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數學名詞
華人數學家--李善蘭
【李氏恆等式】數學家李善蘭在級數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李氏恆等式」。
華人數學家--華羅庚
【華氏定理】數學家華羅庚關於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另外他與數學家王元提出多重積分近似計算的方法被國際譽為「華—王方法」。
華人數學家--蘇步青
【蘇氏錐面】數學家蘇步青在仿射微分幾何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國際上命名為「蘇氏錐面」。
華人數學家--熊慶來
【熊氏無窮級】數學家熊慶來關於整函數與無窮級的亞純函數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譽為「熊氏無窮級」。
華人數學家--陳省身
【陳示性類】數學家陳省身關於示性類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陳示性類」。
華人數學家--周煒良
【周氏坐標】數學家周煒良在代數幾何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周氏坐標;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周氏定理」和「周氏環」。
華人數學家--吳文俊
【吳氏方法】數學家吳文俊關於幾何定理機器證明的方法被國際上譽為「吳氏方法」;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吳氏公式」。
華人數學家--柯召
【柯氏定理】數學家柯召關於卡特蘭問題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柯氏定理」;另外他與數學家孫琦在數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柯—孫猜測」。
華人數學家--陳景潤
【陳氏定理】數學家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題被國際數學界譽為「陳氏定理」。
華人數學家--陳永川
【陳氏文法】數學家陳永川在組合數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陳氏文法」。
華人數學家--周海中
【周氏猜測】數學家周海中關於梅森素數分布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周氏猜測」。
華人數學家--姜伯駒
【姜氏空間】數學家姜伯駒關於尼爾森數計算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姜氏空間」;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姜氏子群」。
華人數學家--陸啟鏗
【陸氏猜想】數學家陸啟鏗關於常曲率流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陸氏猜想」。
華人數學家--楊樂和張廣厚
【楊—張定理】數學家楊樂和張廣厚在函數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楊—張定理」。
華人數學家----王浩
【王氏悖論】數學家王浩關於數理邏輯的一個命題被國際上定為「王氏悖論」。
華人數學家——侯振挺
【侯氏定理】數學家侯振挺關於馬爾可夫過程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侯氏定理」。
英國皇家學會華人數學家——景乃桓
【景氏運算元】數學家景乃桓在對稱函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景氏運算元」。
❷ 數學家的數學成果
中國古代算術的許多研究成果裡麵包含了一些後來西方數學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一些數學研究成果是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這里列舉中國近現代數學家的一些重要的貢獻。
李善蘭在級數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命名為「李善蘭恆等式」 。華羅庚關於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稱為「華氏定理」;另外他與王元提出多重積分近似計算的方法被成為「華—王方法」。蘇步青在仿射微分幾何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命名為「蘇氏錐面」。熊慶來關於整函數與無窮級的亞純函數的研究成果被稱為「熊氏無窮級」。陳省身關於示性類的研究成果被稱為「陳示性類」。周煒良在代數幾何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稱為「周氏坐標;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周氏定理」和「周氏環」。吳文俊在拓撲學中的重要成就被命名為「吳氏公式」,其關於幾何定理機器證明的方法被稱為「吳氏方法」。王浩關於數理邏輯的一個命題被稱為「王氏悖論」。柯召關於卡特蘭問題的研究成果被稱為「柯氏定理」;另外他與數學家孫琦在數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稱為「柯—孫猜測」。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題被稱為「陳氏定理」。楊樂和張廣厚在函數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稱為「楊—張定理」。陸啟鏗關於常曲率流形的研究成果被稱為「陸氏猜想」。夏道行在泛函積分和不變測度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稱為「夏氏不等式」。姜伯駒關於尼爾森數計算的研究成果被稱為「姜氏空間」;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姜氏子群」。王戌堂關於點集拓撲學的研究成果被稱為「王氏定理」。侯振挺關於馬爾可夫過程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侯氏定理」。周海中關於梅森素數分布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周氏猜測」。袁亞湘在非線性規劃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袁氏引理」。
❸ 用中國人的名字命名的事物
額。
【李氏恆等式】數學家李善蘭在級數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李氏恆等式」。
【華氏定理】數學家華羅庚關於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另外他與數學家王元提出多重積分近似計算的方法被國際上譽為「華—王方法」。
【蘇氏錐面】數學家蘇步青在仿射微分幾何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蘇氏錐面」。
【熊氏無窮級】數學家熊慶來關於整函數與無窮級的亞純函數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譽為「熊氏無窮級」。
【陳示性類】數學家陳省身關於示性類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陳示性類」。
【周氏坐標】數學家周煒良在代數幾何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周氏坐標;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周氏定理」和「周氏環」。
【吳氏方法】數學家吳文俊關於幾何定理機器證明的方法被國際上譽為「吳氏方法」;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吳氏公式」。
【王氏悖論】數學家王浩關於數理邏輯的一個命題被國際上定為「王氏悖論」。
【柯氏定理】數學家柯召關於卡特蘭問題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柯氏定理」;另外他與數學家孫琦在數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柯—孫猜測」。
【陳氏定理】數學家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題被國際數學界譽為「陳氏定理」。
【楊—張定理】數學家楊樂和張廣厚在函數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楊—張定理」。
【陸氏猜想】數學家陸啟鏗關於常曲率流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陸氏猜想」。
【夏氏不等式】數學家夏道行在泛函積分和不變測度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夏氏不等式」。
【姜氏空間】數學家姜伯駒關於尼爾森數計算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姜氏空間」;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姜氏子群」。
【侯氏定理】數學家侯振挺關於馬爾可夫過程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侯氏定理」。
【周氏猜測】數學家周海中關於梅森素數分布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周氏猜測」。
【王氏定理】數學家王戌堂關於點集拓撲學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譽為「王氏定理」。
【袁氏引理】數學家袁亞湘在非線性規劃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袁氏引理」。
【景氏運算元】數學家景乃桓在對稱函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景氏運算元」。
【陳氏文法】數學家陳永川在組合數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陳氏文法」。
❹ 數學家有哪些貢獻貢獻
歐拉:分析的化身,數學英雄,貢獻:《無窮小分析引論》
阿基米德:數學之神,貢獻:首次運用極限方法算出了曲面圖形的面積
牛頓:貢獻:微積分
高斯:數學王子,貢獻:復數,最小二乘法
非歐幾何之父——羅巴切夫斯基
泛函分析之父——巴拿赫
傅里葉分析之父——傅里葉
現代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
分形幾何之父——芒德勃羅
解析幾何之父——笛卡爾
數學成果
中國古代算術的許多研究成果裡麵包含了一些後來西方數學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一些數學研究成果是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這里列舉中國近現代數學家的一些重要的貢獻。
李善蘭在級數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命名為「李善蘭恆等式」。華羅庚關於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稱為「華氏定理」;另外他與王元提出多重積分近似計算的方法被成為「華—王方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數學家
❺ 數學方面了不起的華人
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1981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1992年任《數學學報》主編。
1996年3月19日下午1點10分,陳景潤在北京醫院去世,年僅63歲。
蘇步青
蘇步青(1902.09.23 ~ 2003.03.17),浙江平陽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傑出的數學家,被譽為數學之王,與棋王謝俠遜、新聞王馬星野並稱「平陽三王」。主要從事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等方面的研究。他在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高維空間共軛理論、幾何外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曾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多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浙江大學數學系主任、復旦大學校長等職。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谷超豪
谷超豪(1926.5.15 ~ 2012.06.24),男,浙江溫州人,數學家,復旦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1948年浙江大學數學系畢業,1953年起在復旦大學任教,歷任復旦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撰有《數學物理方程》等專著。研究成果「規范場數學結構」、「非線性雙曲型方程組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經典規范場」分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三等獎、09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2010年1月11日,谷超豪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2年6月24日1時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7歲。
陳省身
陳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美籍華裔數學大師,20世紀偉大的幾何學家。
1926年,陳省身進入南開大學數學系。1934年夏,他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1943年發表《閉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內公式的一個簡單內蘊證明》《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1963年至1964年,陳省身擔任美國數學會副主席。1995年陳省身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9年被聘為嘉興學院首任名譽院長。
2004年12月3日19時14分,陳省身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逝世,享年93歲。
祖沖之
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由他撰寫的《大明歷》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後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邊論》《綴術》《述異記》《歷議》等。
劉徽
劉徽(約公元225年—295年),漢族,山東鄒平縣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 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8)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南開大學數學系的創始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數學所所長。對中國現代數學教學與研究的發展有重要貢獻。從事圓素和球素幾何學的研究。創建了一所學校--雙靈小學,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龍港鎮麟頭村
中國古代著名數學家
張丘建、朱世傑、賈憲、秦九韶、李冶、劉徽、祖沖之
中國現代著名數學家
胡明復、馮祖荀、姜立夫、陳建功、熊慶來、蘇步青、江澤涵、許寶騄、華羅庚、陳省身、林家翹、吳文俊、陳景潤、丘成桐、馮康、周偉良、蕭蔭堂、鍾開萊、項武忠、項武義、龔升、王湘浩、伍鴻熙、嚴志達、陸家羲、蘇家駒、王菊珍、谷超豪、王元、潘承洞、魏寶社、高揚芝、徐瑞雲、王見定、呂晗
❻ 國際上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數學物理成果有什麼
國際上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數學物理成果有:李善蘭恆等式、黃(昆)方程、吳文俊公式、華(羅庚)--王(元)方法、吳氏(仲華)通用理論、陳氏(景潤)定理。
❼ 數學領域中有些研究成果是以華人命名的,其中著名的有哪些
數學領域中有些研究成果是以華人命名的,其中著名的有:
華氏定理:數學家華羅庚關於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另外他與數學家王元提出多重積分近似計算的方法被國際上譽為「華—王方法」。
蘇氏錐面:數學家蘇步青在仿射微分幾何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蘇氏錐面」。
熊氏無窮級:數學家熊慶來關於整函數與無窮級的亞純函數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譽為「熊氏無窮級」。
陳示性類:數學家陳省身關於示性類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陳示性類」。
周氏坐標:數學家周煒良在代數幾何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周氏坐標;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周氏定理」和「周氏環」。
吳氏方法:數學家吳文俊關於幾何定理機器證明的方法被國際上譽為「吳氏方法」;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吳氏公式」。
王氏悖論:數學家王浩關於數理邏輯的一個命題被國際上定為「王氏悖論」。
柯氏定理:數學家柯召關於卡特蘭問題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柯氏定理」;另外他與數學家孫琦在數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柯—孫猜測」。
陳氏定理:數學家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題被國際數學界譽為「陳氏定理」。
楊—張定理:數學家楊樂和張廣厚在函數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楊—張定理」。
陸氏猜想:數學家陸啟鏗關於常曲率流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陸氏猜想」。
夏氏不等式:數學家夏道行在泛函積分和不變測度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夏氏不等式」。
姜氏空間:數學家姜伯駒關於尼爾森數計算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姜氏空間」;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姜氏子群」。
侯氏定理:數學家侯振挺關於馬爾可夫過程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侯氏定理」。
周氏猜測:數學家周海中關於梅森素數分布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周氏猜測」。
王氏定理:數學家王戌堂關於點集拓撲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譽為「王氏定理」。
袁氏引理:數學家袁亞湘在非線性規劃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袁氏引理」
❽ 以中國人命名的數學定理有幾個
以中國人命名的數學定理有幾個?
比如代數幾何里的周煒良引理,微分幾何里的Gauss-Bonnet-陳定理,陳示性類,微分幾何的Calabi-丘流形,抽象代數里的Cartan-Brauer-華定理。
……
❾ 中外著名數學家及成就、著作
1、祖沖之:
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
著作:《安邊論》《綴術》《述異記》《歷議》。
2、陳省身:
美籍華裔數學大師、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生前曾長期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 並在伯克利建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為了紀念陳省身的卓越貢獻,國際數學聯盟還特別設立了「陳省身獎」作為國際數學界最高級別的終身成就獎。
著作:《微分幾何的若干論題》、《微分流形》、《復流形》、《整體幾何和分析的研究》、《不具位勢原理的復流形。
3、陳景潤:
中國著名數學家,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1966年發表《表達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發表的成果也被稱之為陳氏定理。
著作:《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表大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二個素數的乘積之和》、《數學趣味談》、《組合數學》、《哥德巴赫猜想》 。
(9)以華人命名的數學成果擴展閱讀:
數學家專注於數、數據、集合、結構、空間、變化。數學研究工作,不僅是了解及整理已知的結果,還包含著創造新的數學成果與理論。許多人誤解數學是一個已經被研究完的領域,事實上,數學上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和待解決的問題,也一直有大量新的數學成果發表。這些數學成果有些是新的數學知識,有些是新的應用方式。
心算家、珠算家不能算是數學家,數學家也不見得能夠快速的做出各種計算。從事與數學相關的工作,比如教學和科普,而不從事數學研究的人,可以被稱為廣義的「數學工作者」。
❿ 幫忙修改作文
共同努力,爭做祖國棟梁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共同努力,爭做祖國棟梁》。現在許多小學生對祖國的認識,對祖國的未來是不太了解的,不過我認為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有權力也有義務知道祖國的未來靠我們,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爭做祖國棟梁,建設更美好的家園 !
首先我們應該有一顆熱愛祖國的心。你看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數學成果集錦釋放出的智慧,瞧鐳那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照著前方的路,望神舟七號劃過天際時絢麗的曲線。這些成果都是那些熱愛祖國的人們的傑作。熱愛祖國是做祖國棟梁的第一個條件。因為你熱愛祖國就會以它為目標,想要讓祖國變得更加美好。
其次才是你的能力。其實有些時候有了目標、才會有動力,有了動力、才會去行動、努力。所以當我們明確目標後再去行動實現。作為小學生現在最重要的是學習。國家現在正是需要人才。不過人才不僅僅是學習好、還要德體優秀。這才是全面發展。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你仍我撿。看見地上有垃圾,我們應該及時撿起保護環境;弘揚美德。看見別人有壞行為,我們應該阻止並告訴他不應該這樣。用具體事例說服他人,弘揚美德;
同學們,愛祖國是好孩子,如果我們還有更好的能力就好上加好!為了祖國的未來,我們從現在一始始努力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