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什麼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總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制度保障。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高度,指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內涵,明確了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思路、方向和著力點,為我們牢牢把握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個總目標,准確理解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代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1)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擴展閱讀: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現這「五個振興」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致力於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就需要把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來統籌謀劃和推進,尤其要注重遵循農村經濟發展規律和鄉村建設規律,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有序推進,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往前走,切忌貪大求快、急於求成。
B.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 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1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21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
這份文件題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全文共5個部分,包括:總體要求、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文件指出,「十四五」時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中央認為,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依然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鬆,務必抓緊抓實。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文件確定,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充分發揮農業產品供給、生態屏障、文化傳承等功能,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
C. 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今後鄉村振興將從哪四方面發力
2021年1月13日,我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主要介紹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關情況。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的司長曾衍德、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新、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負責人趙長保參加了新聞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有關提問。
曾衍德說,為了進一步地滿足城鄉居民個性化多樣化的農產品消費需求,對於農業生產需要做到保證數量、保證多樣性、還要保證質量加強產能建設,保證數量要深入實施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戰略。對於藏糧於技這其中的一項主要的任務就是要打好眾業的翻身仗。曾衍德說,自從黨召開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以來,我國的種業發展有了明顯的進步。目前種子的供給都是有保障的,但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推進更高質量發展,保證中國碗主要裝的是中國糧食,中國糧食主要用的是中國種子,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打是務實基礎,第二件事是推進技術創新,第三件事是培育主體,重點關注領頭企業。
從2021年開始,在我國的脫貧摘帽地區將全面轉向鄉村振興,那麼怎樣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實施有機連接呢?劉煥新說,我們需要守住一條底線,這條底線就是不發生規模性的返貧。我們需要對於脫貧不穩定戶,還有邊緣貧困戶以及嗯因災因病容易致貧戶進行動態的幫扶以及監測。趙長寶說下,在下一步農業農村部的工作中,將遵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推進新一輪的農村改革,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撐。
D.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中國怎樣向鄉村振興過渡
中國1978年啟動改革開放時,貧困人口數量約為7.7億人;如今「十三五」收官,現行標准下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歷史性地擺脫了絕對貧困,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 資料圖為航拍貴州省湄潭縣黃家壩街道田壩社區崇德小區移民安置點。 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起點。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接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將脫貧攻堅融入鄉村振興,將脫貧成果對接鄉村發展……眾多建議、提案也被代表委員帶進了「議事廳」。
今年兩會召開在即,從脫貧攻堅勝利的「倒計時」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進行時」,中國工作重心的轉向路線正逐漸明晰。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直言,總體上看,通過脫貧攻堅實現脫貧摘帽和實施鄉村振興的目的,均是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從而實現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實現貧困地區脫貧摘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和前提,鄉村振興戰略則為脫貧摘帽更加穩定、脫貧攻堅戰果更加持久提供了保證。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工作任務,其中包括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更進一步,設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5年過渡期。
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越西縣、美姑縣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資料圖為航拍普格縣甲甲溝村。 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求是》雜志刊發的《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奇跡》引發關注,其署名作者為「中共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這一新機構的首次亮相釋放重大信號,官方已在從制度層面落實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就在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鄉村振興局也將正式「接棒」,在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中國如何確保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平穩過渡?外界期待從此次兩會中尋找答案,而從目前已公布的政策文件和學者分析來看,平穩過渡至少要從三方面共同發力。
鞏固脫貧成果,為平穩過渡「夯實地基」。脫貧是動態工作,低收入農戶在脫貧後有可能因主客觀原因而返貧,尤其在後期摘帽的深度貧困地區,諸多方面較為薄弱,鞏固脫貧成果並織牢防止返貧的一張網顯得極為重要。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表示,不少貧困縣脫貧後,若後續政策落實沒跟上,可能會返貧,這就需要在過渡期內保持政策穩定性,「脫貧不脫政策」才能鞏固好現有脫貧成果,這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塊「壓艙石」。
2020年9月17日,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毛葡萄園。中新社記者 翟李強 攝
拓展脫貧成果,為平穩過渡「添磚加瓦」。鄉村振興著眼於所有農民和行政村的發展,其目標指向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全面實現,而拓展脫貧成果可拉近脫貧攻堅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距離。
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尹成傑認為,要進一步接續和拓展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科技扶貧、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等行之有效的扶貧業態和模式,並使之常態化、制度化。
建立銜接機制,為平穩過渡「搭橋鋪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要加強頂層設計,而脫貧攻堅積累了多年的「實戰經驗」,其驗證成功的模式、政策若能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將使得過渡期更為平穩順暢。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指出,有效銜接需要建立健全體制機制,脫貧攻堅中的政策扶持、產業發展、人才培養、鄉村治理、組織領導等方面的「智慧」都可考慮在鄉村振興中繼續發揮作用。
兩會召開在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何新表述?來自鄉村的代表委員又會帶來哪些一線聲音?這些問題即將得到解答。(完)
E. 鄉村振興的理解和認識是怎麼樣的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實施關鍵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發展的核心,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是鄉村振興戰略成功的關鍵。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打好脫貧攻堅戰,要一鼓作氣,重點解決好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脫貧攻堅力度,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研究解決那些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體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關繫到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繫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局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全黨務必站在踐行初心使命、堅守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認識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性、緊迫性,舉全黨全國之力,統籌安排、強力推進。
F.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句話對嗎
對的,由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在作用對象、施策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必然存在因戰略針對性與整體性、特惠性與普惠性、福利性與經濟性等矛盾而引發的現實挑戰。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准確判斷和把握形勢,有預見性地主動尋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政策對接方式,通過政策內容和實施方式的適度細化與調整,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基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現這「五個振興」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致力於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就需要把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來統籌謀劃和推進,尤其要注重遵循農村經濟發展規律和鄉村建設規律,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有序推進,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往前走,切忌貪大求快、急於求成。
G. 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關鍵問題有哪些
由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在作用對象、施策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內必然存在因容戰略針對性與整體性、特惠性與普惠性、福利性與經濟性等矛盾而引發的現實挑戰。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准確判斷和把握形勢,有預見性地主動尋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政策對接方式,通過政策內容和實施方式的適度細化與調整,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基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H. 人才在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發揮的作用
現在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只有吸引人才利用人才。才能夠促進農村經濟向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才能夠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
I. 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搶抓戰略機遇,把更多資源向「三農」傾斜,讓更多發展要素向鄉村集聚,扎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走出具有區域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目標任務
●2021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推進。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過渡。
●到2025年,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深入推進。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走前列,脫貧地區經濟活力和發展後勁明顯增強。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落實五年銜接過渡期要求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
●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