公證的屬性分為直接公證、間接公證;本人親自前往簽名就屬於直接公證;間接公證就是對個人提供的有簽名的書面材料作該證據是原件的的公證;
3、非本人親自當面的簽字,要證明是本人簽字,必須是公安部門筆跡鑒定並有蓋章確認書證的才能作為證明,否則都是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