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級職稱評審 科研成果按時間還是級別排序好
同等級別領導幹部排序一般規則如下1、對於「新提拔」的幹部,排名主要按被提拔回的時間為順序答。2、官員排名的普遍規則是,官員平級調動後的排名主要看資歷,也即根據擔任「同一級別」職務的年限長短確定排名,而不是看任現職的時間先後。3、在幹部任用的實踐中,經常會同時任命同一部門幾個副職,對他們的排名同樣要論資排輩,主要就是看他們在任新職務之前所擔任的職務高低、年限長短。
『貳』 科技成果鑒定證書在職稱評審中算啥
加分項 佐證材料
推薦抄中創科技成果評價鑒定中心是在國家政策指導和河南省有關部門批准成立的、專業從事於第三方科技成果評價的權威機構,得到省市科技部門、教育部門的認可,中心主要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原科技成果鑒定)、高新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人才評估及對接等。一七五一三一三一零零零。
『叄』 鄭州市中級職稱評審必須有省部級科技成果嗎
不用啊,中級職稱用不上的,中級職稱只需要一篇公開發表的論文(不用核心期刊就行,只要雜志有刊號,是正規雜志);一定的工作年限;還要考職稱英語,只需要這些就行了。
省部級科技成果是評高級時用的,你評中級有省部級科技成果也可以的,也不多餘,不過也沒有必要 ,再說了,那省部級科技成果也肯定不是你來主持的,你只能是掛個名,也沒啥用。
『肆』 評審中一職稱里的科研成果指那些
應該是發表的或者獲獎的論文、專著、課題等,應該側重於「研究」。
求採納。
謝謝。。
『伍』 科學技術成果證書第六位可以進副高嗎
你好!
評審副高不止你上面說的條件,具體如下,僅供參考:
工程專業技術正高、副高級職稱評審條件 應用研究員(正高) 一、申報條件 (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二)、博士後人員在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後任高級工程師職稱;獲得博士學位任高級工程師兩年以上;獲得碩士學位任高級工程師四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任高級工程師五年以上。上述人員在任高級工程師以來業績突出,能指導其他高級工程師的工作,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1.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及其他國家級獎勵的主要研究人員,其成果已應用於生產實踐,並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2.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的主要研究人員,其成果已應用於生產實踐,並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3.獲得四項以上專利(其中至少一項為發明專利),或取得六項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並已應用於生產實踐,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人員; 4.獲兩項以上國家設計金質獎、銀質獎、部一等優秀設計獎、部一等優秀勘探設計獎,並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工程設計項目的主持人員或主要設計人員; 5.主持或為主開發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等,獲得顯著經濟效益的人員; 6.在省以上重點工程建設、重大技術改造項目中,擔任設計、施工方面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並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 高級工程師(副高) 1.獲得博士學位後,從事工程師工作2年以上; 2.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從事工程師工作5年以上; 3.取得後學歷評審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相同或相近,並在取得學歷後繼續從事該專業工作3年以上。 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破格申報指導條件 一、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資格 破格申報評審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須在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承擔國家級項目(課題),解決關鍵性問題,其成果具有國內先進水平(須有同行權威專家和省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的鑒定和認可),或在管理、應用技術推廣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二)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的主要完成人;或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及相當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本專業有較高價值的學術論文五篇以上(其中第一作者的論文至少要有三篇);或者公開出版由本人撰寫的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兩部以上專著或譯著。 二、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資格 破格申報評審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一般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條件中的兩條;受市地以上政府表彰者,具備其中一條即可: (一)承擔省、部級項目(課題),解決關鍵性問題,其成果具有省內先進水平(須有同行專家和省級業務主管部門的鑒定和認可),或在管理、應用技術推廣中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及相當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市地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及相當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本專業有較高價值的學術論文三篇以上(須為第一作者);或者公開出版由本人撰寫的本專業有學術價值的一部以上專著或譯著;或者主持編寫大型系列國家或部頒標准及規范;或者主持編寫在省以上范圍通用的教材(理工類教材本人撰寫部分不少於15萬字,文史類教材本人撰寫部分不少於20萬字)。 (摘自山東省人事廳魯人職[1999]11號文件)
『陸』 評職稱用科技成果
你從事的工作中應該就有啊,比如說比較大的或者新的項目.
『柒』 如何體現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在職稱評審中的評價
過去,研發了高新技術並實現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也可能無緣高級職稱,現在,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成了評職稱的重要條件;過去,在科技人員申報職稱時,論文具決定性作用,現在,可用專業技術分析報告、專利代替論文……日前,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出台《關於進一步深化科技人員職稱評價改革的若干意見》。
《意見》提出12條創新舉措,對科技人員職稱評價標准、評審通道、評價領域、評價機制等四方面進行改革,打破以往職稱評審中唯論文論的評價體系。
以往評職稱,一定要有論文或科研項目,這種評價標准有利於基礎研究,但讓從事應用型技術創新的科研人員處境尷尬,因為其技術創新並不能通過論文或科研項目來體現。這導致不少科研人員不得不將時間花在發論文上。
此次改革,建立了激勵科技成果轉化的職稱評審導向,今後只要研究開發高新技術並成功實現轉化,申報最高為正高級的相應級別的職稱就有很大機會。
比如《意見》規定,在評職稱時,科技人員作為第一主持(責任)人研發的高新技術成果成功實現轉化和產業化,單個技術項目轉讓交易額累計達50萬元的,或3年內多個技術項目轉讓交易額累計達100萬元的,每個項目或每100萬元可替代一項課題成果;作為新型研發機構的主要技術負責人完成2項技術創新並實現成果轉化的,可以一篇專業技術分析報告替代一篇論文要求。
「這就有利於技術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技術研究和開發上,避免為發論文和跑科研項目而費心費力。」業內人士指出。
『捌』 論文發表與科技成果對職稱評定是否有相同作用
論文發表與科技成果對職稱評定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論文發表一般是職稱評定的必要條件,是必須的,不具加分能力;
科技成果一般是職稱評定的補充條件,不是必須的,是加分項。
『玖』 教師職稱評定中科研成果是指什麼
SCI,SSCI,國家自然基金、科研項目,學術成就
『拾』 職稱評定時成果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人是指國家級獎勵、省部級獎勵和地市級獎勵規定證書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