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葯品專利號和注冊證號有什麼不同
也就是該葯品申請了專利,申請專利後每個專利都有一個代號就叫專利號。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其專利號也有一定區別的。
注冊證號也就是進口葯品的批准文號,國內的葯品批准文號是國葯准字開頭的,以H/Z/S分為化學葯品,中成葯和生物製品,國葯准字J是指進口分包裝品種,和純進口品種是有區別的。
望採納,點贊哦
❷ 《葯品注冊批件》和《新葯證書和生產批件》有什麼區別
《葯品注冊批件》是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某葯品生產企業生產該品回種,發給「批准答文號」的法定文件,通俗點說,就是這個葯品的「出生證」,也就是通常說的「生產批件」。同一種葯品,如果政策許可,可能會有多家葯廠申請注冊,經國家審查合格後,會批准給多家葯廠生產,因此各葯廠都會有該葯品的《葯品注冊批件》只是「批准文號」不一樣。 《新葯證書》是國家葯監局通過對新葯注冊申報資料全面審查,符合規定的發給新葯申請人(指提出葯品注冊申請,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並在該申請獲得批准後持有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機構。)的法定權屬文件,同時還發給該新葯的《葯品注冊批件》。持有《新葯證書》並能生產該葯品的企業,在《葯品注冊管理辦法》規定的時間內,國內只此一家。 《新葯證書和生產批件》這樣的批准文件的形式還沒有見過。按規定,《新葯證書》是可以轉讓的,而「生產批件」是不能轉的。
❸ 葯品生產許可證,GMP證書,葯品批准文號,三者的關系
不是你講的那樣的。應該是;
1、開辦葯品生產企業申辦人應當向所在地 省級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籌建 — 省級葯監部門自收到申請3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同意籌建的決定 — 申請人完成企業籌建後應當向原審批部門申請驗收 — 原審批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30個工作日內依據《葯品管理法》第8條:開辦葯品生產企業必須具備的條件組織驗收。合格的發給《葯品生產許可證》。
2、申辦人憑《葯品生產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登記注冊,領取《營業執照》。
3、葯品生產企業生產葯品必須經國家葯監局注冊,發給葯品生產證明文件(即葯品批准文號)方可生產葯品。申請注冊一個葯品的程序非常復雜,這里不能詳細說明了。
4、申請GMP認證;《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6條規定,新開辦葯品生產企業......應當自取得葯品生產證明文件或者經批准正式生產之日起30日內提出認證申請,省以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6個月內組織對進行認證,認證合格的發給GMP認證證書。
好好學學《葯品管理法》、《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和《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綜上所述國家對開辦葯品生產企業要求極高,費時費力,最後是不是贏利還很難說。所以第一、不如買斷一個證照齊全的葯品生產企業。第二不如做葯品批發企業省時省力贏利的快。
❹ 葯品注冊證號和產品名字不一樣正常嗎
根據注冊證號碼到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查詢,查到什麼名字,就應該是什麼名字。
如果不一樣,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在葯品包裝上,有一行小字,很不顯眼的地方和顏色,生產者極力讓你們看不見這行字,為的是突出顯示包裝上那個自己起的富有噱頭的名字,然後可以炒高價格,虛假宣傳療效。這種情況屬於打擦邊球,不允許這么干但是沒法律去處罰他,所以他這么干你只能乾瞪眼。
另一種是沒有上面說的那個名字,那麼這個東西就絕對是個假葯,是套用了葯品的批准文號來生產的,為的是讓人一眼看不出這是個假葯,因為是個葯品都必須有「國葯准字」的批准文號。
❺ 請問葯品注冊證和批件有什麼區別
現在沒有生產批件的了,只有那些老的葯品才有的.現在比較新的那些葯品的有的是<葯品注冊證>有的是<葯品注冊批件>這兩種都可以當做是葯品生產批件用的.(你是經營公司需要的是吧).當然,進口葯品是沒有生產批件的,只有進口葯品注冊證.
2002年底以前獲得葯品生產批准文號的產品在2002年底全部換發了《葯品注冊證》。
2002年12月以後獲得葯品生產批准文號的葯品獲得的是《葯品注冊批件》。
中國香港、澳門和台灣製造廠商的葯品批准後發《醫葯產品注冊證》。
進口葯品獲得的是《進口葯品注冊證》。
它們是等效的,都是在葯品被批准獲得葯品生產批准文號時國家局頒發的證件。
❻ 葯品生產批件與葯品注冊證是同一概念嗎有何區別
簡單的說
葯品生產批件是國產葯物的,
葯品注冊證,是進口葯品的批件。進口分裝的葯物,也要有這個批件的。
❼ 請問葯品注冊證和葯品注冊批件各有什麼意思嗎
注冊證是獲得批准後發給的證書,批件就是獲得批準的具體內容的文件,話不多說,上圖你就明白了!照的不清楚,馬馬虎虎可以看了哈,包涵下!
❽ [求助]葯品注冊證與葯品注冊批件有什麼區別
與注冊批件相對應,如果申報的產品不合規定,則簽發的是《審批意見通知件》,這時當然沒有葯品注冊證了。
❾ 進口葯品注冊證和進口葯品批准文號是什麼
進口葯品注冊證是經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審查,以審查確認符合質量標准、安全有效的,從而批准進口,並發給進口葯品的注冊證書。
葯品批准文號是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特定生產企業按法定標准、生產工藝和生產條件對某一葯品的法律認可憑證,每一個生產企業的每一個品種都有一個特定的批准文號。
批號的使用總是與批相聯系。我國GMP第七十六條規定了「批」的含義:在規定限度內具有同一性質和質量,並在同一生產周期中生產出來的一定數量的葯品。可見「批」所要反映的最根本問題是在允許限度內的質量均勻性。
生產葯品「須經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發給葯品批准文號」。但由於歷史原因,目前已上市葯品的批准文號的格式不盡相同。
國家相繼出台了《關於統一換發葯品批准文號工作的通知》(國葯監注[2001]582號)、《關於統一換發並規范葯品批准文號格式的通知》(國葯監注[2002]33號),要求自2002年1月1日以後批准新葯、仿製葯品和通過地方標准整頓或再評價升為國家標準的葯品,一律採用新格式;
葯品批准文號及化學葯品的進口葯品注冊證號換發後,印有原格式批准文號及注冊證號的包裝標簽在2003年6月30日後禁止流通使用 。
❿ 葯物的注冊號和批准文號是一回事嗎
如何讀懂醫療器械注冊號
械注冊證書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統一印製,相應內容由審批註冊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填寫。(2004年8月9曰—現在)
注冊號的編排方始為:
×(×)1(食)葯監械(×2)字××××3 第×4××5××××6 號。其中:
×1為注冊審批部門所在地的簡稱:
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境外醫療器械以及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醫療器械為「國」字;
境內第二類醫療器械為注冊審批部門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簡稱;
境內第一類醫療器械為注冊審批部門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簡稱加所在設區的市級行政區域的簡稱,為××1(無相應設區的市級行政區域時,僅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簡稱);
×2為注冊形式(准、進、許):
「准」字適用於境內醫療器械;
「進」字適用於境外醫療器械;
「許」字適用於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醫療器械;
××××3為批准注冊年份;
×4為產品管理類別;
××5為產品品種編碼;(54—手術室、急救室、診療室設備及器具;64—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
××××6為注冊流水號。
怎樣識別葯品批准文號呢?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於2001年對葯品批准文號和試生產葯品批准文號的表達格式作了規定,統一格式為「國葯准(試)字+1位漢語拼音字母+8位阿拉伯數字」。其中(1)「准」字代表國家批准正式生產的葯品,「試」字代表國家批准試生產的葯品。(2)國葯准(試)字後的1位漢語拼音字母代表葯品類別,分別是H代表化學葯品,S代表生物製品,J代表進口分裝葯品,T代表體外化學診斷試劑,F代表葯用輔料,B代表保健葯品,Z代表中葯。(3)漢語拼音字母後的8位阿拉伯數字中的第1、2位代表批准文號的來源,其中10代表原衛生部批準的葯品,19、20代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葯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數字代碼分別是11-北京市,12-天津市,13-河北省,14-山西省,15-內蒙古自治區,21-遼寧省,22-吉林省,23-黑龍江省,31-上海市,32-江蘇省,33-浙江省,34-安徽省,35-福建省,36-江西省,37-山東省,41-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44-廣東省,45-廣西壯族自治區,46-海南省,50-重慶市,51-四川省,52-貴州省,53-雲南省,54-西藏自治區,61-陝西省,62-甘肅省,63-青海省,64-寧夏回族自治區,6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8位阿拉伯數字中的第3、4位表示批准某葯生產之公元年號的後兩位數字,第5、6、7、8位數字(即最後四位數字)為順序號。