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會計核算的最終成果是會計憑證還是賬簿,還是原始憑證、財務報告
先是根據原始單據做會計憑證,再根據會計憑證登記明細賬,然後根據明細賬登總賬,根據總賬、明細賬、會計憑證生成財務會計報告
2. 財務成果包括那些會計科目
1、財務成果包括那些會計科目:
(1)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專動資產處置利得屬、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
(2)營業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
(3)投資收益:核算企業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
(4)所得稅費用: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5)本年利潤:核算企業會計年度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虧損)。
(6)利潤分配:核算企業一定時期內凈利潤的分配或虧損的彌補以及歷年結存的未分配利潤(或為彌補虧損)情況。
(7)盈餘公積:核算企業從凈利潤中按規定比例提取的盈餘公積金。
(8)應付利潤:核算企業給投資者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2、財務成果是企業一定生產期間經營活動的最終財務成果,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所實現的各種收入(收益)與相關費用(支出等)的差額。如果收入小於費用,其差額為企業的虧損。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從事全部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利潤或發生的虧損。它綜合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情況,是考核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一個綜合指標。
3. ()是會計核算的最終結果是
(會計報表)是會計核算的最終結果。
會計報表是綜合反映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書面文件,它是會計核算的最終結果,也是會計核算工作的總結。編制會計報表的目的是向會計報表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經濟決策信息,這些信息包括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現金流量的資料。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滿意,望採納!
4. 會計核算的內容,有7項分別是:
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會計核算的內容主要有七項:
第一,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款項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及其他視同現金、銀行存款使用的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在途貨幣資金、信用證存款、保函押金和各種備用金。有價證券包括國庫券、股票、企業債券和其他債券等。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直接影響單位資金的變化,因此,必須及時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第二,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財物是指單位的財產物資,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商品等流動資產和房屋、建築物、機器、設施、運輸工具等固定資產。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是單位資金運動的重要形態,因而是會計核算的經常性業務。加強對財物的管理,有利於控制和降低成本,保證財物的安全、完整,防止資產流失。
第三,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從會計意義上講,債權債務是指由於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引起的單位的現有權利或義務,其中,債權主要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短期投資、長期投資等;債務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交稅金、應付利潤、其他應付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反映了單位的資金周轉情況,必須進行會計核算。
第四,資本、基金的增減。會計上的資本又稱為所有者權益,是指投資人對企業的凈資產的所有權,是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余額,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基金主要是指機關、事業單位某些特定用途的資金,如事業發展基金,集體福利基金、後備基金等。資本、基金的增減都會引起單位資金的變化,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及時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核算。
第五,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收入,對企業及其他營利性組織來講,是指它們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他人使用本單位資產等日常經濟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對機關、事業單位來講,指經費的撥入。費用,對企業及營利性組織而言,是它們在生產和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經濟活動中所產生的各種耗費,對機關事業單位來講,是經費的支出。成本,是指企業及其他營利性組織的對象化了的費用,即以產品為對象計算分配的費用。收入、費用、成本是單位資金運動的直接表現,必須進行會計核算。
第六,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財務成果是單位在一定期間內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也就是單位所得與所耗費或支出的配比,二者相抵後的差額,有的表現為盈餘,有的則表現為虧損。財務成果是反映經營成果的最終要素,對它的計算和處理涉及到有關方面的經濟利益,因此,必須及時進行會計核算。
第七,其他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事項。這是指除了前面六項內容以外需要進行會計核算的內容。前面六項內容基本上涵蓋了會計核算的主要內容,但由於會計環境紛繁復雜,經濟活動及會計業務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仍有可能產生一些新的會計核算內容,如企業的終止清算,破產清算等這些業務的核算,也是會計核算不可缺少的內容。為了適應經濟發展對會計核算工作的要求,會計法將可能產生的新的會計業務事項以「其他事項」來概括,以保證各種復雜的經濟活動都能夠得到及時的核算和反映。
5. 會計報表是會計核算的最終成果,也是會計信息表述和傳遞的主要手段 對與錯
錯,是對外傳遞的主要手段,對內則不是
6. 什麼是會計工作的最終輸出結果
輸出工作表1、頁面設置選擇「文件」菜單中的「頁面設置」專命令,在彈出的「頁屬面設置」對話框中進行頁面、頁邊距、頁眉/頁腳和工作表的設置。2、列印預覽選擇「文件」菜單中的「列印預覽」命令或單擊工具欄里的「列印預覽」命令按鈕,可以進入「列印預覽」顯示狀態,顯示實際列印效果。3、列印在「文件」菜單中選擇「列印」命令,進入「列印」對話框,在此對話框中可以進行列印機狀態、列印范圍、列印份數等設置。例題:1. 不能將工作表標簽1移到與其相鄰的工作表標簽2右面的操作是()。(單選)A. 將滑鼠指針指向工作表標簽1,直接將其拖動到工作表標簽2右面B. 單擊工作表標簽1,按住Shift鍵並將其拖動到工作表標簽2右面C. 單擊工作表標簽1,按住Alt鍵並將其拖動到工作表標簽2右面D. 單擊工作表標簽1,按住Ctrl鍵並將其拖動到工作表標簽2右面答案:D。D操作是將工作表標簽1復制到與工作表標簽2右面,不是移動。
7. 企業會計核算內容有那些
A、資產
B、負債
C、所有權益
D、收入和費用
8. 會計核算的最終成果是財務報告。( )
正確答案:對
解析:【考點】財務報告【解析】會計核算的最終成果是財務報告,財務報告綜合地反映了一個企業在一段時間經營狀況、財務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情況。
9. 會計核算的主要內容包括
會計核算的內容主要包括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成本、收入、支出、費用的計算,資本、基金的增加和減少,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以及除前六種內容外新的會計核算內容。
下面就具體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核算的具體內容: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現金、銀行存款及其他視同現金、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銀行存款使用的外埠存款、信用證存款、在途貨幣資金、保函押金和各種備用金都屬於款項。股票、國庫券、企業債券和其他債券等都屬於有價證券。單位資金的變化是受到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的影響,需要及時辦理會計手續並進行會計核算。
2、財物的收發、增減以及使用。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是反映單位資金運動的重要形態,是需要經常性的進行會計核算。為了保證財物的安全、完整,防止資產流失,需要加強對財物的管理,這樣有利於控制和降低成本。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債權主要包括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其他應收款、應收票據、應收賬款等;債務主要包括應付票據、短期借款、長期借款、預收賬款、應付賬款、長期應付款、應付工資、應交稅金、應付利潤、其他應付款、應付債券等。單位的資金周轉情況可以通過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來表現,這必須進行會計核算。
4、成本、收入、支出、費用的計算。收入是指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或者是經費的撥入。費用是指日常經濟活動中所產生的各種耗費或者是經費的支出。成本是指以產品為對象計算分配的費用。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反映了單位資金運動,必須進行會計核算。
5、資本、基金的增加和減少。資本是指投資人對企業的凈資產的所有權,是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余額。基金是指機關以及事業單位中用於某些特定用途的資金。資本、基金的增減變化勢必會引起單位資金的變化,這需要及時辦理會計手續並進行核算。
6、對財務成果進行計算和處理。財務成果是單位在一定期間內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財務成果是體現經營成果的最終要素,所以必須及時進行會計核算。
7、除上述六種內容外新的會計核算內容。除了前面六項內容,還有可能產生一些新的會計核算內容,比如企業的終止清算,破產清算等,這也是屬於會計核算的內容。
10. 會計核算的具體的內容是指的什麼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要求
一.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會計核算的內容主要有七項:
第一,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款項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及其他視同現金、銀行存款使用的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在途貨幣資金、信用證存款、保函押金和各種備用金。
第二,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財物是指單位的財產物資,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商品等流動資產和房屋、建築物、機器、設施、運輸工具等固定資產。
第三,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從會計意義上講,債權債務是指由於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引起的單位的現有權利或義務,其中,債權主要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短期投資、長期投資等;債務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交稅金、應付利潤、其他應付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反映了單位的資金周轉情況,必須進行會計核算。
第四,資本、基金的增減。會計上的資本又稱為所有者權益,是指投資人對企業的凈資產的所有權,是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余額,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第五,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收入,對企業及其他營利性組織來講,是指它們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他人使用本單位資產等日常經濟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對機關、事業單位來講,指經費的撥入。費用,對企業及營利性組織而言,是它們在生產和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經濟活動中所產生的各種耗費,對機關事業單位來講,是經費的支出。成本,是指企業及其他營利性組織的對象化了的費用,即以產品為對象計算分配的費用。收入、費用、成本是單位資金運動的直接表現,必須進行會計核算。
第六,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財務成果是單位在一定期間內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也就是單位所得與所耗費或支出的配比,二者相抵後的差額,有的表現為盈餘,有的則表現為虧損。財務成果是反映經營成果的最終要素,對它的計算和處理涉及到有關方面的經濟利益,因此,必須及時進行會計核算。
二.企業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要求:
1)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和性質,提出處理建議
2)積極處理多餘積壓財產,清理往來款項
3)總結經驗教訓,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4)即使調整賬薄幾率,保證帳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