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研究課題,子課題,研究目標,研究方法,途經和研究成果各是什麼含義
研究課題是指一個范圍比較大的內容(廣泛);子課題是指這個范圍比較大的內容的幾回層次或幾段(分寫);答研究目標是指這個范圍比較大的內容的討論結果所達到的預期效果,研究方法是指求出這個范圍比較大的內容的討論結果所達到的預期效果的方法;途經指這個內容的某一方面(敘事的)的經過;研究成果是指最後得出的結論(既答案)。
② 課題內容介紹怎麼寫
1、本課題研究的現狀。
2、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3、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選題意義和目的一般作為開題報告裡面的第一塊內容,是闡述你所研究的這個選題有沒有專研究價值或者說討論價值的。
寫開題報告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請導師來評判我們這個選題有沒有研究價值、這個研究方法有沒有可能奏效、這個論證邏輯有沒有明顯缺陷。
寫意義的時候根據你的選題來決定形式,可以分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也可以不細分,把目的和意義和在一起寫,總之突出你觀點的新穎和重要性即可。
明確研究思路,確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歸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輔法。主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教育實驗法、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質的研究法等等;輔法有統計法、測量法、和問卷法等等。
3、課題研究方法的使用與選擇。不同類型(內容、條件)的研究課題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從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標准選擇研究方法。
③ 課題研究的成果與成效怎麼寫
要通過對課題的研究,「探索德育的性質,研究對培養人素質和新型主體人格的...「課題研究成果」這個部分是整篇結題報告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一個結題報告寫...
④ 信息技術課題研究成果集錦的內容簡介
本書復收集了懷化市電教部門和制中小學校在「十一五」期間承擔國家、省、市教育科學課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部分成果,主要涵蓋信息技術教材教法、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遠程教育、協同教育等領域。貫穿課題申報、立項、開題、研究、活動、評估、總結、結題等課題研究的全過程。
全書共分六部分,分別是活動剪影、研究論文、研究方案、研究報告、教案薈萃和組
⑤ 課題研究成果有哪些
課題研究成果有哪些表現形式
專利,專著,軟著 評職稱專著掛名專利申請核心論文 2018-09-04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的課題立項申請書中規定課題成果的主要形式:公開發表的專著或研究論文。請根據申請的課題類別的成果要求填寫。A.專著 B.譯著 C.研究論文 D.研究報告 E.工具書 F.電腦軟體 G. 其他
全劃辦要求課題研究成果基本指論文、專著和研究報告。課題提交的成果是指研究總報告和成果公報;成果附件是指專著和已發表的研究論文。很多省份的教育科學規劃辦對課題成果的界定也都源於此,大同小異。
課題研究成果形式多樣化
對高校而言全規劃辦對課題研究成果的規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高校也一般就認可專著和論文。但對於中小學老師,寫一本專著、發一篇文章不是那麼容易的,大部分老師都無法達到這個要求,所以對中小學教師而言,課題研究成果除了專著、論文之外,有多樣化的呈現形式。
此外,針對中小學教師的實際情況,對課題成果的要求也適當降低。比如,研究論文不一定要正式發表才認可,因為現在的論文發表非常混亂,假期刊、垃圾期刊滿天飛,期刊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很多老師在發表論文時上當受騙屢見不鮮。
而且,課題成果的形式也非限定為專著和論文。課題主要成果形式有:論文、專著、研究報告、譯著、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報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教學改革實踐方案、校本課程實施方案、中小學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學軟體、教學工具、其他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和課題研究實踐效果的區別
開展課題研究、課題實驗的實踐過程中,肯定還會有一些具體的實踐效果,這些雖然不是課題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寫在結題報告的實踐成效分析里。
課題研究過程性材料和課題研究成果的區別
很多老師將過程性材料當做課題研究成果提交,這是將課題成果范圍過於擴大和成果泛化。課題研究成果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高度、研究成分,而不是一般的工作性資料,更不是一般的資料匯編,否則降低課題研究的質量,導致課題研究不科學、不規范。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過程性、工作性資料,這些資料可能並沒有研究的成分或者研究的成分不高。比如課題信息變更申請表、研究日誌、研究心得、照片等,只是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而不能算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表現形式多樣化,且更應該傾向於實踐性成果,並強調成果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所產生的效果。
⑥ 課題研究成果內容簡介怎麼寫
成果簡介(包括基本內容、實踐效果、理論水平、推廣價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